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优化高等教育传统课堂的视角,提出建立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条件下,课堂空间延伸,远距离和近距离教学相兼容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实效的观点,并对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设计思路进行了详尽论证,在此框架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例证。
关键词课堂 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以其师生、生生的面对面信息场交互,教学情感的直观传递,教学信息场的可控性、灵便性等显著优势,为传承并创造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渗透,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也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深化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为此,我们成立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拟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以优化传统课堂的视角,建立立足传统课堂,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呈现课堂内外空间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教学相兼容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提升课程教学成效。现提出一些探讨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
1 构建计算机网络辅助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目标
1.1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途径,拓展教学空间
课题组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调研认为,单一地使用传统讲解加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仍处于单方传导被动认知状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学习空间的拓展,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途径,拓展教学空间寻找教学功能丰富,可实现课堂内外空间的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相教学兼容的教学手段,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的必经之路。
1.2 建立教师导学机制,打造适宜的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规范教师网上导学行为,整合导学功能,使教师的资源导学、方法导学、讲解导学、实践导学、问题导学、评价导学等多种导学行为在各教学阶段协调发挥作用,从而构建适宜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且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
1.3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探索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
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成效性是深化课程教學的关键点,也是课程教学模式中改革的难点,如何通过科学的课程教学设计,来达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探索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也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需要认真研究,积极实践的内容。
1.4 突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在兼容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怎样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凸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技能性、创新性,从而达到远程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应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2 计算机网络辅助条件下,课程微观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在模式构建目标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富有创新性、具有操作性,突出了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的“123456”网上教学设计思路。
“1”即突出“一个特色”:突出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教学的分离性、网上教学的互动性,教学资源丰富多元性,学习的便捷性等远程教学特色。
“2”即兼容“两个通道”:一是用好传统的大学课堂,发挥好传统课堂师生和生生面对面的教学优势,又对其课堂空间、时间、容量限制等不足,寻求一个教学功能丰富,可实现远程实时交互,传输信息衰减较少,契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通道或平台,使其二者功能互补,满足教学需求。
“3”即联动“教学三方”: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学习协同与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小组、教师三方互为联动,组成稳固的教学人际链。
“4”即寻求“四个突破”:实施适宜的教学策略,使课程教学出现的自主学习成效难于有效控制,资源有效应用不够、网上交互不够活跃、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有所突破。
“5”即综合利用“五条教学资源渠道”:导学教师采取措施,用好、用活教材等纸质媒介、导学教师推荐资源、学生自建资源、其它网站学习资源等五个教学资源渠道,为知识的自我构建做好资源支撑。
“6”即打造“六个教学阶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框架下,将教学过程细分为“确立课程专题学习目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荐、小组成员在网络环境下互学、教师集中辅导、教师指导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专题教学活动的考核与评价”六个教学阶段,在每一阶段导入针对性的方法导学、资源导学、策略导学、服务助学等,以较好地实施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 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
课题组在认真总结,经过了文献研究、实地访问,网上考查,理论概括,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结合网络设施条件,学生学习条件的“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框架。
3.1 模式构建缘由
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关键词是“小组”和“专题”,小组学习即协作学习,这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能弥补远程教育互动性较为欠缺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在协同解决问题时构建知识,有利于学生交流研讨深化知识,有利于学生相互砥砺学习。
“专题学习”是教学设计的策略,是将学科知识内容专题式模块分解,教师按专题导学,使课程教学过程的构架线索清晰,教学目标细化,其出发点是基于激活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效能与教师的导学功能,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
3.2 模式框架
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是在学导式教学模式框架指导下的微观模式的综合构建。该模式以合作学习为支架,以个别学习为基础,以集中教学为辅助,三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彰显了协作学习模式的特征优势。
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确定课程专题学习目标、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利用网络环境互学、教师集中辅导、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考核评价六个循序渐进阶段。
(1)确定课程专题学习目标阶段: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将课程内容专题化构建,在课程教学总目标下,确定每专题学习目标,向小组下达自学任务,推荐网上资源导学方案,此阶段主要是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师的导学作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学阶段:小组成员接受专题学习任务后,开展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并接受课程辅导教师的督学,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课程专题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3)利用网络环境分工合作交互学习阶段: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环境与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和讨论,加深知识的理论构建,增进成员间的协作与沟通。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协作学习达到加强知识自我构建,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集中辅导阶段:是对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交互学习集中性问题的集体答疑和知识重难点的辅导,以突出教师的导学功能,提高学习成效。
(5)主题性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学的基础上,选择重要专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集中在一起或依托网络开展案例收集分析型、考察调研型、知识竞赛型等主题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和实践精神。
(6)考核评价阶段:小组提交专题教学活动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实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小论文、交流与辩论等,各小组与辅导教师一同参与评价考核,取其不同权重将评价结果记入小组成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教务科根据师生评比结果进行表彰,以此达到运用评价和激励手段促进小组学习活动的目的。
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由以上六个核心阶段循环而构成模式的流程。(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流程图)
4 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按照突出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的“123456”网上教学设计思路,我们选择了医科学生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医学心理学》一课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课程导学教师在模式指导下指导学生制定了课程学习计划,通过建立课程教学博客向学生推荐了网上学习资源,包括学习的网站和电子书刊、纸质书籍,学生可按计划根据每一专题的内容特点分别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合适的媒体学习资源和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活动,设计了学生逆行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习工作中搜集案例,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小组筛选典型案例,小组网上讨论分析案例,提交案例分析电子报告,由小组互评等教学实训活动。小组成员在小组学习总结中表示:首先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较好地运用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实际应用。其次讨论过程中,同学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加强了同学间的学术沟通,促进了团队合作,加深了同学的友情。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差距所在,一是教学模式构建的软环境包括师生的教学理念,学习支持服务,组织与管理,人际合作环境等等离模式构建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还未能与教学模式同步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模式作用与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二是如何根据各专业各课程的不同特点构建基于网络的高效能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我们探索传统课堂与网上先进技术与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的步伐还将继续行进,我们不会因此而停歇,更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国教育科研网.
[3]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教育研究,2008(4).
[4]谢韦韦.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8.
关键词课堂 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以其师生、生生的面对面信息场交互,教学情感的直观传递,教学信息场的可控性、灵便性等显著优势,为传承并创造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渗透,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也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深化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为此,我们成立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拟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以优化传统课堂的视角,建立立足传统课堂,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呈现课堂内外空间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教学相兼容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提升课程教学成效。现提出一些探讨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
1 构建计算机网络辅助条件下,课程教学模式目标
1.1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途径,拓展教学空间
课题组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调研认为,单一地使用传统讲解加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仍处于单方传导被动认知状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学习空间的拓展,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途径,拓展教学空间寻找教学功能丰富,可实现课堂内外空间的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相教学兼容的教学手段,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的必经之路。
1.2 建立教师导学机制,打造适宜的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规范教师网上导学行为,整合导学功能,使教师的资源导学、方法导学、讲解导学、实践导学、问题导学、评价导学等多种导学行为在各教学阶段协调发挥作用,从而构建适宜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且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
1.3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探索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
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成效性是深化课程教學的关键点,也是课程教学模式中改革的难点,如何通过科学的课程教学设计,来达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探索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也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需要认真研究,积极实践的内容。
1.4 突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在兼容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怎样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凸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技能性、创新性,从而达到远程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应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2 计算机网络辅助条件下,课程微观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在模式构建目标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富有创新性、具有操作性,突出了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的“123456”网上教学设计思路。
“1”即突出“一个特色”:突出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教学的分离性、网上教学的互动性,教学资源丰富多元性,学习的便捷性等远程教学特色。
“2”即兼容“两个通道”:一是用好传统的大学课堂,发挥好传统课堂师生和生生面对面的教学优势,又对其课堂空间、时间、容量限制等不足,寻求一个教学功能丰富,可实现远程实时交互,传输信息衰减较少,契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通道或平台,使其二者功能互补,满足教学需求。
“3”即联动“教学三方”: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学习协同与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小组、教师三方互为联动,组成稳固的教学人际链。
“4”即寻求“四个突破”:实施适宜的教学策略,使课程教学出现的自主学习成效难于有效控制,资源有效应用不够、网上交互不够活跃、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有所突破。
“5”即综合利用“五条教学资源渠道”:导学教师采取措施,用好、用活教材等纸质媒介、导学教师推荐资源、学生自建资源、其它网站学习资源等五个教学资源渠道,为知识的自我构建做好资源支撑。
“6”即打造“六个教学阶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框架下,将教学过程细分为“确立课程专题学习目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荐、小组成员在网络环境下互学、教师集中辅导、教师指导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专题教学活动的考核与评价”六个教学阶段,在每一阶段导入针对性的方法导学、资源导学、策略导学、服务助学等,以较好地实施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 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
课题组在认真总结,经过了文献研究、实地访问,网上考查,理论概括,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结合网络设施条件,学生学习条件的“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框架。
3.1 模式构建缘由
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关键词是“小组”和“专题”,小组学习即协作学习,这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能弥补远程教育互动性较为欠缺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在协同解决问题时构建知识,有利于学生交流研讨深化知识,有利于学生相互砥砺学习。
“专题学习”是教学设计的策略,是将学科知识内容专题式模块分解,教师按专题导学,使课程教学过程的构架线索清晰,教学目标细化,其出发点是基于激活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效能与教师的导学功能,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
3.2 模式框架
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是在学导式教学模式框架指导下的微观模式的综合构建。该模式以合作学习为支架,以个别学习为基础,以集中教学为辅助,三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彰显了协作学习模式的特征优势。
小组专题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确定课程专题学习目标、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利用网络环境互学、教师集中辅导、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考核评价六个循序渐进阶段。
(1)确定课程专题学习目标阶段: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将课程内容专题化构建,在课程教学总目标下,确定每专题学习目标,向小组下达自学任务,推荐网上资源导学方案,此阶段主要是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师的导学作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学阶段:小组成员接受专题学习任务后,开展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并接受课程辅导教师的督学,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课程专题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3)利用网络环境分工合作交互学习阶段: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环境与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和讨论,加深知识的理论构建,增进成员间的协作与沟通。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协作学习达到加强知识自我构建,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集中辅导阶段:是对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交互学习集中性问题的集体答疑和知识重难点的辅导,以突出教师的导学功能,提高学习成效。
(5)主题性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学的基础上,选择重要专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集中在一起或依托网络开展案例收集分析型、考察调研型、知识竞赛型等主题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和实践精神。
(6)考核评价阶段:小组提交专题教学活动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实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小论文、交流与辩论等,各小组与辅导教师一同参与评价考核,取其不同权重将评价结果记入小组成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教务科根据师生评比结果进行表彰,以此达到运用评价和激励手段促进小组学习活动的目的。
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由以上六个核心阶段循环而构成模式的流程。(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流程图)
4 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按照突出兼容传统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的“123456”网上教学设计思路,我们选择了医科学生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医学心理学》一课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课程导学教师在模式指导下指导学生制定了课程学习计划,通过建立课程教学博客向学生推荐了网上学习资源,包括学习的网站和电子书刊、纸质书籍,学生可按计划根据每一专题的内容特点分别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合适的媒体学习资源和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活动,设计了学生逆行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习工作中搜集案例,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小组筛选典型案例,小组网上讨论分析案例,提交案例分析电子报告,由小组互评等教学实训活动。小组成员在小组学习总结中表示:首先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较好地运用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实际应用。其次讨论过程中,同学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加强了同学间的学术沟通,促进了团队合作,加深了同学的友情。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差距所在,一是教学模式构建的软环境包括师生的教学理念,学习支持服务,组织与管理,人际合作环境等等离模式构建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还未能与教学模式同步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模式作用与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二是如何根据各专业各课程的不同特点构建基于网络的高效能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我们探索传统课堂与网上先进技术与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的步伐还将继续行进,我们不会因此而停歇,更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国教育科研网.
[3]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教育研究,2008(4).
[4]谢韦韦.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