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在认知过程中,对蕴含其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取。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在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样习得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透,记忆得更深刻,思维可以随之展开,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情境,营造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智慧跳跃于指尖,情境是连接主题的桥梁。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师生都应该是数学教材的创作者,我们应该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将数学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多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如,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创设了“小小超市”的情景,分组让他们拿着1元、2元、5元等钱去买铅笔、练习本、直尺等学习用品,“营业员”学着找回零钱,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了营业员的生活。像这样把元、角、分的教学融入到生活情景之中,在过程中不断暴露数学问题,促使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数学课堂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给方法,给学生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
学具的操作,能充分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在摆弄学具时,学生往往会被学具的外部特征抓住眼球,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是有难度的,深层次的观察就难以展开。基于此,笔者以为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方法,如重点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等科学的方法。如笔者在教学“圆面积”时,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圆拼割后演变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第二环节的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这是重中之重。因此,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拼割后长方形与圆相比,变的是什么?什么没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之间有什么联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离开学具之后,准确、完整的表象在头脑中留下了,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
有专家指出,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外部活动逐步内化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表达不清楚,浪费很多时间,阻碍教学的进程,因此把学生展示操作结果或复述操作的过程给省略了或一带而过了,由自己包办代替,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总是不能提高。笔者认为我们要鼓励学生将操作结果展示出来,并复述操作过程,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启迪学生思维都很有利。如笔者在教学“9+8”时,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准备的圆片摆一摆,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引导他们边摆边说,学生的手、脑、语言表达方面都得到了训练,并从中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像这样将操作、表述、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操作成为了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了表述思维的工具,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提升能力。
四、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
借助于动手实践,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操作中,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会因此变得具体形象化。如笔者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 时,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变的是什么?什么没变? 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土豆和刀,引导他们仿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鼓励他们如果一次失败了,再试,反复地试,并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交流、总结、汇报。最后重点都落在了第二问上。学生经过一番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辩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浮出了水面,他们得出体积、底面积、高等不变;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这些量变了。除此之外,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是增加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思维的火花在自然而然中迸发。像这样的安排,除了能有效整合学生的新旧认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之外,还润物无声地渗透了一些转化、极限、变与不变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有效拓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想验证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做到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不仅获取了新知,而且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香格小学)
一、创设情境,营造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智慧跳跃于指尖,情境是连接主题的桥梁。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师生都应该是数学教材的创作者,我们应该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将数学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多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如,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创设了“小小超市”的情景,分组让他们拿着1元、2元、5元等钱去买铅笔、练习本、直尺等学习用品,“营业员”学着找回零钱,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了营业员的生活。像这样把元、角、分的教学融入到生活情景之中,在过程中不断暴露数学问题,促使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数学课堂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给方法,给学生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
学具的操作,能充分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在摆弄学具时,学生往往会被学具的外部特征抓住眼球,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是有难度的,深层次的观察就难以展开。基于此,笔者以为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方法,如重点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等科学的方法。如笔者在教学“圆面积”时,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圆拼割后演变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第二环节的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这是重中之重。因此,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拼割后长方形与圆相比,变的是什么?什么没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之间有什么联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离开学具之后,准确、完整的表象在头脑中留下了,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
有专家指出,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外部活动逐步内化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表达不清楚,浪费很多时间,阻碍教学的进程,因此把学生展示操作结果或复述操作的过程给省略了或一带而过了,由自己包办代替,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总是不能提高。笔者认为我们要鼓励学生将操作结果展示出来,并复述操作过程,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启迪学生思维都很有利。如笔者在教学“9+8”时,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准备的圆片摆一摆,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引导他们边摆边说,学生的手、脑、语言表达方面都得到了训练,并从中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像这样将操作、表述、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操作成为了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了表述思维的工具,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提升能力。
四、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
借助于动手实践,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操作中,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会因此变得具体形象化。如笔者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 时,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变的是什么?什么没变? 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土豆和刀,引导他们仿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鼓励他们如果一次失败了,再试,反复地试,并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交流、总结、汇报。最后重点都落在了第二问上。学生经过一番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辩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浮出了水面,他们得出体积、底面积、高等不变;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这些量变了。除此之外,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是增加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思维的火花在自然而然中迸发。像这样的安排,除了能有效整合学生的新旧认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之外,还润物无声地渗透了一些转化、极限、变与不变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有效拓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想验证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做到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不仅获取了新知,而且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香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