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讨论了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该模型可定量地分析计算安全、适用及经济的各项指标,使它们达到合理的平衡;提出了该模型重点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了桥梁优化设计的未来发展。在桥梁结构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某桥梁设计方案的具体优化,讨论桥梁设计方案优化的简要过程;需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优化的方法及依据;优化的成果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桥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化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结构优化设计使设计者从被动的分析、校核而进入主动的设计,这是结构设计上的一次飞跃。优化设计能最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规范所规定的安度。同时,它还可以为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地决策,优化设计是实现设计最终目标——适用、安全与经济的有效途径。桥梁设计方案优化也很有必要。设计优化的首要目的是投资最优化,围绕这一目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寻求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1.桥梁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桥梁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传统设计方法是:拟定结构尺寸,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并由此估算;然后,检算各种设计条件和要求,判定检算条件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修改结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直至满足为止。为了获得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往往要动用许多人力物力,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选取一个比较好的作为最后设计结果。最后设计方案也仅仅是人工拟定中的一个可行设计。它除了受设计人员经验影响外,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和盲目性。因此,设计结果并不是最经济的,只能说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桥跨度增大、跨数增多,传统设计的困难变得越发突出显然。与传统设计相比,结构优化设计直接把节省材料消耗和合理布局作为设计目标,通过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协调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应用数学优化的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最优化选择。
设计优化,主要是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实施投资控制目标,包括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2.桥梁结构优化问题的分析
桥梁结构优化问题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1设计变量
桥梁结构体系的设计变量可分为:1)构件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2)纵向布局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3)结构体系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
第一层次优化;构件优化的设计变量包括:构件(如梁、板、横隔梁)的横截面尺寸。在最优构件尺寸的优化进行的同时,也实现了最优横向布局的优化。因为当构件尺寸确定后,主梁间距也就确定了,这样,桥梁的横向布局也就确定了。
第二层次优化;一座总长度为L、总宽度为W的桥梁,其结构体系的布局是纵向设计变量决定的。定义桥梁纵向布局的设计变量有桥跨数目(目前的研究仅考虑等跨情况);支承条件(简支、连续或是刚构结构)。最优纵向布局的优化采取穷举法。即在部件优化和横向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在所有可能的纵向布局情况中选优。第二层次优化所获得的最优布局对应着相应目标函数的极值。
第三层次优化;桥梁结构体系种类繁多,有实心和空心板梁、T梁、箱梁(单箱或双箱)等。该层次优化也对用于该阶段目标函数的极值。该层次的优化需要在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桥梁体系的前两个层次的优化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2目标函数
桥梁结构优化设计中最适用的价值标准就是桥梁结构总造价实现最小化。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其他的一些标准,诸如上部结构高度最小,材料用量最少;或者在净空受限或必须减少墩柱数量的情况下,要求单跨长度最大等等也需要给予考虑。当多个相互之间问题有所冲突的标准均需满足时,则需要用到多目标优化技术。多目标优化问题常可通过将一系列次要目标转化为约束条件而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
2.3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通常包括几何约束和物理约束。几何约束是指对几何尺寸的约束,主要是构造方面的一些要求;物理约束主要是指一些性能方面的约束。主要是指桥梁体系在桥梁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下,需要满足的一些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如极限承载力、应力、挠度、裂缝等。
2.4数学模型
基于可靠度的桥梁结构优化模型可以决策出各个构件的最优可靠度,各个构件的优化设计就是以最小的造价实现它的最优可靠度。这就将结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转化为一个两层次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要求
3、1安全性
桥梁的结构在正常施工以及使用的时候,需要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压力,这主要包括振动过程中的恢复力、荷载引起的内力以及由约束变形、外加变形所引起的内力。结构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不发生倒塌或连续破坏。
3、2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发生过大的变形或宽度过大的裂缝,不产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3、3耐久性
桥梁的结构在正常的定期维护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包括不发生混凝土的严重风化以及钢筋锈蚀等现象。所谓足够的耐久性能,系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定时期内,其材料性能的恶化不会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从工程概念上讲,足够的耐久性能就是指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正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这些功能要求概括起来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基准期),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维护)完成预定功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能力。显然,增大结构设计的余量,如加大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或钢筋数量,或提高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总是能够增加或改善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要求,但这将使结构造价提高,不符合经济的要求。因此,结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好结构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既要保证结构具有适当的可靠性,又要尽可能降低造价,做到经济合理。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所谓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4主要材料(混凝土)优化設计
4、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念
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使用环境下,对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使结构材料性能恶化的各种侵蚀的抵抗能力。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除了进行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验算外,还必须进行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实质上是针对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4、2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耐久性不好往往是外部的不利因素和内部的不完善性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结构缺陷往往是施工不良、设计不妥引起的,也有因使用维修不当引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含量、湿度、侵蚀性戒指、环境温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厚度、渗透性、水泥品种和标号以及用量,集料的活性、外加料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主要有:侵蚀性介质腐蚀、碱集料反应、机械磨损、混凝土冻融破坏、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
5结语
桥梁设计的优化,这是当前结构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材料的合理选择,无疑是工程设计思想、概念和方法上的突破。基于桥梁结构和材料上的优化方法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傅强,张泽鹏,严学寨等.斜拉桥结构优化设计初探[J].湖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3):109-110.
[4]程耿东.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基础[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3.
[5]王光远,董明耀.结构优化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关键词]桥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化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结构优化设计使设计者从被动的分析、校核而进入主动的设计,这是结构设计上的一次飞跃。优化设计能最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规范所规定的安度。同时,它还可以为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地决策,优化设计是实现设计最终目标——适用、安全与经济的有效途径。桥梁设计方案优化也很有必要。设计优化的首要目的是投资最优化,围绕这一目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寻求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1.桥梁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桥梁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传统设计方法是:拟定结构尺寸,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并由此估算;然后,检算各种设计条件和要求,判定检算条件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修改结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直至满足为止。为了获得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往往要动用许多人力物力,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选取一个比较好的作为最后设计结果。最后设计方案也仅仅是人工拟定中的一个可行设计。它除了受设计人员经验影响外,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和盲目性。因此,设计结果并不是最经济的,只能说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桥跨度增大、跨数增多,传统设计的困难变得越发突出显然。与传统设计相比,结构优化设计直接把节省材料消耗和合理布局作为设计目标,通过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协调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应用数学优化的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最优化选择。
设计优化,主要是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实施投资控制目标,包括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2.桥梁结构优化问题的分析
桥梁结构优化问题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1设计变量
桥梁结构体系的设计变量可分为:1)构件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2)纵向布局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3)结构体系优化阶段的设计变量。
第一层次优化;构件优化的设计变量包括:构件(如梁、板、横隔梁)的横截面尺寸。在最优构件尺寸的优化进行的同时,也实现了最优横向布局的优化。因为当构件尺寸确定后,主梁间距也就确定了,这样,桥梁的横向布局也就确定了。
第二层次优化;一座总长度为L、总宽度为W的桥梁,其结构体系的布局是纵向设计变量决定的。定义桥梁纵向布局的设计变量有桥跨数目(目前的研究仅考虑等跨情况);支承条件(简支、连续或是刚构结构)。最优纵向布局的优化采取穷举法。即在部件优化和横向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在所有可能的纵向布局情况中选优。第二层次优化所获得的最优布局对应着相应目标函数的极值。
第三层次优化;桥梁结构体系种类繁多,有实心和空心板梁、T梁、箱梁(单箱或双箱)等。该层次优化也对用于该阶段目标函数的极值。该层次的优化需要在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桥梁体系的前两个层次的优化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2目标函数
桥梁结构优化设计中最适用的价值标准就是桥梁结构总造价实现最小化。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其他的一些标准,诸如上部结构高度最小,材料用量最少;或者在净空受限或必须减少墩柱数量的情况下,要求单跨长度最大等等也需要给予考虑。当多个相互之间问题有所冲突的标准均需满足时,则需要用到多目标优化技术。多目标优化问题常可通过将一系列次要目标转化为约束条件而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
2.3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通常包括几何约束和物理约束。几何约束是指对几何尺寸的约束,主要是构造方面的一些要求;物理约束主要是指一些性能方面的约束。主要是指桥梁体系在桥梁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下,需要满足的一些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如极限承载力、应力、挠度、裂缝等。
2.4数学模型
基于可靠度的桥梁结构优化模型可以决策出各个构件的最优可靠度,各个构件的优化设计就是以最小的造价实现它的最优可靠度。这就将结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转化为一个两层次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要求
3、1安全性
桥梁的结构在正常施工以及使用的时候,需要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压力,这主要包括振动过程中的恢复力、荷载引起的内力以及由约束变形、外加变形所引起的内力。结构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不发生倒塌或连续破坏。
3、2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发生过大的变形或宽度过大的裂缝,不产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3、3耐久性
桥梁的结构在正常的定期维护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包括不发生混凝土的严重风化以及钢筋锈蚀等现象。所谓足够的耐久性能,系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定时期内,其材料性能的恶化不会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从工程概念上讲,足够的耐久性能就是指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正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这些功能要求概括起来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基准期),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维护)完成预定功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能力。显然,增大结构设计的余量,如加大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或钢筋数量,或提高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总是能够增加或改善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要求,但这将使结构造价提高,不符合经济的要求。因此,结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好结构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既要保证结构具有适当的可靠性,又要尽可能降低造价,做到经济合理。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所谓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4主要材料(混凝土)优化設计
4、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念
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使用环境下,对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使结构材料性能恶化的各种侵蚀的抵抗能力。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除了进行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验算外,还必须进行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实质上是针对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4、2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耐久性不好往往是外部的不利因素和内部的不完善性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结构缺陷往往是施工不良、设计不妥引起的,也有因使用维修不当引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含量、湿度、侵蚀性戒指、环境温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厚度、渗透性、水泥品种和标号以及用量,集料的活性、外加料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主要有:侵蚀性介质腐蚀、碱集料反应、机械磨损、混凝土冻融破坏、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
5结语
桥梁设计的优化,这是当前结构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材料的合理选择,无疑是工程设计思想、概念和方法上的突破。基于桥梁结构和材料上的优化方法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傅强,张泽鹏,严学寨等.斜拉桥结构优化设计初探[J].湖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3):109-110.
[4]程耿东.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基础[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3.
[5]王光远,董明耀.结构优化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