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谈高考色变、对高考如临大敌的今日考生面前,或许已经很难再追忆当年时隔11年千难万险恢复高考时的那种期待——踏入考场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不是恐惧,反而像是一道圣光,照亮了不一样的未来。
每年初夏,一到高考的那三天,别说考生和家长,全社会都严阵以待,大开方便之门——工地暂时停止轰鸣,部分拥挤路段提前疏导限行,交警用摩托车驮着粗心的考生回家取准考证……
而在40年前那个非比寻常的冬天,中断了11年再度恢复高考的日子,那群特别的考生们也受到了社会的礼遇——在上海,公交车凭准考证可以优先乘车,饭店凭准考证可以优先吃饭,有的托儿所星期天也不放假,为监考人员看孩子;在北京,商业部门把熟食送到考场;在辽宁,各地副食部门普遍赶制了面包、油饼,迎风冒雪送到各考场;鞍山市市内交通车还在考场附近设了临时车站;有些司机怕学生迟到,在征得乘客同意后中途甚至一站不停,径直开到考场。
当然了,哪个年代都有粗心的考生——辽宁省苏家屯考区一名考生乘火车赶考,却把准考证忘在家中,家里人发现后赶到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就把准考证交给刚刚开动的货车的乘务员,货车一到苏家屯,车站工作人员就火速送到考场……
考卷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和当年的“全社会热心迎高考”共同载入史册的,是当年高考的成绩之低。
恢复高考后,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在桐乡县和百色县进行高考试点,考生成绩出来后低得惊人,试卷上甚至笑话百出。据1977年12月11日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简报》:
桐乡县考生四门科目总平均分数60以上的,只占考生总数的9%。也就是说91%的人都不及格。广西百色县参加数学考试的3459人中60分以上的只有22人,只占0.88%,考零分的倒有1254人,占总数的33.2%。零分倒比及格的人多50多倍。相当多的考生,连小学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百色县的语文试卷,错别字多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把“繁荣富强”写成“凡容负强”,把“核武器”写成“黑武器”。学生写作文,会说“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威风和快乐”,“把四人帮贪污的教育时间夺回来”等等。
还有的学生,在政治考卷上把“形而上学”解释成“不论文化高低,照样上学”,把“剩余价值”解释成“东西卖不出去”,把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答成“海、陆、空”。史地试卷里,有的考生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答成“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或者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把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答成“秦始皇、列宁”,把大寨的地理位置答成“湖北、广东、贵州、江西”,把我国四个领海的名称答成“上海、青海、北海、中南海”,闹出了不少笑话。而这都是因为“文革”的严重干扰破坏,使教育质量大大下降,让教育战线成了重灾区。
各地都有一些考生答不上题,带着满腔怒火在考卷上狠批四人帮,比如辽宁省某考就在数学试卷上写诗:“寒冷考试场,心绪漫无边,犹念四害滔天罪,坑杀青少年……”
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
恢復高考第一年,没有准备好的不只是考生,还有全国百废待兴的物资生产。
当年,大省山东光是制作考试试卷就需要用到几十吨60克的书写纸,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纸张全部是计划供应。装试题的纸袋,也需要100g以上含木浆的牛皮纸,同样需要几十吨,同样无处购买。最后,经省招生委员会批准,省里有关部门特别调拨了这些纸张。
谁也没想到,勤俭节约问题成了高考的重要环节——装试卷的袋子如何准备,成为了当时争论的焦点。按照考试规程,试卷至少要封装、开封两次,答卷在评卷之前至少需要换三个袋子——这就会使本来就稀有昂贵的牛皮纸用量增加三倍。最后,经过反复研究,招生委员会与印刷厂工人一起按照纸张规格反复比较试验,最终设计出来的试卷袋,保留了两个“舌头”:在考场使用时印好指定的接口,取出试卷后,再把第二个舌头取出来,作为考生试卷的装袋进行密封……就这样,两个舌头成功省下了几十万的资金,而这种环保的封卷方法,也被沿用到了现在。
不止山东遇到物资匮乏的问题,在知青聚集的云南省,同样有大量青年参加这届意义非凡的高考。1977年11月,云南省专门召开了会议,确保每个县至少有1-2个考点,全省一共设置了300多个考点、8000多个考场。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印刷试卷所需要的纸张尚无着落。由于“文革”的破坏,整个国家经济萧条,物资匮乏,云南的状况尤其突出,本来就已十分紧缺的纸张被大量用于印刷各种政治读物。
眼看高考迫在眉睫,省里紧急调用了全省各地的库存纸张,并由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最好的云南新华印刷厂连夜赶制试卷一百多万份。但还有一个新的问题——教育局没有设置保密室和专职保密人员,保密制度很不健全,送达各地的一百多万张考卷,需要用两千余条麻袋来分装和铅封。省教育局无力解决,只得求助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调用战备物资。结果省领导当即拍板,战备物资一般不能动用,但高考是全国大事,当务之急,先用后补,立即责成省有关部门征调了两千余条麻袋,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而当年的高考阅卷,别说没有自动化的阅卷读卡设备,连统计分数的计算器都买不起,全部都是靠阅卷老师人工——用算盘噼里啪啦打出来。阅卷室里人手一只算盘,到处只闻噼啪声。
每年初夏,一到高考的那三天,别说考生和家长,全社会都严阵以待,大开方便之门——工地暂时停止轰鸣,部分拥挤路段提前疏导限行,交警用摩托车驮着粗心的考生回家取准考证……
而在40年前那个非比寻常的冬天,中断了11年再度恢复高考的日子,那群特别的考生们也受到了社会的礼遇——在上海,公交车凭准考证可以优先乘车,饭店凭准考证可以优先吃饭,有的托儿所星期天也不放假,为监考人员看孩子;在北京,商业部门把熟食送到考场;在辽宁,各地副食部门普遍赶制了面包、油饼,迎风冒雪送到各考场;鞍山市市内交通车还在考场附近设了临时车站;有些司机怕学生迟到,在征得乘客同意后中途甚至一站不停,径直开到考场。
当然了,哪个年代都有粗心的考生——辽宁省苏家屯考区一名考生乘火车赶考,却把准考证忘在家中,家里人发现后赶到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就把准考证交给刚刚开动的货车的乘务员,货车一到苏家屯,车站工作人员就火速送到考场……
考卷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和当年的“全社会热心迎高考”共同载入史册的,是当年高考的成绩之低。
恢复高考后,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在桐乡县和百色县进行高考试点,考生成绩出来后低得惊人,试卷上甚至笑话百出。据1977年12月11日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简报》:
桐乡县考生四门科目总平均分数60以上的,只占考生总数的9%。也就是说91%的人都不及格。广西百色县参加数学考试的3459人中60分以上的只有22人,只占0.88%,考零分的倒有1254人,占总数的33.2%。零分倒比及格的人多50多倍。相当多的考生,连小学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百色县的语文试卷,错别字多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把“繁荣富强”写成“凡容负强”,把“核武器”写成“黑武器”。学生写作文,会说“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威风和快乐”,“把四人帮贪污的教育时间夺回来”等等。
还有的学生,在政治考卷上把“形而上学”解释成“不论文化高低,照样上学”,把“剩余价值”解释成“东西卖不出去”,把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答成“海、陆、空”。史地试卷里,有的考生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答成“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或者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把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答成“秦始皇、列宁”,把大寨的地理位置答成“湖北、广东、贵州、江西”,把我国四个领海的名称答成“上海、青海、北海、中南海”,闹出了不少笑话。而这都是因为“文革”的严重干扰破坏,使教育质量大大下降,让教育战线成了重灾区。
各地都有一些考生答不上题,带着满腔怒火在考卷上狠批四人帮,比如辽宁省某考就在数学试卷上写诗:“寒冷考试场,心绪漫无边,犹念四害滔天罪,坑杀青少年……”
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
恢復高考第一年,没有准备好的不只是考生,还有全国百废待兴的物资生产。
当年,大省山东光是制作考试试卷就需要用到几十吨60克的书写纸,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纸张全部是计划供应。装试题的纸袋,也需要100g以上含木浆的牛皮纸,同样需要几十吨,同样无处购买。最后,经省招生委员会批准,省里有关部门特别调拨了这些纸张。
谁也没想到,勤俭节约问题成了高考的重要环节——装试卷的袋子如何准备,成为了当时争论的焦点。按照考试规程,试卷至少要封装、开封两次,答卷在评卷之前至少需要换三个袋子——这就会使本来就稀有昂贵的牛皮纸用量增加三倍。最后,经过反复研究,招生委员会与印刷厂工人一起按照纸张规格反复比较试验,最终设计出来的试卷袋,保留了两个“舌头”:在考场使用时印好指定的接口,取出试卷后,再把第二个舌头取出来,作为考生试卷的装袋进行密封……就这样,两个舌头成功省下了几十万的资金,而这种环保的封卷方法,也被沿用到了现在。
不止山东遇到物资匮乏的问题,在知青聚集的云南省,同样有大量青年参加这届意义非凡的高考。1977年11月,云南省专门召开了会议,确保每个县至少有1-2个考点,全省一共设置了300多个考点、8000多个考场。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印刷试卷所需要的纸张尚无着落。由于“文革”的破坏,整个国家经济萧条,物资匮乏,云南的状况尤其突出,本来就已十分紧缺的纸张被大量用于印刷各种政治读物。
眼看高考迫在眉睫,省里紧急调用了全省各地的库存纸张,并由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最好的云南新华印刷厂连夜赶制试卷一百多万份。但还有一个新的问题——教育局没有设置保密室和专职保密人员,保密制度很不健全,送达各地的一百多万张考卷,需要用两千余条麻袋来分装和铅封。省教育局无力解决,只得求助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调用战备物资。结果省领导当即拍板,战备物资一般不能动用,但高考是全国大事,当务之急,先用后补,立即责成省有关部门征调了两千余条麻袋,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而当年的高考阅卷,别说没有自动化的阅卷读卡设备,连统计分数的计算器都买不起,全部都是靠阅卷老师人工——用算盘噼里啪啦打出来。阅卷室里人手一只算盘,到处只闻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