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衢州,浙江省地级市,是浙西生态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在参考衢州市《十三五规划》和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等文献的基础上,旨在以家乡衢州为案例,分析家乡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区域经济结构的分析与发展历程描述,并阐述衢州区域发展的最新战略,在此基础上展述衢州市的城市形态发展。
关键词:城市形态;区域发展;衢州市;战略
一、城市概况
衢州,为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地理坐标为位于东经118°01′一119°20′,北纬28°14′—29°30′。总面积8844.79平方千米。衢州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下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
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一)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1.旅游资源
衢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个国家休闲区试点,共有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等2个5A级景区和13个4A级景区,江郎山是浙江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龙游姜席堰与都江堰、靈渠等一同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6年11月,获得“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2.生态资源
衢州是一座生态山水美城。因山得名、因水而兴,仙霞岭山脉、怀玉山脉、千里岗山脉将衢州三面合抱,常山江、江山江、乌溪江等九条江在城中汇聚一体。水资源丰沛,人均水资源量浙江省人均水资源的2倍,是浙江省唯一拥有饮用国家一级地表水源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1.5%,出境水水质保持Ⅱ类以上,连续5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93.4%,市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市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平方米,是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12月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二)经济与社会背景
1.经济条件
2019年,衢州生产总值15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1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835.88亿元,增长8.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71087元,比上年增长5.9%;2019年,衢州财政总收入223.36亿元,比上年增长8.0%;衢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12元,比上年增长9.7%。
2.人口条件
截至2019年末,衢州户籍总人口257.6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1.31万人、女性人口126.32万人。衢州市人口主要为汉族。衢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2.08万人口,散杂居在衢州市120个乡(镇)的山区和边缘地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畲族群众有1.58万,其次是布依族、苗族和回族。
3.文化和历史条件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吴越文化之地,孔家南迁之所。古为姑蔑国、大末县、信安县,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浙、闽、赣、皖四省交通之门户。从距今六千年的葱洞遗址到东华山汉墓群,从姑蔑族的南迁到孔氏大宗的南渡,从绵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连绵不绝的衢江水运,从两宋时期的群星荟萃到明清之际的天涯贾客,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都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
4.交通区位条件
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历来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境内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齐全。浙赣铁路、杭长高铁、衢九铁路横贯全境,衢宁铁路加快推进,在衢州逐步形成“米”字型铁路枢纽,是全省首个县县通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的地级市。
5.基础设置条件
衢州市城区面积773.2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36.05平方千米,城区人口83.66万人。全市日供水能力119.28万立方米/日。燃气普及率96.72%,城市污水处理率94.9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三)技术条件
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获省政府同意创建省级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衢州海创园,衢州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有序推进,慧谷工业设计基地建成开园。新创建8家省级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共获得省财政750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
(四)外部关系
1.国际关系
17年7月,衢州启动“国际花园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城市”创建工作。18年2月,衢州正式被列入中国首批“SUC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城市”创建试点。18年12月,埃及开罗传来捷报,“国际花园城市”桂冠花落衢州。
另外,衢州与西班牙:穆西亚市,南非:茵弗里尼市,美国:雷德温市,阿塞拜疆:苏姆盖依特市都为友好城市。
2.地区间关系
(1)与省内发达地市的合作:浙江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衢州市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从自身的资源和产业禀赋出发,从加强领导、构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几个方面着手,与省内发达地区一道共同推动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山海协作工作格局,引进了一大批山海协作产业项目。
(2)与毗邻四省九地市的合作:1986年,衢州与周边的江西、安徽、福建等三省的八个地市一道组建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九方经济区通过推动区域内的公安联防、工商协同、计划生育合作和旅游合作,在共建交通网络、共用信息平台、共治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有力推动了合作区成员城市的经济发展。 (3)与海西经济区的合作:200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衢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之一。
(4)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衢州从 2010 年开始正式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利用这个平台和载体展示衢州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而且还积极组团,有选择地参加了长三角区域城市举办的一些经济合作洽谈会。
三、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1)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衢州城市建设从“南湖时代”(1978年至1985年)蹒跚起步,经过“泛南湖时代”(1985年至2000年)的拓展提升后,又在新世纪之初迈向更宽阔的“衢江时代”。几十年来,衢州城市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三次质的飞跃。
“南湖时代”。“南湖时代”泛指1985年之前的城市建设。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基本集中在老城区,即南湖、斗潭湖范围以内及其周边地区。把城市性质确定为“浙江省的化工基地之一,以食品、纺织为特色的浙江西部的中心城市”。
“泛南湖时代”。1985年衢州成立地级市,第一届市委、市政府作出市政建设重大决策,南跨南湖和老浙赣铁路,开发城南新区,北越斗潭湖扩建斗潭小区,拉大城市框架。1987年1月,第一届市委、市政府驻地迁至荷花新区,南区始成衢州市行政中心,衢城发展也由此迈入“泛南湖时代”。
1988年,我市进行了新一轮的《衢州市总体规划(1988-2010年)》修编。该轮总规确定城市性质为“浙江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到2020年,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41平方公里;在功能分区上则继续坚持“一市两区”的结构形式,在城市建设用地方向上提出了近期向南为主,中、远期向西发展的思路。
“衢江时代”。启动总规划用地30平方公里的西区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向更大地域伸展。为确保城市健康发展,2002年3月,市政府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并首次提出了建设大城市的目标。
(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衢州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不断迈进。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基础得到加强,第三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2.5:33.4:14.1到1998年25.5:41.8:32.7到2017年的6.3:45.1:48.6,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到“二三一”最后到“三二一”的跨越式转变。
四、区域发展战略
18年5月,中共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研究确定“1433”战略体系,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
“一个战略目标”,即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就是以大花园建设为统领,以“两山”实践示范区、绿色金改试验区为支撑,打造自然的花园、成长的花园、心灵的花园,建设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和国际花园智慧城、南孔圣地礼仪城,加快绿色发展、西部崛起,真正使衢州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特色亮点,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
“四大战略定位”,即打造大湾区的战略节点、大花园的核心景区、大通道的浙西门户、大都市区的绿色卫城,全面融入全省“四大”建设。
“三大战略任务”,即队伍建设、基层治理、城市文明。队伍建设,就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严明军规、由事察人、实战选人、激励关爱,把干事导向和用人导向最大程度地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来,打造一支战斗的、奔跑的、温暖的团队;基层治理,就是坚持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抓实抓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着力构建“王”字型运行机制,努力达到“主”字最高标准、最高境界,真正实现党建、治理“一张皮”;城市文明,就是扛起“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历史使命,内向打通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品牌打造,外向与建设“两个最优城市”打通,横向打通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纵向打通南孔古城复兴和南孔文化复兴,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三大战略路径”,即坚持“四个两手抓”、打造“四个升级版”、强化“四个大统筹”。坚持“四个两手抓”,就是在开放开发上,既要打开杭衢高铁有形的大通道、又要打开杭衢创新合作无形的大通道,同时还要谋划打开杭深近海内陆线有形的大通道,打开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协作区无形的大通道;打造“四个升级版”,就是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杭衢山海协作升级版、特色小镇升级版。强化“四个大统筹”,就是把4个县(市)统进来、统起来,强化重大战略定位、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资源要素的市域统筹,加快传统县域治理向现代市域治理转变,全力建设浙江第五大都市区,努力打造跨省域的泛都市区。
五、城市形态发展
在城市规模不断做大的同时,衢州也由一个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特色不鲜明、城市形态不紧凑、集聚功能不明显的小城市,摇身一变,成了四省边际一个城市空间布局相对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居住环境日益优美、城市特色更加明显的中等现代化城市。
衢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上一轮提出城市形态规划由老城片、花园岗片、衢化片、城东片四片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修改为由中心区、西区、南区、东区四区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其中,城市组团不变,功能作适当的调整。
本次城市结构为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个城市组团,四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
形成以中心城市建设塑造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做到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融合的目标发展。按照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求,落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增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构建“魅力城市、美麗县城、特色集镇、幸福乡村”四个层面的城乡建设体系,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昔日的衢州古城一跃成为现代化的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40年间,衢州城市建设每一个节点的巨大变化,回响着衢州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满足着衢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着“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衢州国家高新区:打造科技领先、绿色环保的现代产业新城[J].今日科技,2015(04):14-16
[2]许妍谢.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以浙江衢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6(08):70-72+149.
[3]周晓燕.“一带一路”战略对衢州产业、企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07):35-37.
[4]吴红雨.推进三大战略 实现衢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J].资料通讯,2005(09):14-18.
[5]徐须实.“+科技”的胸怀 “科技+”的担当 从衢州实际出发走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J].今日科技,2015(09):23-24.
作者简介:
华佳琦(1999—),女,汉,浙江衢州,本科在读,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城市形态;区域发展;衢州市;战略
一、城市概况
衢州,为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地理坐标为位于东经118°01′一119°20′,北纬28°14′—29°30′。总面积8844.79平方千米。衢州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下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
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一)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1.旅游资源
衢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个国家休闲区试点,共有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等2个5A级景区和13个4A级景区,江郎山是浙江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龙游姜席堰与都江堰、靈渠等一同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6年11月,获得“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2.生态资源
衢州是一座生态山水美城。因山得名、因水而兴,仙霞岭山脉、怀玉山脉、千里岗山脉将衢州三面合抱,常山江、江山江、乌溪江等九条江在城中汇聚一体。水资源丰沛,人均水资源量浙江省人均水资源的2倍,是浙江省唯一拥有饮用国家一级地表水源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1.5%,出境水水质保持Ⅱ类以上,连续5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93.4%,市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市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平方米,是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12月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二)经济与社会背景
1.经济条件
2019年,衢州生产总值15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1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835.88亿元,增长8.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71087元,比上年增长5.9%;2019年,衢州财政总收入223.36亿元,比上年增长8.0%;衢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12元,比上年增长9.7%。
2.人口条件
截至2019年末,衢州户籍总人口257.6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1.31万人、女性人口126.32万人。衢州市人口主要为汉族。衢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2.08万人口,散杂居在衢州市120个乡(镇)的山区和边缘地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畲族群众有1.58万,其次是布依族、苗族和回族。
3.文化和历史条件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吴越文化之地,孔家南迁之所。古为姑蔑国、大末县、信安县,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浙、闽、赣、皖四省交通之门户。从距今六千年的葱洞遗址到东华山汉墓群,从姑蔑族的南迁到孔氏大宗的南渡,从绵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连绵不绝的衢江水运,从两宋时期的群星荟萃到明清之际的天涯贾客,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都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
4.交通区位条件
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历来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境内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齐全。浙赣铁路、杭长高铁、衢九铁路横贯全境,衢宁铁路加快推进,在衢州逐步形成“米”字型铁路枢纽,是全省首个县县通高铁(动车)、高速公路的地级市。
5.基础设置条件
衢州市城区面积773.2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36.05平方千米,城区人口83.66万人。全市日供水能力119.28万立方米/日。燃气普及率96.72%,城市污水处理率94.9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三)技术条件
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获省政府同意创建省级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衢州海创园,衢州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有序推进,慧谷工业设计基地建成开园。新创建8家省级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共获得省财政750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
(四)外部关系
1.国际关系
17年7月,衢州启动“国际花园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城市”创建工作。18年2月,衢州正式被列入中国首批“SUC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城市”创建试点。18年12月,埃及开罗传来捷报,“国际花园城市”桂冠花落衢州。
另外,衢州与西班牙:穆西亚市,南非:茵弗里尼市,美国:雷德温市,阿塞拜疆:苏姆盖依特市都为友好城市。
2.地区间关系
(1)与省内发达地市的合作:浙江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衢州市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从自身的资源和产业禀赋出发,从加强领导、构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几个方面着手,与省内发达地区一道共同推动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山海协作工作格局,引进了一大批山海协作产业项目。
(2)与毗邻四省九地市的合作:1986年,衢州与周边的江西、安徽、福建等三省的八个地市一道组建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九方经济区通过推动区域内的公安联防、工商协同、计划生育合作和旅游合作,在共建交通网络、共用信息平台、共治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有力推动了合作区成员城市的经济发展。 (3)与海西经济区的合作:200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衢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之一。
(4)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衢州从 2010 年开始正式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利用这个平台和载体展示衢州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而且还积极组团,有选择地参加了长三角区域城市举办的一些经济合作洽谈会。
三、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1)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衢州城市建设从“南湖时代”(1978年至1985年)蹒跚起步,经过“泛南湖时代”(1985年至2000年)的拓展提升后,又在新世纪之初迈向更宽阔的“衢江时代”。几十年来,衢州城市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三次质的飞跃。
“南湖时代”。“南湖时代”泛指1985年之前的城市建设。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基本集中在老城区,即南湖、斗潭湖范围以内及其周边地区。把城市性质确定为“浙江省的化工基地之一,以食品、纺织为特色的浙江西部的中心城市”。
“泛南湖时代”。1985年衢州成立地级市,第一届市委、市政府作出市政建设重大决策,南跨南湖和老浙赣铁路,开发城南新区,北越斗潭湖扩建斗潭小区,拉大城市框架。1987年1月,第一届市委、市政府驻地迁至荷花新区,南区始成衢州市行政中心,衢城发展也由此迈入“泛南湖时代”。
1988年,我市进行了新一轮的《衢州市总体规划(1988-2010年)》修编。该轮总规确定城市性质为“浙江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到2020年,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41平方公里;在功能分区上则继续坚持“一市两区”的结构形式,在城市建设用地方向上提出了近期向南为主,中、远期向西发展的思路。
“衢江时代”。启动总规划用地30平方公里的西区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向更大地域伸展。为确保城市健康发展,2002年3月,市政府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并首次提出了建设大城市的目标。
(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衢州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不断迈进。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产业基础得到加强,第三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2.5:33.4:14.1到1998年25.5:41.8:32.7到2017年的6.3:45.1:48.6,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到“二三一”最后到“三二一”的跨越式转变。
四、区域发展战略
18年5月,中共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研究确定“1433”战略体系,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
“一个战略目标”,即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就是以大花园建设为统领,以“两山”实践示范区、绿色金改试验区为支撑,打造自然的花园、成长的花园、心灵的花园,建设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和国际花园智慧城、南孔圣地礼仪城,加快绿色发展、西部崛起,真正使衢州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特色亮点,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
“四大战略定位”,即打造大湾区的战略节点、大花园的核心景区、大通道的浙西门户、大都市区的绿色卫城,全面融入全省“四大”建设。
“三大战略任务”,即队伍建设、基层治理、城市文明。队伍建设,就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严明军规、由事察人、实战选人、激励关爱,把干事导向和用人导向最大程度地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来,打造一支战斗的、奔跑的、温暖的团队;基层治理,就是坚持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抓实抓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着力构建“王”字型运行机制,努力达到“主”字最高标准、最高境界,真正实现党建、治理“一张皮”;城市文明,就是扛起“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历史使命,内向打通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品牌打造,外向与建设“两个最优城市”打通,横向打通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纵向打通南孔古城复兴和南孔文化复兴,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三大战略路径”,即坚持“四个两手抓”、打造“四个升级版”、强化“四个大统筹”。坚持“四个两手抓”,就是在开放开发上,既要打开杭衢高铁有形的大通道、又要打开杭衢创新合作无形的大通道,同时还要谋划打开杭深近海内陆线有形的大通道,打开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协作区无形的大通道;打造“四个升级版”,就是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杭衢山海协作升级版、特色小镇升级版。强化“四个大统筹”,就是把4个县(市)统进来、统起来,强化重大战略定位、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资源要素的市域统筹,加快传统县域治理向现代市域治理转变,全力建设浙江第五大都市区,努力打造跨省域的泛都市区。
五、城市形态发展
在城市规模不断做大的同时,衢州也由一个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特色不鲜明、城市形态不紧凑、集聚功能不明显的小城市,摇身一变,成了四省边际一个城市空间布局相对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居住环境日益优美、城市特色更加明显的中等现代化城市。
衢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上一轮提出城市形态规划由老城片、花园岗片、衢化片、城东片四片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修改为由中心区、西区、南区、东区四区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其中,城市组团不变,功能作适当的调整。
本次城市结构为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个城市组团,四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
形成以中心城市建设塑造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做到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融合的目标发展。按照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求,落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增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构建“魅力城市、美麗县城、特色集镇、幸福乡村”四个层面的城乡建设体系,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昔日的衢州古城一跃成为现代化的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40年间,衢州城市建设每一个节点的巨大变化,回响着衢州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满足着衢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着“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衢州国家高新区:打造科技领先、绿色环保的现代产业新城[J].今日科技,2015(04):14-16
[2]许妍谢.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以浙江衢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6(08):70-72+149.
[3]周晓燕.“一带一路”战略对衢州产业、企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07):35-37.
[4]吴红雨.推进三大战略 实现衢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J].资料通讯,2005(09):14-18.
[5]徐须实.“+科技”的胸怀 “科技+”的担当 从衢州实际出发走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J].今日科技,2015(09):23-24.
作者简介:
华佳琦(1999—),女,汉,浙江衢州,本科在读,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