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1月,《科学》杂志在上海问世,开启了中国科学传播事业的新时代。自那时起,《科学》承担起了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历史使命。
为纪念《科学》的百岁华诞,笔者考述百年前创刊过程的细节,觅踪记史,以缅怀前辈,激励后人。
任鸿隽主张留学生承担起科学传播之重任
1914年1月,任鸿隽担任《留美学生季报》主笔。在此期间,他比较中西国力差距,思索救国之策,认为中国因无“学界”而导致“学术荒芜”,是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中国向西方强国学习,要先由少数人组织起学界。创办刊物,传播科学。因为留学生们既有国学的功底,又在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知识,因此应该在文字上承担起这一责任。“留学之职,在于贩彼所有,济我所无”,他把这一主张写在《建立学界论》的文章中,后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
发起创办《科学》的倡议书
1914年5月,任鸿隽等中国留学生在康奈尔大学校园内闲谈中议论天下大事,为挽救国家危局,从长计议,觉得应该创办一份介绍国外科学事业发展的期刊。学年大考过后的6月10日晚间,一些人聚集在学生公舍任鸿隽的寝室内议事,“相约为《科学》杂志之作,月刊一册以饷国人”。为此起草了《科学月刊缘起》,在中国留学生中散发。在“缘起”上签名的有胡达(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任鸿隽,这9人即为《科学》创刊之发起人。
成立“科学社”
为保障《科学》之出版,创刊发起者们提出成立科学社,“暂时取一种公司形式”。约于6月下旬,起草《科学社招股章程》,声明本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
成立科学社董事会
1914年8月11日 由赵元任主持召开社员会议,组建科学社董事会,当选的5名董事为:任鸿隽(会长)、赵元任(秘书)、秉志(会计)、胡明复和周仁。另由杨杏佛任编辑部部长,过探先任营业部部长,金邦正任推广部部长。据《赵元任年谱》,科学社董事于1915年10月转为中国科学社董事。
忙于撰稿的夏季
在筹备阶段,因外界尚不知情,创刊所用稿件只能以科学社发起人为主体来撰写。他们分工按月承担文字若干页,限时交卷。1914年夏天,他们“朝以继夕,夜以继日的,只是忙的《科学》”。9月2日,编辑部举行首次月会,正式进入编辑工作日程。
筹集股金
1914年夏,按《科学社招股章程》筹集资金的活动,也是紧锣密鼓。入社社员按每股五元交纳股金,以作为刊行《科学》的资本。曾有社员为此省吃俭用营养不足而得病。至是年年底,科学社共收股金416元。
跨洋送稿
1914年秋,待文稿和印刷费都积有三个月以上的准备后,托寰球中国学生会干事朱少屏携至上海,交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
《科学》创刊
1915年1月,《科学》月刊创刊号在上海出版发行。
创刊号在“例言”中申明本刊“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
在“发刊词”中倡导民主与科学,是为新文化运动之先声,并表达了留学生们怀抱“科学救国”理想的群体诉求。
创刊号发刊词论述科学在增进物质文明、破除愚昧迷信、增强人类健康和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此后,《科学》把“通论”类文章放在首位,后来坚持不懈地向国人阐释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事业以及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的各种功能,向国人提供了“整体”的科学观。
从创刊之日起,《科学》率先改汉字竖排为横排,率先引进西式标点符号,是为中国出版文化史上的重大创举。
为纪念《科学》的百岁华诞,笔者考述百年前创刊过程的细节,觅踪记史,以缅怀前辈,激励后人。
任鸿隽主张留学生承担起科学传播之重任
1914年1月,任鸿隽担任《留美学生季报》主笔。在此期间,他比较中西国力差距,思索救国之策,认为中国因无“学界”而导致“学术荒芜”,是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中国向西方强国学习,要先由少数人组织起学界。创办刊物,传播科学。因为留学生们既有国学的功底,又在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知识,因此应该在文字上承担起这一责任。“留学之职,在于贩彼所有,济我所无”,他把这一主张写在《建立学界论》的文章中,后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
发起创办《科学》的倡议书
1914年5月,任鸿隽等中国留学生在康奈尔大学校园内闲谈中议论天下大事,为挽救国家危局,从长计议,觉得应该创办一份介绍国外科学事业发展的期刊。学年大考过后的6月10日晚间,一些人聚集在学生公舍任鸿隽的寝室内议事,“相约为《科学》杂志之作,月刊一册以饷国人”。为此起草了《科学月刊缘起》,在中国留学生中散发。在“缘起”上签名的有胡达(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任鸿隽,这9人即为《科学》创刊之发起人。
成立“科学社”
为保障《科学》之出版,创刊发起者们提出成立科学社,“暂时取一种公司形式”。约于6月下旬,起草《科学社招股章程》,声明本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
成立科学社董事会
1914年8月11日 由赵元任主持召开社员会议,组建科学社董事会,当选的5名董事为:任鸿隽(会长)、赵元任(秘书)、秉志(会计)、胡明复和周仁。另由杨杏佛任编辑部部长,过探先任营业部部长,金邦正任推广部部长。据《赵元任年谱》,科学社董事于1915年10月转为中国科学社董事。
忙于撰稿的夏季
在筹备阶段,因外界尚不知情,创刊所用稿件只能以科学社发起人为主体来撰写。他们分工按月承担文字若干页,限时交卷。1914年夏天,他们“朝以继夕,夜以继日的,只是忙的《科学》”。9月2日,编辑部举行首次月会,正式进入编辑工作日程。
筹集股金
1914年夏,按《科学社招股章程》筹集资金的活动,也是紧锣密鼓。入社社员按每股五元交纳股金,以作为刊行《科学》的资本。曾有社员为此省吃俭用营养不足而得病。至是年年底,科学社共收股金416元。
跨洋送稿
1914年秋,待文稿和印刷费都积有三个月以上的准备后,托寰球中国学生会干事朱少屏携至上海,交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
《科学》创刊
1915年1月,《科学》月刊创刊号在上海出版发行。
创刊号在“例言”中申明本刊“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
在“发刊词”中倡导民主与科学,是为新文化运动之先声,并表达了留学生们怀抱“科学救国”理想的群体诉求。
创刊号发刊词论述科学在增进物质文明、破除愚昧迷信、增强人类健康和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此后,《科学》把“通论”类文章放在首位,后来坚持不懈地向国人阐释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事业以及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的各种功能,向国人提供了“整体”的科学观。
从创刊之日起,《科学》率先改汉字竖排为横排,率先引进西式标点符号,是为中国出版文化史上的重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