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还有不少农村初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很不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数学课程标准下,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学习,重在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推进素质教育,于是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难教又难学的学科,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因而数学教师的感觉都是: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问题出在哪里呢?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我就如何更新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农村中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浅、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知之甚少,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其次家长多数是文盲或文化水平很低,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认得自己的名字和男女二字就行了”,三是现在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工作,形成新一波的“读书无用论”。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在知识教学方面多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知识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讽刺他们、打击他们,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线段》时,我叙述一幅“场景”:一头毛驴拉一辆车向田间送粪,小驴驹跟在后边悠然自得地啃着路边的青草。猛抬头,看到老驴已经拉着车子拐过了一个弯,小驴驹急着赶上妈妈,也不走大路,斜着从地里向车子追去。请问:小驴驹采用的是一条什么几何原理?顿时,学生们的神情专注了,小驴驹也懂得几何原理?大家急切的向书中探求结果:连续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三、应用正确地数学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但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不会使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老师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不懂不会的地方要让他们“打记号”,如:圆的切线的概念不懂,就要此做上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专心听教师讲,从而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如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我先给学生讲清什么是分析法:从问题的结论开始推理,一直推到条件的方法;什么是综合法:从题目的条件开始推理,最后推到结论的方法。 然后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练习,与学生一起总结证明题的解题思路:依题意、画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分析”逆推证题路,“综合”写出全过程。“分析”方法行不通,“综合”、“分析”两头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解关于圆的切线的题目时,我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已知切线、证切线,切点半径必相连等辅助线作法,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以联想分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式与分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通过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改进,使学生从学习兴趣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学习目标的“学会”变成“会学”, 教学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难教又难学的学科,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因而数学教师的感觉都是: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问题出在哪里呢?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我就如何更新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农村中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浅、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知之甚少,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其次家长多数是文盲或文化水平很低,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认得自己的名字和男女二字就行了”,三是现在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工作,形成新一波的“读书无用论”。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在知识教学方面多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知识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讽刺他们、打击他们,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线段》时,我叙述一幅“场景”:一头毛驴拉一辆车向田间送粪,小驴驹跟在后边悠然自得地啃着路边的青草。猛抬头,看到老驴已经拉着车子拐过了一个弯,小驴驹急着赶上妈妈,也不走大路,斜着从地里向车子追去。请问:小驴驹采用的是一条什么几何原理?顿时,学生们的神情专注了,小驴驹也懂得几何原理?大家急切的向书中探求结果:连续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三、应用正确地数学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但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不会使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老师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不懂不会的地方要让他们“打记号”,如:圆的切线的概念不懂,就要此做上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专心听教师讲,从而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如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我先给学生讲清什么是分析法:从问题的结论开始推理,一直推到条件的方法;什么是综合法:从题目的条件开始推理,最后推到结论的方法。 然后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练习,与学生一起总结证明题的解题思路:依题意、画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分析”逆推证题路,“综合”写出全过程。“分析”方法行不通,“综合”、“分析”两头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解关于圆的切线的题目时,我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已知切线、证切线,切点半径必相连等辅助线作法,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以联想分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式与分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通过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改进,使学生从学习兴趣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学习目标的“学会”变成“会学”, 教学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