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了解一下冬病夏治怎么治?”司女士来到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向医生询问有关冬病夏治的问题。司女士患有咽炎,她看到有关冬病夏治的宣传,想通过夏治治愈自己的痼疾。“很多人治病都很急功近利,希望通过冬病夏治,一下就把病治好。”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焦乃军说,“事实上,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的气象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治病、养病。”
冬病夏治怎么治
焦乃军说,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往年进行过冬病夏治的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自进入初伏第一天,到各大医院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与日俱增。更多患者跃跃欲试,希望借助夏季的好时机,消除痼疾,强身健体。
冬病夏治是中医独有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对夏季寒病症状缓解、人体阳气升发、腠理疏松的特点,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和针刺经络穴位传导的方法,达到温阳利气、散寒除痰、扶正祛邪的目的。中医《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风湿病、胃病等,都属于这类病症,夏季采用贴敷、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后,可以减轻冬季的发病几率。
目前,冬病夏治大多采用穴位贴敷,通常在三伏天进行,每10天贴敷一次,连贴4次,每次贴2~8个小时,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
冬病夏治注意啥
焦乃军说,虽然冬病夏治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进行治疗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之处。首先要清楚,冬病夏治不能包治百病。冬病夏治有它的适应人群,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一些反应,所以应该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治疗方法。其次,在进行冬病夏治时,疾病趋好或痊愈时贴敷处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这些症状有时会给患者一种错觉,认为药不奏效或产生了副作用,因此,接受治疗的人一定要对此有所认识并做好心理准备。最后,在药物贴敷后4~6小时,有人会有刺痒感,这是药物渗透表皮后的一种正常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可能起水泡,这是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穴位敏感造成的。因此,皮肤起泡、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地好。但也并非起泡越多越大越好。为防止感染,不要抓破水泡,小泡可等其自行吸收,大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皮维碘液。
治养结合才最佳
专家指出,中医讲究治养结合,所以,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要求:远离空调。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可放松肌肉、缓解情绪,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情绪乐观。乐观的情绪可使肌体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增加肌肉协调性,鼓舞阳气生发,增加汗液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据《东方今报》
编辑 / 一迪
冬病夏治怎么治
焦乃军说,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往年进行过冬病夏治的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自进入初伏第一天,到各大医院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与日俱增。更多患者跃跃欲试,希望借助夏季的好时机,消除痼疾,强身健体。
冬病夏治是中医独有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对夏季寒病症状缓解、人体阳气升发、腠理疏松的特点,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和针刺经络穴位传导的方法,达到温阳利气、散寒除痰、扶正祛邪的目的。中医《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风湿病、胃病等,都属于这类病症,夏季采用贴敷、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后,可以减轻冬季的发病几率。
目前,冬病夏治大多采用穴位贴敷,通常在三伏天进行,每10天贴敷一次,连贴4次,每次贴2~8个小时,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
冬病夏治注意啥
焦乃军说,虽然冬病夏治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进行治疗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之处。首先要清楚,冬病夏治不能包治百病。冬病夏治有它的适应人群,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一些反应,所以应该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治疗方法。其次,在进行冬病夏治时,疾病趋好或痊愈时贴敷处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这些症状有时会给患者一种错觉,认为药不奏效或产生了副作用,因此,接受治疗的人一定要对此有所认识并做好心理准备。最后,在药物贴敷后4~6小时,有人会有刺痒感,这是药物渗透表皮后的一种正常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可能起水泡,这是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穴位敏感造成的。因此,皮肤起泡、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地好。但也并非起泡越多越大越好。为防止感染,不要抓破水泡,小泡可等其自行吸收,大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皮维碘液。
治养结合才最佳
专家指出,中医讲究治养结合,所以,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要求:远离空调。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可放松肌肉、缓解情绪,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情绪乐观。乐观的情绪可使肌体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增加肌肉协调性,鼓舞阳气生发,增加汗液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据《东方今报》
编辑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