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外相机调查深圳梧桐山兽类群落组成及野猪的空间利用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深圳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关键有蹄类物种野猪(Sus scrofa)的栖息地利用模式,2019年4至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置1kmx 1km的调查网格32个,每个网格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点位1处,监测野生动物群落及野猪的空间利用.32个监测点累积有效相机工作日4 460d,记录到分属4目8科的兽类13种,其中,10种为本地分布物种,3种为人为放生的外来物种.本地分布的大中型兽类中,野猪的相对多度指数最高(IRA=27.13),其后依次为鼬獾(Melogale moschata,IRA=8.30)、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IA=7.17)、花面狸(Paguma larvata,IRA=5.38)、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 IRA=2.24)、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IA=0.67)、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IA=0.45)与猪獾(Arctonyx collaris,IA=0.45);其中,赤麂为深圳市首次记录.野猪在梧桐山的总体网格占有率为81%.单千米网格内相对多度指数(ITRA)分析结果显示,野猪对梧桐山中心地带的利用率最高,其次为监测区北部最外围的千米网格;不同片区空间利用的差异可能与人为干扰及食物丰富度有关.本研究初步了解了深圳梧桐山的兽类群落组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保护规划提供了本底资料.
其他文献
Concentric gravity waves (CGW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show wave-coupling processes between the loweratmosphere and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