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肾损伤分子-1在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发生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SLE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SLE病人均获得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1~9.5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基线时血清KIM-1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KIM-1预测LN的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灵敏度和特异度;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KIM-1表达水平SLE病人发生LN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LN发生的因素.结果:随访期间38例病人发生LN,占48.72%.LN组病人血清KIM-1浓度为(46.02±6.28)ng/L,高于非LN组病人的(23.56±5.2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0,P<0.01).以42.35 ng/L为截断值,KIM-1预测SLE病人发生LN的效果较好(AUC为0.715,95%CI:0.589~0.84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1%、56.33%).高KIM-1组发生LN 37例,占71.15%;低KIM-1组发生LN 8例,占30.77%.高KIM-1组从SLE诊断到发生LN的中位时间为6.7年(4.8~8.5年),短于低KIM-1组的8.8年(7.7~9.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是LN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HR=2.301,95%CI:1.235~3.964,P<0.01).结论:SLE并发LN病人的血清KIM-1水平显著升高.血清KIM-1可能成为预测LN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通路和中心静脉通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每组30例.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病人分别建立骨髓腔内通路与中心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或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输注相关指标、操作者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骨髓腔内组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中心静脉组(P<0.05),通路建立时间、抢救室停留时间均短于中心静脉组(P<0.01).骨髓腔内组操作者对器械使用满意度和对总体操作的满意度高于中心静脉组(P<0.01).2组均无1 h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