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长江,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每年的11月8日,即他创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2005年成为我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他和陆诒亲赴台儿庄战场采访的往事却鲜为人知。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陆续到前线采访。中国记者有《大公报》范长江、《新华日报》陆诒、《星光日报》赵家欣、中央社特派员曹聚仁夫妇等20多人。外国记者有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西博尔德·希蒂尔、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胡守愚等。他们在台儿庄大战中出生入死、深入战争第一线,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通过报道、评论、照片和电话,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人们踊跃支援前线的事迹,深刻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鼓舞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士气。他们是台儿庄大战的见证者、经历者和记录者,他们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视角采写了战争的悲壮和激烈。
李宗仁会见范长江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
会后,范长江、陆诒等一批记者相继北上,经郑州、开封,前往徐州。4月4日,范长江、陆诒抵达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4月5日,范长江和陆诒在徐州谒见了李宗仁将军。李宗仁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大战的主要指挥者,是新桂系集团的首脑,历史上曾几次反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政治清明、军民团结,与八路军、新四军密切配合,呈现出国民党战区难得的抗战新气象。
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著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李宗仁告诉范长江,几天来台儿庄战场战况甚急,孙连仲部队正面驻守,人员伤亡惨重。
李宗仁在谈起抗战的前途和决心时说:“日本整个的对华作战计划是有一个根本假定作基础,即是中国必降。然而他们没有预料万一中国不屈膝,将怎样办?所以他们计划的兵力、作战方案,都是在速战速决之原则下,我们不但不屈服,我们决心坚强抗战到底,不胜不停,这一下日本手忙脚乱了。日本的政略可以说完全失败,战略也自然失了根据。所以我们自今天以后,处处强硬,无一时无一地不是日本意外的困难,不管每一战斗的结果怎样,原则上都是日本失败了。我们已经搞乱了日本,我们还怕他们干什么!”从这段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宗仁对台儿庄大战必胜充满了信心。范长江在《李宗仁纵谈抗战前途》的通讯中写道:“转危为安者,实由于李宗仁先生之坚定与从容。”
台儿庄战地采访
4月6日我军发起总攻,当时在前线的记者只有范长江和陆诒两人。范长江、陆诒抵达孙连仲司令部,采访了孙连仲将军。1978年孙连仲在对台儿庄大战的回忆录中说:“台儿庄大战时,新闻记者群来访问我。我拂晓反攻,正面三十师、右边二十七师,到下午二三点钟还没有消息,我请记者们去睡觉,独范长江不睡,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结果他抢到最早反攻胜利的消息,发往汉口,《大公报》因此而发了‘号外’。”
4月6日下午,范长江、陆诒两人又骑马抵达离台儿庄前线仅2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池峰城是台儿庄大战的主将,半个月无休息的苦战,使他的头发和胡子都长得很长,虽然已经几个昼夜未合眼,嗓音沙哑,身体极度疲劳,但看到胜利的曙光,心中异常兴奋。
范长江、陆诒和池峰城3人从韩佛寺乘坐手摇车,沿临台支线铁路向台儿庄进发,铁路两边的麦地里到处都是炮弹炸开的弹坑。当手摇车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时,地上弹坑不计其数,火车站的三层洋楼已经被敌人的炮弹掀掉了一层。下车后,日军的1架侦察机、3架轰炸机出现在南站上空,在池峰城的引领下,3人在车站北段的地下室洞口躲避,随后又沿着交通壕向运河边前进。在交通壕的尽头,乜子彬旅长向池峰城报告了前线的最新战况。接着,3人走出交通壕迅速通过运河浮桥进入台儿庄西门。
从池峰城的指挥所到达台儿庄西门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范长江在《慰问台儿庄》一文中用“炸裂了的土地”来描述战争的激烈。
范长江一行从西门进入台儿庄内,看到满街瓦砾、沙土……所有房屋,无不壁穿顶破,箱柜残败,阒无一人,福音堂彻底被毁于日军密集的炮火中。在惟一完整的房屋中,范长江等人见到了诸多的战利品,除了旗帜符号、日记外,催泪毒瓦斯和窒息毒瓦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日军写的打油诗:“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
范长江沿着台儿庄城墙到台儿庄城内的西北角,这里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尚斌排长曾率领57名敢死队队员,满带炸弹、大刀、短枪,自西门出去,暗自绕至西北角城外,爬过城墙与敌人肉搏,将敌人全部消灭,44名敢死队员为国捐躯。范长江继续从西北角沿着北城墙东行,在张庆照连长率部死守的断墙上,南望台儿庄市街一片焦土,万孔千伤。在北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范长江等人看到寺庙被炮弹炸毁,佛像自楼上跌至地下,双手仍作捧腹状,而盘腿被敌弹打去1只,墙下1个穿长袍马褂的私塾先生已经被炮弹炸死。北门里日军的数间弹药库在4月6日晚被迫击炮击中,全部炸毁。北门外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处日军的焚尸堆余烟未尽。在邵庄附近,日军的战马、载重车和弹药库被我军重炮击中。三里庄以北,1架敌机被焚毁,6辆坦克被我军击毁,2辆被拖走,其余4辆遗置在台儿庄北城外。
黄昏回到台儿庄旅部,范长江、陆诒又约请许多官兵开了一次座谈会,大家说来说去,一致认为我军必定胜利,日军必定败亡。为了赶回徐州发稿,晚间他们乘着夜色离开台儿庄,此时胜利的欢呼响彻全城。第二天,“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刊登在《大公报》的头版头条,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战地采访成绩斐然
台儿庄战役取得大胜,全国振奋。这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敌斗志和胜利信心。据不完全统计,台儿庄大战期间,范长江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有关台儿庄大战的新闻专电有6条,3篇战地通讯分别是《台儿庄血战》、《慰问台儿庄》和《台儿庄血战的故事》。
仔细研读这些新闻专电和战地通讯,我们可以看出范长江的新闻报道和采访业绩不仅起到了报告事实、鼓舞民心的作用,而且他的有关论述经过一定的特殊渠道,直达上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党军政状况的改进,为全民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新闻报道再次实现了它社会预警和干预生活的功能。
5月下旬,范长江、陆诒返回武汉,回到后方的记者劫后重逢,感慨良多。他们谈前线战士英勇抗战的事迹,也大胆地议论国民党军政界消极抗战的种种弊端。后来,周恩来约请范长江、陆诒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专门谈话,听取汇报。范长江说,台儿庄大战胜利的意义,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胜利的信念,即是我们只要采取主动的、机动的、攻击的、协同的作战方针,在运动战为主,而以阵地战和游击战为辅的战术原则下,我们一定可以保证今后战争的胜利”。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们深入战地采写的新闻通讯:“你们深入前线,看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记者应尽的职责,这样很好。有的问题应该在报纸上大声疾呼,有的情况应该向有关方面据实反映。你们单单讲给我听还不够,我将为你们安排同政治部部长陈诚、副部长黄琪翔谈谈,让他们也知道前线情况。”范长江、陆诒作为记者的代表,他们的评论和总结更加击中要害,切中肯綮,受到了周恩来及国民党高层的重视。
斯人已去,其事可追。历史湮没了战争的硝烟,台儿庄大战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但范长江笔下的台儿庄大战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新闻工作者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撰写的战地凯歌。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陆续到前线采访。中国记者有《大公报》范长江、《新华日报》陆诒、《星光日报》赵家欣、中央社特派员曹聚仁夫妇等20多人。外国记者有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西博尔德·希蒂尔、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胡守愚等。他们在台儿庄大战中出生入死、深入战争第一线,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通过报道、评论、照片和电话,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人们踊跃支援前线的事迹,深刻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鼓舞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士气。他们是台儿庄大战的见证者、经历者和记录者,他们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视角采写了战争的悲壮和激烈。
李宗仁会见范长江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
会后,范长江、陆诒等一批记者相继北上,经郑州、开封,前往徐州。4月4日,范长江、陆诒抵达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4月5日,范长江和陆诒在徐州谒见了李宗仁将军。李宗仁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大战的主要指挥者,是新桂系集团的首脑,历史上曾几次反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政治清明、军民团结,与八路军、新四军密切配合,呈现出国民党战区难得的抗战新气象。
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著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李宗仁告诉范长江,几天来台儿庄战场战况甚急,孙连仲部队正面驻守,人员伤亡惨重。
李宗仁在谈起抗战的前途和决心时说:“日本整个的对华作战计划是有一个根本假定作基础,即是中国必降。然而他们没有预料万一中国不屈膝,将怎样办?所以他们计划的兵力、作战方案,都是在速战速决之原则下,我们不但不屈服,我们决心坚强抗战到底,不胜不停,这一下日本手忙脚乱了。日本的政略可以说完全失败,战略也自然失了根据。所以我们自今天以后,处处强硬,无一时无一地不是日本意外的困难,不管每一战斗的结果怎样,原则上都是日本失败了。我们已经搞乱了日本,我们还怕他们干什么!”从这段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宗仁对台儿庄大战必胜充满了信心。范长江在《李宗仁纵谈抗战前途》的通讯中写道:“转危为安者,实由于李宗仁先生之坚定与从容。”
台儿庄战地采访
4月6日我军发起总攻,当时在前线的记者只有范长江和陆诒两人。范长江、陆诒抵达孙连仲司令部,采访了孙连仲将军。1978年孙连仲在对台儿庄大战的回忆录中说:“台儿庄大战时,新闻记者群来访问我。我拂晓反攻,正面三十师、右边二十七师,到下午二三点钟还没有消息,我请记者们去睡觉,独范长江不睡,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结果他抢到最早反攻胜利的消息,发往汉口,《大公报》因此而发了‘号外’。”
4月6日下午,范长江、陆诒两人又骑马抵达离台儿庄前线仅2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池峰城是台儿庄大战的主将,半个月无休息的苦战,使他的头发和胡子都长得很长,虽然已经几个昼夜未合眼,嗓音沙哑,身体极度疲劳,但看到胜利的曙光,心中异常兴奋。
范长江、陆诒和池峰城3人从韩佛寺乘坐手摇车,沿临台支线铁路向台儿庄进发,铁路两边的麦地里到处都是炮弹炸开的弹坑。当手摇车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时,地上弹坑不计其数,火车站的三层洋楼已经被敌人的炮弹掀掉了一层。下车后,日军的1架侦察机、3架轰炸机出现在南站上空,在池峰城的引领下,3人在车站北段的地下室洞口躲避,随后又沿着交通壕向运河边前进。在交通壕的尽头,乜子彬旅长向池峰城报告了前线的最新战况。接着,3人走出交通壕迅速通过运河浮桥进入台儿庄西门。
从池峰城的指挥所到达台儿庄西门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范长江在《慰问台儿庄》一文中用“炸裂了的土地”来描述战争的激烈。
范长江一行从西门进入台儿庄内,看到满街瓦砾、沙土……所有房屋,无不壁穿顶破,箱柜残败,阒无一人,福音堂彻底被毁于日军密集的炮火中。在惟一完整的房屋中,范长江等人见到了诸多的战利品,除了旗帜符号、日记外,催泪毒瓦斯和窒息毒瓦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日军写的打油诗:“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
范长江沿着台儿庄城墙到台儿庄城内的西北角,这里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尚斌排长曾率领57名敢死队队员,满带炸弹、大刀、短枪,自西门出去,暗自绕至西北角城外,爬过城墙与敌人肉搏,将敌人全部消灭,44名敢死队员为国捐躯。范长江继续从西北角沿着北城墙东行,在张庆照连长率部死守的断墙上,南望台儿庄市街一片焦土,万孔千伤。在北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范长江等人看到寺庙被炮弹炸毁,佛像自楼上跌至地下,双手仍作捧腹状,而盘腿被敌弹打去1只,墙下1个穿长袍马褂的私塾先生已经被炮弹炸死。北门里日军的数间弹药库在4月6日晚被迫击炮击中,全部炸毁。北门外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处日军的焚尸堆余烟未尽。在邵庄附近,日军的战马、载重车和弹药库被我军重炮击中。三里庄以北,1架敌机被焚毁,6辆坦克被我军击毁,2辆被拖走,其余4辆遗置在台儿庄北城外。
黄昏回到台儿庄旅部,范长江、陆诒又约请许多官兵开了一次座谈会,大家说来说去,一致认为我军必定胜利,日军必定败亡。为了赶回徐州发稿,晚间他们乘着夜色离开台儿庄,此时胜利的欢呼响彻全城。第二天,“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刊登在《大公报》的头版头条,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战地采访成绩斐然
台儿庄战役取得大胜,全国振奋。这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敌斗志和胜利信心。据不完全统计,台儿庄大战期间,范长江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有关台儿庄大战的新闻专电有6条,3篇战地通讯分别是《台儿庄血战》、《慰问台儿庄》和《台儿庄血战的故事》。
仔细研读这些新闻专电和战地通讯,我们可以看出范长江的新闻报道和采访业绩不仅起到了报告事实、鼓舞民心的作用,而且他的有关论述经过一定的特殊渠道,直达上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党军政状况的改进,为全民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新闻报道再次实现了它社会预警和干预生活的功能。
5月下旬,范长江、陆诒返回武汉,回到后方的记者劫后重逢,感慨良多。他们谈前线战士英勇抗战的事迹,也大胆地议论国民党军政界消极抗战的种种弊端。后来,周恩来约请范长江、陆诒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专门谈话,听取汇报。范长江说,台儿庄大战胜利的意义,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胜利的信念,即是我们只要采取主动的、机动的、攻击的、协同的作战方针,在运动战为主,而以阵地战和游击战为辅的战术原则下,我们一定可以保证今后战争的胜利”。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们深入战地采写的新闻通讯:“你们深入前线,看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记者应尽的职责,这样很好。有的问题应该在报纸上大声疾呼,有的情况应该向有关方面据实反映。你们单单讲给我听还不够,我将为你们安排同政治部部长陈诚、副部长黄琪翔谈谈,让他们也知道前线情况。”范长江、陆诒作为记者的代表,他们的评论和总结更加击中要害,切中肯綮,受到了周恩来及国民党高层的重视。
斯人已去,其事可追。历史湮没了战争的硝烟,台儿庄大战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但范长江笔下的台儿庄大战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新闻工作者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撰写的战地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