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数学课堂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关键。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创设问题情境来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创设 问题情境 优化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火热的数学思考。
  在教学中又如何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如何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条件,让学生主动进入思维状态呢?现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1 遵循直观性原则。我们知道数学语言、符号、问题本身就是抽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的目的是引导、激趣、辅垫,让学生能建立感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所以必须贯彻直观性原则。
  1.2 遵循启发诱导原则。在教学中贯彻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1.3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自觉的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层次性原则。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问题的连接和过度,有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还要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2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2.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标准解读》对数学的认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观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这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我设置如下问题——有一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在底面顶点A处有一只小壁虎,在侧面顶点B处有一只蚊子。(如下图)请你动动脑筋,帮小壁虎设计一条线路,使得它能尽快吃到蚊子。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然后连接A、B两点所得的线段就是小壁虎行走的路线。那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如三棱柱、四棱锥、正方体、圆柱……)的展开图又是什么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新的一课就开始了,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
  2.2 通过学生实验、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学生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如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新课引入中,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故意把圆心丢了,发动学生用一把三角板把圆心找出来。但怎么找呢?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三角板的顶点放在圆上,两直角边与圆的交点连线就是直径,这样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这样利用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引发认知冲突。再如学习“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知识点时,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个用纸板做的三角形,再要求学生动手将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很容易得到一个平角。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发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利用开放性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不具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特定的功能。数学开放性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可促进主体认知结构的重建,常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全体学生都可参与,因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在讲正多边形的镶嵌问题时,可提出:你是设计师,用所学的正多边形来铺设地板,你可以有哪些设计方案?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索状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加以评论和表扬,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4 反思问题的解决途径,创设一题多解情境,激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在通常的教学中,问题解决了,很多老师要么就此打住,不再深入下去,要么贪图省事,由教者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总结一下了事,谁不知这样做,正如大教育家波利亚先生所言:“即使是相当好的学生,他们通过回顾,整理和总结他们所完成的解答,学生可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否则,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因此,教者应在解题之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解题途径,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寻找更优解法,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积极创新,提出更新的见解。例如在教“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这一课时,我设置如下问题:已知一抛物线经过三点(3,5)、(2,0)、(4,0),求这个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当发现大多数学生用设一般式正确解答之后,我适时地提出有没有哪个同学用别的方法呢?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根据后两点的特征,可以设交点式求出正确解答。表扬这个学生后我接着顺势推出继续观察这三点,你还能发现什么。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苦思冥想。一会儿后,有学生发现了,说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以求出它的对称轴是直线,由此断定点(3,5)是此抛物线的,这时几乎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出可以设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求出正确解答。
  3 创设问题情境时需注意的问题
  3.1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情境导入的时机,把握情境导入的节奏,逐步展开和延伸情境。
  3.2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贴切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相吻合,既不能超出其最近发展区,也不能低估了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完成一种不必要的“弱智化”的活动。
  3.3 创设问题情境的情节材料要自然、真实。我们一般用来创设情境的素材均来自于现实生活,这里的自然、真实是对学生而言的。不自然、不真实的素材会使学生感到别扭,甚至于会产生茫然、不知所措、一头雾水之感。
  3.4 创设问题情境时,一节课中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问题情境设置方法,但不管哪种方法,都不宜设置太多的问题,要少而精,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思维。对学生的反应与解答,教师应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
  3.5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多种感官活动相融合。情境教学是将视听等多种感官活动融会在一起,于其情于理之中得出正确体验与判断的方式。教师要利用生动的语言、事例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等.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2 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汪秉彝等.“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探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52~54
  4 马忠林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因而,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尊重学习主体;精心预设,耐心启发;合作探究,适时评价;精感投资,善待学困生;培养能力,鼓励创新;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教学效率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学。因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这么多年,怎样上好一节课在每位教师心中都会有那么一块地,同样在我的心中也有这样一块。上得引人入胜,轻松、有趣、有效、实在,上出不同教学风彩,上得的有说有笑学生真正的投入学习之中,这就是一节好课吧。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的:  1 细微之处上好课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的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细节虽小,却能
期刊
【摘 要】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薄弱,应从提高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地理水平。  【关键词】 气氛 兴趣 方法 课外活动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开学第一天,预备铃响后,我端着一个地球仪向教室走去,刚到教室门口,被眼快的同学看到了,说地理老师来了。我说难道不欢迎吗?学生说怎么会不欢迎呢。其实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
期刊
语文课中的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小练笔虽小,但可以积少成多,小中见大。长期坚持,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很有帮助。  1 理解、运用相辅相成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语言表达思想,在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写时的整理和加工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是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相促动。如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期刊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从九三年九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到现在,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都在兼任小学音乐教学。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在小学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与音乐教学大纲相悖的若干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归纳
期刊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呢?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 指导学生在诵读名篇佳作
期刊
【摘 要】 “心语悄悄——中小学真情作文教学”主要研究“心语悄悄”“启”、“动”、“激”、“提”四步曲教学法。同时摸索出了真情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群众性、创新性、包容性、前瞻性。构建了作文教学先学会真诚做人,再自由写作,创意表达的新模式。师生通过跨时空最真实的心灵对话,帮助学生排除成长道路上的心灵困惑。实行全程开放,全方位开放的教学理念,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产生真实快乐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理解,还是知识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应用范围。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场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
期刊
数学课堂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主要场所,应该显现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也要远离干瘪,走向丰满,摆脱枯燥,富含意趣,充满灵动的魅力,洋溢迷人的美感,能给学生带来探索的快乐。而创设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数学课堂,需要数学教师深刻理解数学,揭示数学现象后面的奥秘,透析知识后面的生活实质,深入理解学生,尊重个体的智能差异,深层理解教学,促成作为“学的主体”
期刊
学会学习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就是要转变学习方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呢?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贵善导,学贵主动”,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课本上现成结论,而是主动参与丰富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引导他们在充分自主的平台上学习。  1.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