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社会中看规则与规范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社会中,规矩主要是以规则的形式出现的,规则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其典范形态则是法律.正是由于法律以及多种多样的规则的应用,构成了法治社会.规则的规范功能也有着规范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规则建构的"路径依赖"会导致与差异化的现实的冲突;其二,规则的规范功能具有历史性,在人类陷入风险社会时,出现了规则规范功能去势的问题.风险社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特别是风险社会使整个人类被动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突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问题.所以,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思考行动规范的问题,应当把人的共生共在的理念放置在第一位,使其发挥规范功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经济蓬勃兴起,催生了大量的灵活就业者,亟需对灵活就业进行合理规制.我国早期的灵活就业以被动型非正规就业为主要形式,以舒缓数量型就业矛盾为目的,可以采用相对松散的规制原则.而新经济下的灵活就业在就业动机、就业属性、就业质量以及劳动者权益诉求等方面均已发生转变,以主动型正规就业为主要形式,以舒缓质量型就业矛盾为目的,应采用相对规范的质量优先的规制原则.因此,必须加强对灵活就业的正规化管理,包括规范企业灵活用工,从实质从属性角度认定劳动关系,健全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体系等.
网络社会的空间分化和不确定性是正确认识新时代新社会阶层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基础.在线下空间,由于体制壁垒和阶层内外的激烈竞争,新社会阶层面临向下偏移的阶层认同、弱势的市场地位以及较为不稳定的工作状态;而到了线上空间,新社会阶层的客观影响力以及自我身份认同发生了明显的逆转,成为网络空间中最具行动力和积极性的社会群体,在许多网络社群、网络事件中扮演着组织、动员和领导的关键角色.受海量信息供应条件下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的影响,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也呈现出高度不确定性,并在社会各个圈层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全宋文》卷五九六收录了沈邈《乞颁降孔子及从祀人塑像冕服制度状》一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册,第213—214页),编者注明史料来源于《淳熙三山志》.然此文作者绝非沈邈,而是北宋中晚期的沈绅.检《淳熙三山志》卷八《庙学》,内容与《全宋文》辑录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全宋文》编者删去《淳熙三山志》中标题"熙宁四年五月中书批送下提点福建刑狱沈郎中状"(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857页),自拟标题"乞颁降孔子及从祀人塑像冕服制度状".
期刊
中国人学研究需要真切把握现时代人的存在状况与可能趋势,自我的肉身、认知和心灵是三个重要切入维度.当代中国,人们对生命健康、生命生产极度关注,但存在自己生命生产和他人生命生产的不平衡.身体被"视觉中心"塑造,技术进步带来"忒休斯之问"和迎来后人类纪,虚拟自我开启肉身新纪元,"我身何是"更加迷惑.网络虚拟经验带来"现实倒置",媒介改写现实,因果性认知日益让位于相关性分析,"信息茧房"效应和知识工业化造就系统性愚钝、反智及意见"粉丝化"等状况,"我知何识"因与社会历史结构、人的存在状态俱为一体而愈加复杂.当今中
教育机会有质量高低之分,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也有质量分化,这对于其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乃至未来的职业获得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是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之一.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研究探讨学生家庭资本与其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江苏省B县初中后分流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对一般普高和优质普高(相较于职高)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方面,经济资本无显著作用,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资本有正向影响但弱于社会资本;对于优质普高(相较于一般普高)的教育机会获得,只有文化资本具有显著正向
马克思的哲学是在法的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等多重批判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的不是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所谓的"初始物质",而是具有社会关系内涵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社会的物";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更重要的,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真正实证的科学"和"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的统一.《杨耕文集》把马克思的哲学放置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
由于共生利益分配的不对称,金融与实体经济在共生发展中存在非对称性,这是导致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了共生发展,但在共生利益分配中偏向金融部门,呈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应明显弱于实体经济对金融的贡献的"失衡"状态;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非对称性及其所引发的失衡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有所区别.为此,应着力矫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共生发展关系,推动二者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演化,促使金融和实体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
从客观条件看,老年人是精神孤独的易感群体.随着生理条件、人口结构、家庭模式、居住方式和交往观念的变化,老年人出现了认知能力衰退、家庭角色边缘化、代际观念差异大、社会网络萎缩及社会交往断裂等实际问题,导致了数字时代老年人的精神孤独.可以积极借助数字技术,基于资源补偿、社会支持、自我强化等维度构建纾解老年人精神孤独的层级体系,改善老年人目前数字素养相对薄弱的状况,促进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差异化社会嵌入,实现老年人参与数字平等化的社会再生产,助力数字时代智慧养老,提升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水平.
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和实践范畴,社会政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近年来,无论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贝弗里奇式福利国家,还是以德国为样板的俾斯麦式的欧洲大陆福利国家,普遍面临发展困境.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促进了中国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学习与政策范式的发展,并逐步走出了一条社会政策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具有历时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发展性,在实践中秉持渐进主义和适应性的基本原则,逐渐建构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未来中国的社会政策将致力于建设一种普惠的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制,助力共
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把钥匙,表征着一种动态的党政关系,而解读这一复合体制需要借助于制度—体制—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的政治原则;新时代使命型政党是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的政党定位;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的制度保障;"政治—行政"二分的功能耦合与职能分工是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的运行模式.中国特色党政复合体制必须借助良性机制的有效运转才能发挥其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塑造了政党的权威认同、党组政治强化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归口管理保证了政党的全面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