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的拟定要讲究规范,通俗易懂、易记易做。字体要易于辨认,摆放要遵循“竖写右读”“横写左读”的规范。不能故弄玄虚,篡改成语。
[关键词] 校训;通俗易懂;易记易做
去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进校门,但见教学楼上方竖写两行字,左边的小字是用隶书书写的“砥德砺行,博学笃志”,右边的大字是用小篆书写的“德行学志”。这几个篆书写的是什么字?这几行字是校训,还是校风,抑或是标语口号?左边的小字和右边的大字是什么关系?……对此,笔者是满脑子疑惑。经该校有关领导解释,才知道这是该校校训,左边的隶书小字“砥德砺行,博学笃志”是校训,右边的大字篆书“德行学志”是从校训中提取的关键字。“这个校训有点特别,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这是笔者发自内心,但没有言传的初步判断。回到家里,深入研究一番,确认这个校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一、不易辨认
用小篆书写的“德行学志”在刚刚做成镶嵌在教学楼之上的时候,这所学校的一百六七十位教师,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认得出来这几个字是什么,中小学生更是望字兴叹,一脸糊涂。试想,连字都不认识,那么这个校训又如何能够起到评价、导引、激励的作用?
二、格式错误
我国上古文字一般是写在竹简上的“竖写右读”,而西方最初的文字是写在羊皮卷上的“横写左读”,随着西方书写方式的传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学者提出汉字“横行”的建议,1955年元旦出版的《光明日报》率先采用了从左到右的横行书写形式。1955年11月,全国17家中央报纸已有13家采用了横排方式。1956年元旦,《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此后,全国出版物统一改成横行的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说,按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一般都是横写左起。校园搞点古文化传承无可厚非,但要遵守规范。既然是竖写就要遵循竖写的规范——竖写右起。即那行用隶书书写的小字“砥德砺行,博学笃志”要放右边,那行用小篆书写的大字“德行学志”要放在左边。
三、左右兩行字的关系不伦不类
既然是一大一小的左右两行字,就说明这两行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一大一小的左右两行字排列的方式在新闻中常见,一般关系是:小字是引标题,也称引题、眉题、肩题。其作用是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中心、解释意义等。
大字是主标题,也称中心标题、正标题、母题。其作用是概括主要事实或中心思想。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
有时在主题下还有副标题,也称辅题、子题,其作用是补充说明主标题内容。
上述校训符合新闻标题的排列方式吗?显然不符合。那么,这种方式有据可查吗?没有,起码在笔者所能查询的范围内还无据可考。
四、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
“德行学志”是汉语中的词语吗?不是。如果没有人解释这句话是从校训“砥德砺行,博学笃志”中提取的关键字,“德行学志”四个字要分别解释的话,谁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又能知道这是四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而不是一句话?这种有违常理的做法只能令人一头雾水。
试想,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以凝练成“强息德物”,上海交大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可以凝练成“水源国校”来悬挂于正门之上让师生记忆践行吗?显然不可以。因为即使是像上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训的排列方式,也是令人费解的。
五、篡改成语
再看这校训中的“砥德砺行”,查遍所有工具书,均无此词语。倒是有成语“砥节砺行”——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意为磨炼节操与德行。也有“砥砺德行”的成语,意为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莫非是根据成语“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主观臆造出来的“砥德砺行”?那么,“砥节砺行”“砥砺德行”可以改为“砥德砺行”吗?笔者认为,不可以!为什么?
1.篡改“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违背常识
“砥节砺行”之中的“节”和“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节”是“节操”,亦称“气节”“操守”。是人的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它指一个人在任何条件和处境下,都能笃守某种被誉为高尚纯正的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具有高尚节操者,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
“行”是“品行”“德行”,是指人的行为品德。
“砥砺德行”中的“德行”并非两个概念,而是一个概念,是指道德品行的素质,一般指道德品行。
“节”和“行”两个方面的义项都包含在“德”的含义中。这个“德”是个大概念,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生“德”的要求是: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孝敬长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
由此可见,“行”是“德”的体现,将“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改成“砥德砺行”,是把“德”和“行”分割成两个并列概念的“一意孤行”。
2.篡改“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违反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广发201396号)中指出,随意篡改、乱用成语,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不规范、不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象,尤其是乱改乱用成语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迅速纠正,对故意违规的传媒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广播电视尚且如此,作为教书育人最重要场所的学校不更应如此吗?
诸如以上校训问题的例子,全国不计其数。其实,校训不必搞得如此艰深晦涩,尤其是中小学校,因为中小学生文化水平还很有限。校训要在“立德树人”和凸显学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通俗易懂,易记易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记不要空喊口号,要落实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纵观全国名校的校训,无一不是这种观念的典范。例如,创办于1930年秋的上海市洋泾中学的校训是“负责”,1934年创办的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的校训是“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河北衡水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上海建平中学的校训是“今天我以建平为荣,明天建平以我为荣”,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的校训是“明礼、勤奋、严谨、创新”等。谁又能说这种通俗易懂得近似于浅白的校训不能教育、激励人呢?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翰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莹)
[关键词] 校训;通俗易懂;易记易做
去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进校门,但见教学楼上方竖写两行字,左边的小字是用隶书书写的“砥德砺行,博学笃志”,右边的大字是用小篆书写的“德行学志”。这几个篆书写的是什么字?这几行字是校训,还是校风,抑或是标语口号?左边的小字和右边的大字是什么关系?……对此,笔者是满脑子疑惑。经该校有关领导解释,才知道这是该校校训,左边的隶书小字“砥德砺行,博学笃志”是校训,右边的大字篆书“德行学志”是从校训中提取的关键字。“这个校训有点特别,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这是笔者发自内心,但没有言传的初步判断。回到家里,深入研究一番,确认这个校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一、不易辨认
用小篆书写的“德行学志”在刚刚做成镶嵌在教学楼之上的时候,这所学校的一百六七十位教师,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认得出来这几个字是什么,中小学生更是望字兴叹,一脸糊涂。试想,连字都不认识,那么这个校训又如何能够起到评价、导引、激励的作用?
二、格式错误
我国上古文字一般是写在竹简上的“竖写右读”,而西方最初的文字是写在羊皮卷上的“横写左读”,随着西方书写方式的传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学者提出汉字“横行”的建议,1955年元旦出版的《光明日报》率先采用了从左到右的横行书写形式。1955年11月,全国17家中央报纸已有13家采用了横排方式。1956年元旦,《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此后,全国出版物统一改成横行的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说,按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一般都是横写左起。校园搞点古文化传承无可厚非,但要遵守规范。既然是竖写就要遵循竖写的规范——竖写右起。即那行用隶书书写的小字“砥德砺行,博学笃志”要放右边,那行用小篆书写的大字“德行学志”要放在左边。
三、左右兩行字的关系不伦不类
既然是一大一小的左右两行字,就说明这两行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一大一小的左右两行字排列的方式在新闻中常见,一般关系是:小字是引标题,也称引题、眉题、肩题。其作用是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中心、解释意义等。
大字是主标题,也称中心标题、正标题、母题。其作用是概括主要事实或中心思想。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
有时在主题下还有副标题,也称辅题、子题,其作用是补充说明主标题内容。
上述校训符合新闻标题的排列方式吗?显然不符合。那么,这种方式有据可查吗?没有,起码在笔者所能查询的范围内还无据可考。
四、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
“德行学志”是汉语中的词语吗?不是。如果没有人解释这句话是从校训“砥德砺行,博学笃志”中提取的关键字,“德行学志”四个字要分别解释的话,谁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又能知道这是四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而不是一句话?这种有违常理的做法只能令人一头雾水。
试想,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以凝练成“强息德物”,上海交大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可以凝练成“水源国校”来悬挂于正门之上让师生记忆践行吗?显然不可以。因为即使是像上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训的排列方式,也是令人费解的。
五、篡改成语
再看这校训中的“砥德砺行”,查遍所有工具书,均无此词语。倒是有成语“砥节砺行”——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意为磨炼节操与德行。也有“砥砺德行”的成语,意为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莫非是根据成语“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主观臆造出来的“砥德砺行”?那么,“砥节砺行”“砥砺德行”可以改为“砥德砺行”吗?笔者认为,不可以!为什么?
1.篡改“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违背常识
“砥节砺行”之中的“节”和“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节”是“节操”,亦称“气节”“操守”。是人的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它指一个人在任何条件和处境下,都能笃守某种被誉为高尚纯正的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具有高尚节操者,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
“行”是“品行”“德行”,是指人的行为品德。
“砥砺德行”中的“德行”并非两个概念,而是一个概念,是指道德品行的素质,一般指道德品行。
“节”和“行”两个方面的义项都包含在“德”的含义中。这个“德”是个大概念,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生“德”的要求是: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孝敬长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
由此可见,“行”是“德”的体现,将“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改成“砥德砺行”,是把“德”和“行”分割成两个并列概念的“一意孤行”。
2.篡改“砥节砺行”或“砥砺德行”违反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广发201396号)中指出,随意篡改、乱用成语,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不规范、不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象,尤其是乱改乱用成语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迅速纠正,对故意违规的传媒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广播电视尚且如此,作为教书育人最重要场所的学校不更应如此吗?
诸如以上校训问题的例子,全国不计其数。其实,校训不必搞得如此艰深晦涩,尤其是中小学校,因为中小学生文化水平还很有限。校训要在“立德树人”和凸显学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通俗易懂,易记易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记不要空喊口号,要落实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纵观全国名校的校训,无一不是这种观念的典范。例如,创办于1930年秋的上海市洋泾中学的校训是“负责”,1934年创办的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的校训是“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河北衡水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上海建平中学的校训是“今天我以建平为荣,明天建平以我为荣”,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的校训是“明礼、勤奋、严谨、创新”等。谁又能说这种通俗易懂得近似于浅白的校训不能教育、激励人呢?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翰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