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倒流到命运转折的那天,在低矮的房间里准备自杀的石神突然听见了门铃声,这个满脸笑容乐观向上的女人还有她的女儿时时不经意的招呼声,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将他从孤独的泥潭救出,宛如一缕阳光照亮了他的生活。
爱情到底是什么?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留传下了无数或柔美,或缠绵,或凄惨,或离奇的爱情故事,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探寻到了爱情的答案。
爱情总是让人心碎。在《唐山大地震》里,爱情是徐帆饰演的李元妮面对儿子方登说要给她找个老伴,她用一句“哪个人能像你爸一样为了我连命都不要了,我有你爸就够了”来回绝一切。
爱情更让人心痛。在《嫌疑犯×的献身》中,石神自首前,写给靖子的信,他已经做好了打算——牺牲自己为这对可怜的母女换来幸福。作为一个天才数学家他早已经看透自己无法适应社会只能在数学的迷宫里徘徊,他自知无法给所爱的人世俗的幸福,于是他将自己当作器具,一个能够为这对母女带来幸福却不需要感激和回报的器具。
爱一个人,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或许一次邂逅、一句温暖的话。就能让~个人对另一个舍命不悔。在所有的推理小说及电影里,爱情仿佛是朦胧着的一层包裹着鲜血的暗影,逻辑的尽头,不是梦想与秩序搭建的理想国,而是用生命换来的错爱,在这里,爱情永远都逃不出宿命。
爱的精巧构思
《嫌疑犯×的献身》是推理系日剧《神探伽利略》的电影版本,与其说它是一部日式悬疑推理片。不如说它是夹杂着爱情、亲情和侦破的道德伦理片。比起以往电视剧版本注重推理和逻辑的风格,影版更多侧重的是强调情感,但是在案件推理和构思方面却丝毫不逊色。
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做石神哲哉的孤独中年男人为了深爱的女人花冈靖子,掩盖并且替代她犯罪的故事。石神是一个痴迷于数学研究的天才,可是他没有男主角物理学天才汤川学那样轻松的研究环境和条件,他负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处在一个消极的环境,得不到尊重和别人的关心,独自一人在陈旧拥挤的房间里过活,那里堆满了数学书籍、资料,除了书卷腐朽的味道,他嗅不到一丝温暖。
时光倒流到命运转折的那天,在低矮的房间里准备自杀的石神突然听见了门铃声,这个满脸笑容乐观向上的女人还有她的女儿时时不经意的招呼声,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将他从孤独的泥潭救出,宛如一缕阳光照亮了他的生活。他就静静地吃着那女人卖的便当,体会着这样意外福泽到他身上的小幸福。专注于数学的他,似乎骨子里就很执着,对那女人和对数学一样,迷上了就再也割舍不下。所以当花冈靖子和女儿不小心杀害了一直欺凌她们母女的前夫时,他挺身而出了,为了达到掩盖她们犯罪真相的目的,也为了破釜沉舟地替心爱的女人扛上罪责。善良的他居然杀害了一个流浪汉,用其尸体替代女人前夫的尸体,成功地给花冈靖子创造了不在场的证据。
在石神自首进监狱的时候,他望着看守所的天花板,四色问题的图案就那么出现在天花板上,一直,一直延伸着,相邻的两色不重复,沉浸在数学问题中的善良学者,只是为了爱,只是为了那个给他带来一点生活阳光的女人,他什么都放弃了。换来的是花冈靖子的号啕大哭,也许,还有爱。
电影结尾,理性至上的汤川学和感性的女警察内海一起坐在17年前他和石神第一次相遇的凳子上谈起结局。汤川学用“如果石神不知如何去爱他人活在这世上的话,也许不会犯下罪过,他,那样深切地爱别人了”给全片来了句精辟概括。而内海一句“石神被花冈靖子治愈了吧”更让汤川学仰望天空。剧中人在思索,也留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观影者以无尽的感慨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一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就像传统的中国画有留白一样,电影同样需要留给观众一个咀嚼的空间和开放式的结局。
我以为,这部影片应该比较讨巧亚洲观众尤其是国内观众,它细腻又不拖沓的叙事方式很符合东方人的心理特点,案情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一步步接近真相。顺利流畅地倾泻,娓娓道来又不失扣人心弦的精彩。当然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并不在它的案情推理有多悬疑,欣赏这部影片,更多地是遵从着内心的召唤,来呼应内心的一份情与欲。
独特的情感表达
日本电影向来擅长表达情感,有其自身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表达方式,这和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及日本电影的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跳出这部电影本身,我想来简单说说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日本电影。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下降,对需要花费较高费用去旅游的能力锐减,不得不将兴趣转向城市娱乐场所,日本电影经过长期衰退后,逐渐出现复苏的趋势,观众开始有所增加。尽管电视每天均播放电影,但观众的心理在发生变化,希望看到大型影片,电视屏幕的尺寸毕竟是有限的。电影事业体系化的新倾向即电影、电视、出版三部门联合作战的态势开始出现。
《嫌疑犯×的献身》正是产生于这个时间段的日本电影。因此也带有这个时期电影的特征。这一时期的日本重点影片,大都是根据畅销小说或通俗文艺作品改编,影片一经拍出,立即利用电视大肆宣传,并结合主题歌的唱片、录音带和原著来动员观众。尤其是出版部门,比如日本一家颇有影响的角川书店,作为制片人闯入了电影界。它所出版的横沟正史及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几乎都拍成影片,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在5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是作为主要娱乐形式而存在,如今,这种娱乐性又被重新加以强调。同时,现代的大型电影也从只学外国电影的皮毛回到从内容到形式尽量走向民族化,并以时代精神来分析和判断早期的文艺作品。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包括《嫌疑犯×的献身》在内的诸多成功的日本电影的增多,标志着日本电影事业国际化的新崛起。
看过一些日本电影,我最大的感触恐怕也是日本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擅于从人性化出发,且感情都十分细腻,缓缓地到电影的最后一刻突然爆发,会让人一瞬间突然十分感动。
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雄一独自在麦田里倾听莉莉周的声音,听那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和平的声音,那是他和青猫心灵相约的地方,是他们最后的栖身之地,你看那场景,眼泪会不由自主地下来。再比如宫崎骏,他的动画电影里充满了人文关怀,人性与自然的话题让你会感动良久。要说缺点,日本电影也有一点,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日本电影。会感觉剧情有点缓慢,如果不是后面突然有一首很动听的歌出现,估计你会坚持不住打瞌睡。不过,千万不要对慢悠悠的、稍显拖拉的日本电影不耐烦,耐着性子看完,你又可能会放不下,因为。一种情感的涓涓细流。已然漫布全身。
责任编辑:黄 倩
爱情到底是什么?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留传下了无数或柔美,或缠绵,或凄惨,或离奇的爱情故事,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探寻到了爱情的答案。
爱情总是让人心碎。在《唐山大地震》里,爱情是徐帆饰演的李元妮面对儿子方登说要给她找个老伴,她用一句“哪个人能像你爸一样为了我连命都不要了,我有你爸就够了”来回绝一切。
爱情更让人心痛。在《嫌疑犯×的献身》中,石神自首前,写给靖子的信,他已经做好了打算——牺牲自己为这对可怜的母女换来幸福。作为一个天才数学家他早已经看透自己无法适应社会只能在数学的迷宫里徘徊,他自知无法给所爱的人世俗的幸福,于是他将自己当作器具,一个能够为这对母女带来幸福却不需要感激和回报的器具。
爱一个人,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或许一次邂逅、一句温暖的话。就能让~个人对另一个舍命不悔。在所有的推理小说及电影里,爱情仿佛是朦胧着的一层包裹着鲜血的暗影,逻辑的尽头,不是梦想与秩序搭建的理想国,而是用生命换来的错爱,在这里,爱情永远都逃不出宿命。
爱的精巧构思
《嫌疑犯×的献身》是推理系日剧《神探伽利略》的电影版本,与其说它是一部日式悬疑推理片。不如说它是夹杂着爱情、亲情和侦破的道德伦理片。比起以往电视剧版本注重推理和逻辑的风格,影版更多侧重的是强调情感,但是在案件推理和构思方面却丝毫不逊色。
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做石神哲哉的孤独中年男人为了深爱的女人花冈靖子,掩盖并且替代她犯罪的故事。石神是一个痴迷于数学研究的天才,可是他没有男主角物理学天才汤川学那样轻松的研究环境和条件,他负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处在一个消极的环境,得不到尊重和别人的关心,独自一人在陈旧拥挤的房间里过活,那里堆满了数学书籍、资料,除了书卷腐朽的味道,他嗅不到一丝温暖。
时光倒流到命运转折的那天,在低矮的房间里准备自杀的石神突然听见了门铃声,这个满脸笑容乐观向上的女人还有她的女儿时时不经意的招呼声,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将他从孤独的泥潭救出,宛如一缕阳光照亮了他的生活。他就静静地吃着那女人卖的便当,体会着这样意外福泽到他身上的小幸福。专注于数学的他,似乎骨子里就很执着,对那女人和对数学一样,迷上了就再也割舍不下。所以当花冈靖子和女儿不小心杀害了一直欺凌她们母女的前夫时,他挺身而出了,为了达到掩盖她们犯罪真相的目的,也为了破釜沉舟地替心爱的女人扛上罪责。善良的他居然杀害了一个流浪汉,用其尸体替代女人前夫的尸体,成功地给花冈靖子创造了不在场的证据。
在石神自首进监狱的时候,他望着看守所的天花板,四色问题的图案就那么出现在天花板上,一直,一直延伸着,相邻的两色不重复,沉浸在数学问题中的善良学者,只是为了爱,只是为了那个给他带来一点生活阳光的女人,他什么都放弃了。换来的是花冈靖子的号啕大哭,也许,还有爱。
电影结尾,理性至上的汤川学和感性的女警察内海一起坐在17年前他和石神第一次相遇的凳子上谈起结局。汤川学用“如果石神不知如何去爱他人活在这世上的话,也许不会犯下罪过,他,那样深切地爱别人了”给全片来了句精辟概括。而内海一句“石神被花冈靖子治愈了吧”更让汤川学仰望天空。剧中人在思索,也留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观影者以无尽的感慨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一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就像传统的中国画有留白一样,电影同样需要留给观众一个咀嚼的空间和开放式的结局。
我以为,这部影片应该比较讨巧亚洲观众尤其是国内观众,它细腻又不拖沓的叙事方式很符合东方人的心理特点,案情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一步步接近真相。顺利流畅地倾泻,娓娓道来又不失扣人心弦的精彩。当然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并不在它的案情推理有多悬疑,欣赏这部影片,更多地是遵从着内心的召唤,来呼应内心的一份情与欲。
独特的情感表达
日本电影向来擅长表达情感,有其自身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表达方式,这和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及日本电影的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跳出这部电影本身,我想来简单说说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日本电影。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下降,对需要花费较高费用去旅游的能力锐减,不得不将兴趣转向城市娱乐场所,日本电影经过长期衰退后,逐渐出现复苏的趋势,观众开始有所增加。尽管电视每天均播放电影,但观众的心理在发生变化,希望看到大型影片,电视屏幕的尺寸毕竟是有限的。电影事业体系化的新倾向即电影、电视、出版三部门联合作战的态势开始出现。
《嫌疑犯×的献身》正是产生于这个时间段的日本电影。因此也带有这个时期电影的特征。这一时期的日本重点影片,大都是根据畅销小说或通俗文艺作品改编,影片一经拍出,立即利用电视大肆宣传,并结合主题歌的唱片、录音带和原著来动员观众。尤其是出版部门,比如日本一家颇有影响的角川书店,作为制片人闯入了电影界。它所出版的横沟正史及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几乎都拍成影片,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在5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是作为主要娱乐形式而存在,如今,这种娱乐性又被重新加以强调。同时,现代的大型电影也从只学外国电影的皮毛回到从内容到形式尽量走向民族化,并以时代精神来分析和判断早期的文艺作品。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包括《嫌疑犯×的献身》在内的诸多成功的日本电影的增多,标志着日本电影事业国际化的新崛起。
看过一些日本电影,我最大的感触恐怕也是日本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擅于从人性化出发,且感情都十分细腻,缓缓地到电影的最后一刻突然爆发,会让人一瞬间突然十分感动。
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雄一独自在麦田里倾听莉莉周的声音,听那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和平的声音,那是他和青猫心灵相约的地方,是他们最后的栖身之地,你看那场景,眼泪会不由自主地下来。再比如宫崎骏,他的动画电影里充满了人文关怀,人性与自然的话题让你会感动良久。要说缺点,日本电影也有一点,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日本电影。会感觉剧情有点缓慢,如果不是后面突然有一首很动听的歌出现,估计你会坚持不住打瞌睡。不过,千万不要对慢悠悠的、稍显拖拉的日本电影不耐烦,耐着性子看完,你又可能会放不下,因为。一种情感的涓涓细流。已然漫布全身。
责任编辑:黄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