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晓枫,1996年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芭蕾舞表演专业,同年7月进入上海芭蕾舞团任演员,她凭借出众的外形、全面的技术、和较强的领悟力在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在《天鹅湖》《简·爱》《葛蓓丽娅》《吉塞尔》《仙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白毛女》《花样年华》《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和上海大剧院版《胡桃夹子》中饰演女主角,现任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2011年她凭借出演《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荣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组委会特别奖,2012年获得上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在2012年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中,范晓枫颠覆原著扮演了走到前台的贝莎夫人一角。外界对这一角色的好奇和期待给了她巨大压力,而她顶住压力倾情投入,最终在舞台上展现了精湛的技艺,用细腻的表演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8月,上海芭蕾舞团将芭蕾舞剧《简·爱》跳到了它的原著诞生地英国,为伦敦观众献上了首次海外公演。首演当晚,能容纳2500余名观众的伦敦大剧院座无虚席,落幕后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英国观众对《简·爱》的喜爱与认可。英国《舞蹈评论》杂志的一位女编辑说:“贝莎这个角色牵动了全剧的情绪,她对罗彻斯特的爱慕、期盼、困惑、哀怨、愤怒……被范晓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英国舞团很难演好《简·爱》,因为他们对原著太尊重。而中国演员的想象力非常自由,因此让一个原著‘不存在’的角色主宰了舞剧的命运发展。”
在上海芭蕾舞团见到范晓枫时,她刚从英国回来。许是连日排演加上旅途奔波,那天她有些发烧咳嗽,但还是按计划接受了我的采访。范晓枫容易给人“冷美人”的印象,好像无论台上台下,她都不太笑,也不爱说话。采访前我还担心会冷场,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她不仅是个很会跳舞的演员,还是个很好的交谈对象。尤其说到《简·爱》赴英国公演的经历,她谈兴很浓,思维活跃,仿佛忘却了自己的不适。
问:这次《简·爱》在英国的演出过程顺利吗?
答:这次赴英公演有点像冒险之旅,从团长到编导到每个演员内心都有些忐忑。以前出国演出基本都是官方邀请,很难检验观众真实的认可程度,这次算是主动去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这一步对上海芭蕾舞团而言具有突破性。舞团上下都为这次演出全力以赴,包括演员在短时间内调整时差保证状态,和剧院方面的协调沟通等,尽管很不容易,但大家都认为值得。一般国外公演的第二天相关评论就会见诸媒体,而英国观众的认可度,对于欧洲市场的开拓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实我心里也一直存着疑问,因为英国观众对《简·爱》原著的熟悉程度,就像中国人对《红楼梦》一样,设想英国芭蕾舞团到中国来演《红楼梦》,跟原著还不一样,中国观众的反应也很难说。最终演出很成功,票房和评价都不错,这让我看到:保守的英国人也喜欢新鲜感——艺术需要经典,更需要创新。
问:你是如何把握“贝莎”这个人物的?原著中她几乎没有出场。
答:小说《简·爱》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在舞台上重现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个人的爱情轨迹,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老套无趣。把“贝莎”放大来讲故事是导演对原著的合理想象。舞蹈不同于小说和话剧,强烈的戏剧冲突更有助于肢体的表现,对贝莎的想象不仅拓展了作品的创作空间,也激发了我的兴趣,我在排练过程中慢慢地融入角色,常常觉得其实贝莎并没有疯,不然她如何预感简爱的到来将对她产生威胁?又怎么知道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在首演之前,我有一点紧张,生怕动作出错,这时编导帕特里克的一句话给我吃了定心丸。他说:“不要去想任何舞蹈动作,舞台上的每一刹那都做你自己就好,你就是贝莎!”他向来提倡演员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动作还是情感都要真实,不然作品会很假,而这种假观众是看得到的。
问: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最后三位主角牵手上台,二是玫瑰花雨落在穿婚纱的贝莎身上,怎么理解?
答:编导在最后一幕安排三位主演脱下戏服,身着裸色紧身服牵手上台,其实是为了表达他的观点:当人赤裸地来到人世间,每个人的心地都是纯洁的,《简·爱》中所有一切的发生只关乎爱,没有对错,这些为了爱而相互牵绊的灵魂终将彼此原谅,因爱产生的仇恨也会随风消散。至于玫瑰花雨,这个场景很唯美,我想主要是编导对贝莎的偏爱吧,在他看来,贝莎是活在爱的幻想中的女子。
问:听说这次英国演出的版本在原有基础上作了不少修改?
答:与去年11月首演时相比,无论是舞蹈语汇、舞台调度还是情节线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看来,逻辑性更强,也更为感人。比如原来贝莎在舞台上有不少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但现在更多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隅,如梦境般游离。编导跟我谈戏时说:“当你什么都不做时,别人会更好奇。”果然,人物真正的魅力是由内而外的,这版贝莎身上紧张和忧郁的气质更能打动观众。
问:芭蕾演员的艺术生命很有限,对未来的事业有什么设想?
答:欧洲芭蕾演员到了38岁左右很多会转型跳现代舞,但国内却很难。不是演员不好,主要是缺少好的剧目。当然,流行文化的冲击、演出票价的虚高,媒体宣传的不足等也是芭蕾遇冷的因素。芭蕾是小众艺术,它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亟需人才尤其是编剧人才的培育。舞剧《简·爱》的成功正是政府、舞团、媒体等多方共同努力促成的,它就像上芭新生的婴儿,值得我们骄傲和呵护,不仅因为每个演员都在《简·爱》中找到了他的位置,并且排演的过程也让演员获得了新的突破和极大的充实。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很短暂,所以我特别希望在未来几年中多参演几部像《简·爱》这样高品质、有创新的作品,那么当我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时也会有所欣慰。这次在英国的庆功宴上,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的话我特别认同,他说这次他其实并没有完成文化使者的使命,因为《简·爱》的故事毕竟是英国的,他希望将来有机会把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用芭蕾的形式传播出去。对此我也很期待,尤其希望能跳一些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样演员更有代入感,观众也容易产生共鸣。其实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需要新鲜的东西,演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观众也更有兴趣走进剧场。
问:你进入上海芭蕾舞团已经有17年了,感情很深吧?
答:上海芭蕾舞团是我眷恋的另一个家,正因为喜欢才会一直呆在这里,把我的事业和它完全联系起来。我觉得上芭比较适合走市场化、精品化的道路,《简·爱》只是探索中的第一步,我希望一直见证上芭的发展,精品的家具(指剧目)越来越多。
问:不跳舞的时候做些什么?
答:我比较喜欢慢下来,看看书,逛逛街,跟朋友泡吧聊天,不需要太有目的性。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人心比较容易浮躁,所以我希望除了工作以外能有自己的节奏,享受一下诗意的生活。
在2012年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中,范晓枫颠覆原著扮演了走到前台的贝莎夫人一角。外界对这一角色的好奇和期待给了她巨大压力,而她顶住压力倾情投入,最终在舞台上展现了精湛的技艺,用细腻的表演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8月,上海芭蕾舞团将芭蕾舞剧《简·爱》跳到了它的原著诞生地英国,为伦敦观众献上了首次海外公演。首演当晚,能容纳2500余名观众的伦敦大剧院座无虚席,落幕后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英国观众对《简·爱》的喜爱与认可。英国《舞蹈评论》杂志的一位女编辑说:“贝莎这个角色牵动了全剧的情绪,她对罗彻斯特的爱慕、期盼、困惑、哀怨、愤怒……被范晓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英国舞团很难演好《简·爱》,因为他们对原著太尊重。而中国演员的想象力非常自由,因此让一个原著‘不存在’的角色主宰了舞剧的命运发展。”
在上海芭蕾舞团见到范晓枫时,她刚从英国回来。许是连日排演加上旅途奔波,那天她有些发烧咳嗽,但还是按计划接受了我的采访。范晓枫容易给人“冷美人”的印象,好像无论台上台下,她都不太笑,也不爱说话。采访前我还担心会冷场,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她不仅是个很会跳舞的演员,还是个很好的交谈对象。尤其说到《简·爱》赴英国公演的经历,她谈兴很浓,思维活跃,仿佛忘却了自己的不适。
问:这次《简·爱》在英国的演出过程顺利吗?
答:这次赴英公演有点像冒险之旅,从团长到编导到每个演员内心都有些忐忑。以前出国演出基本都是官方邀请,很难检验观众真实的认可程度,这次算是主动去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这一步对上海芭蕾舞团而言具有突破性。舞团上下都为这次演出全力以赴,包括演员在短时间内调整时差保证状态,和剧院方面的协调沟通等,尽管很不容易,但大家都认为值得。一般国外公演的第二天相关评论就会见诸媒体,而英国观众的认可度,对于欧洲市场的开拓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实我心里也一直存着疑问,因为英国观众对《简·爱》原著的熟悉程度,就像中国人对《红楼梦》一样,设想英国芭蕾舞团到中国来演《红楼梦》,跟原著还不一样,中国观众的反应也很难说。最终演出很成功,票房和评价都不错,这让我看到:保守的英国人也喜欢新鲜感——艺术需要经典,更需要创新。
问:你是如何把握“贝莎”这个人物的?原著中她几乎没有出场。
答:小说《简·爱》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在舞台上重现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个人的爱情轨迹,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老套无趣。把“贝莎”放大来讲故事是导演对原著的合理想象。舞蹈不同于小说和话剧,强烈的戏剧冲突更有助于肢体的表现,对贝莎的想象不仅拓展了作品的创作空间,也激发了我的兴趣,我在排练过程中慢慢地融入角色,常常觉得其实贝莎并没有疯,不然她如何预感简爱的到来将对她产生威胁?又怎么知道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在首演之前,我有一点紧张,生怕动作出错,这时编导帕特里克的一句话给我吃了定心丸。他说:“不要去想任何舞蹈动作,舞台上的每一刹那都做你自己就好,你就是贝莎!”他向来提倡演员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动作还是情感都要真实,不然作品会很假,而这种假观众是看得到的。
问: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最后三位主角牵手上台,二是玫瑰花雨落在穿婚纱的贝莎身上,怎么理解?
答:编导在最后一幕安排三位主演脱下戏服,身着裸色紧身服牵手上台,其实是为了表达他的观点:当人赤裸地来到人世间,每个人的心地都是纯洁的,《简·爱》中所有一切的发生只关乎爱,没有对错,这些为了爱而相互牵绊的灵魂终将彼此原谅,因爱产生的仇恨也会随风消散。至于玫瑰花雨,这个场景很唯美,我想主要是编导对贝莎的偏爱吧,在他看来,贝莎是活在爱的幻想中的女子。
问:听说这次英国演出的版本在原有基础上作了不少修改?
答:与去年11月首演时相比,无论是舞蹈语汇、舞台调度还是情节线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看来,逻辑性更强,也更为感人。比如原来贝莎在舞台上有不少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但现在更多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隅,如梦境般游离。编导跟我谈戏时说:“当你什么都不做时,别人会更好奇。”果然,人物真正的魅力是由内而外的,这版贝莎身上紧张和忧郁的气质更能打动观众。
问:芭蕾演员的艺术生命很有限,对未来的事业有什么设想?
答:欧洲芭蕾演员到了38岁左右很多会转型跳现代舞,但国内却很难。不是演员不好,主要是缺少好的剧目。当然,流行文化的冲击、演出票价的虚高,媒体宣传的不足等也是芭蕾遇冷的因素。芭蕾是小众艺术,它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亟需人才尤其是编剧人才的培育。舞剧《简·爱》的成功正是政府、舞团、媒体等多方共同努力促成的,它就像上芭新生的婴儿,值得我们骄傲和呵护,不仅因为每个演员都在《简·爱》中找到了他的位置,并且排演的过程也让演员获得了新的突破和极大的充实。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很短暂,所以我特别希望在未来几年中多参演几部像《简·爱》这样高品质、有创新的作品,那么当我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时也会有所欣慰。这次在英国的庆功宴上,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的话我特别认同,他说这次他其实并没有完成文化使者的使命,因为《简·爱》的故事毕竟是英国的,他希望将来有机会把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用芭蕾的形式传播出去。对此我也很期待,尤其希望能跳一些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样演员更有代入感,观众也容易产生共鸣。其实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需要新鲜的东西,演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观众也更有兴趣走进剧场。
问:你进入上海芭蕾舞团已经有17年了,感情很深吧?
答:上海芭蕾舞团是我眷恋的另一个家,正因为喜欢才会一直呆在这里,把我的事业和它完全联系起来。我觉得上芭比较适合走市场化、精品化的道路,《简·爱》只是探索中的第一步,我希望一直见证上芭的发展,精品的家具(指剧目)越来越多。
问:不跳舞的时候做些什么?
答:我比较喜欢慢下来,看看书,逛逛街,跟朋友泡吧聊天,不需要太有目的性。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人心比较容易浮躁,所以我希望除了工作以外能有自己的节奏,享受一下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