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怎样创设才会呈现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呢?
一、联想生活实践创设产生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培养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采用课件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背景。由于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味,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混凝土”的成分比例应用题前,把学生带到建筑工地上,让学生亲眼目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知道混凝土是由水泥,黄砂和石子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然后学习例题,把水泥黄砂和石子按1∶3∶4的比搅拌制成一种混凝土,现在需要用这种混凝土13.6吨,需要水泥、黄砂和石子各多少吨?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水泥——1份 黄砂——3份 石子——4份
就是说在13.6吨混凝土中,水泥占1份,黄砂占3份,石子占4份,一共8份,这里运用很强的说服力,让学生直观找出水泥占混凝土的 ,黄砂占混凝土的 ,石子占混凝土的 ,发现解题途径,即:
水泥:13.6× =1.7(吨)
黄砂:13.6× =5.1(吨)
石子:13.6× =6.8(吨)
可见数学与生活情境是分不开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无时不有,所以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学好身边的数学、生活中数学、课本上的数学。
二、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呈现形式必须从直接呈现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走出来。要紧扣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问题源于某种情境,而生动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则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设计“猫抓老鼠”的游戏:每一轮选1人为“猫”,6人为“老鼠”。活动前先让“猫”观察1分钟,蒙上眼睛,然后由学生指出某只“老鼠”的前后(或左右)各是谁,再由“猫”猜出“老鼠”的名字。该游戏极富童趣,每当猫“捉”到老鼠时,教室里是一片欢腾,学生的参与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三、创设悬念情境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我便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于是,我创设的“情境”为新课顺利地进行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别致新颖、富有悬念的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通过操作,学生对分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分的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呢?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加强烈。
总之,教师创设情境的途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可以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一、联想生活实践创设产生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培养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采用课件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背景。由于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味,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混凝土”的成分比例应用题前,把学生带到建筑工地上,让学生亲眼目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知道混凝土是由水泥,黄砂和石子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然后学习例题,把水泥黄砂和石子按1∶3∶4的比搅拌制成一种混凝土,现在需要用这种混凝土13.6吨,需要水泥、黄砂和石子各多少吨?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水泥——1份 黄砂——3份 石子——4份
就是说在13.6吨混凝土中,水泥占1份,黄砂占3份,石子占4份,一共8份,这里运用很强的说服力,让学生直观找出水泥占混凝土的 ,黄砂占混凝土的 ,石子占混凝土的 ,发现解题途径,即:
水泥:13.6× =1.7(吨)
黄砂:13.6× =5.1(吨)
石子:13.6× =6.8(吨)
可见数学与生活情境是分不开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无时不有,所以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学好身边的数学、生活中数学、课本上的数学。
二、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呈现形式必须从直接呈现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走出来。要紧扣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问题源于某种情境,而生动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则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设计“猫抓老鼠”的游戏:每一轮选1人为“猫”,6人为“老鼠”。活动前先让“猫”观察1分钟,蒙上眼睛,然后由学生指出某只“老鼠”的前后(或左右)各是谁,再由“猫”猜出“老鼠”的名字。该游戏极富童趣,每当猫“捉”到老鼠时,教室里是一片欢腾,学生的参与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三、创设悬念情境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我便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于是,我创设的“情境”为新课顺利地进行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别致新颖、富有悬念的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通过操作,学生对分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分的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呢?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加强烈。
总之,教师创设情境的途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可以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