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笔者由此联想到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鉴赏和想象。谢冕的文艺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说明诗和画有相通之处。而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提出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泡”“找”“进”“猜”等。因此,人们不妨借用此法来进行美术欣赏。
  一、“泡”
  “泡”,就诗歌欣赏而言,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出来。例如,臧克家《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这首诗的标题是《老马》,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以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老马任劳任怨,在皮鞭下挣扎,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老马痛苦的感受、悲凉的心境和悲惨的命运,经过“泡”显现了,诗人塑造的老马形象就像一幅画,极具悲剧感染力。优秀的诗篇总是含蓄地点拨你,给你想象的自由。
  欣赏美术作品的“泡”,就是要再现艺术家作品的“意”,再现客观对象特征。例如,徐悲鸿以真马为师,融入中国画传统画法,结合西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手法,创作出《奔马图》,该画强调马的骨骼、肌肉和体态,其中的马不仅筋强骨壮,还形神足俱。从画的题跋来看,作品创作于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所以,徐悲鸿连夜画出了《奔马图》抒发自己的忧急情感,把艺术创作投入到生活,他的马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觉醒的一种象征,就像一首诗,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泡”,还原了作品创作的背景,更能使人正确地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真实意义以及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
  例如,欣赏米勒的《拾穗者》时,教师可以把作品“泡”在现实生活中,看农民收割的劳动场面,看有关农民田间耕作的图片,再与米勒的《拾穗者》作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经过“泡”,《拾穗者》的画面得以再现: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人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对她们身姿的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儿,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就这样,农妇们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赏画要“泡”,教师要让学生体味到画家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例如,画农民,学生就必须对农民生活、农民气质和形象特征有深刻把握,在艺术表现中将农民的本质特征予以强调和表现,从而真实再现典型的艺术形象。
  二、“找”
  “找”就詩歌欣赏而言,要寻找诗人提供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们首先“找”到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然后“找”景物背后蕴藏的情感。这些羁旅途中秋天特有的景物,蕴含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作者寓情于景,字里行间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欣赏美术作品要“找”,“找”就是要寻找作品包孕的丰富含义。表现主义理论提示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捕捉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观点。作品往往是艺术家情感的一种表达结果,情感上的涌动让作品看起来具有一些独特的视觉品质。正是这些独特的品质使观赏者能和艺术家产生共鸣,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教师应提示学生,首先看这幅画画了什么,又是怎样画的;然后对一幅画的上下、左右进行仔细观察,如颜色、材料等;接着寻找画中主体形象部分为什么双手抱头、高声尖叫,分辨出主体形象的性别,探究桥身与河流为什么用不同的线条,为什么用对比强烈的红黄色与深蓝色;再思考这幅画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观察思考中一个一个地寻找答案。这样的探究式寻找,使欣赏者认真地面对作品,不仅充分调动直觉和想象力,也能从理性方面把握作者通过画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呐喊》夸张的人物造型、对比强烈的色彩与惊悸骚动的线条等显示的信息正是作者的内在情感与精神世界——痛苦、压抑的心灵与趋于崩溃的精神再现。这样“找”,人们不难发现艺术家蒙克就是力图用绘画表现人类的恐惧、仇恨、嫉妒和爱恋等强烈的情感,运用色彩、线条表现个人内心不可抗拒的冲动,凸显扭曲的形象,造成观赏者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应。
  三、“进”
  欣赏诗歌要“进”,也就是说读者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把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融进诗的世界中。人们读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以走进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境界。首联主要描述了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状、声音、颜色、形态,读者都会逐一得到;颔联则着重渲染了秋天气氛,就像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从异乡漂泊写到了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人们就走“进”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要欣赏者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张择端是北宋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在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画中,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还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画面呈现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时紧张繁忙的景象,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走“进”《清明上河图》,人们看到了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情态。
  四、“猜”
  “猜”就是把诗歌中简约概括的诗意通过联想去体会。读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人们会有许多猜想。诗中的“空山”也许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许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犹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也许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也许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猜”是欣赏者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要欣赏者“猜”想作品背后的意境。《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
  一“猜”这幅画刻画耶稣的门徒在听到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不同心理反应。先看基督左边的一组三个人:腓力按捺不住地跳起来,带着不可捉摸的疑问转向基督,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捂着胸口,欲表白自己真诚的纯洁;老雅各极度愤慨,摊开双手,身子因失去重心而稍后仰,好像在表示这简直不可思议;在他们后面站着的是多马,他尽量按下性子,对基督举着食指向上,说这怎么可能。在基督右边的一组三个人中,有一个是犹大,他心虚地急忙扭动身子,惊恐地想远离基督,并且慌忙地握紧告密换来的钱袋,战栗而害怕地斜视着基督;约翰担心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双手,神情焦虑,不知怎么办才好,在听彼得细言。彼得勃然大怒地站起来,弯身前倾向着约翰,左手搭在他的肩头,紧贴耳边,似乎在问:你知道是谁吗?他的右手还紧握着一把刀,好像在显示:要是我知道是谁,一定要杀死他。最右边一组三个人中,靠近彼得的是巴多罗买,他张开双手,显得震惊而又沉着,似乎是要大家不要惊慌,他自己严肃而冷静地凝视着基督,想拯救基督;搂着巴多罗买的是小雅各,他紧张地望着基督无能为力;站在最顶端的是强壮的安得烈,他探身向前,颇有冲上前去之势。最左边一组中,马太双手伸向基督,脸却转向左边的達太,好像在询问这位有经验的老人,刚才基督所讲的到底是指谁;达太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正在纳闷;西门也正在苦苦思索,但是毫无结果。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
  二“猜”画家为什么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基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并且,画家有意识地把两侧的门徒和耶稣分开,初看耶稣似乎很孤立,实际上内在情绪、感情以及整个事件都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平均分配在两边,以其各自的动作和表情与基督发生联系和呼应。
  三“猜”整个环境和道具的处理为什么比较简单。其实这是为了突出激动的人物,再通过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将整个画面的中心引向基督。整个画面神秘深邃,好像要将看得人吸进去一样。“猜”就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画的综合性思考。
  五、结语
  “泡”“找”“进”“猜”的欣赏方法正如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泡”“找”“进”“猜”就是一种再创造。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很多,笔者从诗与画的通感中悟出了“泡”“找”“进”“猜”的美术欣赏方法。画和诗的欣赏共性在于能引起欣赏者与作品的共鸣,欣赏本身是一种创造,诗的教育和画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完成这一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启迪智慧,用诗画相生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创造的新天地。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对于艺术本质的探讨,历来是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研究的重点。從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关于艺术本质的界定就围绕着艺术家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世纪的研究不仅未能突破这个窠臼,反而将客观世界的相关要素置于非常高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开始萌芽,却是不成熟的、不深刻的。直到19世纪,马克思从“人”的角度对艺术进行界定,找到了劳动在人类艺术起源中的重要性,深刻讨论了人的本质力量和艺术的关系,
期刊
赵孟頫是元朝初年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为宋宗室在元朝任高官,并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表现了他的才干与见识。在诗、文、书、画以及音乐领域,他都有极高的成就。艺术上他标榜“古意”,提倡“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赵孟頫在元朝任官期间,熟悉北方的山水,《鹊华秋色图》就是他对山东济南鹊山和华不注山的描绘,他为解好友周密思乡之愁所画。《鹊华秋色图》是元代不论在题材,还是风格和意境上都独树一帜,
期刊
我的儿时记忆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我经常忆起的美食总是那个年代母亲给我做过的。  那时,元宵节过完,春节就算是过完了,亲戚就不会再来走动了。刚过完春节,家里会有或多或少的猪肉留存下来,母亲会用锅把这些肉熬化成猪大油。那时植物油农村人吃不起,这些猪大油就是家里几个月的食用油了。  母亲把肉切成小块,在沸腾的锅里不断翻炒。时而用漏勺把榨干油的肉干捞出,然后她把新的切成小块的肉放
期刊
在多元化的民族杂居中,音乐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苗族音乐也相继有了更多的融合交流。苗族飞歌(Hxak Yangt),作为一种山歌形式,流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带,具有曲调豪迈奔放、高亢嘹亮、自由发挥的特点,也反映了苗族质朴、淳厚的民风,在长期的发展融合中,飞歌也相继产生了变易性,但在同一支系中不同的曲调唱词是相通的,这是苗族飞歌所给予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苗族音乐的自我性、稳定性和相互借鉴
期刊
《二马》是老舍客居英国伦敦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中英文化的对立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对话的话语原则和平等原则都遭到了无情的违背,所以中英文化对话没有成功。究其原因,那时的中国是弱国,英国文化中又长期存在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而在异国文化中,以老马为代表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暴露无余,更加深了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见。本文以比较文学异质文化对话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二马》中深刻的中英文化差異,阐述了异质文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引发的“沈从文热”使人们对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有了新的审视。随着对沈从文研究与《边城》研究的深入,过去几十年里关于《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出现了多种观点。其中,恋父情结说仍属于比较新颖的观点,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众多研究成果中,集中研究翠翠恋父情结的只有段新权的《中的恋父情结与情爱悲剧》(2003),其从“恋父”与“弑父”两种心态的权衡角度分析了翠翠的情感选择。
期刊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魅力不仅在于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灵活运用和写实风格的开创,更在于其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一思想跨越几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继承和发展。  《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跨越几千年,依然具有瑰丽、明亮的光彩,不仅在于其对中国后代诗歌發展的深远影响,更在于《诗经》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关系,及
期刊
二战结束后,定居于美国的华人日渐增多,作为美国非主流价值观的华人价值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涌现出如谭恩美的《喜福会》等一大批反映华裔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他们关注的焦点通常在于拥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老一辈华裔与接受美式教育的新一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影片《面子》主要讲述了两条主线的矛盾,一是妈妈与外公的矛盾,二是小薇与妈妈的矛盾。前者是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半美式半中式价
期刊
泉湖二月八是湖南省衡南县着力打造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由来源于人们对寿福爷的朝拜,历经了几百年的沉淀,它逐渐变成当地非常有名气的民间庙会和商业交易活动,周边各县市甚至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的人们都会慕名而来。庙会上不但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杂艺表演,还有丰富的农副产品、传统美食。每年农历二月八这天,泉湖街上摩肩接踵、人流如织、商贩云集,前来交易人数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交易金额达千万元之多。
期刊
从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看来,美既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也不是一种内在固有的、主观意念性的美,而是作为个体的“我”与天地万物共存状态下不断纯粹化而呈现出来的一种境地。这是一种纯粹的美。从西方古典审美观念看来,美是一种先在的、永恒的存在,它是不生不灭、自存自在的,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这是一种绝对的美。  审美是人类情感世界的凝聚体现。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空间的分隔,审美呈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