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科技呈指数发展速度背景下,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本文从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以及科技对艺术的认知、纵向发展、生产方式、“唯技术化”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技” “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84-03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承接了“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相似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2018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获批。纵观最近几年,“艺术与科技”对话甚是频繁,由此可见,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对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趋势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央美的“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学习,感触颇深,并由此引发了对于科技与艺术二者关系与动态影响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科学”、“科技”与“艺术”
对“科学”本身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简而言之,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认识现象背后物质运行本质的规律。1999年版的《辞海》里“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的《百科全书》则是这样表述:“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等领域的科学。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与“科技”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是在科学的规律之规定内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的手段。科学侧重于解决理论问题,技术侧重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必须符合科学规律的内在规定性。人类初期的技术多是人在无意识的活动中符合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而后期的技术多是人们的有意识而为之。古代中医是靠自身实践,不断尝试某种草药治疗某种病的实际效果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并未被现代科技手段检验其化学构成成分和其运动规律。但是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中医会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加能动地有意识地治疗疾病。
“艺”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左上是“木”,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后繁化为“藝”。好似一个人伸出双手在种植苗木。古代的“六艺”之说就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关于艺术的定义,从它诞生那一刻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何况在社会呈现指数化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新事物必定促使艺术有更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定义艺术,都不可否认它的“术”之属性。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离开了物质实体,艺术将无所依存。物质的存在形式则需要以一定的“技术”呈现为基础。
当Art289采访陈丹青对于新媒体、材质和技术手段的看法时,他说:“……艺术跟着工具走。没有油画这件事,没有雕塑这件事,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
二、科技对艺术认知的影响
科技对艺术语言的演变和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技”与“艺术”相交叉的重点部分是“技术”,但是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科学”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科学”的认识层面上。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绝不可能会产生形象逼真的绘画,也绝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本身就是一位集科学家、艺术家等一系列头衔于一身的跨学科天才。此外,正是由于摄影术的发明,19世纪的部分画家才有种绘画要走向灭亡的绝望感,迫使他们思考绘画的本体语言。于是他们探索绘画新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 转向对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的研究, 现代绘画由此诞生,其中的印象派、未来派等流派和摄影术的诞生不无关系。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具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书法绘画的历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也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看似简单的构造,其实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笔杆与笔毛经历了外扎式、夹扎式、插入式,笔毛内部结构也从相对单一的书写到功能和结构相对复杂的转变,分为笔心、一副毫(护心)、二副毫(墨池、承墨)、三幅毫(被毛)。在笔心出现之前,书法上几乎没有尖峰的出现。尚且我们不谈各种动物的毫的特点对书法的影响,单单从毛笔构造技术的发展对书法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书法形态的影响,更是深层次的艺术审美和认知的影响。
三、从历史维度看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纵向来看,科技对艺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科技类的艺术形式将会不断涌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艺术近代史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化的一种进程。正是由于有这种模拟化的欲望和需求,才促使了一系列辅助科学发展和工具的诞生。透视学、解剖学的出现以及照相机雏形——绘图仪的出现。这些透视理论和工具的出现又使得西方艺术的模拟化更加接近表面的真实。相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绘画工具的延伸。相机的出现和发展又诞生了新的艺术样式:攝影艺术的出现。尽管摄影术诞生初期,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问题进行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摄影艺术蓬勃发展。随着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呈现影像的方法:蛋白印相、湿版印相、碳转移印相、铂金印相等工艺的出现,工艺的发展促使了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成。数码科技时代的来临,高清屏幕应运而生,我们不需要打印照样可以欣赏电子类的影像作品,屏幕是不同于传统纸质形式的媒介形式,基于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影像呈现一定的交互性和动态性。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对模拟化进程的不断探索,艺术形式会越来越多的融入科技的手段。以电影为例,以前是荧幕成像,荧幕后面是胶片放映机,往后发展成数码的电子屏幕,电脑控制。数码分辨率会越来越高,现在流行的4k高清屏幕,以及已经出现的8k球幕影院也会慢慢地普及各大影院。不一样的视听效果艺术语言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科技含量的支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研发,在不久的未来艺术领域,将会出现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
四、科技对艺术生产方式的动态化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艺术作为一种对世界认知和表达的方式,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必然会对其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科技极大地提高了艺术生产方式的效率,促使艺术形式的大众化
摄影术诞生的初期,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进行各种化学实验来探索影像的呈现方法。从拍摄到冲洗成像的过程是耗时耗费的,过程是繁琐复杂。柯达公司研发了胶卷,才使得人们在拍摄过程中变得快捷,不用再自己制作胶片。2000年数码化普及之后,数码相机走进千家万户,才使得“所见即所得”的梦想得以实现,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摄影由开始的贵族化走向家庭化和平民化。摄影诞生初期,摄影器材昂贵和操作复杂,只有极少数的富贵阶层才能享受这一科技产物的“红利”,它甚至是当时一种社会高贵身份的象征。科技解放了生产力,快捷低廉的价格使它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是“摄影家”的时代到来了。摄像机和照相机同样走进了千家万户,微视频创作近年呈现井喷形势,各类微视频App不断抢夺优秀的视频资源和流量风口,人人都是“导演”也同样不期而遇。
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人类早在石器时代的就开始了雕塑活动。在数码化以前,如果想学雕塑,没有幾年的学习,做出像样的雕塑简直是不可能的。在现在的数码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3D扫描仪或者相关软件出现,人们在电脑里很容易创造出来三维的形象。借助3D打印机,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打印出一个形象逼真的雕塑作品,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普通人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自己的雕塑作品了。
(二)科技对艺术生产方式的影响体现在多种科技材料和手段的运用上
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是观察世界感受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当代科技材料艺术表达性的探索。泡沫、塑料、高科技纳米材料、树脂材料、生物技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例如生物科技与艺术结合,诞生了许多利用生物创作的艺术家和作品。2000年艺术家埃德瓦尔多(Eduardo Kac)的《绿色荧光蛋白质小兔》,“内容是通过转基因工程创作荧光兔,将一种存在于自然水母中的绿色蛋白质GFP加密基因注射到兔子的基因组中,因为GFP含有一种被钙离子激活后会发光的蛋白,且这种改良绿基因能进入所有的细胞。”[1]当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它就会发出绿色荧光。澳大利亚行为艺术家史帝拉(Stelarc)花了近10年时间将一只在实验室内通过细胞培养出来的耳朵植入了自己的手臂……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9年3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马克·奎恩的个展。其中《最终,我是完美的》是由艺术家本人在2002年联系了一个实验室,委托对方用自己的身体(即毛发)中的碳原子来制作一颗钻石。他的毛发被碳化后再石墨化,用来制作钻石。
(三)由个人的为主的创作形式逐渐变为团体协作或合作的创作形式
对于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往往涉及到不同的领域或学科,这种形式往往要求出现“合作”或者寻求他人技术支撑的协助。作品涉及“跨界”范围越广,合作团队参与者也就越多。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跨界”艺术形态,涉及到表演、服装、摄影、舞美、灯光、影视后期、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参与人数众多。
上海昊美术馆于2019年3月23日至6月2号举办的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的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创作形式涵盖了数码版画、影像、数字雕刻和机器人装置。《雕塑工厂》一只大型工业机器臂正不停地雕刻着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又名《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作品由机械和复杂的算法程序创造了全新的人造景观。作品是夸尤拉和其技术团队一起完成,但是由于作品的整体创意和思路是艺术家个人的,在整个展览大家会记住艺术家的名字,往往忘记了幕后的工作人员。“夸尤拉利用科学技术之镜探索看似对立的力量之间的紧张和平衡,譬如真实和虚拟,具象和抽象,新事物和旧事物……他纷繁多样的创作都出于自定制的计算机软件……在音乐方面,夸尤拉与伦敦交响乐团,波尔多国家交响乐团等合作。”[2]
《遇见梵高》光影互动艺术展于2016年9月27日至2017年1月8日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隆重举行。近几年特别流行的沉浸式的艺术展览特别多,类似的展览更是一个涉及灯光、动画、互动、音效、多媒体设计等综合团队共同完成。
五、审视“唯技术化”迷思
由于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技术手段的复杂化,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致使艺术家本人陷入技术误区,把手段当成目的,从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在观众欣赏展览的时候,也会相应导致观众过分关注声光电等迷惑的表现方式。
我们在观赏诸如此类灯光沉浸式的艺术展览时,会时常沉迷于酷炫的灯光装置效果,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幻的空间。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并无更多触发个人更多思考的内容。它仅仅是把已经成名的大家的作品转化了一种展现方式而已,命名为沉浸式展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在科技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魏祥奇指出“我们看到很多新艺术家在使用声音、光、电、影像、机械装置等,但事实上其中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用复杂的技术语言去模仿、复制,表达一个极为简单的感觉性的东西,甚至有为技术而技术的嫌疑”。[3]
“技术必须与创作观念和思想统一,才真正助推其艺术达到新的高度。很多大师级的艺术家似乎毕生都在考虑技术与材料的问题,原因在于所有观念和思想都必须通过语言和技术来实现”[3]。所以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上,不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我们应该清楚何为“本”,何为“末”。 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如果这样,我们难免会陷入技术化的“迷思”。
参考文献:
[1]李佳.以生物形态为媒介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展览手册[DB/OL].美术网,2019.
[3]魏祥奇.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N].美术报,2017-04-08.
关键词:“科技” “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84-03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承接了“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相似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2018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获批。纵观最近几年,“艺术与科技”对话甚是频繁,由此可见,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对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趋势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央美的“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学习,感触颇深,并由此引发了对于科技与艺术二者关系与动态影响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科学”、“科技”与“艺术”
对“科学”本身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简而言之,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认识现象背后物质运行本质的规律。1999年版的《辞海》里“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的《百科全书》则是这样表述:“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等领域的科学。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与“科技”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是在科学的规律之规定内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的手段。科学侧重于解决理论问题,技术侧重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必须符合科学规律的内在规定性。人类初期的技术多是人在无意识的活动中符合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而后期的技术多是人们的有意识而为之。古代中医是靠自身实践,不断尝试某种草药治疗某种病的实际效果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并未被现代科技手段检验其化学构成成分和其运动规律。但是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中医会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加能动地有意识地治疗疾病。
“艺”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左上是“木”,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后繁化为“藝”。好似一个人伸出双手在种植苗木。古代的“六艺”之说就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关于艺术的定义,从它诞生那一刻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何况在社会呈现指数化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新事物必定促使艺术有更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定义艺术,都不可否认它的“术”之属性。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离开了物质实体,艺术将无所依存。物质的存在形式则需要以一定的“技术”呈现为基础。
当Art289采访陈丹青对于新媒体、材质和技术手段的看法时,他说:“……艺术跟着工具走。没有油画这件事,没有雕塑这件事,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
二、科技对艺术认知的影响
科技对艺术语言的演变和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技”与“艺术”相交叉的重点部分是“技术”,但是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科学”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科学”的认识层面上。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绝不可能会产生形象逼真的绘画,也绝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本身就是一位集科学家、艺术家等一系列头衔于一身的跨学科天才。此外,正是由于摄影术的发明,19世纪的部分画家才有种绘画要走向灭亡的绝望感,迫使他们思考绘画的本体语言。于是他们探索绘画新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 转向对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的研究, 现代绘画由此诞生,其中的印象派、未来派等流派和摄影术的诞生不无关系。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具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书法绘画的历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也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看似简单的构造,其实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笔杆与笔毛经历了外扎式、夹扎式、插入式,笔毛内部结构也从相对单一的书写到功能和结构相对复杂的转变,分为笔心、一副毫(护心)、二副毫(墨池、承墨)、三幅毫(被毛)。在笔心出现之前,书法上几乎没有尖峰的出现。尚且我们不谈各种动物的毫的特点对书法的影响,单单从毛笔构造技术的发展对书法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书法形态的影响,更是深层次的艺术审美和认知的影响。
三、从历史维度看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纵向来看,科技对艺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科技类的艺术形式将会不断涌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艺术近代史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化的一种进程。正是由于有这种模拟化的欲望和需求,才促使了一系列辅助科学发展和工具的诞生。透视学、解剖学的出现以及照相机雏形——绘图仪的出现。这些透视理论和工具的出现又使得西方艺术的模拟化更加接近表面的真实。相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绘画工具的延伸。相机的出现和发展又诞生了新的艺术样式:攝影艺术的出现。尽管摄影术诞生初期,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问题进行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摄影艺术蓬勃发展。随着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呈现影像的方法:蛋白印相、湿版印相、碳转移印相、铂金印相等工艺的出现,工艺的发展促使了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成。数码科技时代的来临,高清屏幕应运而生,我们不需要打印照样可以欣赏电子类的影像作品,屏幕是不同于传统纸质形式的媒介形式,基于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影像呈现一定的交互性和动态性。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对模拟化进程的不断探索,艺术形式会越来越多的融入科技的手段。以电影为例,以前是荧幕成像,荧幕后面是胶片放映机,往后发展成数码的电子屏幕,电脑控制。数码分辨率会越来越高,现在流行的4k高清屏幕,以及已经出现的8k球幕影院也会慢慢地普及各大影院。不一样的视听效果艺术语言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科技含量的支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研发,在不久的未来艺术领域,将会出现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
四、科技对艺术生产方式的动态化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艺术作为一种对世界认知和表达的方式,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必然会对其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科技极大地提高了艺术生产方式的效率,促使艺术形式的大众化
摄影术诞生的初期,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进行各种化学实验来探索影像的呈现方法。从拍摄到冲洗成像的过程是耗时耗费的,过程是繁琐复杂。柯达公司研发了胶卷,才使得人们在拍摄过程中变得快捷,不用再自己制作胶片。2000年数码化普及之后,数码相机走进千家万户,才使得“所见即所得”的梦想得以实现,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摄影由开始的贵族化走向家庭化和平民化。摄影诞生初期,摄影器材昂贵和操作复杂,只有极少数的富贵阶层才能享受这一科技产物的“红利”,它甚至是当时一种社会高贵身份的象征。科技解放了生产力,快捷低廉的价格使它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是“摄影家”的时代到来了。摄像机和照相机同样走进了千家万户,微视频创作近年呈现井喷形势,各类微视频App不断抢夺优秀的视频资源和流量风口,人人都是“导演”也同样不期而遇。
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人类早在石器时代的就开始了雕塑活动。在数码化以前,如果想学雕塑,没有幾年的学习,做出像样的雕塑简直是不可能的。在现在的数码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3D扫描仪或者相关软件出现,人们在电脑里很容易创造出来三维的形象。借助3D打印机,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打印出一个形象逼真的雕塑作品,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普通人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自己的雕塑作品了。
(二)科技对艺术生产方式的影响体现在多种科技材料和手段的运用上
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是观察世界感受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当代科技材料艺术表达性的探索。泡沫、塑料、高科技纳米材料、树脂材料、生物技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例如生物科技与艺术结合,诞生了许多利用生物创作的艺术家和作品。2000年艺术家埃德瓦尔多(Eduardo Kac)的《绿色荧光蛋白质小兔》,“内容是通过转基因工程创作荧光兔,将一种存在于自然水母中的绿色蛋白质GFP加密基因注射到兔子的基因组中,因为GFP含有一种被钙离子激活后会发光的蛋白,且这种改良绿基因能进入所有的细胞。”[1]当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它就会发出绿色荧光。澳大利亚行为艺术家史帝拉(Stelarc)花了近10年时间将一只在实验室内通过细胞培养出来的耳朵植入了自己的手臂……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9年3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马克·奎恩的个展。其中《最终,我是完美的》是由艺术家本人在2002年联系了一个实验室,委托对方用自己的身体(即毛发)中的碳原子来制作一颗钻石。他的毛发被碳化后再石墨化,用来制作钻石。
(三)由个人的为主的创作形式逐渐变为团体协作或合作的创作形式
对于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往往涉及到不同的领域或学科,这种形式往往要求出现“合作”或者寻求他人技术支撑的协助。作品涉及“跨界”范围越广,合作团队参与者也就越多。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跨界”艺术形态,涉及到表演、服装、摄影、舞美、灯光、影视后期、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参与人数众多。
上海昊美术馆于2019年3月23日至6月2号举办的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的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创作形式涵盖了数码版画、影像、数字雕刻和机器人装置。《雕塑工厂》一只大型工业机器臂正不停地雕刻着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又名《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作品由机械和复杂的算法程序创造了全新的人造景观。作品是夸尤拉和其技术团队一起完成,但是由于作品的整体创意和思路是艺术家个人的,在整个展览大家会记住艺术家的名字,往往忘记了幕后的工作人员。“夸尤拉利用科学技术之镜探索看似对立的力量之间的紧张和平衡,譬如真实和虚拟,具象和抽象,新事物和旧事物……他纷繁多样的创作都出于自定制的计算机软件……在音乐方面,夸尤拉与伦敦交响乐团,波尔多国家交响乐团等合作。”[2]
《遇见梵高》光影互动艺术展于2016年9月27日至2017年1月8日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隆重举行。近几年特别流行的沉浸式的艺术展览特别多,类似的展览更是一个涉及灯光、动画、互动、音效、多媒体设计等综合团队共同完成。
五、审视“唯技术化”迷思
由于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技术手段的复杂化,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致使艺术家本人陷入技术误区,把手段当成目的,从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在观众欣赏展览的时候,也会相应导致观众过分关注声光电等迷惑的表现方式。
我们在观赏诸如此类灯光沉浸式的艺术展览时,会时常沉迷于酷炫的灯光装置效果,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幻的空间。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并无更多触发个人更多思考的内容。它仅仅是把已经成名的大家的作品转化了一种展现方式而已,命名为沉浸式展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在科技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魏祥奇指出“我们看到很多新艺术家在使用声音、光、电、影像、机械装置等,但事实上其中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用复杂的技术语言去模仿、复制,表达一个极为简单的感觉性的东西,甚至有为技术而技术的嫌疑”。[3]
“技术必须与创作观念和思想统一,才真正助推其艺术达到新的高度。很多大师级的艺术家似乎毕生都在考虑技术与材料的问题,原因在于所有观念和思想都必须通过语言和技术来实现”[3]。所以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上,不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我们应该清楚何为“本”,何为“末”。 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如果这样,我们难免会陷入技术化的“迷思”。
参考文献:
[1]李佳.以生物形态为媒介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展览手册[DB/OL].美术网,2019.
[3]魏祥奇.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N].美术报,20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