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圈套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圈套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开展的一种用于切除结肠小息肉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直径≤10 mm的结肠息肉,其不需要黏膜下注射和电凝,对黏膜下层血管的损伤较小,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逊于传统的热圈套切除术,还具有缩短结肠镜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等优点。由于冷圈套切除术的迟发性出血率较低,故特别适用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未来冷圈套切除术的适应证有望扩大到>10 mm的无蒂息肉。该文就冷圈套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TRP通道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和免疫细胞等,广泛参与调控IBD的免疫炎性反应和内脏痛,对IBD的进展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参与IBD病程的TRP通道主要包括TRPV1、TRPV4、TRPA1和TRPM8。该文就TRPV1、TRPV4、TRPA1和TRPM8在IB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