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普通高校学生要薄弱一些,加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学生在高职院校安全、健康、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促使其学到过硬的专业技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问题 策略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因此,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使得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来看,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生管理缺乏针对性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中职或职高学校。但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却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而是将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死搬硬套过来。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特殊的群体,具有与普通高校不同的个性特征:高职生头脑灵活,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是,高职生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较差。现存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制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因此其管理效果不甚理想。
(二)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一是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生主要来源于中职、高职、普高和社会生等,成绩差距非常大,因此,这些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学习能力两极分化问题十分突出。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十分薄弱,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不强,行为习惯普遍较差,缺乏严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加上年轻气盛,容易做出比较极端的过激行为,因此,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难。
二是学生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从当前在校的高职学生来看,主要是“9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们大多比较自私、任性,具有比较张扬的个性。他们不善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加上长期以来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下,不愿意受约束,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辅导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辅导员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关系着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从当前来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上还有待提升,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方法呆板,缺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当学生出现某些违纪行为时,没有注重从情感上、心理上去沟通,处理问题的刚性过大,弹性太小。二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不注重从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大大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高职生实际进行管理,增强高职生管理的针对性
一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坚决删除一些与高职生实际不匹配的制度,确保管理制度与高职生实际相符合,以增强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对于进行学生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应该加强对其学生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绩与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等相挂钩,对于学生管理绩效优秀者,予以重奖。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在学生中的作用,充分借助各种评优评模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评优管理机制,从管理上避免疏漏,确保评优机制的真实性、公正性,提升评优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从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自觉遵守、支持和维护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素质
一是从各高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选聘学生辅导员,因为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工作潜力大,容易和学生接近。二是要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工作考核。三是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三)狠抓学生思想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是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要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二是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性、人文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将学生管理工作放在影响学生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法,采用新的理念、新的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亚伟.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1(26): 234-235
[2]宋存霞.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辅导员管理艺术[J].黑河教育, 2012(1): 54-55
[3]徐建灵.高职院校“导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新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23(6): 18-21
作者简介:
崔昕(1981~),学历:本科,专业:旅游管理,职称:助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问题 策略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因此,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使得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来看,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生管理缺乏针对性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中职或职高学校。但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却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而是将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死搬硬套过来。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特殊的群体,具有与普通高校不同的个性特征:高职生头脑灵活,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是,高职生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较差。现存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制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因此其管理效果不甚理想。
(二)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一是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生主要来源于中职、高职、普高和社会生等,成绩差距非常大,因此,这些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学习能力两极分化问题十分突出。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十分薄弱,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不强,行为习惯普遍较差,缺乏严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加上年轻气盛,容易做出比较极端的过激行为,因此,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难。
二是学生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从当前在校的高职学生来看,主要是“9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们大多比较自私、任性,具有比较张扬的个性。他们不善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加上长期以来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下,不愿意受约束,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辅导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辅导员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关系着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从当前来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上还有待提升,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方法呆板,缺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当学生出现某些违纪行为时,没有注重从情感上、心理上去沟通,处理问题的刚性过大,弹性太小。二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不注重从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大大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高职生实际进行管理,增强高职生管理的针对性
一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坚决删除一些与高职生实际不匹配的制度,确保管理制度与高职生实际相符合,以增强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对于进行学生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应该加强对其学生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绩与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等相挂钩,对于学生管理绩效优秀者,予以重奖。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在学生中的作用,充分借助各种评优评模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评优管理机制,从管理上避免疏漏,确保评优机制的真实性、公正性,提升评优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从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自觉遵守、支持和维护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素质
一是从各高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选聘学生辅导员,因为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工作潜力大,容易和学生接近。二是要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工作考核。三是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三)狠抓学生思想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是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要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二是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性、人文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将学生管理工作放在影响学生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法,采用新的理念、新的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亚伟.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1(26): 234-235
[2]宋存霞.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辅导员管理艺术[J].黑河教育, 2012(1): 54-55
[3]徐建灵.高职院校“导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新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23(6): 18-21
作者简介:
崔昕(1981~),学历:本科,专业:旅游管理,职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