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一个影像的世界在1930年代的中国逐渐形成。中共顺应影像媒介的发展趋势,服从于抗日战争民众动员的需要,创办了《晋察冀画报》。这份画报既在内容上反映了彼时的时代主题,也通过媒介特性和发行方式完成了时代精神与大众需求的结合。《晋察冀画报》体现了时代精神,完成了历史使命,也成为文艺大众化以及文艺创作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典范。
【关键词】《晋察冀画报》 影像 大众化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多种启蒙,视觉启蒙便是其中之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视觉化的过程。从193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已经使得影像媒介融入民众的日常文化消费中。影像媒介拥有了广大受众,自然也成为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角斗场。影像,变成了一种可以接近民众的手段和方式,而这在一个大众文化逐渐发展、政治势力寻求壮大的时代,十分重要。
时代精神的现实化,即发挥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将时代精神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使得民众受到时代精神的鼓舞和号召,这和战争情境中的民众动员一脉相承。时代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达,以及时代精神的大众化表达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故而,我们在探讨《晋察冀画报》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所做的贡献时,也必须从时代精神的主题表达和时代精神的大众化表达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
作為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份画报,《晋察冀画报》于1942年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由晋察冀军区总政治部出版。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也由于战争动员和征兵需要,《晋察冀画报》的全部内容都围绕着战争这个主题进行,服务于“抗战建国”的总体目标。
作为《晋察冀画报》创办者之一,沙飞在1939年的一篇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这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的过程中,一切都必须为抗战建国而服务”。这份画刊的内容就是要告诉人们,在五年的抗战中,晋察冀的遭遇和成绩。无论是遭遇还是成绩,都是围绕着“抗战”这个核心主题展开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内容看出来。1941年4月,晋察冀军区的官方报纸《抗敌三日刊》正式刊登了第一张新闻照片,这也是晋察冀报纸上发表的第一张新闻照片,照片的标题为《边区人民反对反共内战》。这张照片实际上代表了晋察冀军区影像生产的基因。而这个基因实际上也跟画报的官方属性有很大关联,画报由晋察冀军区总政治部出版,其组织关系也隶属于这个机构。画报的资金来源、人员构成都来自于军队。
在战争情境中,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也就没有这份画报的诞生。1941年,聂荣臻委托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派遣人员前往北平、天津等大城市购买出版画报所需的设备器材。因为平津属敌占区,没有通行的货币,只能使用金条、银元等硬通货购买,而购买所需金银全部来自军区的批示。1942年初,这批出版画报所必需的物资运抵晋察冀边区的画报筹备组。
1942年3月20日,作为试验的《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正式出版。《时事专刊》的内容切合了当时的时代主题,可以看作是对抗日成就的宣传报道,也是用边区抗日事实对民众抗日斗志的激励。《时事专刊》一共分成了八个专题,加上一篇《发刊的话》。
专刊头条新闻即是《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边区人民踊跃参军》,而其后的两条新闻也都围绕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这一主题:《家庭模范: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人民群众的参军行为当然是对抗战的最有效支援。而其后的两则《宣传大出击》《在政治攻势底下》则是对边区激励人民群众抗战行动的报道。刊物的报道重点在于人民踊跃参军和边区的抗战行动。《时事专刊》将中共的征兵行动和抗日总体性的目标结合起来,对群众参军的战争动员起到了积极作用,服务了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
大众化的媒介生产实践
早在1941年7月,对画报的重视就上升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中宣部印发的《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各根据地有两种必须要办的报纸,其中一种叫做“作为社会教育工具的通俗报纸”,这种报纸的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群众和普通党员”,其功能是对大众进行政治、社会、科学、文化多领域的启蒙;而另一种,是“作为群众鼓动的画报,可以附属在这种通俗小报之内”。在同一时期的中央文件中,还区分了宣传和鼓动工作的不同之处,鼓动相较于宣传,其具有的大众化程度更高,通俗性更强。所以,和一般性的报纸不同,画报是作为一种通俗文艺而被中共所使用的。
画报所具有的图像传播特性也是其作为通俗文艺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对于识字率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边区民众尤为重要。对图像的大量使用是画报的媒介特性,这也在《晋察冀画报》中体现出来。虽然摄影的器材、制版和印刷都非常昂贵,但是晋察冀军区仍然组建了强大的摄影队伍,拍摄了数量庞大的照片。《晋察冀画报》试刊号《时事专刊》一共只有12页,共使用了30张图片,平均一页就有两到三张。而且除《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是沙飞撰写的专题特稿之外,其他的新闻专题都是以摄影照片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图片报道,文字只是对照片的解释说明,影像的作用凸显。这些新闻图片的内容服从于“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展现了晋察冀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飒爽英姿。
在晋察冀边区内,《晋察冀画报》被分送到党政军民各单位,地方发到县,部队发到连;同时也发送到邻近的解放区。通过与行政系统的绑定,在行政系统框架内进行基层组织的分发,这份画报又通过发行,进行了大众化的尝试。
《晋察冀画报》的影像实践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在朱新春的回忆中,有一个大学生叫杨克,是他父亲朱良才(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秘书,当时就是因为看到了《晋察冀画报》,拿着这份画报到了晋察冀军区,要求参军。沙飞在《时事专刊》“发刊的话”中提到:“新闻摄影是最真实的现实事件的记录,因此我们就发刊了这样一种时事画报,来报道边区的现实。”通过能够给受众真实感的媒介特质,结合“抗战建国”的时代精神,《晋察冀画报》的出版使摄影真正变成了一种“宣传工具”、一种“斗争武器”,让时代精神走向了大众。在1942年7月7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五周年的时候,《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刊。《创刊号》有96页,共刊登了162张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专题跟《时事专刊》方向类似,不过更加凸显了“积极抗日”这一主题。《创刊号》为《晋察冀画报》奠定了基本的范式,分为三个版块,而以“新闻摄影”为重头。
《晋察冀画报》从1942年开始连续出版到1945年12月,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出版了9册10期(第九、第十期为合刊),共刊登了807幅照片,记录了各场战斗、大生产、文艺建设等边区斗争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留存了中共敌后抗战的影像史料,从与战争相关联的各方面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并进行了大众化的良好尝试。
《晋察冀画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产物,服务于“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并且通过媒介自身的特性和发行方式实现了时代精神的现实化要求,将时代精神与抗战中的民众动员结合起来,实现了文艺的大众化,并将我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注:本文系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中国画报史:图像中的社会变迁”(项目编号:15BF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责编/谭峰 美编/宋扬
【关键词】《晋察冀画报》 影像 大众化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多种启蒙,视觉启蒙便是其中之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视觉化的过程。从193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已经使得影像媒介融入民众的日常文化消费中。影像媒介拥有了广大受众,自然也成为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角斗场。影像,变成了一种可以接近民众的手段和方式,而这在一个大众文化逐渐发展、政治势力寻求壮大的时代,十分重要。
时代精神的现实化,即发挥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将时代精神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使得民众受到时代精神的鼓舞和号召,这和战争情境中的民众动员一脉相承。时代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达,以及时代精神的大众化表达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故而,我们在探讨《晋察冀画报》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所做的贡献时,也必须从时代精神的主题表达和时代精神的大众化表达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
作為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份画报,《晋察冀画报》于1942年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由晋察冀军区总政治部出版。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也由于战争动员和征兵需要,《晋察冀画报》的全部内容都围绕着战争这个主题进行,服务于“抗战建国”的总体目标。
作为《晋察冀画报》创办者之一,沙飞在1939年的一篇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这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的过程中,一切都必须为抗战建国而服务”。这份画刊的内容就是要告诉人们,在五年的抗战中,晋察冀的遭遇和成绩。无论是遭遇还是成绩,都是围绕着“抗战”这个核心主题展开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晋察冀边区新闻宣传的内容看出来。1941年4月,晋察冀军区的官方报纸《抗敌三日刊》正式刊登了第一张新闻照片,这也是晋察冀报纸上发表的第一张新闻照片,照片的标题为《边区人民反对反共内战》。这张照片实际上代表了晋察冀军区影像生产的基因。而这个基因实际上也跟画报的官方属性有很大关联,画报由晋察冀军区总政治部出版,其组织关系也隶属于这个机构。画报的资金来源、人员构成都来自于军队。
在战争情境中,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也就没有这份画报的诞生。1941年,聂荣臻委托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派遣人员前往北平、天津等大城市购买出版画报所需的设备器材。因为平津属敌占区,没有通行的货币,只能使用金条、银元等硬通货购买,而购买所需金银全部来自军区的批示。1942年初,这批出版画报所必需的物资运抵晋察冀边区的画报筹备组。
1942年3月20日,作为试验的《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正式出版。《时事专刊》的内容切合了当时的时代主题,可以看作是对抗日成就的宣传报道,也是用边区抗日事实对民众抗日斗志的激励。《时事专刊》一共分成了八个专题,加上一篇《发刊的话》。
专刊头条新闻即是《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边区人民踊跃参军》,而其后的两条新闻也都围绕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这一主题:《家庭模范: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人民群众的参军行为当然是对抗战的最有效支援。而其后的两则《宣传大出击》《在政治攻势底下》则是对边区激励人民群众抗战行动的报道。刊物的报道重点在于人民踊跃参军和边区的抗战行动。《时事专刊》将中共的征兵行动和抗日总体性的目标结合起来,对群众参军的战争动员起到了积极作用,服务了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
大众化的媒介生产实践
早在1941年7月,对画报的重视就上升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中宣部印发的《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各根据地有两种必须要办的报纸,其中一种叫做“作为社会教育工具的通俗报纸”,这种报纸的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群众和普通党员”,其功能是对大众进行政治、社会、科学、文化多领域的启蒙;而另一种,是“作为群众鼓动的画报,可以附属在这种通俗小报之内”。在同一时期的中央文件中,还区分了宣传和鼓动工作的不同之处,鼓动相较于宣传,其具有的大众化程度更高,通俗性更强。所以,和一般性的报纸不同,画报是作为一种通俗文艺而被中共所使用的。
画报所具有的图像传播特性也是其作为通俗文艺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对于识字率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边区民众尤为重要。对图像的大量使用是画报的媒介特性,这也在《晋察冀画报》中体现出来。虽然摄影的器材、制版和印刷都非常昂贵,但是晋察冀军区仍然组建了强大的摄影队伍,拍摄了数量庞大的照片。《晋察冀画报》试刊号《时事专刊》一共只有12页,共使用了30张图片,平均一页就有两到三张。而且除《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是沙飞撰写的专题特稿之外,其他的新闻专题都是以摄影照片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图片报道,文字只是对照片的解释说明,影像的作用凸显。这些新闻图片的内容服从于“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展现了晋察冀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飒爽英姿。
在晋察冀边区内,《晋察冀画报》被分送到党政军民各单位,地方发到县,部队发到连;同时也发送到邻近的解放区。通过与行政系统的绑定,在行政系统框架内进行基层组织的分发,这份画报又通过发行,进行了大众化的尝试。
《晋察冀画报》的影像实践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在朱新春的回忆中,有一个大学生叫杨克,是他父亲朱良才(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秘书,当时就是因为看到了《晋察冀画报》,拿着这份画报到了晋察冀军区,要求参军。沙飞在《时事专刊》“发刊的话”中提到:“新闻摄影是最真实的现实事件的记录,因此我们就发刊了这样一种时事画报,来报道边区的现实。”通过能够给受众真实感的媒介特质,结合“抗战建国”的时代精神,《晋察冀画报》的出版使摄影真正变成了一种“宣传工具”、一种“斗争武器”,让时代精神走向了大众。在1942年7月7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五周年的时候,《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刊。《创刊号》有96页,共刊登了162张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专题跟《时事专刊》方向类似,不过更加凸显了“积极抗日”这一主题。《创刊号》为《晋察冀画报》奠定了基本的范式,分为三个版块,而以“新闻摄影”为重头。
《晋察冀画报》从1942年开始连续出版到1945年12月,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出版了9册10期(第九、第十期为合刊),共刊登了807幅照片,记录了各场战斗、大生产、文艺建设等边区斗争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留存了中共敌后抗战的影像史料,从与战争相关联的各方面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并进行了大众化的良好尝试。
《晋察冀画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产物,服务于“抗战建国”的时代主题,并且通过媒介自身的特性和发行方式实现了时代精神的现实化要求,将时代精神与抗战中的民众动员结合起来,实现了文艺的大众化,并将我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注:本文系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中国画报史:图像中的社会变迁”(项目编号:15BF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责编/谭峰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