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按照精神科护理标准,开展护理工作。
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规范标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意识。①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调医护配合,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对以往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点评,总结经验,吸取经验,减少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②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护理风险的防护措施,提高护士警惕性,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落实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强调其注意防范风险。④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真实客观记录患者的情况,严肃、及时处理患者异常情况,以免发生意外。⑤充分尊重理解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治疗前,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若是患者或家属拒绝,详细记录,签字,告知医生。(2)规避风险因素。患者入院时严格检查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及药品。①住院环境。环境对患者心情及治疗效果有着这届性的??影响。在设置环境时,需要考虑适宜性、合理性,并确保各个通道装有安全扶手,大门安装门禁系统。精神科患者心绪不稳,若是长期处于嘈杂、拥挤的环境之中,则极易做出冲动行为,甚至会影响他人的人身安全。②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明确家属的探视时间,不可携带危险物品,而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情况。加强对约束患者的观察,密切观察被约束部位循环状态以及约束带松紧程度,做好交接班工作,且登记。就餐过程中,密切观察,以免发生噎食等情况。洗澡的时候,安排至少2名医护人员协助,防止烫伤、意外跌倒等,尤其是对老年盒重点病人应加强护理。在外出请假活动时,强调纪律,告知注意事项,且关注患者的动向,返回病区时应再次检查有无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病区。③危险品检查,剪刀、体温计、消毒剂、药品、约束带等需要固定数目且定点放置,认真交接,若是发现遗失,及时追查。定期检查门窗、桌椅、病床,各种电器设备、消防栓,查看有无损坏。做到日小查,周大查,节前节后重点查,及时清除隐患,及时维修。④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发药后检查病人口腔、水杯、指缝、衣兜,看服药到胃,注意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⑤动态心理评估。全面了解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制定治疗方案。
(3)护士自我保护管理。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接触有攻击性的患者时,不要使用激惹性语言,若是发生攻击行为,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干预,控制患者,且注意保护自己。另外,面对钟情妄想的男性患者,女护理人员尽量回避。对于有幻觉妄想的患者,若是护士被当作是怀疑对象,一定要提高警惕。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在患者意识状态良好的时候,或者是以患者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x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经P值判定,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018,P=0.008)。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8±3.91)分,高于对照组(89.91±4.58)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身科患者伴有多方面异常,例如: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缺乏自知力,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能配合医疗操作,多数患者存在妄想、幻觉及错觉等现象,发生自杀、自伤、逃跑、毁坏物品等可能性较大。护理工作开展时,部分护士会强制性地执行某项护理,这时就可能引发风险事故。有的心身科患者临床表现异常,往往做伤害他人的行为,要想对此类患者加以约束,则不可避免地会与患者家属意愿相违,亦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同时,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与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联,如今部分护理人员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相关数据,未及时与医生、患者家属沟通,致使治疗过程中涌现多个不安全因素,对医院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强调分析护理服务中的风险因素,总结经验,结合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制定系列风险管理措施,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减少意外事件。本文经比较发现,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综上,对于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减少意外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柏海丽.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172-173.
[2]黃菊娟,曹允贞,陈泽群.护理风险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233-235.
[3]周琴,章启秀,许波.精神科药物管理潜在风险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182-184.
[4]于丽萍.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82.
(长安医院 陕西西安 710016)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按照精神科护理标准,开展护理工作。
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规范标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意识。①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调医护配合,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对以往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点评,总结经验,吸取经验,减少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②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护理风险的防护措施,提高护士警惕性,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落实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强调其注意防范风险。④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真实客观记录患者的情况,严肃、及时处理患者异常情况,以免发生意外。⑤充分尊重理解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治疗前,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若是患者或家属拒绝,详细记录,签字,告知医生。(2)规避风险因素。患者入院时严格检查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及药品。①住院环境。环境对患者心情及治疗效果有着这届性的??影响。在设置环境时,需要考虑适宜性、合理性,并确保各个通道装有安全扶手,大门安装门禁系统。精神科患者心绪不稳,若是长期处于嘈杂、拥挤的环境之中,则极易做出冲动行为,甚至会影响他人的人身安全。②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明确家属的探视时间,不可携带危险物品,而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情况。加强对约束患者的观察,密切观察被约束部位循环状态以及约束带松紧程度,做好交接班工作,且登记。就餐过程中,密切观察,以免发生噎食等情况。洗澡的时候,安排至少2名医护人员协助,防止烫伤、意外跌倒等,尤其是对老年盒重点病人应加强护理。在外出请假活动时,强调纪律,告知注意事项,且关注患者的动向,返回病区时应再次检查有无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病区。③危险品检查,剪刀、体温计、消毒剂、药品、约束带等需要固定数目且定点放置,认真交接,若是发现遗失,及时追查。定期检查门窗、桌椅、病床,各种电器设备、消防栓,查看有无损坏。做到日小查,周大查,节前节后重点查,及时清除隐患,及时维修。④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发药后检查病人口腔、水杯、指缝、衣兜,看服药到胃,注意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⑤动态心理评估。全面了解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制定治疗方案。
(3)护士自我保护管理。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接触有攻击性的患者时,不要使用激惹性语言,若是发生攻击行为,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干预,控制患者,且注意保护自己。另外,面对钟情妄想的男性患者,女护理人员尽量回避。对于有幻觉妄想的患者,若是护士被当作是怀疑对象,一定要提高警惕。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在患者意识状态良好的时候,或者是以患者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x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经P值判定,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018,P=0.008)。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8±3.91)分,高于对照组(89.91±4.58)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身科患者伴有多方面异常,例如: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缺乏自知力,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能配合医疗操作,多数患者存在妄想、幻觉及错觉等现象,发生自杀、自伤、逃跑、毁坏物品等可能性较大。护理工作开展时,部分护士会强制性地执行某项护理,这时就可能引发风险事故。有的心身科患者临床表现异常,往往做伤害他人的行为,要想对此类患者加以约束,则不可避免地会与患者家属意愿相违,亦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同时,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与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联,如今部分护理人员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相关数据,未及时与医生、患者家属沟通,致使治疗过程中涌现多个不安全因素,对医院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强调分析护理服务中的风险因素,总结经验,结合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制定系列风险管理措施,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减少意外事件。本文经比较发现,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综上,对于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减少意外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柏海丽.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172-173.
[2]黃菊娟,曹允贞,陈泽群.护理风险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233-235.
[3]周琴,章启秀,许波.精神科药物管理潜在风险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182-184.
[4]于丽萍.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82.
(长安医院 陕西西安 7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