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美育,提升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美育溶入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是适应造就和培养更多创新性职业人才的需要。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验职业的美,使其成为既能感受职业的美,又能鉴赏职业的美;既能表现职业的美,更能创造职业的美的优秀职校生。
关键词:美育;就业指导;融入;体验;职业;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44-02
“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綱要》第六张职业教育部分还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将美育溶入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是适应造就和培养更多创新性职业人才的需要。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业指导教学既要关照学生的就业心理,又要在学生的求职方式和求职技巧方面悉心点播;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又要引领学生自主创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
就学科分类而言,就业指导通常被归入德育的范畴。叶朗教授认为:德育是行为规范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就业指导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就属于这种情形。然而,要解决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使他们能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仅靠德育,就显得单薄乏力了。也就是说,“对于人精神的更深的层面,德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德育作用有限的方面,美育恰恰可以大有作为。叶朗教授说:“美育是熏陶、感发,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美育对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美育渗透于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无疑会大大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的作用和功能。
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验职业之美,通过职业之美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审美是一种体验活动,再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善于把职业纳入审美对象的范畴,让学生去体验和发现执业活动中的敬业之美、服务之美、奉献之美、创造之美。比如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状元是怎样成为状元的?学生们可能很少去思考、甚至不会去思考。把美育渗透到就业指导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就会逐渐地、自然而然地体验到,没有对本职工作情感的投入,情感不专注,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就只能空怀一腔队状元的艳羡之情。尽管许多行业把敬业精神等职业基本规范与特定行业的具体要求结合了起来,变成了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准则,便于从业人员理解和执行,也便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但敬业精神光靠职业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来自心灵的启迪,这种启迪,少不了审美活动的参与。学生们一旦对敬业精神等职业操守产生美感,这些职业操守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不再只是一种纯粹的职业规范,而是一种升华了的职业情感。
把职业当作学生们的审美对象,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育学生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就没有审美。”要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让干一行爱一行仅仅流于一种空洞的口号,就得让学生们体验到工作的可爱,职业的美好。有了工作的可爱,职业的美好这样的切身体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觉,爱一行钻一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培育了职业的美感,工作不再枯燥,而是一种享受;劳动不再苦闷,而是一种幸福。
将美育融入职业选择指导,对于端正学生们的择业观,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无为而为的功效。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所谓“”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就是这一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极端功利主义的认识,导致了部分学生思想颓废、自私偏激、缺乏上进心。“只有没有任何功利与私利目的的审美活动,才能消解人在现实世界生存中的扭曲与异化状态,成为自由、完整的生命存在。”审美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活动,同时,它又并不排斥功利。将美育融入职业选择指导,就是引领学生崇尚热爱工作、快乐工作、幸福工作的价值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们的就业心态,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实现最佳的“人职匹配”就业。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职业教育绝对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我们反对所谓“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就是因为这种择业观过于自私和功利,它只顾及就业者自身,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只把用人单位当作一个过渡,当成就业者今后择业的一个跳板,有无可奈何、把用人单位看成苟且安身之处、不必死心塌地为用人单位干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嫌疑。就业者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用人单位没有认同感,更不可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不符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职业审美观。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人生的设计,这种人生设计,如能将职业审美体验渗透其中,将有助于设计者从多方面了解和审视自己的性格、情趣、能力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方法及实现途径,,对于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将会大有裨益。
美育是培养自主创业人才的基础。创业者之所以能成为创业者,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超乎一般人的胆识和气魄,具备了宽阔、平和的胸襟,具有创造冲动,有丰富的直觉和想象力。实践证明,人的创造冲动正是来自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人要想具备这种创造冲动,需要靠美育来培养和熏陶。就近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来看,尽管国家大力扶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创业一旦成功,创业者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仍然把受雇于企业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而非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创业成功者可谓凤毛麟角。无庸讳言,创业是一条属于少数人的路,我们不能奢望大多数毕业生都朝这条路上涌,但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比例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究其根源,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风险承受力不足,固然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职业教育中美育的薄弱,特别是就业指导中美育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情形,显然也不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关注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开拓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前景。加强美育,提升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我们将能造就和培养出更多既能感受职业的美,又能鉴赏职业的美;既能表现职业的美,更能创造职业的美的优秀职校生。
参考文献
1,2,3 叶朗.应该把美育正式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管理,1999(6).
4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第308.
关键词:美育;就业指导;融入;体验;职业;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44-02
“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綱要》第六张职业教育部分还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将美育溶入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是适应造就和培养更多创新性职业人才的需要。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业指导教学既要关照学生的就业心理,又要在学生的求职方式和求职技巧方面悉心点播;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又要引领学生自主创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
就学科分类而言,就业指导通常被归入德育的范畴。叶朗教授认为:德育是行为规范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就业指导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就属于这种情形。然而,要解决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使他们能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仅靠德育,就显得单薄乏力了。也就是说,“对于人精神的更深的层面,德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德育作用有限的方面,美育恰恰可以大有作为。叶朗教授说:“美育是熏陶、感发,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美育对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美育渗透于就业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无疑会大大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的作用和功能。
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验职业之美,通过职业之美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审美是一种体验活动,再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善于把职业纳入审美对象的范畴,让学生去体验和发现执业活动中的敬业之美、服务之美、奉献之美、创造之美。比如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状元是怎样成为状元的?学生们可能很少去思考、甚至不会去思考。把美育渗透到就业指导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就会逐渐地、自然而然地体验到,没有对本职工作情感的投入,情感不专注,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就只能空怀一腔队状元的艳羡之情。尽管许多行业把敬业精神等职业基本规范与特定行业的具体要求结合了起来,变成了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准则,便于从业人员理解和执行,也便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但敬业精神光靠职业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来自心灵的启迪,这种启迪,少不了审美活动的参与。学生们一旦对敬业精神等职业操守产生美感,这些职业操守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不再只是一种纯粹的职业规范,而是一种升华了的职业情感。
把职业当作学生们的审美对象,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育学生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就没有审美。”要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让干一行爱一行仅仅流于一种空洞的口号,就得让学生们体验到工作的可爱,职业的美好。有了工作的可爱,职业的美好这样的切身体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觉,爱一行钻一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培育了职业的美感,工作不再枯燥,而是一种享受;劳动不再苦闷,而是一种幸福。
将美育融入职业选择指导,对于端正学生们的择业观,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无为而为的功效。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所谓“”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就是这一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极端功利主义的认识,导致了部分学生思想颓废、自私偏激、缺乏上进心。“只有没有任何功利与私利目的的审美活动,才能消解人在现实世界生存中的扭曲与异化状态,成为自由、完整的生命存在。”审美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活动,同时,它又并不排斥功利。将美育融入职业选择指导,就是引领学生崇尚热爱工作、快乐工作、幸福工作的价值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们的就业心态,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实现最佳的“人职匹配”就业。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职业教育绝对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我们反对所谓“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就是因为这种择业观过于自私和功利,它只顾及就业者自身,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只把用人单位当作一个过渡,当成就业者今后择业的一个跳板,有无可奈何、把用人单位看成苟且安身之处、不必死心塌地为用人单位干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嫌疑。就业者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用人单位没有认同感,更不可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不符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职业审美观。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人生的设计,这种人生设计,如能将职业审美体验渗透其中,将有助于设计者从多方面了解和审视自己的性格、情趣、能力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方法及实现途径,,对于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将会大有裨益。
美育是培养自主创业人才的基础。创业者之所以能成为创业者,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超乎一般人的胆识和气魄,具备了宽阔、平和的胸襟,具有创造冲动,有丰富的直觉和想象力。实践证明,人的创造冲动正是来自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人要想具备这种创造冲动,需要靠美育来培养和熏陶。就近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来看,尽管国家大力扶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创业一旦成功,创业者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仍然把受雇于企业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而非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创业成功者可谓凤毛麟角。无庸讳言,创业是一条属于少数人的路,我们不能奢望大多数毕业生都朝这条路上涌,但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比例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究其根源,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风险承受力不足,固然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职业教育中美育的薄弱,特别是就业指导中美育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情形,显然也不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关注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开拓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前景。加强美育,提升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美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全过程,我们将能造就和培养出更多既能感受职业的美,又能鉴赏职业的美;既能表现职业的美,更能创造职业的美的优秀职校生。
参考文献
1,2,3 叶朗.应该把美育正式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管理,1999(6).
4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第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