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封面及整体装帧设计,是否具有亲和力,并能吸引读者,打动人心,对于设计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作为设计者,首先思考的应是如何把自己的设计置于跌宕起伏的社会大背景之中,并使之进入不断变化着的普通人们的生活,同时要对大众文化审美特征了然于胸。大众文化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与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性和效果的愉悦性上,同时还要受商品机制之约束。在设计审美定位上具有通俗化倾向的期刊时,较之其他类书籍装帧设计应更具有开放性、适应性。“走向市场,走向民间”也应是美术设计者在工作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并对“清新自然、质朴刚健、不矫揉造作”的通俗文化精神品格有着充分的了解与牢靠的把握。在期刊外观上应形成个性鲜明、构思新颖、观念现代、民族感强、过目难忘的独特效果,适当减少对于“视觉形式”方面的过分追求。将其掌控在一定的“尺度”内,使你的设计语言风格更加趋向单纯、朴素,同时增加对公共的大众日常生活里美感的关注。只有与普通人的距离近了,才能挖掘出、把握住与诠释清楚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智慧。
二
关于“大众文化”艺术设计风格,西方波普艺术与设计也许能给予我们些许有益参照。波普艺术是大众艺术,其设计也趋向大众化,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其风格是具象、商业、艳俗而诙谐、荒诞,淋漓尽致地显示出通俗(为广大观众设计)、年轻(对象是青年)、有刺激性、价格低廉、大量生产等等特点,属众多后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中的一个种类,是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波普在强调大众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它反对单调、乏味的模式,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波普艺术与设计的理念暗合了当下大众艺术的要求,形成另一类型的时尚。
对刊物的整体审美方向,艺术趣味的设定十分重要,对比要有足够的自信,对普通人群发自内心的情感与爱,也是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关注点。因为,你将遇到并不得不面对的“感觉”特殊性问题。每类刊物都有它的特殊感觉,这一感觉自然构成属于自身的一种风格,并在设计中贯穿始终,通过通俗文学期刊这唯一的通道将其特有的美感传递给读者。
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特定种类的艺术针对的是特定目标的人群,特定种类期刊设计要找准目标人群。在社会的普通人群里,对于通俗类的文学期刊有着广大的需求,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这个消费群体是庞大的,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三
通俗类文学期刊的装帧与设计除却了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明确其设计风格的方向外,还要了解本土的传统文化以及古老的设计传统,建立一种和谐相生的关系,使其成为艺术语言生存植根之土壤。
中国古老的设计传统是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其历史文化特点鲜明、博大精深,纹样、色彩、线条、形态、结构、图案等等符号所传递出的视觉信息丰富多彩,能从中感受到别于他者的独特文化精神。研究其艺术个性与文化美感,观察和研究自己民族设计艺术传统、设计思想,探寻根深蒂固的精神家园,追溯其漫长的审美历程,将使设计作品牢牢地根植于民族肥沃的土壤之中。
通俗文字期刊的装帧设计,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也可以获得间接的启发。例如昆曲、京剧、二人转等都有各自的受众群,但不管哪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高处不是走向“大雅”,就是走向“大俗”,而为人们所喜爱。“雅”和“俗”是相对的,存在总是相互的,关键在于让普通人易于接受。所以“通俗得雅”,“雅得通俗”,“大俗大雅”“雅俗共赏”是传统民间艺术给通俗文学期刊装帧设计提供的重要启迪,应该成为设计者的主要思路。
其实,所谓的“俗文化”也多孕育催生于“高雅文化”、“高雅艺术”的母体之中。连环画艺术大师贺友直先生是位真正的平民出身的艺术家,他的那些炉火纯青的艺术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同时用这些无数充满智慧的线条与符号,将连环画这种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首次带入高等学府,在中国美术史J二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贺友直先生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积累了无数的成功经验,将通俗的艺术形式提升到辉煌的高度,为从事通俗艺术的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社会人群中,“精英”只是个相对概念,“大众”才是永恒的绝对数。一件通俗艺术作品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其本身就是件不易的事,更何况其内在价值未必就低于精英文化而“难登大雅之堂”。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其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变化,以及当下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更是模糊了通俗与高稚之间的界限,甚至出现了奇妙的位置互换现象。关注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关注当代性才能使刊物的设计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四
通俗文学期刊名正言顺是服务于大众的读物,其读者定位是社会阶层结构中受中等以下教育的普通民众,其经济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因而刊物的装帧与设计,须正视这些客观因素,所使用的材质等,还要考虑成本核算,考虑读者群适合的购买力,便于普及推广,携带与流通的方便,制版以小开本为宜,这些客观因素也制约着期刊的设计。
从审美取向上讲,既然是通俗文学,是“俗”人的读物,为适应此类读者的欣赏口味,在元素的择取,符号的组合中,对特定读者群的审美爱好,共有的审美欣赏倾向与形态予以准确的考量,在利用我们民族深厚的传统设计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把握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结构,这些都十分具体地体现在人物形象、图片的选择、色彩元素、色调、明度、纯度的把握及装饰符号的运用上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看似简单的细节却直接关乎着刊物的审美走向,给读者带来最直接的视觉感受。比如封面上选阳光女孩或是摩登女郎,色彩跳跃抑或典雅,读者由此感受到设计所展示的美应是健康而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向上的矫饰不多而有着朴实的视觉冲击力。
五
通俗文学期刊的文字作者除了极少部分“专业作家”外,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民间也是他们创作的第一源泉。他们多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其作品大都表现了当今的生活和社会风貌,从本质上说具有通俗而普及的特点,而这种植根于大众之丰厚土壤中的既通俗又普及的文学形式也决定了其插图语言形式的特点,即追求平实质朴的艺术感觉,不能游离于这一特点之外,否则,就显得极不和谐极不般配。因此,主要使用线及黑白架构这种简洁的表现手法较易于体现这一感觉而成为该类刊物插图的首选。在不降低艺术质量的同时,牢记读者群体的艺术需求标准才是评判好作品的基础,对于插图的要求,是要能基本表达与处理好作品的主题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做到不仅形神到位,并且有“俗”的风趣性再现故事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当时当地风土风俗人情。具有生动表现人物形态,精神特征以及表达特定时代社会生活气息的鲜活能力。
作为作者,由于出发点是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及思想状态,因此了解、熟悉与体验大众生活便成为创作的基调。此类人群的人物性格特点、精神与心理活动状态、人与人关系特点、动作特征等等,只有达到一定时间量的观察交流方能得到。关于这一点,前辈老艺术家严谨的创作态度为后人已作出了表率。对生活了解的深度与挖掘的深浅,都直接地反映于作品之中,因而创作时需充分领悟文学作品之主旨,并使用最能表现文学作品精神实质的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给予你的感觉,完成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绘画语言这一步工作,让绘画形象真正做到生动、真实、有趣并楔入深度地再现生活。
六
总之,通俗文学期刊与其他大众文化艺术种类一样,服务于“百姓大众”,而他们也就是每位办刊人的“衣食父母”,我们的作品必然受到大众与实际生活的双重考量。作为通俗文学期刊美术编辑,应始终坚持做到与读者为友,与生活实践为友。平时高度重视这些特定阶层消费者的信息调研,关注特定市场的特点,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研究特定阶层青年消费者的审美性格、方向、角度、关注点。理清工作与消费群体的关系,凸显其在文化上的价值与重要性,在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变得更为稠密、立体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封面及整体装帧设计,是否具有亲和力,并能吸引读者,打动人心,对于设计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作为设计者,首先思考的应是如何把自己的设计置于跌宕起伏的社会大背景之中,并使之进入不断变化着的普通人们的生活,同时要对大众文化审美特征了然于胸。大众文化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与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性和效果的愉悦性上,同时还要受商品机制之约束。在设计审美定位上具有通俗化倾向的期刊时,较之其他类书籍装帧设计应更具有开放性、适应性。“走向市场,走向民间”也应是美术设计者在工作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并对“清新自然、质朴刚健、不矫揉造作”的通俗文化精神品格有着充分的了解与牢靠的把握。在期刊外观上应形成个性鲜明、构思新颖、观念现代、民族感强、过目难忘的独特效果,适当减少对于“视觉形式”方面的过分追求。将其掌控在一定的“尺度”内,使你的设计语言风格更加趋向单纯、朴素,同时增加对公共的大众日常生活里美感的关注。只有与普通人的距离近了,才能挖掘出、把握住与诠释清楚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智慧。
二
关于“大众文化”艺术设计风格,西方波普艺术与设计也许能给予我们些许有益参照。波普艺术是大众艺术,其设计也趋向大众化,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其风格是具象、商业、艳俗而诙谐、荒诞,淋漓尽致地显示出通俗(为广大观众设计)、年轻(对象是青年)、有刺激性、价格低廉、大量生产等等特点,属众多后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中的一个种类,是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波普在强调大众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它反对单调、乏味的模式,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波普艺术与设计的理念暗合了当下大众艺术的要求,形成另一类型的时尚。
对刊物的整体审美方向,艺术趣味的设定十分重要,对比要有足够的自信,对普通人群发自内心的情感与爱,也是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关注点。因为,你将遇到并不得不面对的“感觉”特殊性问题。每类刊物都有它的特殊感觉,这一感觉自然构成属于自身的一种风格,并在设计中贯穿始终,通过通俗文学期刊这唯一的通道将其特有的美感传递给读者。
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特定种类的艺术针对的是特定目标的人群,特定种类期刊设计要找准目标人群。在社会的普通人群里,对于通俗类的文学期刊有着广大的需求,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这个消费群体是庞大的,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三
通俗类文学期刊的装帧与设计除却了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明确其设计风格的方向外,还要了解本土的传统文化以及古老的设计传统,建立一种和谐相生的关系,使其成为艺术语言生存植根之土壤。
中国古老的设计传统是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其历史文化特点鲜明、博大精深,纹样、色彩、线条、形态、结构、图案等等符号所传递出的视觉信息丰富多彩,能从中感受到别于他者的独特文化精神。研究其艺术个性与文化美感,观察和研究自己民族设计艺术传统、设计思想,探寻根深蒂固的精神家园,追溯其漫长的审美历程,将使设计作品牢牢地根植于民族肥沃的土壤之中。
通俗文字期刊的装帧设计,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也可以获得间接的启发。例如昆曲、京剧、二人转等都有各自的受众群,但不管哪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高处不是走向“大雅”,就是走向“大俗”,而为人们所喜爱。“雅”和“俗”是相对的,存在总是相互的,关键在于让普通人易于接受。所以“通俗得雅”,“雅得通俗”,“大俗大雅”“雅俗共赏”是传统民间艺术给通俗文学期刊装帧设计提供的重要启迪,应该成为设计者的主要思路。
其实,所谓的“俗文化”也多孕育催生于“高雅文化”、“高雅艺术”的母体之中。连环画艺术大师贺友直先生是位真正的平民出身的艺术家,他的那些炉火纯青的艺术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同时用这些无数充满智慧的线条与符号,将连环画这种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首次带入高等学府,在中国美术史J二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贺友直先生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积累了无数的成功经验,将通俗的艺术形式提升到辉煌的高度,为从事通俗艺术的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社会人群中,“精英”只是个相对概念,“大众”才是永恒的绝对数。一件通俗艺术作品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其本身就是件不易的事,更何况其内在价值未必就低于精英文化而“难登大雅之堂”。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其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变化,以及当下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更是模糊了通俗与高稚之间的界限,甚至出现了奇妙的位置互换现象。关注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关注当代性才能使刊物的设计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四
通俗文学期刊名正言顺是服务于大众的读物,其读者定位是社会阶层结构中受中等以下教育的普通民众,其经济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因而刊物的装帧与设计,须正视这些客观因素,所使用的材质等,还要考虑成本核算,考虑读者群适合的购买力,便于普及推广,携带与流通的方便,制版以小开本为宜,这些客观因素也制约着期刊的设计。
从审美取向上讲,既然是通俗文学,是“俗”人的读物,为适应此类读者的欣赏口味,在元素的择取,符号的组合中,对特定读者群的审美爱好,共有的审美欣赏倾向与形态予以准确的考量,在利用我们民族深厚的传统设计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把握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结构,这些都十分具体地体现在人物形象、图片的选择、色彩元素、色调、明度、纯度的把握及装饰符号的运用上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看似简单的细节却直接关乎着刊物的审美走向,给读者带来最直接的视觉感受。比如封面上选阳光女孩或是摩登女郎,色彩跳跃抑或典雅,读者由此感受到设计所展示的美应是健康而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向上的矫饰不多而有着朴实的视觉冲击力。
五
通俗文学期刊的文字作者除了极少部分“专业作家”外,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民间也是他们创作的第一源泉。他们多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其作品大都表现了当今的生活和社会风貌,从本质上说具有通俗而普及的特点,而这种植根于大众之丰厚土壤中的既通俗又普及的文学形式也决定了其插图语言形式的特点,即追求平实质朴的艺术感觉,不能游离于这一特点之外,否则,就显得极不和谐极不般配。因此,主要使用线及黑白架构这种简洁的表现手法较易于体现这一感觉而成为该类刊物插图的首选。在不降低艺术质量的同时,牢记读者群体的艺术需求标准才是评判好作品的基础,对于插图的要求,是要能基本表达与处理好作品的主题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做到不仅形神到位,并且有“俗”的风趣性再现故事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当时当地风土风俗人情。具有生动表现人物形态,精神特征以及表达特定时代社会生活气息的鲜活能力。
作为作者,由于出发点是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及思想状态,因此了解、熟悉与体验大众生活便成为创作的基调。此类人群的人物性格特点、精神与心理活动状态、人与人关系特点、动作特征等等,只有达到一定时间量的观察交流方能得到。关于这一点,前辈老艺术家严谨的创作态度为后人已作出了表率。对生活了解的深度与挖掘的深浅,都直接地反映于作品之中,因而创作时需充分领悟文学作品之主旨,并使用最能表现文学作品精神实质的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给予你的感觉,完成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绘画语言这一步工作,让绘画形象真正做到生动、真实、有趣并楔入深度地再现生活。
六
总之,通俗文学期刊与其他大众文化艺术种类一样,服务于“百姓大众”,而他们也就是每位办刊人的“衣食父母”,我们的作品必然受到大众与实际生活的双重考量。作为通俗文学期刊美术编辑,应始终坚持做到与读者为友,与生活实践为友。平时高度重视这些特定阶层消费者的信息调研,关注特定市场的特点,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研究特定阶层青年消费者的审美性格、方向、角度、关注点。理清工作与消费群体的关系,凸显其在文化上的价值与重要性,在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变得更为稠密、立体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