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技术上来讲,VTM并不是什么很新奇的东西。各家银行都在多年前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国外对此进行的工作进行得更早,到今天为止应该有10年了。”某家商业银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子银行业务主管表示,“目前来看,VTM在整体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
技术无障碍,流程要突破
这位主管所在的银行即将从明年开始投放相关的VTM产品。对于这家银行来说,VTM最大的作用,在于拓展业务的覆盖范围。“有了这种设备,以后开银行网点就好像开便利店一样了。不仅审批简单,而且对建设环境要求不高。”这位主管表示。实际上,VTM的投放,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有资格在网点数量上,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大行挑战一把。
当然,并不是只有一家银行在盘算着“用智能银行攻城略地”的小九九。作为国内最早推出VTM网点的银行,广发银行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可能无法和四大行拼网点数量,但是我们可以拼服务、拼创新、拼科技,”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表示,“今年年内将在全国16个有广发银行分行的省市推广VTM机,让更多社区居民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在家门口享受到智能银行的服务。”
同时,有报道称,这类智能银行设备的长期使用成本相比人工也要更低:“一台VTM机至少可以替代两个柜台窗口,而一台VTM设备的造价相当于三个柜员一年的工资。但一台VTM机事实上能节约支行一半的人员。”
看起来,VTM真可谓是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扩大储蓄量、提高业务量的利器。然而,要想真正让这类设备在我们老百姓身边随处可见,还要等上几年。
在采访中,多家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主管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银行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一直都非常谨慎。而采用VTM不仅意味着将新的信息技术引入进来,而且其运维起来还需要打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流程,这更使得相关项目操作起来难上加难。目前来看,VTM项目大都由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团队或者部门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人不仅要把原来的客服、自助等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梳理,而且还要组织技术厂商和集成商按需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量很大。因此,还没上马这一项目的银行在持续观望,而已经上马的也是在小心翼翼地进行尝试。作为国内银行业的标杆,人们口中的“四大行”之所以没有率先将VTM推广,也就是由于其一直以来所持有的态度非常谨慎。
“VTM这个概念最关键的还是在客服这一部分。”Avaya大中华区副总裁、解决方案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熊谢刚表示。他认为,在VTM的概念中,呼叫中心客服未来要承载更多的职责。而呼叫中心将会从原来的服务部门转变为业务部门,这对银行来说是模式上的一个大改变。
“这类项目,要是没有银行上层领导的强力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
智能银行还需修炼
有银行相关主管认为,VTM要想真正实现普及,至少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这就好像网上银行一样,上世纪90年代就兴起了,不过其到今天才真正普及起来。”
两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段日子里,银行要从业务模式中探求到新的方法,同时,VTM也需要解决一些自身的问题。
技术尚存瑕疵
在采访中,大部分银行对VTM最担心的,就是其会不会在视频、音频传输上出现问题。有相关业务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就出现过机具的音视频偶尔会出现抖动的现象,“如果某笔交易有争议,而设备又没有记录下来不能清楚地回溯,就很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法规监管空白
除此之外,像VTM这类新生事物,目前既没有相关的法规政策来监管,也没有通行的操作手册来规范客服人员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银行面对这块肥肉,颇有些“无从下嘴”的感觉。因此,对于已经在上马或者将要上马VTM项目的银行来说,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违反”现有的规章制度,而不能去做到贴合。很多相关人员担心,一旦某天相关政策出台,自家的设备会不会不符合政策的规定?而这又直接导致前期的投入有部分打了水漂。
机具“量小价高”
在采访中,记者联系了多家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负责人,不过,很多银行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VTM的计划。不同银行之间在新技术应用上之所以存在差异,成本因素非常关键。基本上,所有上马VTM项目的银行都要重新开发设备,而每个银行的需求各不相同,从读卡模块、打印模块到业务软件、联络软件全都要定制化,这导致厂商和集成商不可能开发出通用的机型。而这类定制化的设备,以目前VTM的发展规模来看,还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这就导致VTM设备的成本居高不下。”熊谢刚说,“至少在我们同银行和集成商的接触中发现,VTM的开发成本是比较高的。”
银行方面也同样认识到了设备“量小价高”的问题。董建岳认为:“只要客户体验好,投入肯定很快能收回,复制的成本比研制的就大大降低了。这是我们差异化竞争中很重要的举措之一。”
技术无障碍,流程要突破
这位主管所在的银行即将从明年开始投放相关的VTM产品。对于这家银行来说,VTM最大的作用,在于拓展业务的覆盖范围。“有了这种设备,以后开银行网点就好像开便利店一样了。不仅审批简单,而且对建设环境要求不高。”这位主管表示。实际上,VTM的投放,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有资格在网点数量上,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大行挑战一把。
当然,并不是只有一家银行在盘算着“用智能银行攻城略地”的小九九。作为国内最早推出VTM网点的银行,广发银行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可能无法和四大行拼网点数量,但是我们可以拼服务、拼创新、拼科技,”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表示,“今年年内将在全国16个有广发银行分行的省市推广VTM机,让更多社区居民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在家门口享受到智能银行的服务。”
同时,有报道称,这类智能银行设备的长期使用成本相比人工也要更低:“一台VTM机至少可以替代两个柜台窗口,而一台VTM设备的造价相当于三个柜员一年的工资。但一台VTM机事实上能节约支行一半的人员。”
看起来,VTM真可谓是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扩大储蓄量、提高业务量的利器。然而,要想真正让这类设备在我们老百姓身边随处可见,还要等上几年。
在采访中,多家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主管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银行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一直都非常谨慎。而采用VTM不仅意味着将新的信息技术引入进来,而且其运维起来还需要打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流程,这更使得相关项目操作起来难上加难。目前来看,VTM项目大都由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团队或者部门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人不仅要把原来的客服、自助等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梳理,而且还要组织技术厂商和集成商按需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量很大。因此,还没上马这一项目的银行在持续观望,而已经上马的也是在小心翼翼地进行尝试。作为国内银行业的标杆,人们口中的“四大行”之所以没有率先将VTM推广,也就是由于其一直以来所持有的态度非常谨慎。
“VTM这个概念最关键的还是在客服这一部分。”Avaya大中华区副总裁、解决方案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熊谢刚表示。他认为,在VTM的概念中,呼叫中心客服未来要承载更多的职责。而呼叫中心将会从原来的服务部门转变为业务部门,这对银行来说是模式上的一个大改变。
“这类项目,要是没有银行上层领导的强力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
智能银行还需修炼
有银行相关主管认为,VTM要想真正实现普及,至少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这就好像网上银行一样,上世纪90年代就兴起了,不过其到今天才真正普及起来。”
两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段日子里,银行要从业务模式中探求到新的方法,同时,VTM也需要解决一些自身的问题。
技术尚存瑕疵
在采访中,大部分银行对VTM最担心的,就是其会不会在视频、音频传输上出现问题。有相关业务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就出现过机具的音视频偶尔会出现抖动的现象,“如果某笔交易有争议,而设备又没有记录下来不能清楚地回溯,就很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法规监管空白
除此之外,像VTM这类新生事物,目前既没有相关的法规政策来监管,也没有通行的操作手册来规范客服人员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银行面对这块肥肉,颇有些“无从下嘴”的感觉。因此,对于已经在上马或者将要上马VTM项目的银行来说,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违反”现有的规章制度,而不能去做到贴合。很多相关人员担心,一旦某天相关政策出台,自家的设备会不会不符合政策的规定?而这又直接导致前期的投入有部分打了水漂。
机具“量小价高”
在采访中,记者联系了多家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负责人,不过,很多银行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VTM的计划。不同银行之间在新技术应用上之所以存在差异,成本因素非常关键。基本上,所有上马VTM项目的银行都要重新开发设备,而每个银行的需求各不相同,从读卡模块、打印模块到业务软件、联络软件全都要定制化,这导致厂商和集成商不可能开发出通用的机型。而这类定制化的设备,以目前VTM的发展规模来看,还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这就导致VTM设备的成本居高不下。”熊谢刚说,“至少在我们同银行和集成商的接触中发现,VTM的开发成本是比较高的。”
银行方面也同样认识到了设备“量小价高”的问题。董建岳认为:“只要客户体验好,投入肯定很快能收回,复制的成本比研制的就大大降低了。这是我们差异化竞争中很重要的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