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兴农村金融市场与工商银行信贷支农业务发展息息相关。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深入研究工行如何在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积极把握信贷业务发展机遇,寻找工作切入点,是工行彰显承担社会责任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关键。
[关键词]新兴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发展机遇及切入点;思路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 0126 — 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资源严重匮乏、二是供需矛盾突出,这两大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长期以来是中央决策层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新一轮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初,中央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尤其是 2007年村镇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外资银行的纷纷进驻,也预示着农村金融市场将迎来新的活力。作为大型国有控股的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业务无论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还是研判8亿人口的农村金融大市场,主动拓展渋农业务领域,获取与大行地位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都是应认真研究的。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在经历了1978—1985年的超常规增长、1985—1988年的缓慢增长、1989—1991年的停滞徘徊、1992—1996年的反弹回升四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缓慢增长的阶段(1997年至今)。虽然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受减免农业税等政策的刺激有所反弹,但是能否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难以定论。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3年已经达到3. 3∶1。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第三次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新的战略方向。
事实已证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同样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通过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农业的程度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大规模的直接财政投资不利于强化农村经济的市场体制,导致体制的倒退,根据国外的可取经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建立这些部门的利益补偿机制,如通过财政直接补贴农村金融同样也可以达到间接补贴农业的目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发展?是中央决策层的当务之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历经近30年,但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投资与融资,即把资金从盈余者转移到短缺者。以这点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很长时期内,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完全是失效的,它把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呈现出“劫贫济富”的特色。
我国长期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导向的发展战略,以牺牲“三农”为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迫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形成的外部压力,建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工业化的快速实现,人为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互价格,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资金、原材料,通过工农剪刀差将农业剩余大量转移到工业上。另一方面,为保证重工业所需要大量资金,国家确立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金融机构成为了大规模转移资金的渠道。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规律开始发挥其作用,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和金融资产的企业,追求资金盈利性是其目标,而农业弱质性(高风险、低收益、周期长、成本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城乡“二元”分割等条件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的盈利性投资十分稀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金融机构不仅按照价值规律会把资金投入到更具盈利性的工业和城市经济活动中,而且还会从农村地区把原本稀缺的资金吸走。使得本就“缺水”的农业,成了城镇工商业的“供水源”,本应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水”机。
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研究资料, 1997—2002年,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的资金为21949亿元,一般用于转存中央银行、购买证券或转借其他金融机构。被誉为“抽血金融”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1997—2002年,存款总额从1710. 7亿元增加到4421. 4亿元,专家估算约有2/3来自农村, 2003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接近8984亿元,有66%的比例是在县市及县市以下吸收的,其存款全部上存人民银行,成为抽离农村资金的渠道之一。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资金上存,仅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以吸储上存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亿元。每年县级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存款6000多亿,放贷3000多亿,溢出3000多亿。农村金融资源大规模、持续的流出,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一是供给短缺。从正规金融来看,由于国家控制成本加大,加之国有金融机构需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在199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开始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31000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加重了农村金融的缺血程度。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呈现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着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具有撤出农村的强大的利益动机,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根本目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的定位存在问题,目前贷款只针对承担粮棉油的购销环节,不直接和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随着农副产品价格逐渐市场化,农发行的主要功能越来越弱化;而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非农化也很嚴重,加之,还存在各种体制弊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从非正式金融来看, 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合会、钱庄等农村其它形式的非正式金融也被认为非法,处于地下状态。农村民间的小额信贷机构虽然有所发展,但短期内也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二是需求旺盛,却难以满足。随着市场经济对我国广大农村的影响越来越深,建立在市场规则基础上的各种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与组合已成为启动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新一轮土地承包权延期30年后,资金稀缺就成了农村经济进一步激活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农户的资金需求,这两者资金需求满足程度最低。尤其是1997年以来,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问题加剧。据统计,全国乡镇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 7%下降到2000年的6. 1%和2001年的5. 9%。2000年底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371. 07亿元中,农业贷款余额仅占4. 92%。需求难以满足主要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太少,当然农民金融意识缺乏也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因素。落后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贷款就是政府支持的“救济款”,还款率较低。作为银行,由于农民的资产难以按照市场方式进行评估,且大多属于生活必备资料,不适合作为抵押、担保,银行对农户信用难以把握,对家里真正缺钱的农户不敢贷款;对于有一定积累的农户发放贷款也只能满足临时的需求。
(二)我国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
1.国际背景。2005年在日内瓦举行了全球关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启动大会。该体系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同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农村金融政策“新方法”,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
2、我国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在国际农村金融政策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变革。2006年底2007年初,中央先后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站在经济发展全局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2007年3月,村镇银行在我国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成立,标志着微型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兴起,可以预见,微型金融机构将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正规金融机构附属机构等形式在中国以一定的速度发展起来。截至到2007年5月31日,村镇银行试点的6个省(区)共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9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6家。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收存款5523万元,发放贷款13843万元,其中,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550万元、农户贷款5024万元,分别占贷款的61%和36%,总体运行良好。
近年来,不少外资银行纷纷也表现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浓厚兴趣,香港汇丰银行已于2007年8月6日获银监局批准,筹建成立“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首家正式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也成功入股杭州农村合作银行;而花旗银行其实早在2001年就通过孟加拉乡村托拉斯向中国内地的小额信贷项目捐赠130万美元,又于2005年捐赠150万美元建立中国小额信贷培训中心和小额信贷扶贫促进网络。渣打、东亚、澳新等外资银行也纷纷递交了“申请书”。据报道,在我国农村金融首批36个试点的村镇银行中,截至目前共有10家银行参与,其中3家为外资银行。
为什么在国有银行以农村经营难度大、风险高为由全线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却开始昂然挺进?表面上看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本质上是为了“廉价”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谋取利润。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2007年1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8月《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使嗅觉灵敏、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觉察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隐藏的巨大商机,竞相抓住最佳时机进入。外资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并不仅仅是临时性投资,而是一种长期战略行为,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及丰富的农村银行业经验对于农村地区现有金融机构是很大的挑战,但对于本来严重“缺血”的农村金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将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三、工行在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积极把握信贷业务发展机遇及切入点的思路
1.积极融入主流经济,构建银政合作平台
国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并不是要把农村并入城市,平房变成楼房,而是集中力量加快城乡结合部、新城建设以及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从这一系列政策部署中,工行应读懂方向,更应看到信贷业务发展机遇。
工行应拓宽视野,跳出农业看“三农”,积极与各级政府农委、财政局、社保局等部门和郊区县政府进行沟通,加强银政实质性合作,拓展信贷业务发展领域,推动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同支农。一是与积极与各级政府农委签订《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与农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在“三农业务担保授信”领域展开深入信贷业务合作,致力于缓解农户及涉农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三是与与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农村产业经济开发、城乡接合部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全面信贷业务支持。投入资金,在较大的行政村布放ATM、POS等自助机具,积极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城乡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
2.创新信贷支农产品,做精做深特色服务
面对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三农”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工行应以打造支农品牌为目标,在做精做深上下功夫,逐步构建起优质高效、个性鲜明的特色信贷业务和服务体系。
针对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有农村无农业、有农业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三有三无”现象,工行应积极研究有效的抵押替代产品。
除发展传统业务外,工行可瞄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生产、消费新特点及多元化信贷需求,充分利用其人缘、地缘优势和拓展城乡的渠道资源,从客户的产品链、物流链、资金链入手,大力发展涉农信贷业务发展,创新运用各种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做大业务群,做长产业链,全方位满足农村信贷业务需求。
3.完善涉农信贷体系 建立支农长效机制
为矫正農村金融城市化的偏差,构建涉农业务长效机制,工行应积极创新支农服务、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建立区别于城市金融的涉农信贷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和考评激励体系,提高农村信贷资源专业化配置效率,打造独具特色的城乡二元化信贷业务发展格局。
在偿试县支行设立三农业务部的基础上,加强三农队伍建设,配备管片信贷人员,研究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度,积极建立与三农业务特点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以总行三农业务部为核心,授信、公司、个金、风险、科技等各业务条线为支撑,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三农业务管理体系,增进业务联动发展;健全授信审批流程、业务报表、业务评价、市场研究、风险控制等系统化的三农业务管理体系,保障金融支农信贷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4.拓展农村信贷服务领域
针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为更好地支持中国新农村建设,相信:工商银行审时度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减弱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加大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 发展,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和农村信贷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广阔的农村信贷市场与银行家的智慧,定能为工商银行在农村信贷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业务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张志臣〕
[关键词]新兴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发展机遇及切入点;思路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 0126 — 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资源严重匮乏、二是供需矛盾突出,这两大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长期以来是中央决策层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新一轮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初,中央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尤其是 2007年村镇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外资银行的纷纷进驻,也预示着农村金融市场将迎来新的活力。作为大型国有控股的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业务无论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还是研判8亿人口的农村金融大市场,主动拓展渋农业务领域,获取与大行地位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都是应认真研究的。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在经历了1978—1985年的超常规增长、1985—1988年的缓慢增长、1989—1991年的停滞徘徊、1992—1996年的反弹回升四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缓慢增长的阶段(1997年至今)。虽然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受减免农业税等政策的刺激有所反弹,但是能否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难以定论。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3年已经达到3. 3∶1。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第三次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新的战略方向。
事实已证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同样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通过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农业的程度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大规模的直接财政投资不利于强化农村经济的市场体制,导致体制的倒退,根据国外的可取经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建立这些部门的利益补偿机制,如通过财政直接补贴农村金融同样也可以达到间接补贴农业的目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发展?是中央决策层的当务之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历经近30年,但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投资与融资,即把资金从盈余者转移到短缺者。以这点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很长时期内,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完全是失效的,它把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呈现出“劫贫济富”的特色。
我国长期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导向的发展战略,以牺牲“三农”为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迫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形成的外部压力,建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工业化的快速实现,人为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互价格,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资金、原材料,通过工农剪刀差将农业剩余大量转移到工业上。另一方面,为保证重工业所需要大量资金,国家确立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金融机构成为了大规模转移资金的渠道。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规律开始发挥其作用,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和金融资产的企业,追求资金盈利性是其目标,而农业弱质性(高风险、低收益、周期长、成本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城乡“二元”分割等条件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的盈利性投资十分稀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金融机构不仅按照价值规律会把资金投入到更具盈利性的工业和城市经济活动中,而且还会从农村地区把原本稀缺的资金吸走。使得本就“缺水”的农业,成了城镇工商业的“供水源”,本应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水”机。
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研究资料, 1997—2002年,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的资金为21949亿元,一般用于转存中央银行、购买证券或转借其他金融机构。被誉为“抽血金融”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1997—2002年,存款总额从1710. 7亿元增加到4421. 4亿元,专家估算约有2/3来自农村, 2003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接近8984亿元,有66%的比例是在县市及县市以下吸收的,其存款全部上存人民银行,成为抽离农村资金的渠道之一。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资金上存,仅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以吸储上存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亿元。每年县级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存款6000多亿,放贷3000多亿,溢出3000多亿。农村金融资源大规模、持续的流出,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一是供给短缺。从正规金融来看,由于国家控制成本加大,加之国有金融机构需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在199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开始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31000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加重了农村金融的缺血程度。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呈现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着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具有撤出农村的强大的利益动机,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根本目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的定位存在问题,目前贷款只针对承担粮棉油的购销环节,不直接和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随着农副产品价格逐渐市场化,农发行的主要功能越来越弱化;而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非农化也很嚴重,加之,还存在各种体制弊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从非正式金融来看, 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合会、钱庄等农村其它形式的非正式金融也被认为非法,处于地下状态。农村民间的小额信贷机构虽然有所发展,但短期内也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二是需求旺盛,却难以满足。随着市场经济对我国广大农村的影响越来越深,建立在市场规则基础上的各种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与组合已成为启动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新一轮土地承包权延期30年后,资金稀缺就成了农村经济进一步激活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农户的资金需求,这两者资金需求满足程度最低。尤其是1997年以来,农户和乡村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问题加剧。据统计,全国乡镇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 7%下降到2000年的6. 1%和2001年的5. 9%。2000年底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371. 07亿元中,农业贷款余额仅占4. 92%。需求难以满足主要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太少,当然农民金融意识缺乏也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因素。落后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贷款就是政府支持的“救济款”,还款率较低。作为银行,由于农民的资产难以按照市场方式进行评估,且大多属于生活必备资料,不适合作为抵押、担保,银行对农户信用难以把握,对家里真正缺钱的农户不敢贷款;对于有一定积累的农户发放贷款也只能满足临时的需求。
(二)我国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
1.国际背景。2005年在日内瓦举行了全球关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启动大会。该体系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同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农村金融政策“新方法”,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
2、我国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在国际农村金融政策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变革。2006年底2007年初,中央先后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站在经济发展全局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2007年3月,村镇银行在我国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成立,标志着微型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兴起,可以预见,微型金融机构将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正规金融机构附属机构等形式在中国以一定的速度发展起来。截至到2007年5月31日,村镇银行试点的6个省(区)共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9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6家。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收存款5523万元,发放贷款13843万元,其中,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550万元、农户贷款5024万元,分别占贷款的61%和36%,总体运行良好。
近年来,不少外资银行纷纷也表现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浓厚兴趣,香港汇丰银行已于2007年8月6日获银监局批准,筹建成立“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首家正式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也成功入股杭州农村合作银行;而花旗银行其实早在2001年就通过孟加拉乡村托拉斯向中国内地的小额信贷项目捐赠130万美元,又于2005年捐赠150万美元建立中国小额信贷培训中心和小额信贷扶贫促进网络。渣打、东亚、澳新等外资银行也纷纷递交了“申请书”。据报道,在我国农村金融首批36个试点的村镇银行中,截至目前共有10家银行参与,其中3家为外资银行。
为什么在国有银行以农村经营难度大、风险高为由全线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却开始昂然挺进?表面上看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本质上是为了“廉价”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谋取利润。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2007年1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8月《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使嗅觉灵敏、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觉察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隐藏的巨大商机,竞相抓住最佳时机进入。外资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并不仅仅是临时性投资,而是一种长期战略行为,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及丰富的农村银行业经验对于农村地区现有金融机构是很大的挑战,但对于本来严重“缺血”的农村金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将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三、工行在新兴农村金融市场积极把握信贷业务发展机遇及切入点的思路
1.积极融入主流经济,构建银政合作平台
国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并不是要把农村并入城市,平房变成楼房,而是集中力量加快城乡结合部、新城建设以及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从这一系列政策部署中,工行应读懂方向,更应看到信贷业务发展机遇。
工行应拓宽视野,跳出农业看“三农”,积极与各级政府农委、财政局、社保局等部门和郊区县政府进行沟通,加强银政实质性合作,拓展信贷业务发展领域,推动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同支农。一是与积极与各级政府农委签订《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与农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在“三农业务担保授信”领域展开深入信贷业务合作,致力于缓解农户及涉农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三是与与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农村产业经济开发、城乡接合部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全面信贷业务支持。投入资金,在较大的行政村布放ATM、POS等自助机具,积极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城乡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
2.创新信贷支农产品,做精做深特色服务
面对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三农”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工行应以打造支农品牌为目标,在做精做深上下功夫,逐步构建起优质高效、个性鲜明的特色信贷业务和服务体系。
针对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有农村无农业、有农业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三有三无”现象,工行应积极研究有效的抵押替代产品。
除发展传统业务外,工行可瞄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生产、消费新特点及多元化信贷需求,充分利用其人缘、地缘优势和拓展城乡的渠道资源,从客户的产品链、物流链、资金链入手,大力发展涉农信贷业务发展,创新运用各种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做大业务群,做长产业链,全方位满足农村信贷业务需求。
3.完善涉农信贷体系 建立支农长效机制
为矫正農村金融城市化的偏差,构建涉农业务长效机制,工行应积极创新支农服务、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建立区别于城市金融的涉农信贷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和考评激励体系,提高农村信贷资源专业化配置效率,打造独具特色的城乡二元化信贷业务发展格局。
在偿试县支行设立三农业务部的基础上,加强三农队伍建设,配备管片信贷人员,研究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度,积极建立与三农业务特点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以总行三农业务部为核心,授信、公司、个金、风险、科技等各业务条线为支撑,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三农业务管理体系,增进业务联动发展;健全授信审批流程、业务报表、业务评价、市场研究、风险控制等系统化的三农业务管理体系,保障金融支农信贷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4.拓展农村信贷服务领域
针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为更好地支持中国新农村建设,相信:工商银行审时度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减弱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加大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 发展,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和农村信贷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广阔的农村信贷市场与银行家的智慧,定能为工商银行在农村信贷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业务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张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