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任何一科,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
  一、课堂的导入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的起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新课的导入要新颖,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堂学习状态,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文的导入也多种多样,有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笑话导入、歌曲导入等,教师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会使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二、调控课堂时间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学习中有意注意的效果明显。而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最多只有20分钟,因此在一节课中,教师应安排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在紧张的重点内容教学上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以轻松、活泼的非重点内容调节、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三、调控课堂氛围
  多数学生见到老师就象老鼠见到猫一样,常常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形成一道鸿沟,给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亲和力。语文课应该是丰富的课,因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及,在讲课时,教师的语速、语调、重音等都必须把握准确,这样可以勃发许多情感。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增强教学感染力,运用语言的诱惑力、感召力,吸引学生的听觉注意。因此,教师在精心备好每堂课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愿学。在课下,教师可以参与一些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玩耍,多关心学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在课堂上的氛围才不会太死气沉沉。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他成功的原因。兴趣爱好在带来成功的同时,成功的体验反过来也会激发起一个人的兴趣。如果经常获得成功,可以使人在精神上不断地得到满足,这样就有利于兴趣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在语文学习中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渴望能不断地得到这样快乐的体验,继而培养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中下成绩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给予恰当并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学习的动力。例如,我在班上开展口答、朗读、表演、作文等各种比赛时,把学生分成前锋、中锋、后卫三组,比赛内容和要求都不同,分别评出优秀给予鼓励。人人有参赛资格,个个有获奖可能。经常满足全体学生期望成功的心理,激励后进生奋发向上,不断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多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学生也不例外,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必能满怀信心去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孩子,老师若经常真挚地对他说:“你上课满专心的,成绩应该会越来越进步才对。”适度的期许,会产生鼓舞振奋的力量,这也是希望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相信在我们爱的努力下,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去展示自我。这样课堂上师生才能很好地进行互动。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求同思维,标准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中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活跃期,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心理学者认为: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想象在人类生活、学习、劳动、创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我们要在其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发展他们的创造想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期刊
这几年,教育改革大潮滚滚滔滔,势不可挡。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是层出不穷,花样迭出,叫人应接不暇。在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上更是模式泛滥,似乎无模式便无创新,便是落伍、不合潮流。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和探索,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套路,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有着许多误导甚至堵塞。  静心思来,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寻找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建构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
期刊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地将小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反映出神圣的长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现在,这篇经典散文入选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本单元文章编排以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为主题,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对切身体验表述来体会亲情的丰富和多样,以引起共鸣。因此,在教授该课时,笔者
期刊
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基本上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双基”)展开的,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两大目标,在语文教与学中备受青睐。然而到了本世纪,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片面的理解新课标理念、强调素质,忽视知识传授,使得 “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似乎不复存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会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以及作文评分标准执行的情况,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正日渐受到重视和青睐。如果我们的作文不能就一些现象作一点理性的思考,没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出一篇出彩的佳作来的。  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分析,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中,时而能“进”,时而能“退”,时而能“转”,时而能“换”。就会让自己的文章有一点辩证的魅力。
期刊
作文一直是学生最头疼、最棘手的问题,而考场中作文分数的高低举足轻重。那么,在考场中如何提高作文分数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字好分数高  在评卷的过程中,评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字迹。俗话说:字是文章皮。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字如人脸,漂亮者赏心悦目,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作文也一样。”在考场中,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切忌字迹潦草,碰到写错的字、词,用两横线划掉或用修改符号,将不要的
期刊
模仿就是仿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照着样子做。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他称他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做示范而写的。可见模仿是学习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学的必要手段。结合本班实际,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写作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艺术班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我认为要在文从字顺方面下大力气,然后才能尝试初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喜好之情绪也。它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先决条件和首要问题,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七年级是学生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但还未完全脱离小学生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兴趣的环境。本学期我从事七年级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能通过兴趣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循序渐进地增强他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语:“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是强调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而是说明了教师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因为“严”,所以才出“高徒”。作为教师,理所当然的要管理学生使其好好学习,但是由于科目的特殊性,教师在管理时也要注意一定分寸,我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做到适当有度。  什么是适当?什么是有度?不好说,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适当”“有度”的理解。  一、适度课堂管理  语文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