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的加大,很多学校的硬环境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但软环境建设却相对滞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学校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在学校风气,教育方法,教师人格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软环境建设,以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教育;软环境;建设
提起学校的环境建设,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校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环境建设,即以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为主的有形建设;另一个是软环境建设,即以校风,教育方法,教师人格和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为主的无形建设。其中,前一个具有显形性,更能够让人重视,而后一个则更具有隐行性,容易让人忽略。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的加大,很多学校的硬环境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但软环境建设却相对滞后,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共识。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尤其是软环境建设。
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风气
学校的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内部的人文色彩。换句话说,就是看这个学校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精神的人,并使得传统的品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运用和发挥。
2.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一个学校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这在知识的传授上也许会十分有效,但在学生的品性教育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事得其反。
3.教师人格
在这一点上,许多教师都没弄明白,并且不知道人格的真正含义。在这里的人格不仅包括教师的品行,还包括他们对学生的爱心。这决不是简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多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许就会找到适合你的一点或几点。
4.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学生能否按照其年龄段所反映出来的行为特征发展,并积极健康的投入到同伴的活动中去。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收效不大。
正如前所诉,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更具有隐行性,而且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收效。所以,許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很难坚持的,况且又有升学率这个指挥棒,一切都要为它让路。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并要长期坚持下去。
一、成立学校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任教师,广泛开展活动
在学校的软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把领导小组和专任教师的确立放在第一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和专任教师的行动决不能敷衍了事,要真正承担起责任。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提升。如提倡伙伴精神和团队精神,要求他们在活动中要善于合作,协调和沟通,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并能在团结的前提下解决冲突。
二、加强学校德育,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之间的协调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要贯穿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且要常抓不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把政府规定的品德课上好,还要不断的向学生传授中华传统美德,并使得他们能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个人的修养主要表现在个人方面品质的提高,它既包括来自家庭中的教育,也包括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从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实施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把德育教育的开展和个人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行,使二者紧密结合,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又一个重点,孩子在上学之前,主要是和父母在一起。马克思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498页,人民出版社,1957)一个好的家庭,可以把他们的子女教育成品德,习惯比较出色的人,一个行为表现较差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的确,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个人的榜样行为,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就能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而不至于背离自我。
社会教化是一个大问题,它决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都在抱怨,说当前的孩子难管,多数孩子品行不端。可是又有谁想过你的行为在社会上究竟是给学生提供了好的榜样,还是坏的典型。那些在社会上公开亲密的情侣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应该回避一下我们的花朵;那些坐公交车不让座的市民们是不是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做出榜样;那些为保个人利益而见死不救的公民们是否应该自责呢?所以,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请注意你的言行,让我们的孩子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茁壮成长。
总之,把以上四点结合起来,我们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就会顺利进行。
三、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健康的教育
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所谓“言传身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造成了学生发展上的背离。比如,简单的一个“脏字”,不注意的体罚,不合体的衣着,都会给那些活跃分子留下深刻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效而仿之。更有甚者会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因此,作为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不能把不良的行为带到课堂,也许你注意不到,但它的隐性意味是很强的。
实际生活的健康体验,对于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来说也很关键,如果能够把它贯穿到学生的课余时间中去,学校的德育工作将会很容易开展,并得以深化。很多教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学生向你行礼时,恐怕“老师好”的好字还没说完,他就已经跑得很远了。那这究竟是算行礼还是无礼呢?固定的“老套”已经失去了它的魅力,新的行为方式正需要我们去探索。所以,我们在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可不可以尝试一下更多的新形式,如我们的老师能不能主动和学生打一下招呼,以此视作为对学生的尊重,并会以此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呢?因此,我们这些老师要多发掘一些好的办法,对学生开展更多的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学校在进行环境建设的时候,除了关注硬环境的建设以外,更要注重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更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Madonna.M.Murphy,《美国蓝带学校的品行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人民出版社,2005.10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3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10
(作者简介:鹿岩,1979年1月生人,研究生学历,现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孟炜,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关键词:环境;教育;软环境;建设
提起学校的环境建设,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校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环境建设,即以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为主的有形建设;另一个是软环境建设,即以校风,教育方法,教师人格和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为主的无形建设。其中,前一个具有显形性,更能够让人重视,而后一个则更具有隐行性,容易让人忽略。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的加大,很多学校的硬环境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但软环境建设却相对滞后,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共识。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尤其是软环境建设。
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风气
学校的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内部的人文色彩。换句话说,就是看这个学校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精神的人,并使得传统的品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运用和发挥。
2.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一个学校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这在知识的传授上也许会十分有效,但在学生的品性教育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事得其反。
3.教师人格
在这一点上,许多教师都没弄明白,并且不知道人格的真正含义。在这里的人格不仅包括教师的品行,还包括他们对学生的爱心。这决不是简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多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许就会找到适合你的一点或几点。
4.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学生能否按照其年龄段所反映出来的行为特征发展,并积极健康的投入到同伴的活动中去。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收效不大。
正如前所诉,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更具有隐行性,而且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收效。所以,許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很难坚持的,况且又有升学率这个指挥棒,一切都要为它让路。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并要长期坚持下去。
一、成立学校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任教师,广泛开展活动
在学校的软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把领导小组和专任教师的确立放在第一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和专任教师的行动决不能敷衍了事,要真正承担起责任。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提升。如提倡伙伴精神和团队精神,要求他们在活动中要善于合作,协调和沟通,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并能在团结的前提下解决冲突。
二、加强学校德育,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之间的协调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要贯穿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且要常抓不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把政府规定的品德课上好,还要不断的向学生传授中华传统美德,并使得他们能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个人的修养主要表现在个人方面品质的提高,它既包括来自家庭中的教育,也包括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从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实施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把德育教育的开展和个人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行,使二者紧密结合,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又一个重点,孩子在上学之前,主要是和父母在一起。马克思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498页,人民出版社,1957)一个好的家庭,可以把他们的子女教育成品德,习惯比较出色的人,一个行为表现较差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的确,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个人的榜样行为,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就能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而不至于背离自我。
社会教化是一个大问题,它决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都在抱怨,说当前的孩子难管,多数孩子品行不端。可是又有谁想过你的行为在社会上究竟是给学生提供了好的榜样,还是坏的典型。那些在社会上公开亲密的情侣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应该回避一下我们的花朵;那些坐公交车不让座的市民们是不是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做出榜样;那些为保个人利益而见死不救的公民们是否应该自责呢?所以,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请注意你的言行,让我们的孩子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茁壮成长。
总之,把以上四点结合起来,我们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就会顺利进行。
三、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健康的教育
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所谓“言传身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造成了学生发展上的背离。比如,简单的一个“脏字”,不注意的体罚,不合体的衣着,都会给那些活跃分子留下深刻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效而仿之。更有甚者会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因此,作为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不能把不良的行为带到课堂,也许你注意不到,但它的隐性意味是很强的。
实际生活的健康体验,对于学校的软环境建设来说也很关键,如果能够把它贯穿到学生的课余时间中去,学校的德育工作将会很容易开展,并得以深化。很多教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学生向你行礼时,恐怕“老师好”的好字还没说完,他就已经跑得很远了。那这究竟是算行礼还是无礼呢?固定的“老套”已经失去了它的魅力,新的行为方式正需要我们去探索。所以,我们在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可不可以尝试一下更多的新形式,如我们的老师能不能主动和学生打一下招呼,以此视作为对学生的尊重,并会以此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呢?因此,我们这些老师要多发掘一些好的办法,对学生开展更多的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学校在进行环境建设的时候,除了关注硬环境的建设以外,更要注重学校的软环境建设,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更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Madonna.M.Murphy,《美国蓝带学校的品行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人民出版社,2005.10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3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10
(作者简介:鹿岩,1979年1月生人,研究生学历,现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孟炜,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