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构建“234”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产、学、研“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对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资源和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合作双方双赢的关系,在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既包含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也包含利用高校的资源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全面铺开需要较多的资源,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选择对于创新要求较高的生命科学领域,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中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应用。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我校逐步建立起了“234”的人才培养模式。“234”模式即: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产、学、研“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
一、“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
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注重对学生课内学习体系的改革,更加强了对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引导,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全方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1 课内学习
课内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课程的操作和最后毕业实习的锻炼。其中实验课程和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将在后面详述,在此主要先介绍一下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培养创新人才的情况。
(1)构建大平台课程体系。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构建了包括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特色(方向)课程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每个平台由若干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有相应的知识点。搭建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养成特定的素质,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注重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如将公共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类、公共艺术类、计算机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医药生物特色类共五大板块,并要求学生必须在每个板块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学生除选修本学院的专业自选课外,还要至少选修3学分的跨学院专业自选课。同时我们利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鼓励学生选修跨校选修课。通过引导学生选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课程来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素质。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校在传统的人文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同时在公共选修课中设置的人文社科类和公共艺术类课程板块共5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4)改革教学内容。我们加强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如针对基因工程技术,从上游技术到下游技术涉及的实验内容较多,同其他课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叠,以前这些实验被分散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等不同的课程范围内,使得学生对整个基因工程技术缺少一种系统连贯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对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对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从上游到下游完整统一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能够系统连贯地学习这一技术,同时,这样也可以使他们能够对基因工程技术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在今后的科研和工作中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
(5)改革教学方法。我们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选修课“肿瘤生物学”和“抗体工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并讲授部分课程内容,然后由老师现场提问,学生回答后点评。针对课程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向与范围,并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大胆假设,制订研究方案,以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为模板撰写课题计划书,最后学生提交标书,老师评阅并修改,完成整个独立设计科研课题的流程。
2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突出作用,随着压缩课内学时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多。我们规定学生必须修满3学分的综合素质学分,学生获得各类比赛奖项、参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参加学术讲座等都可折算为一定的综合素质学分。如参加6次“教授(博士)论坛”的讲座可以折算为1个综合素质学分,参加开放性实验项目达18学时可折算为0.5个综合素质学分等。通过将课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扩展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学校也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课外活动的平台,如教务处从2003年至今共组织了106名教授(博士)开设了223场“教授(博士)论坛”,将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带给学生,全校超过4万名学生参加了讲座。实践证明,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课外活动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这些活动大部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点,加深教学单位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集合产、学、研“三类机构”的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
1 “学”“研”合作
教学单位与科研机构合作能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和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有效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如我校在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中,就是选取了生物制药研究所有关核酸类基因工程药物和蛋白多肽类基因工程药物的科研成果作为例子,给学生们讲述基因工程制药的整体流程,同时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该科研项目当初的设计思路、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考虑解决问题时的出发点和采用的方法等真实的科研情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科研流程。二是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直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三是科研机构人员参与学生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或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四是教师参与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
2 “学”“产”合作
教学单位与企业合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产学研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用于教学工作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学研基地良好的生产实践环境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锻炼机会,学生通过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几年来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进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二是直接吸收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科研能力。三是部分企业骨干参与教学或指导,能将企业第一线的信息和经验直接带给学生,有效避免书本与实际的脱节。
三、“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各类实验、见习和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我校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点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建立起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循序渐进打造创新人才。
1 验证性实验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验证性实验尽管越来越受到排斥,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的操作,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后面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集中在早期的专业基础课。
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甚至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解决,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很好地训练,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综合性实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对同一门课程内部有关联性的不同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课程内部的综合性实验:另一种是通过对有关联性的不同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跨课程综合性实验。
(1)课程内部综合性实验。我们将一门课程内部相关联的实验内容综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如根据“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的核心理论内容,设计完成了目标产品从粗分离到纯化的“溶菌酶分离纯化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综合了层析柱装填及柱效测定、溶菌酶的粗提取及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溶菌酶分离纯化及填料的再生、蛋白质浓度测定及SDS-PAGE电泳、酶活测定、凝胶扫描和数据分析。鉴于其改革难度较小,这是综合性实验的主要形式。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进综合性实验改革,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加强对综合性实验的认定,确保改革是实实在在地将实验内容进行综合,而不是机械的堆砌。目前,所有专业课都开设了综合性实验,今后还将继续推进,将适合进行综合的内容都开设为综合性实验。
(2)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跨课程综合性实验是我校在推进综合性实验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做法,也是我院打造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开展了两个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一是通过整合“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我们自编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讲义》,实验内容以基因药物的研究开发流程为主线,并同时开展了部分蛋白药物的实验,涵盖了基因工程上、下游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以基因克隆为主线,整合“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实验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分析和筛选基因,并通过克隆、表达,得到的产物再经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比对、产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分析,完成对基因的分析,筛选并最终验证的整个流程,对基因的筛选和差异性对比分析具有直观的认识。最后,以学术论文和知识竞赛的形式对综合性实验的效果进行考核,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活跃了教学气氛,巩固了教学效果。
3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的形式比较灵活,包括参加实验室开放、获得学校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等。如在实验室开放中,我们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凝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大纲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创新实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利用与美国贝克曼公司共建的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将五台大型精密仪器整合与串联,利用先进的仪器为学生搭建一个生物药物筛选的平台。2003级生物制药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人B7.2基因的一个新剪接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关CTL表位预测,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其中优秀论文一篇,现在已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开放性实验大部分属于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非常大。通过教师一定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题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形成实验成果。实践证明,参与过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对科研工作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我们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签订协议,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所的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基地的研究项目。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成型,成为一名具备初步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了确保实习的效果,我们还不断加强对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如指导教师必须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在研课题;学生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要求真题真做;贯彻一人一题制度;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每位学生除了由具备条件的企业科研人员指导外,还配备一名校内老师进行指导;开展中期检查,对实习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进行调整: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整理并公开发表等。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近年来共获得“挑战杯”奖项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7项;实施产学研试点的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首届62位毕业生中公开发表文章7篇,占11.3%;实习单位对我校实习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实习单位都留有我校毕业生就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等。但因我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将通过不断总结完善,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基金项目:2007年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78070900009)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资源和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合作双方双赢的关系,在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既包含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也包含利用高校的资源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全面铺开需要较多的资源,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选择对于创新要求较高的生命科学领域,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中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应用。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我校逐步建立起了“234”的人才培养模式。“234”模式即: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产、学、研“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
一、“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
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注重对学生课内学习体系的改革,更加强了对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引导,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全方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1 课内学习
课内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课程的操作和最后毕业实习的锻炼。其中实验课程和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将在后面详述,在此主要先介绍一下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培养创新人才的情况。
(1)构建大平台课程体系。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构建了包括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特色(方向)课程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每个平台由若干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有相应的知识点。搭建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养成特定的素质,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注重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如将公共选修课分为人文社科类、公共艺术类、计算机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医药生物特色类共五大板块,并要求学生必须在每个板块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学生除选修本学院的专业自选课外,还要至少选修3学分的跨学院专业自选课。同时我们利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鼓励学生选修跨校选修课。通过引导学生选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课程来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素质。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校在传统的人文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同时在公共选修课中设置的人文社科类和公共艺术类课程板块共5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4)改革教学内容。我们加强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如针对基因工程技术,从上游技术到下游技术涉及的实验内容较多,同其他课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叠,以前这些实验被分散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等不同的课程范围内,使得学生对整个基因工程技术缺少一种系统连贯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对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对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从上游到下游完整统一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能够系统连贯地学习这一技术,同时,这样也可以使他们能够对基因工程技术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在今后的科研和工作中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
(5)改革教学方法。我们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选修课“肿瘤生物学”和“抗体工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并讲授部分课程内容,然后由老师现场提问,学生回答后点评。针对课程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向与范围,并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大胆假设,制订研究方案,以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为模板撰写课题计划书,最后学生提交标书,老师评阅并修改,完成整个独立设计科研课题的流程。
2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突出作用,随着压缩课内学时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多。我们规定学生必须修满3学分的综合素质学分,学生获得各类比赛奖项、参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参加学术讲座等都可折算为一定的综合素质学分。如参加6次“教授(博士)论坛”的讲座可以折算为1个综合素质学分,参加开放性实验项目达18学时可折算为0.5个综合素质学分等。通过将课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扩展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学校也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课外活动的平台,如教务处从2003年至今共组织了106名教授(博士)开设了223场“教授(博士)论坛”,将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带给学生,全校超过4万名学生参加了讲座。实践证明,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课外活动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这些活动大部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点,加深教学单位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集合产、学、研“三类机构”的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
1 “学”“研”合作
教学单位与科研机构合作能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和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有效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如我校在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中,就是选取了生物制药研究所有关核酸类基因工程药物和蛋白多肽类基因工程药物的科研成果作为例子,给学生们讲述基因工程制药的整体流程,同时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该科研项目当初的设计思路、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考虑解决问题时的出发点和采用的方法等真实的科研情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科研流程。二是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直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三是科研机构人员参与学生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或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四是教师参与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
2 “学”“产”合作
教学单位与企业合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产学研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用于教学工作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学研基地良好的生产实践环境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锻炼机会,学生通过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几年来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进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二是直接吸收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科研能力。三是部分企业骨干参与教学或指导,能将企业第一线的信息和经验直接带给学生,有效避免书本与实际的脱节。
三、“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各类实验、见习和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我校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点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建立起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循序渐进打造创新人才。
1 验证性实验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验证性实验尽管越来越受到排斥,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的操作,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后面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集中在早期的专业基础课。
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甚至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解决,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很好地训练,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综合性实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对同一门课程内部有关联性的不同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课程内部的综合性实验:另一种是通过对有关联性的不同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跨课程综合性实验。
(1)课程内部综合性实验。我们将一门课程内部相关联的实验内容综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如根据“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的核心理论内容,设计完成了目标产品从粗分离到纯化的“溶菌酶分离纯化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综合了层析柱装填及柱效测定、溶菌酶的粗提取及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溶菌酶分离纯化及填料的再生、蛋白质浓度测定及SDS-PAGE电泳、酶活测定、凝胶扫描和数据分析。鉴于其改革难度较小,这是综合性实验的主要形式。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进综合性实验改革,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加强对综合性实验的认定,确保改革是实实在在地将实验内容进行综合,而不是机械的堆砌。目前,所有专业课都开设了综合性实验,今后还将继续推进,将适合进行综合的内容都开设为综合性实验。
(2)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跨课程综合性实验是我校在推进综合性实验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做法,也是我院打造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开展了两个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一是通过整合“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我们自编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讲义》,实验内容以基因药物的研究开发流程为主线,并同时开展了部分蛋白药物的实验,涵盖了基因工程上、下游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以基因克隆为主线,整合“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实验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分析和筛选基因,并通过克隆、表达,得到的产物再经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比对、产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分析,完成对基因的分析,筛选并最终验证的整个流程,对基因的筛选和差异性对比分析具有直观的认识。最后,以学术论文和知识竞赛的形式对综合性实验的效果进行考核,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活跃了教学气氛,巩固了教学效果。
3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的形式比较灵活,包括参加实验室开放、获得学校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等。如在实验室开放中,我们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凝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大纲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创新实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利用与美国贝克曼公司共建的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将五台大型精密仪器整合与串联,利用先进的仪器为学生搭建一个生物药物筛选的平台。2003级生物制药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人B7.2基因的一个新剪接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关CTL表位预测,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其中优秀论文一篇,现在已作为我们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开放性实验大部分属于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非常大。通过教师一定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题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形成实验成果。实践证明,参与过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对科研工作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我们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签订协议,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所的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基地的研究项目。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成型,成为一名具备初步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了确保实习的效果,我们还不断加强对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如指导教师必须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在研课题;学生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要求真题真做;贯彻一人一题制度;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每位学生除了由具备条件的企业科研人员指导外,还配备一名校内老师进行指导;开展中期检查,对实习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进行调整: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整理并公开发表等。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近年来共获得“挑战杯”奖项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7项;实施产学研试点的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首届62位毕业生中公开发表文章7篇,占11.3%;实习单位对我校实习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实习单位都留有我校毕业生就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等。但因我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将通过不断总结完善,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基金项目:2007年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78070900009)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