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同中找“新鲜”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民生新闻 雷同 创新
  
  这几年,关注普通人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的民生新闻,因为其高收视率而大行其道,作为民生新闻,《第一时间》一直强调它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正是因为栏目迎合了观众的诉求,才和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从栏目每天500多个热线电话中可见一斑。栏目每天为观众解决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自己出了一些难题,很多投诉热线琐碎而雷同,做还是不做?不做,会失去部分观众,做多了,使得报道变得婆婆妈妈,影响了栏目的品牌建设。搜索一下《第一时间》的播出稿件,“撞断电线杆”、“窨井盖丢失”、“查非法小诊所”、“施工挖断管道”等关键词,几乎天天都可见,年年都重复。相同的新闻线索、相似的报道手法,它的琐碎和格调不高一直为业内所诟病,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是栏目生存的基础,“小”不是栏目回避采访的理由,这更需要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雷同的投诉线索进行筛选加工,用智慧和汗水采编出精彩的报道,真正实现栏目的宣传语“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
  
  一、归纳总结,提炼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新闻报道主要是对客观的新闻素材进行采编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记者不能抓到篮子里都是菜。但是很遗憾的是,栏目有些动态新闻不过是换了个时间、地点、人物,仅仅满足于为投诉的观众解决问题,这些报道差不多就是信访接待。
  比如《第一时间》做了不少与“窨井盖”有关的报道,栏目开播6年来,仅在导语中出现“窨井盖”这个关键词的就达到了130多条报道,占播出天数的比例7%左右,这其中还不包括栏目有意规避这一类报道,在选题或审稿阶段就“枪毙”的。窨井盖丢失是典型的民生新闻,只是记者的报道角度太局限于投诉维权了,从而迷失了捕捉新闻眼的方向,在这里,记者的调查思考、沟通协调、观察预警、前瞻引领等功能,只简单地成为沟通协调,报道也因此雷同而琐碎。对此,栏目提出来要做雷同报道的升级版,要求记者具备广泛的生活阅历和相应的常识,归纳总结雷同的新闻事件,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分析,进而找出反映这个事情的最佳、最新的切入点,提炼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于是在这些雷同的报道中诞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报道,说的是市政部门频繁地亡羊补牢,伤透脑筋,无奈下准备换成水泥窨井盖,记者对以前的报道进行归纳总结,敏锐地从这次雷同新闻事件中找到了新的报道契机,那就是从铁制窨井盖到水泥窨井盖,是一种创新,是小偷逼出来的创新,进而得出一个观点,“创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创新还有太多的课题等待我们攻克”,围绕这方面做足文章,雷同新闻事件也会鲜活起来。
  
  二、善于观察,找出雷同事件的细微区别
  
  客观上,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主观上,记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捕捉事件内在的闪光点,完全可以找出雷同新闻事件中的细微差别来。
  以《第一时间》黑诊所的报道为例,信息源大多来自执法部门,主要是报道执法部门的检查行动,黑诊所手段花样翻新,但最终逃脱不了被取缔的下场,内容大同小异,观众缺乏期待。但也有一些报道因为记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了雷同事件的闪光点,如今年6月19日播出的《黑诊所死灰复燃,卫监所又忙查处》,尽管这样的标题这样的主题,自从开播以来所有的黑诊所取缔检查都可以套用,但是在本篇报道中,记者发现,离这家黑诊所1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一个社区医疗服务站,为什么患者还去黑诊所呢?这就是雷同事件的细微区别,可惜的是记者还是以执法检查为主体组织报道,以患者的“没注意”回答了为什么没去社区医疗服务站,精彩的闪光点就像流星一样瞬间划过。我想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记者可以再追问下去,患者为什么没注意到社区服务站,可以再多走两步看看服务站的情况,比较一下,是患者图黑诊所便宜还是嫌服务站服务不到位?这些都值得调查采访。这比报道执法本身更有价值,更“新鲜”。
  
  三、逆向思维,赋予雷同事件新角度、新观点
  
  《第一时间》开播六周年了,刚开始的新事物、新问题,已经渐渐褪去了新鲜的光环,而且现在媒体众多,大家都举起了民生新闻的大旗,即使出现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也架不住众多媒体一哄而上,报道角度大多相似,观点也相近,除非你能抢占报道先机,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的翻版。《第一时间》不可能每次都抢先,如果我们错失报道先机,那就不能再人云亦云,需要换个角度,不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7月,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说的是灵璧警方破获了一起神医诈骗案,几个犯罪嫌疑人冒充神医专骗迷信的老人,这样的案件我们也报道过多次,很显然再报老人是怎么受骗的,就会成为报纸和栏目以前报道的翻版。如果从相反的角度,让诈骗者来说说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行骗,这样的反面教材更容易让观众看清骗子的伎俩,经过沟通协调,灵璧警方答应记者采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事后,记者综合以前的报道,以《拙劣的骗术为何屡屡得手》为题发了一组深度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在报道中,大家都习惯于顺向思维,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当顺向思维不能发现新闻时,不妨换一个方向,从反面来观察,站在与受害者对立的违法者立场上思考一番,雷同事件因为有了新角度、新观点而与众不同。
  比如挖断水管的事件,《第一时间》曾经报道了不少,现在还在继续,说它雷同,除了野蛮施工的原因相同、停水不方便的结果相同以外,还有就是我们完全站在谴责施工方的立场做报道。这里不是说施工方不应该受到谴责,而是可以换个立场来思考,不妨站在施工方角度来组织采访,为什么野蛮施工挖断水管的现象经常发生,是客观上对地下管道位置不熟,还是主观上不在乎挖断?是温柔地施工避免挖断管道耽搁工程进度影响收益,还是挖断管道接受处罚成本高?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报道因为逆向思维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让观众看到了新鲜的报道,甚至为电视机前的相关管理层提供了决策参考。
  
  四、抓小放大,让雷同事件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报道似曾相识,事件相似、标题雷同,内容空泛,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报道泛泛而谈,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抓小放大,抓住一些有效的细节,不仅可以反映出事件的全貌,而且还可以让雷同事件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每年的省“两会报道”媒体关注度高,也是《第一时间》的必修课,栏目从民生的角度关注时事解读政策,决定了报道手法以小见大,在内容上走差异化的路子。我们没有将报道重点放在大会议程上,而是另辟蹊径,精心选取小的切入点,征集群众关心的话题,带着问题到会上找答案,报道抓小放大、有的放矢,既避免了雷同又提升了栏目的品牌。
  再如,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观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第一时间》从开播以来既有堵车现场报道,也策划了很多此类的报道,如记者体验交通拥堵、记者调查交通拥堵原因、记者暗访违规车辆等等。去年11月,栏目接到指令,要求再做一组交通拥堵的报道,怎么做?该用的电视手段也用得差不多了,如果不能在内容上创新,报道势必会陷入和以前内容雷同的尴尬。记者没有按照以前的调查思路,先路上调查后到部门寻求答案,而是选取了几个堵点守候了好几天,抓拍了一些堵车的细节,然后以《直击交通乱象》为题,以“右拐弯的麻烦”、“禁停标志下的遗憾”等为报道点,说明了客观上,城市右拐弯设置等道路设计的不合理,主观上交通意识淡漠,禁停标志变成了停车标志,导致了交通拥堵,这些身边耳熟能详的细节经过电视图像集中放大后,比泛泛而谈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大凡优秀的报道,都少不了传神、观察入微的细节,记者只有细心观察,精心选择,才能及时捕捉到最能触动受众情感的细节,让雷同事件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五、个性化叙述,给雷同事件注入生机活力
  
  从一定意义讲,民生新闻就是“讲故事”,其实质是强调报道中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注重故事情节、悬念等手段的使用,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可视性,使之更加吸引观众。现在的新闻很少有独家可言,但是叙述方式是可以创造独家的。
  《第一时间》从前年春节开始做“趣闻串串秀”节目,尝试用娱乐的表达手法把全年的趣闻串并起来,虽然是以前的报道,由于我们一改常用的新闻播报风格,加入了很多娱乐化元素,带动了整个春节节目的收视,去年我们再次启动“趣闻串串秀”特别节目时,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上再进一步,把它变成了“刘兰芳趣闻书场”,第一次以评书的方式播报趣闻,观众好评如潮。
  讲观众能够听得懂的话,说观众听得津津有味的话,民生新闻听得懂才有传播力。《第一时间》一直要求记者像说话一样写新闻稿,要求记者将解说词自己先读一遍,再想想每一句话在观众面前说会不会别扭,摈弃一些使用频率过高的概念化词语,如“不堪重负”、“一片狼藉”、“人头攒动”等等,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连接。至于我们的解说是否生动幽默,表达是否充满智慧,那是更高一个层次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报道雷同,不是新闻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记者编辑在身心投入上尚有欠缺,雷同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信息、新颖独到的语句、激荡情怀的感染力,还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只有不为传统所缚,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赋予雷同事件报道以勃勃生机,才能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少一点琐碎,多一点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始终“新鲜”亮相。■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
  责任编辑:周蕾 郜磊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加快,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对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怎样办好民族报,使其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功能,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凉山 彝文 报纸 现状 思考    在我国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除汉语言媒体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以外,民族文字的新闻媒体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也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川省凉山州的
诺贝尔从美国学习技术回来后,在父亲的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对炸药的研究。一天晚上,天气闷热。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汉森,突然在值班室被炸死。诺贝尔闻讯赶到现场。  地板上散落着许多被炸碎的厚玻璃片,一个直径很大的玻璃瓶瓶底,一个拴着打了结的钢琴弦的瓶盖。诺贝尔捡起一块碎片闻了闻,有酒精的味道。此外还发现了一块直径十五厘米的石头。现场没有找到可能引发爆炸的硝化甘油,没有火药,没有燃烧过的痕迹。死者躺在床上,
不能说的秘密  短短几天的时间,张永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七天前,张永带着自己的未婚妻罗岚去见父母,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开始,可最后却成了一个噩梦的开端。  那一天,罗岚亲手杀死了张永的爸爸,而她给出的理由却更加令人惊悚。  张永永远都不会忘记,罗岚被关进精神病院时告诉自己的那句话:“你爸妈要谋杀我!我在手机里听到了,他们要谋杀我!”  张永以为,这只不过是可怜未婚妻的一句疯话而已。  可是七天
【摘要】媒介品牌构建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以四川卫视《5·12中国爱——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为例,浅析媒介运用活动营销策略助推品牌的构建。  【关键词】活动营销 媒介品牌 爱心活动  媒介品牌,是指“能为受众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或观看、收听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或节目,也指生产某种传媒产品的传媒单位”①。在当下激烈的电视媒体大战中,省级卫视媒体要脱颖而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独特品牌。受众对媒体的接
【关键词】微雕 创新 继承    微雕,颐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微雕是我国古老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工艺品。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玉石、竹片或数毫米粗的头发丝等各种载体上进行雕刻,是以刀代笔,集书法、绘画、篆刻众家艺术之长于一体的超视觉艺术,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其镂刻的内容和意境。  微雕创作面积极小,没有相当的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雕刻
【关键词】安徽 谚语    谚语是一种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是我国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是祖国民间科学文化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是记载着民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安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大批易说、易懂、易记、易传的丰富多彩的谚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接受。  作为民间文化艺术工作者,我被深深地吸
【摘要】本文在“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对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针对性地探究了目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原因,以期本专业能够在“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专业能力发展 业界需求    “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陕西师范大学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行的重大教学改革,2010届是在该模式下毕业的第一届本科
【摘要】专副刊是报纸的“后花园”,是报纸正刊的延伸。本文从栏目设置、采编策划以及让读者参与办报等几个方面浅谈几点办好校园板块的意见。  【关键词】校园板块 专副刊 校园小记者    有人把专副刊比作报纸的“后花园”,因为它是报纸正刊的延伸。如何让专副刊这座“后花园”为一张报纸锦上添花,不仅需要报人的丰富学识和不竭的激情,还需要报人有一种深掘广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唯有这样,报纸的专副刊才能成为读者喜
冠心病是凶恶的杀手,它使人突发心肌粳死,可能发生在患高、低血压者身上,也可能发生在血压、血脂正常者身上。当粥样硬化斑块掉落一块,或者当血黏度过高者的红血球聚集成栓子,随血运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就形成心肌粳死,运行到脑动脉即成为脑中风(脑卒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香港船王包玉刚、近几年笑星侯耀文、高秀敏等许多人也都因此而猝然离世。这种人间悲剧在许多家庭常见,最令人揪心的是冠心病患者常犯心绞痛,医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