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谋求为13亿人健康服务,使神经外科迈向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当代神经外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制度,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推行该培训体系和制度,但尚未建立统一、规范、完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准入标准.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我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水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
【机 构】
: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神经外科学院,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神经外科学院,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神经外科学院,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谋求为13亿人健康服务,使神经外科迈向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当代神经外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制度,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推行该培训体系和制度,但尚未建立统一、规范、完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准入标准.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我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水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和准入制度体系,在王忠诚院士倡导和呼吁下,在卫生部及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于2004年6月成立,作为卫生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学院当年成立、当年招生,迄今已迈入第8个年头,现将所做工作做一回顾与总结。
其他文献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病理分类,根据恶性程度共分Ⅳ级,其中Ⅲ级为间变性胶质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它们均为恶性胶质瘤.本文总结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脑室内恶性胶质瘤,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颈静脉孔区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6例颈静脉孔区脊索瘤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后组脑神经麻痹症状(12例).手术主要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10例),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10例,大部切除1例,病理软骨型为主(11例),术后3例接受放射治疗,随访到的13例患者有症状者仍以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7例).结论 颈静脉孔区脊
目的 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细胞核内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非侵袭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形态变化与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肿瘤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标本125例,依据是否有侵袭性分为两组,通过光镜、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Ki-67、MMP-9蛋白表达.结果 侵袭性组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拟于2012年3月29日至4月2日举办第十届显微脊柱神经外科技术和脊柱内固定技术学习班。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神经外科专家授课,并进行标本操作训练和手术观摩。
一生致力于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院神经外科创始人,首任神经外科主任、鲍耀东教授于2013年1月15日在苏州逝世,享年93岁。鲍耀东教授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县,1920年4月15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1943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原国立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在日本国立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第一外科任助教、
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举办的第四届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定于2012年4月18日-2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学习班就癫痫外科术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术前评估的流程,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各种癫痫外科手术技巧,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颅内电极植入(硬膜下电极及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方法。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而肿瘤的生长必需依赖新生血管的生成.目前认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整合素αvβ3在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缺氧是实质性肿瘤物理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参与编码多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基因转录,促进肿瘤血管生成[1];整合素αvβ3介导的黏附行为和信号传导,在肿瘤的发生、发展
近十几年来,内镜神经外科在我国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神经外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领域[1].在脑室外科、颅底外科、脊髓脊柱外科的发展中,神经内镜技术起到了一个独特的推动作用.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日益成熟并表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如何保持这些优势并进一步努力促进内镜神经外科稳步发展,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目的 针对面肌痉挛患者在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的延迟治愈现象进行研究,以获得可信的参考数据来指导预后评估和决定再次手术的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300例具有延迟治愈现象的面肌痉挛患者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延迟治愈时间平均129.0 d,中位数为50 d,95% CI(105.4,152.5)d.延迟治愈时间与年龄(P=0.045)、病程(P=0.029)呈正相关
患者 女,39岁.全身多处刀刺伤12 h入院.查体:面、颈、左侧腹、双手、双腿刀刺伤11处,左侧腹伤口斜形于髂嵴上方2 cm,约2 cm ×4 cm,有大量凝血块;食指探查约10 cm仍未触及底部,腹部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双下肢肌力Ⅴ级.清创缝合伤口,左侧腹伤口留置橡皮片引流,术后24h拔除.术后第8日晚,左侧腹伤口敷料被浸湿,见伤处膨隆并渗出淡黄色液体;拆除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