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光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您要的两杯抹茶奶盖乌龙茶,加冰。共三十元。”
  我掏了掏口袋,将钱放在柜台上,两只手接过杯子,转身将其中一杯递过去,又朝着站在身后的人努了努嘴,“文延,我们坐那个位置。”
  那是一个很偏僻的角落,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林文延乖乖地点了点头,伸出双手捧住饮品,走到那里拉开椅子坐下。我也跟着他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先用插在杯子里的吸管把奶盖和茶搅拌在一起,再嘬了一口茶。
  “我也是第一次喝这个,不知道好不好喝。不过网络上对这款奶茶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感受着含着抹茶与奶香味道的乌龙茶在嘴里一点点往喉咙深处滑去,冲他点了点头,“很好喝。”
  他见此,也打算用吸管搅拌,我连忙说:“这个是要看个人爱好的,也可以不搅拌直接喝。”
  林文延似懂非懂地停下准备搅拌的动作,张嘴含住吸管开始喝。但因为他的喉结没有丝毫的起伏,所以我也不能确定他究竟喝了没有。
  “甜甜的。”他顿了顿,评价道,“我不反感。”这句话令我松了口气。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又嘱咐他道:“文延,胃袋满了记得要在没人注意的地方清空啊。”
  “我明白了,云光。”得到回复之后,我有些紧张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些,让人发现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高端点儿的人工智能还上不了明面。
  特别是父亲,他要是知道我偷偷带着林文延出来的话,我可没有好下场。我揉了揉似乎有些疼痛的太阳穴,抬眼上下打量着对面的人。
  他怎么看都是一个人类的样子。拥有人的标准体温,人的外貌与肢体,摸起来柔软的硅胶皮肤,连指尖的粉色指甲盖以及上面的阳白都无比逼真。据说舌头上还有连接着反应器的味蕾,能够让机器人拥有味觉……但这好像只是画蛇添足。
  可惜那些公司也只能在家居机器人的外表上下功夫了。毕竟若是真的将他们的智能提升了,估计会引起极大的争议。以至父亲的研究,也就只能隐姓埋名偷偷地在家里的地下实验室进行了。
  我的父亲,蓝恩世,原来是一家人工智能研制中心的研究员,是个天才。当时人工智能的开发项目被迫停止之后,不甘心就此放弃的他辞去工作,将项目转移到地下。
  让父亲如此执着的原因是我们的哥哥。自从我们的哥哥因为意外去世,父亲一直没能从丧子的哀恸中走出来。我常常會看到父亲独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哥哥的照片发呆,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我知道自己这一生可能都无法忘记父亲那浸透了悲伤的孤独背影,而我和文延,这一生都将活在这个背影里。我曾偷偷看过照片,哥哥和我们长得很像……
  “云光,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要喝这个,虽然好喝,但是我并不饿。”林文延将手中喝完了的杯子放下,望着我。
  一开始他是直接称呼我的全名——赖云光的。但我认为这个太过生疏,就让他把姓去掉了。我是随母亲姓的,母亲在十年前去世了。而“林”是父亲的旧姓。
  我有些惊讶他喝得如此迅速,我才喝了半杯而已。也许要教会他什么是“慢慢地享受”。我伸手抽出一张纸巾,将他嘴边的奶盖泡沫抹去。他冲我笑了笑,我也笑了笑,摸摸他的头。
  我想了想,回答他:“你是不会饿的。你不靠这些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源,你有了自我意识,这些食物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你是靠电力存活,如果你‘饿’了,那说明你要没电了。”
  我脱下肩上就算坐在位子上也不曾放下的双肩包,略微翻了翻,掏出一个高功率充电核心给他,“我记得有给你设置低电预警线,如果你感觉‘饿’了,就用这个充电。”
  我又嘬了一口乌龙茶,因为静置了一会儿的缘故,里面的奶盖已经融化了,只剩下一点泡沫悠悠地漂在上层。
  林文延又点了点头,接过充电核心塞进自己风衣的大口袋,我看了看四周的情况,又从包里掏出一个连接芯片,递给林文延。林文延似乎有些疑惑地歪了歪头,但还是把自己的左手轻轻搭在我伸过去的手心上。
  我把芯片插入他的手背,悄无声息地滑上盖子。
  父亲虽然天才,但他将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情感逻辑模块放入两个家居机器人的硬件里,却只有一个成功地进化出了人类的情感与逻辑思维,另一个在智能升级的过程中不知为何出了bug,升级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远远比不上另一个,按父亲的话说,是个半成品。
  林文延就是那个半成品。
  但我不同……我恐怕比父亲更聪明。虽然我拿不到父亲的核心程序,没法改良那个程序,但修改一部分数据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么想着,文延已经完成了芯片的程序加载了。我设计的芯片险之又险地绕过了他的防火墙修改成功。从现在起,虽然系统管理数据在表面上还伪装着是父亲,但其实最高管理员权限的持有者已经变成了我。
  这是为了防止被父亲发现的小手段。也就是说,当父亲和我同时下了一个相互矛盾的命令的时候,林文延将优先执行我的命令。为了以防万一,我并没有清除林文延体内的定位系统,而是改成只有我有权利查询。
  林文延将自己的饮料喝完之后,就失去了目标指令,于是按照我给他设定好的发呆程序,开始盯着窗外的车流看,偶尔眨下眼。
  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不过我也不是很在意去琢磨他的想法,我随手翻着一本从旁边的书架上取下来的杂志,想着自己的事。按理说,在电子书横行的这个年代早该没有纸质的书籍了,但多亏某些怀念着纸质书油墨味的老年人以及对纸质书感到好奇的孩子们,这种书才没有消失,不过也已经不是很常见了。这家店为了营造文雅的氛围,特地设计了一整排摆满纸质书的大书柜,也不得不夸他们一句用心。
  就这么磨蹭到黄昏,我都没有接到父亲的电话,想是到现在都还没发现我把林文延从仓库里带出来了,他应该是又沉迷研究了,虽然我已经想好了应付他的理由,不过父亲没有察觉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天色有些发暗了,再不回去就说不过去了。我提着双肩包从位子上站起来,“该走了,文延。”
  林文延将游离的目光收回,跟着站了起来,我握住他的手腕,把他带出门,走到街上。街上人很多,林文延看起来与他们别无二致,手背上的滑盖早已盖回,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那淡淡的仿佛伤疤一样的缝隙。他有些不适应地挣开我的手,想了想,又犹豫地与我十指交扣。他的手因为温度调节的功能带着三十七度左右的温暖。真的就像个人一样。我心想。
  在一个分叉口,我停下脚步。左边通往我将要回去的家,右边通往一座已经废弃许久、渺无人烟的寺庙。
  我松开牵着他的手,“还记得我之前交代你的话吗?”
  “‘在寺庙里藏起来不要让人发现了;如果不小心被发现,就要装成普通的被丢弃的家居机器人,待到明天早上我来接你。’”林文延将我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
  “还有,要记得充电,不然明天我就找不到你了。”我又追加了一句,拨了拨他額前稍微遮挡了一点视线的刘海,心里暗自赞叹,父亲做得真的太逼真了。
  听他又复述了一遍,并将这句话录进自己的数据库,我这才满意地让他往右边那条路上走。
  他走了几步,回头望了我一眼,犹豫了一下,说:“云光,你也要记得充电。”
  我微愣,笑着答应了:“我会的。”然后,走上左边的那条路。
  我一定要保护好林文延。
  父亲明显地对我表现出了偏爱。若只是普通的差别对待也好,但前几日竟然将文延的程序停了锁在仓库里。无言的伤害比物理上的更让人痛苦。文延每次看到父亲,眼里就会出现失落的神情,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赋予了他情感,难道只是为了让他伤心吗?这让我非常不好受。可是,我也不知道把他从积满灰尘的仓库里带出来,是对还是错……
  在几天前得知父亲可能要将失败品处理掉之后,我就在策划这件事了。林文延是我的弟弟。他在我眼里与其他机器人是不同的,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兄弟,给他起名“林文延”之时,就已经注定了我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清空程序并格式化。这就像是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杀死一样,令我的程序叫嚣着,身为他的“哥哥”,我一定得要做点什么。
  身后的太阳正在向着地平线不断下沉,残余的一层红光裹住了我,慢慢拉长我的影子。
  我缓慢地吐出一口气,接通了正在沉迷研究的父亲的电话。
  “喂,父亲吗?晚饭吃过了没有,需要我回来帮您做吗?顺便一提,看您很忙,没有空的样子,于是我帮您把那台家居机器人处理掉了……”
  【责任编辑:曹凌艳】
  小雪说文
  最近在与很多小作者的交流中,小雪发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话一:
  “小雪:同学,你好。你的语言很鲜活,有些句子写得非常漂亮,可惜故事空有架子,苦于没有内核。所以能告诉我,你想表达什么吗?可以在故事性上有所加强不?
  小作者A君:我写的时候就只是想着写一个比较好笑的故事,也不知道啥内核,嗯,可能是生活阅历还是不够吧。”
  ——生活阅历这种短板也许只有时间和境遇才可能弥补,但所幸的是,对这样的小作者在未来是可以有所期待的,所以小雪希望你们能坚持阅读,多读经典;多体验,不要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然后多思考,以此来增加自己作品的厚度。最后,当然是要多练笔,再高的天赋也禁不起浪费哦。
  对话二:
  “小雪:同学,你好。你的故事还不错,但缺乏细节,所以小说读起来像个故事梗概。
  同学B君:请问小雪,什么是细节?我不知道要怎么增加细节呀……”
  对话二里的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以本期小说为例,林同学这篇《守护之光》的初稿,就存在细节薄弱的问题,作品在写机器人的情感方面有动人之处,但总觉得没点到要害。经过沟通,小作者将两兄弟之间相处的一些小细节写得更加丰富,哥哥的成熟、早慧和弟弟的懵懂,都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有了不错的展现,其实细心一点,大家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很多细节都是非常日常的,比如喝奶茶、充电等等,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在对话一所提到的一点——多体验。日常是写作最重要的素材,即使是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什么样性格的人物,会在何种情境之下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他/她们如何才能令人信服并打动人心,小雪以为,这大概是写好细节的最基本的功课吧。
其他文献
说起蓝胖子哆啦A梦,相信从70后到00后,都会觉得如雷贯耳。这个由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创造的漫画形象,给无数人的童年乃至成年生活,带来了说不尽的欢欣快乐。也因此,在大多数国人的认知里,会以为藤子先生就是位儿童漫画家。  其实,藤子·F·不二雄的作品并不局限于儿童漫画领域,在他45年的创作生涯里,还有大量独具匠心的青年漫画传世,且多数是以科幻为主题。可惜这些佳作在中国大陆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专业任务:整理古籍  哇!很高兴你能关注到我们这个小众的专业。看字面意思就知道,古典文献学是围绕古书做文章的专业,确实离不开故纸堆。  古书里有什么文章可做?举个例子,书摊上经常有不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老子》《论语》,和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相比,往往别字连篇,甚至内容错漏百出,这些书无论是作为文献资料用来查证,还是闲时阅读以拓展知识面,都是不可取的。这种情况在古时候也是存在的,古书在历代传
E.T.,《世界大战》中的火星人,《星河战队》中的虫族,铁血战士与异形,《阿凡达》中的六足动物体系……科幻创作者们竭尽所能,将琳琅满目的假想生物展现于荧幕之上。然而细细辨识,却也不难发现这些意图标新立异的设想依然难以摆脱“已知决定未知”的宿命。  影视作品中,外星生物大多都具备功能完备的头部,眼、耳、口、鼻一应俱全;用节段分明的肢体行走;存在一个形状与布局都与地球脊椎动物相似的大脑。  诚然,眼、
前 言  机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某种意义来讲,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机械文明的开拓史。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然而一旦失去了机械的协助与庇护,在荒蛮的自然中,我们依旧不过是褪了毛的裸猿。  诚然,人类拥有着无比聪慧的大脑,并相信正是依靠这份无与伦比的智慧,我们人类才得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再受大自然的左右,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但不可否认的
那天晚上,毫无征兆地,莫林对我说:“艾琳回来了。”当时他刚举起酒杯,在下巴处停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自从公司倒闭后,莫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这里看看我。他年纪大了,积蓄颇多,已经不需要工作,来这里纯粹是想借我回忆起曾经风光的岁月。  据我所知,艾琳消失有一段时间了。她和我同时失业,但离开公司后就不见了踪影。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她去周游世界了,看看在其他地方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已经过去12个月了,我
老吉姆赶到车站的时候,还早了些,儿子的车还没到。  天上一轮圆月高悬,清辉洒在这残破的城市上。车站位于城市的西边,更是萧索。出站口冷冷清清,只有风吹动着一些纸屑,响起寂寥的沙沙声。  老吉姆不禁想起了旧日子。那时他还年轻,这座城市还年轻,这个世界也还年轻,不论什么时候,车站总是人头攒动。送别的,迎接的;落泪的,拥抱的——小小的地方上演着人生百态。但不到十年,一切就都落寞了,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那些
一  拉里在他五十三年的人生中,第一次感到了一种绝对的无力感——他一手抚育成长的人工智能,在今天的全民公投中大获全胜,取得了全人类财富的分配权!但是,拉里没有感到丝毫的荣耀,只有深深的恐惧。  拉里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为了金钱而工作,从二十五岁开始,他就一直可以随心所欲地花钱,而无须顾虑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他有巨大的波音767代步,婚礼可以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举行……而今天,五十三岁的他,却要重新思考什么
1.  算起來,自顾海棠降落在迷途天以来,已经是第七个地球日了。  上帝曾用六天创造了世界,而顾海棠在过去六天的时间里,达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举:她与震旦龙人建立起了最基础的信任——通过古老的以物易物的方式。  这些身材高大、浑身泛着金属光泽的生物远比她此前得到的资料中描述的要聪明得多,他们不但早就知道星盟的存在,其中最聪明的一些,甚至可以使用简单的通用语。比如阿提那,这位部族首领与顾海棠之间基本
我就要死了。很多老人都能预知自己的死亡,这种能力源于我的肉身,它可以感觉到自己即将到来的终结。  博尔赫斯7号昨天说,我成了大地上最后一个人。另一位遥遥陪伴着我的家伙,昨天从梵蒂冈去了“天堂”。博尔赫斯7号问我,是否考虑在死亡来临之前把自己也数字化上传到“天堂”,并说这绝对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选择,即使数字化损失再巨大,也总比完全消失要好。  虽然我一生思考过许多次这个问题,但博尔赫斯7号从来没有开口
导语:一些严肃的大型游戏,变成了一种具有自组织特点的复杂系统。它们对世界的某个可能性进行模拟,把制作者和玩家的主观行为纳入其中。作为现实中最为复杂的人与算法互动的模拟系统,它们不断发展,产生出乎制作者预料的结果,最终为我们展开一层又一层的全新意义之网。  双翅目,业余科幻作者,致力于从现实中发掘科幻点,热爱科学与艺术的连续体。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首奖。  进入《纪念碑谷》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