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尿路感染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据我国各地18万人群普查结果,女性平均发病率为2.37%,男性为0.23%。五十年代以来,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大量有效的新抗菌药物问世,而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未降低。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统计,慢性肾盂肾炎为尿毒症的第二病因,占整个慢性尿毒症的19.8~21.2%,在儿童慢性尿毒症中占18.3%。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未能降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无可靠的方法来消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路感染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据我国各地18万人群普查结果,女性平均发病率为2.37%,男性为0.23%。五十年代以来,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大量有效的新抗菌药物问世,而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未降低。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统计,慢性肾盂肾炎为尿毒症的第二病因,占整个慢性尿毒症的19.8~21.2%,在儿童慢性尿毒症中占18.3%。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未能降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无可靠的方法来消灭其致病来源;(2)在健康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性菌尿;(3)复发率及再感染率高。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心性猝死》科学组由中国、美国、比利时、英国、加纳、苏联、意大利和瑞士的九名代表所组成。1984年10月24~27日在日内瓦召开了会议。
本文报告225例肝病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纤维蛋白连结素的测定结果。10例急性肝炎患者增高。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和1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患者正常。195例肝硬化患者均下降,尤以89例腹水患者最为明显。
本文测定11例口服氨茶碱的血药浓度,t1/2为5.79±1.67h(3.88~8.47h),其血药浓度达有效水平时,肺通气功能显著改善,但氧疗仍需持续一段时间。为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而稳定的水平,口服采用8小时一次间隔均等的给药方案较为合理。静脉给药时推荐负荷量为0.25g(4.15mg/kg),维持量每6小时0.25g(O.75mg/kg/h)。重症哮喘患者所需血药浓度往往接近或达到中毒水平。
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被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分解。本文对247例各种肝胆疾病患者测定了ⅧR∶Ag,以肝硬变失代偿期和肝癌患者增高最明显,其增高幅度与肝损害程度一致,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本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病预后的指标。ⅧR∶Ag还是敏感的高凝指标,有助于并发DIC的早期诊断。文中对肝病时ⅧR∶Ag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本文观察丹参和潘生丁对2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微循环的改变,并以病情相仿的1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对照。于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聚集功能均有显著降低,而在对照组则无差别。于治疗1年左右后,各组的微循环测定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因微循环的改变和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与血管病变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自Klieneberger(1935)发现L型菌以来,许多人对细菌L型变异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致病性方面更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不断有报道从败血症、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伤寒及其带菌者、泌尿系感染以及慢性迁延不愈的病人中培养出了细菌L型。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消化系内镜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8日至12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出席正式代表161名,列席代表54名,共收到论文435篇,在大会宣读21篇,分组会宣读106篇。大会检阅和交流了近年来有关消化系内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和进展。
继发性血液学异常远较原发者多见,有时可成为疾病的首发或主要表现,因此造成漏、误诊,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医师的识别能力,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于1985年5月14~17日在南京召开了继发性血液学改变专题座谈会,与会代表共54人,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会议共收到论著35篇,综述9篇,其中19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会议分七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两年来我们观察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患者8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9例,共17例。疗程14天~21个月。年龄18~58岁。其中诊断为间质性肾炎2例、多囊肾1例、慢性肾炎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