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214株淋球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率7.94 %(17/214),耐药率为92.06%(197/214
【机 构】
:
570206海口,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570206海口,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570206海口,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570206海口,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570206海口,海南省皮肤性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214株淋球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率7.94 %(17/214),耐药率为92.06%(197/214);头孢曲松敏感率24.30%(52/214),中度敏感率为75.70%(162/214);未发现耐大观霉素的菌株.多重耐药情况:对四环素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39株(18.22%),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菌株66株(30.84%),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91株(42.52%),对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37株(17.29%).检出TRNG 101株(47.20%),TetM基因分型结果99株(98.02%)荷兰型,2株(1.98%)美国型.检出PPNG 65株(30.37%),TEM-1基因分型结果55株(84.62%)亚州型,10株(15.38%)非州型,未见多伦多型、里约型.结论 海南省淋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高,应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PPNG以亚州型为主,非州型次之;TRNG以荷兰型为主,偶见美国型。
其他文献
患者男,23岁.因反复口腔溃疡伴皮肤红色斑块及疼痛性结节1年,加重10 d于2011年5月以血管炎收住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舌部出现溃疡,尔后颜面部出现黄豆大小红色斑块伴轻微疼痛,同时双小腿伸侧出现小枣大小不等红色结节,触痛明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不详,给予静脉输液治疗(药物及剂量不详)后好转.此后每月上述症状发作1次,头皮、面、颈后等部位皮损为隆起性红色斑块,初起黄豆大小,类圆、半环形或不规则
目的 检测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分析和探讨CXCR5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10例健康人皮肤中CXCR5的表达.结果 CXCR5在健康人皮肤表达于基底细胞层,主要表达于细胞质、细胞膜处;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中表达于基底细胞层与棘细胞层.CXCR5在健康人皮肤中阳性细胞表
患者女,50岁.右上肢皮肤结节、斑块、红肿、溃烂6年,右臀部斑块2年,右面颊斑块1年.曾单独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无效.右上肢及臀部皮损组织病理及PAS染色均可见真皮内宽大呈直角分支菌丝.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不规则毛霉.联合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2个月仍无效,改为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总量1 060 mg)治疗,患者右面颊、右臀部斑块肿胀逐渐消退,右上肢包括右手背斑块、红肿、坏死、黑痂消退
中医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形成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由于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治法方药各异,虽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时使人难以掌握.本共识对中成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提出适当的建议,以便形成易于掌握、可行性好的指导意见.一、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1]中的白疕和《临床诊疗指南-皮肤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Ⅰ型胶原蛋白及其迁移的影响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在离体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上,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ranswell迁移试验,观察尾加压素Ⅱ对细胞的促分泌和迁移作用.加入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阻断剂,观察其对尾加压素Ⅱ效应的影响.结果 尾加压素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尾加压素Ⅱ浓度为10-10、10-9、10
目的 比较分枝杆菌DNA提取的常用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的冻融法和两种试剂盒(A、B)对不同浓度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纯菌悬液及模拟标本进行总DNA提取.通过检测DNA纯度和PCR产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应用临床皮肤组织标本进一步验证.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分枝杆菌DNA均能用于PCR检测.试剂盒A获得的DNA纯度最高,冻融法其次,试剂盒B杂质最多;灵敏性检测显示3种方法可
面部瘢痕因处于暴露部位,患者有强烈的治疗需求和要求.手术治疗包括瘢痕切除缝合、瘢痕“Z”改形和“W”改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我们应用几何分解线闭合改形(geometric broken line closure technique,GBLC)联合微等离子体(micro-plasma)治疗面部条索形瘢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患者女,60岁.反复双下肢结节、溃疡、坏死1年,加重6个月.患者1年前,出现左下肢结节、溃疡、坏死,皮肤瘢痕、硬化,皮损沿血管走行,伴有间断发热.2012年8月16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皮肤血管炎,给予甲泼尼龙80 mg/d治疗15d,皮损好转,但糖皮质激素减量后病情出现反复.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7年,贫血病史2年及甲状腺结节病史1年。
患者女,41岁,以躯干部紫红色皮疹9年余为主诉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腰腹部出现紫红色皮疹,微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色素性荨麻疹,给予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皮疹未见消退,逐渐增多至背部.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况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年余,表现为偶尔返酸、暖气,无其他胃肠道症状.无其他疾病史及家族史。
Kobner现象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现象,也称同形反应,1986年由Kobner率先提出,最初用来描述银屑病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机械损伤后出现银屑病样皮损这一现象.此后,在白癜风、扁平苔藓、毛囊角化病等多种疾病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Kobner现象的概念也随之扩展,现泛指患有某种皮肤病的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非特异性损伤后出现原皮肤病类似皮损的现象.而在1991年,Happle等提出反向Kobner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