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墙渗水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也是令施工企业头疼的的事,就其原因,除了施工操作技能低外,还有思想上只注重外墙外观的效果,忽视外墙渗水的预防,从而留下隐患。本文针对目前外墙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防治对策。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 防止措施
近几年,外墙面设计饰面砖不断增多,随着建筑材料更新,外装饰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饰面砖的搭配及组合为市容市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给人们以清新舒畅的感觉。但是随着饰面砖贴粘增多,施工质量存在着很多问题,由外向内渗水,面砖间小洞、空鼓、渗漏水,门窗顶倒泛水,针对目前外抹灰及饰面砖粘贴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防治。
一、外墙面渗漏原因
1、设计方面
现行建筑工程外墙设计基层基本上简单地是采用1:2.5水泥砂浆分层打底成活,基本上不考虑它的防水性能,也没有对外墙易出现渗水的要害部位、门窗框边等细部构造做法作防水处理设计。设计图纸只注明铝合金,没有选定图集名称、选型编号、规格,使施工单位在加工、安装时无标准,质监部门在验收时亦无质量标准可依。高层建筑的井字架口、上人电梯口、塔吊附墙处、预留施工洞口处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防水的因素,施工处理时处理不严,造成建筑物外墙漏水。
2、墙体本身施工方面
砌体质量较差,如用干砖砌墙,造成砂浆与干砖粘结差,因砌筑方法不当而造成水平及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够,遇有台风暴雨时,,雨水很容易渗入;砌筑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用泥砂及建筑粉料代替中砂拌制砂浆,粘性大、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现浇混凝土外墙,固定模板用的螺杆孔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外墙渗水。
外墙粉刷。外粉刷层是防止雨水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外粉刷施工前,墙体表面的浮灰未清除于净,导致砂浆与墙体不能全部粘接牢,在压缩变形和温度应力作用下,外粉刷就会起壳开裂;砂浆与墙体之间的粘结时墙体湿润程度不适中,导致水泥充分水化或凝结后游离水分较多,蒸发后形成空隙;外粉刷层的厚度不足,导致雨水向内渗透的阻力变小;外粉刷施工时,未按规定分层抹灰、三遍成活,而做成两遍,且两遍之间技术间歇时间又短,在底层终凝前就进行面层施工,这就等于只有一遍灰,从而造成砂浆的干缩值太大,以致外粉刷起壳开裂。
3、材料方面
墙体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材料;砌筑砂浆选用混合砂浆,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
由于底灰质量的好坏不易被发觉,往往质量较差,强度较低,内外层砂浆强度差别较大,在外力影响下造成内外层之间空鼓。因此,从原料、配比及拌制工艺上,都要确保砂浆质量,以利抗渗。比如从粘土砖来说,它的吸湿性和导湿性就比较强,尤其是等外砖,在外界水压力的影响下,外墙表面的雨水也会缓慢地向内移动。因此,用于外墙的砖应选用等级砖而不用等外砖。
4、其他原因
(1)墙体裂缝。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温度的变化、框架结构墙梁交接处处理不当以及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局部墙体承载力不足都可导致墙体的结构裂缝。而且这些裂缝往往都是内外贯通的,当雨水流过墙面时,就通过这些裂缝直接渗透进来。这些裂缝都有可能不断地开展,一次性补好后不久,可能又会重新裂开,且修补难度极大。
(2)温度裂缝。在砖混结构中,由于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如外粉刷没有足够厚度时,在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变形就不同,容易在圈梁与砌体之间产生细微的水平裂缝,造成渗水。
二、防治措施
1、主体施工应重视砌体质量,干砖提前浇水湿润,把砌体砂浆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完后,应按规定检查砂浆饱满度,尤其是立缝灰浆饱满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填充墙的顶面与上产部结构,接触处用立砖斜砌挤紧,并用砂浆先填塞饱满。外装修前要派专人负责统一堵脚手眼,施工洞及预留洞口,不得边砌边装修。
3、底层楼槎处理。外墙底层抹灰一般按照从上往下的施工顺序,在脚手架分步接槎时,往往易忽视接槎处理,上步自然收灰抹压,形成外高内低的接缝,留下渗水隐患。正确的接槎方法是:在上架甩槎时,待底层抹平收浆后,用铁抹子沿木压条切成内高约45度角的反口,当下层抹灰接槎时,宜刷一道泥浆,以利于上下层粘结。
4、打底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浮灰、松动砂浆和水泥等,并用清水冲洗一遍。对于砼表面应除去油脂污垢,对光滑的表面,应凿毛后再抹灰。凡突出外墙处的落底灰应清理干净,防止抹后空鼓,造成渗水现象。
5、砖墙及其他砌体与梁主交接处抹灰前,应预先用抹灰相同的砂浆,在接缝处抹一遍,“过渡层”厚度5-7mm。等其干燥收缩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大面积抹底灰,防止一次成活,砂浆自坠裂缝。特殊装饰灰线,可三遍以上成活,底灰抹好检查合格后,浇水养护3-5d。当底层灰厚度大于20mm时,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以15mm为宜,等砂浆凝固后,再抹下层,防止砂浆自坠裂缝。
6、每步架接槎时,往往忽视接槎部位,上架甩槎时,待底层抹平收浆后,用铁抹子沿木压条切成外低内高的45°角反口,隔天接槎宜刷一道水泥浆以利粘结。
7、面层施工前,应逐层检查底层的质量,凡有空鼓、裂缝、等渗漏隐患的,必须修补合格为止。对于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面层施工时应反复搓压,确保密实。对外墙镶贴面砖的,因较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粘贴层砂浆应饱满,不出现空鼓,否则会形成储水囊。有外墙分格缝的不宜切缝,宜采用成品的PVC塑料线条嵌贴,既美观又能防止渗水。
8、对设计有分格条处,当日抹灰,当日处理。分格条启出后,用细砂浆或用1:1氧化铁绿、黄、黑等其他颜色的砂浆,一次勾压均匀密实,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操作。
9、屋面上的排水管道、避雷带立柱、采暖通风口必须提前预留,安装时周边并做防水砂浆或柔性防水处理,防止周围裂缝雨水渗透。
三、结束语
只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工艺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法,并遵循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必可消除外墙渗水的质量弊病,为社会创建优美、舒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 防止措施
近几年,外墙面设计饰面砖不断增多,随着建筑材料更新,外装饰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饰面砖的搭配及组合为市容市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给人们以清新舒畅的感觉。但是随着饰面砖贴粘增多,施工质量存在着很多问题,由外向内渗水,面砖间小洞、空鼓、渗漏水,门窗顶倒泛水,针对目前外抹灰及饰面砖粘贴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防治。
一、外墙面渗漏原因
1、设计方面
现行建筑工程外墙设计基层基本上简单地是采用1:2.5水泥砂浆分层打底成活,基本上不考虑它的防水性能,也没有对外墙易出现渗水的要害部位、门窗框边等细部构造做法作防水处理设计。设计图纸只注明铝合金,没有选定图集名称、选型编号、规格,使施工单位在加工、安装时无标准,质监部门在验收时亦无质量标准可依。高层建筑的井字架口、上人电梯口、塔吊附墙处、预留施工洞口处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防水的因素,施工处理时处理不严,造成建筑物外墙漏水。
2、墙体本身施工方面
砌体质量较差,如用干砖砌墙,造成砂浆与干砖粘结差,因砌筑方法不当而造成水平及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够,遇有台风暴雨时,,雨水很容易渗入;砌筑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用泥砂及建筑粉料代替中砂拌制砂浆,粘性大、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现浇混凝土外墙,固定模板用的螺杆孔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外墙渗水。
外墙粉刷。外粉刷层是防止雨水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外粉刷施工前,墙体表面的浮灰未清除于净,导致砂浆与墙体不能全部粘接牢,在压缩变形和温度应力作用下,外粉刷就会起壳开裂;砂浆与墙体之间的粘结时墙体湿润程度不适中,导致水泥充分水化或凝结后游离水分较多,蒸发后形成空隙;外粉刷层的厚度不足,导致雨水向内渗透的阻力变小;外粉刷施工时,未按规定分层抹灰、三遍成活,而做成两遍,且两遍之间技术间歇时间又短,在底层终凝前就进行面层施工,这就等于只有一遍灰,从而造成砂浆的干缩值太大,以致外粉刷起壳开裂。
3、材料方面
墙体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材料;砌筑砂浆选用混合砂浆,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
由于底灰质量的好坏不易被发觉,往往质量较差,强度较低,内外层砂浆强度差别较大,在外力影响下造成内外层之间空鼓。因此,从原料、配比及拌制工艺上,都要确保砂浆质量,以利抗渗。比如从粘土砖来说,它的吸湿性和导湿性就比较强,尤其是等外砖,在外界水压力的影响下,外墙表面的雨水也会缓慢地向内移动。因此,用于外墙的砖应选用等级砖而不用等外砖。
4、其他原因
(1)墙体裂缝。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温度的变化、框架结构墙梁交接处处理不当以及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局部墙体承载力不足都可导致墙体的结构裂缝。而且这些裂缝往往都是内外贯通的,当雨水流过墙面时,就通过这些裂缝直接渗透进来。这些裂缝都有可能不断地开展,一次性补好后不久,可能又会重新裂开,且修补难度极大。
(2)温度裂缝。在砖混结构中,由于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如外粉刷没有足够厚度时,在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变形就不同,容易在圈梁与砌体之间产生细微的水平裂缝,造成渗水。
二、防治措施
1、主体施工应重视砌体质量,干砖提前浇水湿润,把砌体砂浆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完后,应按规定检查砂浆饱满度,尤其是立缝灰浆饱满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填充墙的顶面与上产部结构,接触处用立砖斜砌挤紧,并用砂浆先填塞饱满。外装修前要派专人负责统一堵脚手眼,施工洞及预留洞口,不得边砌边装修。
3、底层楼槎处理。外墙底层抹灰一般按照从上往下的施工顺序,在脚手架分步接槎时,往往易忽视接槎处理,上步自然收灰抹压,形成外高内低的接缝,留下渗水隐患。正确的接槎方法是:在上架甩槎时,待底层抹平收浆后,用铁抹子沿木压条切成内高约45度角的反口,当下层抹灰接槎时,宜刷一道泥浆,以利于上下层粘结。
4、打底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浮灰、松动砂浆和水泥等,并用清水冲洗一遍。对于砼表面应除去油脂污垢,对光滑的表面,应凿毛后再抹灰。凡突出外墙处的落底灰应清理干净,防止抹后空鼓,造成渗水现象。
5、砖墙及其他砌体与梁主交接处抹灰前,应预先用抹灰相同的砂浆,在接缝处抹一遍,“过渡层”厚度5-7mm。等其干燥收缩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大面积抹底灰,防止一次成活,砂浆自坠裂缝。特殊装饰灰线,可三遍以上成活,底灰抹好检查合格后,浇水养护3-5d。当底层灰厚度大于20mm时,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以15mm为宜,等砂浆凝固后,再抹下层,防止砂浆自坠裂缝。
6、每步架接槎时,往往忽视接槎部位,上架甩槎时,待底层抹平收浆后,用铁抹子沿木压条切成外低内高的45°角反口,隔天接槎宜刷一道水泥浆以利粘结。
7、面层施工前,应逐层检查底层的质量,凡有空鼓、裂缝、等渗漏隐患的,必须修补合格为止。对于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面层施工时应反复搓压,确保密实。对外墙镶贴面砖的,因较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粘贴层砂浆应饱满,不出现空鼓,否则会形成储水囊。有外墙分格缝的不宜切缝,宜采用成品的PVC塑料线条嵌贴,既美观又能防止渗水。
8、对设计有分格条处,当日抹灰,当日处理。分格条启出后,用细砂浆或用1:1氧化铁绿、黄、黑等其他颜色的砂浆,一次勾压均匀密实,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操作。
9、屋面上的排水管道、避雷带立柱、采暖通风口必须提前预留,安装时周边并做防水砂浆或柔性防水处理,防止周围裂缝雨水渗透。
三、结束语
只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工艺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法,并遵循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必可消除外墙渗水的质量弊病,为社会创建优美、舒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