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庭华 男,彝族,生于1966年。云南省武术协会会员,昭通市武协委员,镇雄县武协主席,全国大成拳研究会云南支会会长,云南沙国政武术研究员,国家级社会体育辅导员, 国家武术研究院八卦教练员,国家级武术散手教练、裁判二级。镇雄县政协常委、镇雄民间商会副会长、彝学会副会长。现为云南省镇雄文化武校、东海大酒店董事长。
双面亚当陈庭华
这个人站在我们面前,中等个子,皮肤黝黑,身穿真丝对襟太极服,脚蹬意大利名牌皮鞋,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乍一看去,并无出奇之处。但此人一张口,声若洪钟;一动作,麻利干练,双目炯炯有神,表情丰富生动,特别是下巴留有一小撮与年龄不相称的山羊胡子,配合说话颤动着,仿佛这一根根柔软的髯须也有了成熟的生命。我们对此有了深刻的印象,注意到了他额头上刻下沟壑般的皱纹──从这岁月打磨的沧桑中,我们读出了故事。
他叫陈庭华,一个身处地域偏僻的人口大县却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年汉子。这个汉子拥有一所学生数达两千人的民办学校,一座酒店,一个藏獒基地,一个滇西北矿产企业的股份,资产殷实。他有一身好功夫,其拳技名震西南,多次被国内武术界媒体推荐,被当地武林人士推拥为武协主席,之所以他创办的学校校名就有一个“武”字。我们惊奇于一个只靠拳头打天下的人是如何与财富扯在一起的,这样的毫无关联,又这样的天衣无缝。自古以来,拳师甚至武学名家由于痴迷武学,别无生存技能,开武馆也只是糊口而已,一旦环境时事改变,通常都很贫穷,至少与千万身家靠不上边。这就象乱世之中的一介文墨书生,你很难想象他会坐拥整个天下。
然而他却做到了武学与经济实力的结合,这让我们几个采访者颇有些疑惑:此人究竟是实力家?还是一个武术家?
当最后采访结束,我们将此疑问作为总结问题想难住他一下时,他开始倒是迟疑了一下,但仅此几秒,然后拈须微笑,肯定说道:
“我不是什么实力家,而是一个武术家!要说财富,我这点钱算得了什么?比李嘉诚差得天远地远了,就与我们镇雄的大老板相比,我也算不上有钱,而且钱于我,身外之物而已。我拥有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对武学永远的热爱与痴迷!我这大半生与武结缘,后半生也必将与武续缘!”
他说话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眼光坚定地透过东海大酒店顶层楼的窗户,悠悠地望着城外连绵的群山。
孩童以羞为自省
1966年月2月 日,还是红色动荡的岁月,在滇东北的一个小县城的一户普通人家,两个小生命先后出世。男孩,双胞胎!当爹妈的又喜又忧,喜的是有了一男一女后又锦上添花添了男丁,忧的是家里负担更重了。但穷人再穷,养几条命就象原野里的荒草,越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何况这是两根可爱的兄弟草呢?父母给兄弟俩起了小名:大双、二双。
光阴荏苒,过了几年家里又添了两个妹妹,经济越发拮据,父亲虽是个在民政局工作的同志,这时每月也要到单位预领工资,好在单位的岳老会计每次总是笑眯眯地,他的神情里饱含着将心比心的理解与同情。
小家却是吵吵嚷嚷中的热闹非凡,透露出一种独有的磕磕绊绊的温暖活气。性格暴躁的爷爷高声大气,摆小摊挣点小钱的婆婆累得卧病在床,活蹦乱跳的兄弟姐妹六人嗷嗷待哺,严厉的母亲执著于纠孩子们的错,唯有父亲沉默寡言。父亲的沉默来自于一场政治运动,他被一场那个年代难以避免的运动问责了,于是被磨去了语言的棱角。但孩子们确信:父亲内心的棱角没有失去,他是个外柔内刚的好汉,事实是他开始热衷于习武,他也许把对政治运动的无奈消弥在刚猛的练拳声中了。
尽管父亲的眼睛里流露出生活压力的忧郁,但他仅有的言语却充满了温暖,他从不打骂孩子,经常鼓励孩子们要有志气,人穷志不能短。家里七、八个人住的只有二十多个平方,没有象样的家具,一眼望去就只是一张床、四条小板凳、一个碗柜、一个水缸、几口锅……家徒四壁是那个年月城市贫民常见的景象。弟兄们换着睡地铺,穿衣裤是父传子、兄传弟的传统,这些,都阻止不了孩子们顽强地成长。
据说有句民谣形容当时有油水的好单位:“百货公司一枝花,食品公司双下巴,要买东西供销社,运输公司把货拉”,隔壁一户人家户主在吃香单位,家境殷实,孩子们经常嗅到鱼炸酥、热米坨的香气飘然而至,弥漫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但他们总是咽咽口水,还是每天吃美国玉米做的干包谷饭,合着炒莲花白、干酸菜一起下咽,直吃得口含寡酸打呕,但还是坚持,因为他们是在长身体的黄金年龄呀。
母亲总是告诫他们:“不要看别人家吃饭,不要串门子。”
但是有一次大双就串了很远的门,他被街面上传来的热闹气息吸引住了,于是悄悄端着吃饭的大瓷碗溜出了门,他看到了跑江湖的艺人在街头表演杂技,拿着几个碗在空中抛来抛去,娴熟的技艺惹得观看的人们高声喝彩。大双不服气,他几口刨掉碗中所剩的饭,也在旁边模仿着抛起碗来。他抛得很高,差点抢了江湖人的风头,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少年有着极强的动作协调能力,很多动作看一眼就会,还以为他是个练把子。当然,几次瞬间的绽放只能归功于武学的灵感和初生牛犊的激情,最后的一掷是大碗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碎于地上。悻悻然的大双刚回到家,早已有人抢先告了状,说他把吃饭的家伙给抛砸了。从不打骂自己的父亲这回是怒不可遏,将他手中的碗砸在地上,按住他跪在碎瓷上。父亲惩罚的理由有三:一是浪费粮食;二是逞强好胜;三是不珍惜生活用品。大双跪得双膝疼痛,差点忍不住哭出来,直到母亲回家来看到这情形,终于让他站起来。母亲不是溺爱他,她的理由是“神仙不打吃饭人”,什么天大的事都要等吃完饭再说。母亲在他重新吃完一碗饭后,将道理说得更加透彻:一个碗值不了多少钱,但作为生活必需品,如爱护得好,它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所以东西不在于小而在于价值;再者,危险行为不可做,要是当时碗砸了旁边某人的脑袋,就闯了无端的祸事了。
大双心服口服,母亲的严厉总是饱含道理。母亲还让他一辈子与赌无缘。他曾经拿到一毛五分钱去理发,路上却禁不住好奇,去与几个小赌钱匠“丢窝儿”,结果输个精光,回家撒谎说给遗失了,哪知母亲早从告状的耳目那里知道了真相,她这回不讲道理了,罚大双在家门口跪下,惹得娃娃们纷纷跑来看热闹。大双羞愧难当,直求母亲饶了这一次,母亲说:不!你要跪到太阳落山,跪到长起决不赌博的记性。从此,大双再不沾赌。
许多年后,陈庭华对严母的管教还记忆犹新。他说,只要我们做的是对的,哪怕做得过火,母亲就一定给我们立场;但如果是错的,哪怕有几分道理,就一定不会给我们立场。
懵懂的童年,大双能感受到家庭别样的温暖,而在学校,他感受的却是别样的冰冷。
他和弟弟二双读同一个班,他们和别的同学一样有着少年共有的调皮,却没有别的同学优越的心态。班上大部份同学要么是干部子弟,要么家境富裕,象他兄弟俩这样城市贫民的子女还在少数,于是他们成了老师瞧不上眼的另类。他们衣衫破旧,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调皮捣蛋,好象没丁点儿优点可言。当时有一首儿歌叫《小鸟小鸟我和你飞翔》,很流行,兄弟俩在课间高声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他们憋脚的普通话成为热衷告状者手中的剑,告状者将“小鸟”曲解成“小廖”,而班主任老师姓廖,是个年轻的女教师。这回告状的结果是廖老师大发雷霆,狠批兄弟俩是“流氓、二流子”。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遭透了,即便有次大双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感觉到是自己第一次写得最好的作文了,他写活了心中最熟悉最威严的父亲,但老师看到作文的时候,却是嗤之以鼻:“陈庭华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意思再明白不过,意为作文是抄袭的。
尽管不被老师待见,他们的实诚和乐于助人也赢得了很多同学。有一次班上公选班委,同学们推荐大双任劳动委员,二双加入少先队,这对兄弟俩来说是破天荒的大喜事,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还把喜讯迫不及待地告诉给了家里人。那几天,他们上学走路昂首挺胸,喜不自禁,哪想到一周后宣布班干部时,竟然没有他们,兄弟俩被删了!学校开大会,校长讲话拿出一个“大虎二虎的故事”作例,暗喻兄弟俩还差火候,还不能象大虎二虎一样成才。也许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要激励他们努力,可在兄弟俩稚嫩的心中,他们理解不了这么多,兄弟俩只是觉得从山上跌落到了谷底,只有躲在角落里抱头痛哭,痛哭被封杀的少年情怀。
兄弟俩的被冷落还不啻于此。一年冬天,象冰窖一样的教室里,下课后同学们都挤在角落里的一个火炉旁取暖,大双穿着哥哥传下来的对襟衣服,脚上是一双薄底胶鞋,他也忍受不了寒冷挤了上去,但他却无意中冒犯了一个干部子弟,这位同学将皮鞋狠狠地朝他的胶鞋踩了上去,顿时让大双呲牙咧嘴地叫出声来,他脱下鞋一看,脚上的拇指都渗出了血,立刻气愤难忍,起来就朝那位同学推了一掌。这一掌全是蛮力,同学一屁股摔在地上,哇哇大哭,班上的密探们马上跑去老师那儿作了陈庭华又打人了的汇报。
这一下他被班主任狠狠修理了一顿。那时的老师体罚学生天经地义,没人觉得违反了教育制度。大部份家长都与老师订过保证:老师,如果我娃娃不听话,你尽管跟我打,随你打,不打不成才!于是一些老师们手拿“尚方宝剑”,体罚学生成了家常便饭。这次老师却没打大双,她先历数兄弟俩的罪过,说他俩在班上的惹事生非中是“十处打锣九处在”,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再不改正,是将来要进公安局“板板房”的那类危险人物。刻薄的教训声中,她又让大双站在墙头,让全班同学一个一个上来用手指刮他的脸,边刮边喊“羞”字,名曰“斗羞大会”。
大双的小脸被刮得通红,无数个“羞”字将他无情地淹没,他被老师发明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处罚方式一直折磨了三个多小时,这三个多小时是他人生最难熬的第一次。那一刻,孤立和迷茫象从天而降的雨水,冰冷地朝他童年脆弱的自尊涌来。
少年轻狂为哪般
在学校的日子虽是难熬,但大双却找到了一种心灵的释放。也许,快乐对孩子们来说,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天性。大双感觉到只有与农村同学一起玩,才会有纯真、幸福的所在,所以一到星期天,他就象一只脱笼的鸟儿,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与小伙伴们在田间地头、河里山中,一起捉鱼打鸟、追逐打闹。那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呀,它稀释了他对学校生活的憎恨,让他的成长开始朝着健康的轨迹前行。五年级毕业前夕,有一次他在水库边疯玩了一天才告别伙伴们回家,当他走到一条沟边歇息时,抬头望见满天灿烂的星空,心中涌动起一种莫名的激情:自己马上小学就毕业了,却是一样本事没有学到。即便学习不好,只要自己肯学一样其他的本事,将来也能扬威立强,就能找回自尊、自立和自强。但这种本事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学到呀?!
恰好习武的父亲给了他们兄弟仨一个契机。父亲说,你们三个哪个是练武的料,就不要怕苦跟我练,直到练成武林高手;如果不是这块料,趁早死了这份心,免得做无用功。父亲的话激励了兄弟仨的好胜之心和斗志,他们跟着父亲一招一式地学起来。
1978年,武术在中国还是神秘的东西,那时还没有武侠小说、电影,如《少林寺》、电视剧如《霍元甲》的出现而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在民间,在民风骠悍的镇雄,武术却是受传统文化浸染日深的民间人士们自发的挚爱。
父亲的生活里有很多练武的朋友,他们能踢腿、刷腰,还能空中摆莲、鹞子翻身,举石锁、舞长棍呼呼有声。有位姓张的叔叔功夫不凡,跳起来一腿能踢到楼板上,两拳一握十指曲紧,能将铁皮汽油桶子击凹下去。此等神功不知如何练成,小小的大双羡慕至极。父亲的武友们对他异常热情,总是各家轮换着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这位张叔叔也不推辞,大大咧咧地谈各种武功的招法和应用变化,以及他的老师的本领如何历害,直把三个少年听得如醉如痴。
一天,轮到父亲请客,家里过年似地杀了鸡、鹅款待。客人很多,几个小娃娃只能坐在灶房里先等客人吃饱,然后听大人们大侃武林之事,直到夜深人静客人们都走了,只剩下张师傅和自己一家人。张师傅叫关上门,说父亲是个有心人,对人实在,酷爱武术,作为知音,他要将秘传的罗汉神功教给我们。他略提了提气,哈哈连吼数声,叫大哥和父亲用拳头打他的胸腹,用腿脚狠踹全身,并再三叫狠点,哪知几兄弟打了他几十拳居然纹丝不动。张师傅余性未消,拿起旁边的大条凳猛敲自己的腋下、肋骨和头部,拍得山响,却是面无表情,仿佛轻描淡写的风吹手拂一般。他说,这就是罗汉神功。
一家人全被震住了。大双惊叹于内功有如此神奇的威力,对张师傅敬佩得不得了。张师傅教给他们运气的方法,说武术要内外兼练,功夫自然非凡。张师傅走时留下话,要一家人保密,此功不能外传。从此,父亲和弟兄仨一有闲时,就关起门来演练一番。大哥为了练出神功,每天很早就起床跑步,跑到一秘密处采气纳新,拍打周身,反复吞吐运气,终于在两年之后练出一些门道,挥掌出拳能把土砖打得尘土飞扬,40公斤重的石锁提起来抛出扬高,也能用身体接住,前胸运气能让人用扁担横打数次。这份功夫让大双明白了苦练终有收获的含意,他练拳更加勤奋了,还显现了在武术方面的领悟天分,许多招式一看就会,父亲那点储藏早被他用完,他象一只如饥似渴的雏鹰,拼命地挥舞着成长中的羽翼。
他拜当时当地最为出色的拳师周顺华师傅学了六合拳、岳拳、猴拳、四门拳,又跟来家里找父亲切磋武艺的朋友们学会了大小洪拳、查拳,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学会了一些珍贵的地方拳种,象贵州的夜郎拳、打山拳,山东的燕青拳,昭通邹家拳,他都一一窥入门径,丰富的民间武术文化在他面前展现了神奇的魅力,也给他带来了实战营养,特别是镇雄本地的蚕拳,又叫残拳、缠拳,是镇雄地方拳种的精华,共八路,每路八步,步走拗缠、玄缠、拓缠、滚缠等,故称“八步缠丝”,招数有左单缠、右单缠、横锤、凹锤、二龙戏珠、猫儿洗脸等。这种拳以柔克刚,极富地域特色。大双从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拳种中获益不少。直到今天,面对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武术的窘境,他还感到十分痛心
1983年后,随着风靡一时的《少林寺》等一批武侠剧在全国的热映,武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再也不是一般人肤浅认为的街头混混打架斗殴的工具,而是一种光明正大的防身健体、强人精神之术。大双趁此时机,开始自由徜徉在武术无边的波涛之中。他订阅了《武林》杂志,一有闲暇就琢磨起招数来,同时又感觉到从前的练习似乎与人对战太少,不能检验武术的真正价值,于是他开始接触散手,常找人合手(交手),找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拳师切磋交流,甚至有河南、山东等武术大省的江湖人士来到县城,只要听说,都要亲自找到旅店里“以武会友”。大双跟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有百分之百把握打败对方的概不应战,要有学习的价值才能交手;对方要是外来的,来者不拒,不管身高还是力大,都愿意比一场,三打两胜,打倒打昏为败。大双已经对比武之事着迷了,上了瘾,总想找人试手,几天不交手象掉了魂般难受。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山间小鸟,渴望着飞出大山的日子。
与人交手的胜场越来越多,他的知名度也开始传遍山城,但他没有得意到忘形,父亲经常告诫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谦逊求学,才有可能寻觅到武术的真谛。一次,昭通邹家拳的掌门许明赋到镇雄与朋友探讨《易经》,早就听说邹家拳威名的大双此刻不想浪费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又找上门去找许掌门讨教,遗憾的是,当他找到旅馆时,许掌门已经回到昭通,只有他的弟子李某留在旅馆。大双仍然向李某下了战书,他有一个不见庐山真面目就不会回头的性格。两人订立好“三打两胜,打倒为输”的规则,就开始摆起架式比武。李某先发制人,一招邹家拳“兜裆劈掌”直取大双面部,大双见来势不妙,头一偏,条件反射般地用了一招燕青拳“劈掌贯耳”,李某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赢得轻松的大双并无狂喜之态,而是思考邹家拳其实并非无能,关键是李某用拳勇气不足,让自己先入为主,这可作一个练拳不能“练非所用,用非所练”的反面教材,看来练武要多实战才能累积宝贵经验。他将这个悟出的道理与李某交流,李某越发钦佩,他们不打不相识,至此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镇雄县城有个狂妄的拳师,用“醉酒丢杯”的招式将县一中的一位老师打成重伤,陈庭华听说后,对这位拳师打老师很不服气,想找他比试比试,顺便教训教训这位狂妄之徒,后因一些武林前辈多方调停,只得作罢。在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有很多到外地工作、读书考学的武林人士,他们教了很多弟子,时常邀请陈庭华合手比武,陈庭华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从未推脱过别人的挑战,从来不分时间、地点。他认为,武术要用实力来检验,练什么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武者是否用心、用身体去承接流血的过程,是否千锤百炼,造就非凡胆识,真正称得上实力。
几年后他辗转到了昭通,再一次找到许掌门请教时,许师傅让他与徒弟比试,看到大双对武术如此好学和孜孜不倦的样子,禁不住夸赞道:“陈庭华,你真是一个将武术蚀入到骨髓里的痴人呀!”
为习武拜师名门
练武离不开个人的恒心,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撑。父亲希望几兄弟都能在武术上有所造诣,所以尽管当时收入很低,为了孩子们学到更好的武功,自己宁愿节俭度日,对武友们总是那么豪爽大度。为了改善弟兄三人的身体素质,作为辛苦的奖励,每天提供三兄弟的,就是两个肉包子。这些经历不但让大双更加对练武精益求精,也让他承继了父亲性格中豪气和坚强的一面:只要喜欢,就不惜一切代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父亲还要求他们做到不仅要武功出众,还要博览群书。常说,练武不读书,只是一介武夫而已。而升入初中的大双此刻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始着迷,不用父亲督促,他对知识有了自身天然的动力,再也不是小学时候那个愣头愣脑的小子了。勤奋好学的他逐渐得到了老师的另眼相看,学校的文艺表演、班上的集体活动,也常被老师叫出来表演武术,常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虽然是一种小小的虚荣,却让他尝到了自信的重要。这时,他喜欢上了语文课,语文向他展示了丰富的大千世界,他觉得听课还不过瘾,就找课外书来看,没有钱买书就向县图书馆借,最玩得好的几个伙伴也慷慨借书给他,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新儿女英雄传》、《我的大学》等那个时代讲奋斗历史的畅销书。他特别喜欢民国人物的传记,从那时起,有才华的人物成了他心目中追求的榜样。
到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个叫许禾芝的先生,这位老师的古文和书法很有造诣,大双在他的教导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古今文化名人在他的面前鲜活起来:王羲之、陶潜、李白、杜甫、于右任、齐白石、启功……大双从他们飘逸的事迹中喜欢上了一种书法的文化符号,他的字就是在此时像练武功一样写得有如龙飞凤舞一样好看,还让他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地道的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
从小学到初中,大双尝到了练武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尝到了由此带来的苦恼,因为父亲对逞强打架的事十分反感,平日里总要强调给兄弟几人特殊的纪律约束,所以有时被人欺负,反而不敢还手,又不敢向家长反映,矛盾之下,就采取了人多的地方不去凑热闹,宁肯孤独的方式。其他同学欢天喜地地玩,大双却沉闷地躲在人少僻静的地方,远远地看着大家玩耍。大双感觉到是武术把自己推向了孤独,他内心的矛盾无法释怀,除读书和武术这种孤独的事业之外没有其他兴趣,但从练武中能找到别样的快乐。正因为这种孤独,使他的忍耐力得到了一种提升,同时获得了一种潜在的动力,促使他更加勤奋练功,功夫也日益精进,找人交手成了他最大的兴趣。一次,经人介绍,昆明一位刘姓黑虎拳拳师与他在县文化馆交手。这位拳师开始瞧不起大双,认为他没什么名气,开始不屑与他交战,但四个回合下来,就被大双将其颧骨打伤。刘姓拳师捂住流血的脸,心有不服却是气质非凡地留下后话:“这次算你赢,不过我们三年后又见!”
赢得无数胜场的大双没有不可一世的骄傲,他在长辈的告诫中冷静地反思: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我有真功夫吗?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为厉害的高手?
家乡有一位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武术前辈,名叫陶其勋,从陈庭华身上看出了端详,他断言,在日后的滇东北武林,陈庭华必定会占有一席之地,就他痴迷武术的这个劲头,对武艺的理解已经不是普通的悟性,恐怕只有到山外才能找到属于他的师友了。最后,陶其勋给陈庭华指了一条路:本省省会昆明云南武术馆馆长、省武术队总教练沙国政先生武艺非凡,德高望重,跟他学艺定能更上一层。
1983年仲夏的一个晚上,父亲从省城出差回来,叫他们兄弟几人练拳给他看。兄弟三人把会的拳都演练了一遍,父亲决定带上武功练得最好的大双去昆明拜会沙老先生。大双激动得不得了,三天三夜没有睡好一觉,思索着见了老师该练什么给老师看,猜想老师是否会与自己过招,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要知道,沙老是武术大师,年轻时什么地方都闯荡过,什么武林长老都见过,连霍元甲、王子平这样的武林大人物他都认识,可以想见,这样的老师一定武功非凡,他会收自己为徒吗?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父亲和大双一星期后开始起程,两天后到了昆明,找到亲戚家住下。第二天,亲戚领着父子俩敲开了沙老家的门。开门的是沙师母,老人满头银发,用浓重的山东石岛口音客气地邀请父子俩进屋就座。沙老师从里屋出来,但见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一副仙风道骨,大双禁不住双膝跪倒,他觉得对老师的尊敬就应该是书上所描述的那种恭敬的礼仪。亲戚作了一番介绍,沙老示意坐下,说先让小伙子练练拳看看。大双选择自己十分熟练的燕青拳拉开架式演练起来,沙老先生边看边轻描淡写地说:“下过了功夫,但学有局限,今后要努力,只有努力才有前途。”之后沙老先生与父亲和亲戚谈到昭通,谈到了地方武林藏龙卧虎。言谈之间,已然表露出收大双为徒的意思。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沙老先生执意留客人在他家用餐。相见甚欢之后,沙老拿出两盒好酒赠与父亲。大双心里涌动起从未有过的感动,沙老是他所见过的地位最高却没有半点盛气凌人的架子的武林高人,他不嫌贫爱富,举手投足之间显现的武德修养,是自己一辈子高山仰止也要企及的!
回到亲戚家,父亲问大双:今天的表演自己满意吗?你练的拳串味了,收式时东张西望,有讨好人的眼神,在名家的面前切忌卖弄,沙老有水平的弟子很多,不要把在老家的那种骄傲自满带到这里来,这样是学不到真正功夫的。来昆习武机会十分不易,要珍惜每一天向沙老师学习,非要学出点好样才不枉此行。
父亲的话像烙铁一样坚硬地印在了大双的心坎上,他理解了少言的父亲心中无尽的期许,为了不辜负这番长辈的苦心和自己的最爱,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成熟了:练武,是在向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道路,哪怕这条道路是未知和艰辛的,也要百折不回地走下去。
他是沙老晚年所收的最后一个徒弟,而沙老虽然年岁已大,对勤奋用心的人却是倾囊相授。连同后来当兵的七八年间,他在沙门总是不耻下问,学习了八卦、形意、通背、太极和各种器械,无所不涉,无不求精。沙门武术中通背功的铁沙掌,每天要求操掌2000次,他每天用手掌反复拍打5、6公分厚的青石板,直到打烂两三块,回到家乡念书后加紧练习,连龙井沟底的碗口粗的树都被拍倒几棵,两只手掌磨起茧子,药水一泡就一块块掉下来,手掌像吹胀气一样难受,实在忍不住,又用醋洗泡,坚持了近两年,铁沙掌终于练成,挥掌能劈断四、五块青砖。
拜在名师门下,功夫又有如此长进,大双不免又蠢蠢欲试,很想向武林高手挑战。全国第一次在四川内江举行武术擂台试验赛,大双看了电视转播,心想自己早知道消息去参赛定能拿到好名次。父亲知道了他的这个想法,非常气愤地说:“真不知天高地厚,井底之蛙学到点皮毛就不知天外有天。武术实战不是儿戏,这是实打实的东西,练得高功夫的人,手脚就是一把尖刀,随时随地会伤人性命的!擂台比武休当儿戏,与人交手,你不知深浅是要吃亏的。”也许是父亲的忠言平时讲得多了,大双有些置若罔闻,在沙老家第二年,大双非要与从北京回来取得全国散手第三名的大师兄交手实战,第一回合侥幸赢,第二回合被大师兄一记重拳当场打晕,一连几天都感觉到昏昏噩噩,后来还是沙老师用“跌打紫金散”内服两个多月才有好转,从此落下换季头昏的毛病。这个教训在大双心里留下永久深刻的印迹,至今谈起还是记忆犹新,沙老师在事后曾经给他说过:虚心不但是一种美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在沙门学艺,注定了大双今生的福缘,这条铺就好了的武林大道,有他取之不竭的财富,沙老的武学修为、胸襟见识让他在潜移默化中获益非浅。过去曾因三招两式、胜人擒王而沾沾自喜,自认瓦砾为珠宝,而今他的傲气全无,沙老师的一席话使他醍醐灌顶:致人死敌并非武术的最高境界,练武是将吃苦作为财富而积累的一种受益终生的文化。打败一个又一个的人只是暂时的,因为天下的人永远也打不完,只有武学思想才能永驻人间。而武学思想只有武术家才能系统认识,怎样才能做到武术家的境界呢?拳师只懂技艺不懂相关学科,可能饭都混不上一口吃,只有加强思想、禅学的修为,与时代接轨,才能不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总之,做武术家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有功夫底蕴,有修养,有文化。
这种见识使他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他明白自己之前仅只是一个有虎勇的拳师,而今他逐渐悟出了武道。武道其实就是人道,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一种包容天地的浩然之气,一种对理想矢志不移的元神。这就是活成一个大写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精、气、神,失之魂飞魄散,人不象人;得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元顿悟之后成功指日可待。
他在实践中磨练着自己的那一份“家”的梦想:只要有异人强手来访,沙老总叫人通知他到场表演,让他与高手学习交流,弥补自身不足,并与其他师兄弟共同切磋技艺;在武技实作较量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向沙老借阅《通背拳》、《形意拳八式功》、《迷踪拳》等珍藏的手抄本或者孤本学习,将其要点记录了满满几个笔记本,悉心摸索研究,为日后著书立说准备资料。
他长大了,再也不是一个叫大双的虎勇少年,他叫陈庭华,一个普通名字下涌动着一种成熟的精气神的汉子。
不是斗士是战士
1987年,已长成一个大小伙子的陈庭华有了一个当兵的契机。他热爱部队,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部队里教人做事一丝不苟,规范人的行为意识,这与武术是多么相通呀!他想入伍,但已经23岁了,超龄不说,身上还有练武留下的疤痕,本来是不可能参军的,但带兵的领导看了他表演了一回虎虎生风的拳术后,大加赞赏,给他减免了程序一路开了“绿灯”,他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而他服役的部队恰好在昆明关上,更是给了他与沙国政老师再续师生之缘的机会。
有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在部队上,陈庭华成了人人皆知的“气功大师”,他的武术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他成了团长的警卫员,而喜欢武术的团长特许他随时可到沙门学艺,使他的学业得以绵延和精进。
1989年,陈庭华在部队上获得了一项殊荣。由于只身勇斗几名歹徒救出被抢劫的出租车司机,从而荣获“官渡区十大勇士”称号,威名大振,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英雄。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所钟爱的武术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是武道永远不变的一个主题,但要真正落实于行动,自己首先要有实力,方能使勇为落到实处,否则,不但救人无效,自己也必反受其害。
1990年,陈庭华转业回乡,分工到县政法委,由于他一身武艺的特长广为人知,县公安局局长几次要调他去特警队任队长兼武术总教练。如果去成,可以发挥所长两全其美,但此时他想弥补文化知识缺陷的愿望十分迫切,错过了这次机会。人生就是这样,熊掌和鱼是不可能兼得的,他于1992年经推荐就读西南政法大学进修专科,这又使他邂逅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军营生活了。
去西政,他是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自己去的,要读书就无法做到养家糊口,家里反而给他寄钱。他还要继续行进在求学的清贫之路上,临行时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说:贫穷只是暂时的,天无绝人之路。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为我而骄傲!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闪烁着一种无比坚定的光芒。
来到西政,除了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还兼任学院武术协会的总教练。西政是一个有着武术传统的大学,他的到来立刻吸引了几百号学员。他在文化和专业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一方面珍惜机会博览群书,一方面悉心教授学员武艺,文武交融之间,涵养着修为,锻造着人格。
但他只问耕耘,生活却实在是太清贫了,每天都吃着大碗的汤泡饭,却没钱买个肉菜打个牙祭,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易伟建的学生会干部看到这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私下赶忙向学员募集了一万多块钱交给陈庭华,说教练的劳动价值远不止这一点,而教练太需要营养了。
拿着这点雪中送炭的钱,陈庭华却没有要改善生活的意思,他过惯苦行僧的生活了,吃得简单点没什么。他感到最饥饿的,不是生理上,而是精神上的追求,于是假期来临,他不是选择回家,而是一路北上,遍访名师!
三年读书期间,他只回家探亲一次,其余的假期,他都在旅途中漂泊。他拜访过101岁的长江大侠吕柴剑大师,谈到武人与文化修养的关系,受益非浅;他到北京住在下等的旅馆,为的是找大成拳大师王选杰拜师学艺,这一学前前后后就是八年,成为云南大成拳的门墙弟子。王老师最后写了一幅“滇省门墙”横幅赠予他,给了他莫大鼓励;他去山西拜访王老师的衣钵弟子王尚文、江苏省的意拳名家张广玉,不但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平和自然、虚怀若谷、武学厚重的名家风范,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今后的奋斗的方向。
游学期间,作为一个有心人,他沿途考察了当时在很多省已经比较成熟的民办武校,单单在武术之乡河南登封,就走访了100多家武校,与众多教练求教学校管理,悟出了办学的一些方法。
他快在西南政法学院毕业了,他已经在身上积淀着一种技术上和文化上的实力,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涌动着创业的激情!
创校扬武的蹉跎岁月
1995年,从西政毕业回来的陈庭华在休整了一年之后,于1996年12月到县职业中学创办保安专业。这是他通过市场调研之后和政府部门的第一个亲密接触,也可以说是自己摸索市场的一个实践。办学之初,一下了就招了400多人,这使他信心百倍,开始悉心授徒。为了扩大影响,他大部分时间用来训练自己的弟子,培养他们能够走上全国各地的武术擂台,以武术散手的实战能力来检验学术的高低,全国哪里有武术竞技邀请赛,都自费资金,带着弟子去检验自己授徒的成色。
获得几次武术竞技大奖之后,他信心大增,1998年,他开始萌生创办武校的计划,但自己基本上是白手起家,要办一个上得起一定规模的学校谈何容易?他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留下过一首诗,足见当时他急切盼望发展事业而又孤独无助的心情:
“昔日武院梦里装,魂牵梦绕心焦伤。我生筹业几多苦?夜半三更盼天光。”
但天无绝人之路,他四处借款,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却也得到亲人、亲戚和朋友们的慷慨解囊,父亲给了几万,二弟给了20万,建筑公司的老板沈承昆不但借钱,还买材料送给他,当时沈老板与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陈庭华听后感动万分,下决心非要成功不可:“我看大双不会看走眼,他是人中骄龙,借款给他决不会错”。最后还差款项,他将自己的房子作价4万5千块卖了,还敲碎了孩子的储蓄罐,取出仅有的900块压岁钱用来买水泥。
砸锅卖铁,破釜沉舟,陈庭华的武校“镇雄武院”终于建成了,当时是云南的第一家武校。万事开头难,开张招收了60多名学生,开设了实战训练、武术理论、保安、消防和语数外等文化课程。
一切都在稚嫩中起步,在起步中又稳步前进。由于武校的特色和办学质量,有一年开学报名的学生一下子就拥进来400来人,他有些猝不及防,为了扩大规模,只得卖掉原有学校另寻办学地点。
就像卖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对一砖一瓦都倾注着自己创业感情的学校是一万分舍不得,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几次,一位姓罗的朋友鼓励他,给他出点子:学校要发展,必须与国民教育接轨,要引进省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再次建校的方向明朗之后,他到昆明光华学校考察了先进的办学机制,回来树立了以“文化为重点,武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投资80多万,在市郊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临时教学点;2002年,买下当时无人看好的镇雄皮鞋厂地点,显示了他的精明与魄力。因为,就是这块土地,使他今后的事业开始腾飞。
在买下与皮鞋厂相邻的建筑公司的土地后,陈庭华筹资250万筹建“镇雄县文化武校”。第二次创业的地点到处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破败之象,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等2003年建设好新校之后,瞬息万变的市场却将他差点击倒:他万万没想到偌大的校舍,却只招来六七十个学生,而且大都是公立学校没人要的带点残疾的孩子。
陈庭华心急如焚,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干教育不比做一般的企业,既然招来了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他苦苦支撑着,──5个班,最小班额才2个学生;7个老师,没有校长,这构成了“文化武校”坚持将事业铺陈下去的一道孤独的风景。
那年寒假,他把7位老师的工资发完,自己的口袋里只剩下四块五毛钱。他没回家过年,他要一直坚守在这虽然凄凉但还承载着他梦想的地方。他在学校里煮了一碗面条度过了除夕之夜,在满天的鞭炮声中,他没有崩溃,只在心里狠狠地对自己说:如果这次武校办失败了,就到武当山出家当一个万事皆空的道士算了!
开学伊始,他没有想到的是,亲戚们纷纷将孩子送他学校来就读。这是金钱也买不到的信任和支持,他的心情就象复苏的春天,渐渐地开朗起来。
事业需要坚守,更需要感动的细节。作为别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老板”,陈庭华却放得下架子,一心一意打理着自己的事业,他亲自挖土方、刷墙壁、掏厕所,一晚上给二三十个幼儿园的娃娃洗脚。一次,有个学生得了疾病,他赶紧送到医院,并一直守在打着吊针的孩子旁边,等学生家长赶来,看到他在床边疲劳得打瞌睡,家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正是有了这种执著,陈庭华的学校终于收获了回报。2004年春季学期,学生数上升到140多人,当年小学15人的毕业班就有8人考入县最好的中学一中,这无形的却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在9月份吸引了500多名学生前来就读,至此,学生数年年上涨,2005年达900多人,2009年达2000人左右,最高时达2500人。
成功在不知不觉中翩然而至,而拥有这一切,陈庭华深知都源于一个“爱”字,一份对事业的热爱,一份对学生的热爱。
2009年,为了扩大实力,陈庭华又将眼光放在酒店服务业上,投资兴办了“东海大酒店”。酒店的名称根据逝世的爷爷的讳名为名,而酒店的管理却仍然贯穿着武德精神。用人的原则不但强调才能,更强调品德的作用:有德有才者重用,有才无德者控制用,无才有德者教育使用,无才无德者坚决不用。有一件小事很好地诠释了“德”的管理理念。一次,一个顾客掉了部高档手机,客房里到处找不到,但也没有证据表明手机就是掉在酒店里的。正当管理人员束手无策之时,听到消息的总经理陈庭华断然决定:手机我们还,顾客住进来,就要负责到底!
陈庭华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转动着他的理念,围绕着武魂精神的理想。从1985年带徒弟到现在设馆授徒,门下弟子已达4000余众。近十年来,亲携弟子南征北战,取得许多骄人战绩:1995年国际武术邀请赛,获四个单项“八卦掌”二等奖、论文一等奖;1999年首届中国武当拳邀请赛,获武术套路一等奖及论文一等奖,弟子龚成圆获太极拳一等奖;2000年,第二届云南省自由博击争霸赛上,弟子许磊分获50kg级冠军,王文勤获52kg级亚军;2000年5月,第一届云南省自由搏击争霸赛,弟子付朝智获70kg级第二名,王刚65kg级第三名。2001年8月,黑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武术大赛,弟子许兰获男子拳术二类亚军、三类季军;同年,广东省武术馆(校)武术散手比赛,弟子叶健获56kg级亚军;同年9月,四川省“川南”武术散手“散打王”争霸赛,弟子王聪获56kg级第二名;同年12月,昆明市第四届武术运动会,弟子四人分获一、二、三、四名。2002年浙江省散手王争霸赛,弟子韩竞守获56kg级冠军;2003年6月,应国际武术论坛邀请,赴湖南作论文答辩获金奖;同年11月,弟子们赴湖南参加首届东亚武术运动会,分获八卦、太级、通背一、二、三名。2004年5月,安徽省首届全国武术散打擂台邀请争霸赛,弟子付朝智获70kg级亚军,吴学春65kg级亚军,王世鹏56kg级亚军,王文碧获58kg级第三名。2005年10月,昭通市十一县市民族运动会,弟子分别获四金、六银、七铜的最好成绩;同年12月,云南开远举行“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弟子分别获三项第一、二、三名;2007年,浙江省临海市举行全国散打跆拳道擂台争霸赛,弟子分获2金3银2铜的好成绩,镇雄文化武校同时被组委会评为“甲级代表队”;2010年10月,全市民运会上,弟子获四金四银三铜的佳绩,陈庭华本人获拳术、器械双料冠军……
100余次武术实战比赛全国冠军、亚军、季军,成绩名列前茅,不凡的荣誉使学校成为云南武术界一颗璀灿的明珠,其总结出的以“镇雄特色”的擂台打法“滇东北技法”威震南北。这些,都让陈庭华明白:自己,无论再赚多少钱,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有着浓厚武林情结的勇士和武者。
做一个有爱的大侠
哲人说:一个人成年时的所作所为,大都与青少年的经历有关。
此话放在陈庭华的身上,用来解释他现在热心慈善事业的动因,恰是最好的注脚。
虽然他童年时的学生生活有一点灰暗的色彩,但他却经常碰到灿烂的阳光,更可贵的是,他记住了阳光的颜色和温度。
小时调皮的他有一次偷偷游泳,却因不习水性在水中苦苦挣扎,万分危急之时,一位老人将他拖到了岸边。老人抱住他,用手拍打着他的脸,他感到一股暖流穿过全身。他问老人,你为什么要救我?老人说了一句朴实的话让他受益终生:过路人无论认识与否,穿得好坏,当他需要帮助时,就要不计得失地帮助他。因为,施善才是大善,是真正快乐的事情。
他记住了老人的话,也经常行动着施善的爱心。有一次他看见一个柱着拐杖的老人提着竹篮卖核桃,心有不忍,就用一百块钱买下了只值二十块钱的一篮子核桃,老人不明白,还在掏出一大把零钱要找补,他却推开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你的核桃可以帮我做药,应该值这点钱,你就收下吧!
当老人明白这个陌生人是在可怜自己而又让自己不失面子时,感动得连连鞠躬,他忙止住说,这点小事承受不起。此时,他的内心有一种别样的快乐正在蔓延开来。
现在,功成名就的他不是躺在钱眼里沾沾自喜,而是以功夫明星成龙、李连杰的慈善事业为榜样,也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办校多年来,资助上百名优秀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金达20多万元;汶川大地震后,组织当地武术界人士捐款,带头捐款最多,有人提议留名,他却不答应;与徐宏毅等人共同策划“东海阳光·爱心友谊·天长地久”慈善活动,影响遍及本省和浙江、山东等地,其间向长风中学一病危老师、大湾镇龙塘小学捐款……救助4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将慈善做成一种习惯,做成一种风格,境界自然就会高而明亮起来。而这些信念,都来自于他少年时代感恩到的一束阳光,来自于他熏染到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来自于他钟爱的武学事业。
因为他说过:武者的最高境界不是示强于世,而是侠。侠就是人性的高级阶段,就是广施善缘,就是仁者无敌!
未来:我的理想是仗剑行侠
当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问及本篇纪实的主人公今后的
打算,陈庭华开出了一个宏大而又不失实在的单子:与二弟的实业联合,成立“东海集团”,在此麾下发展藏獒产业,新建“福田大酒店”,继续投资滇西北矿业、昆明的房地产等。更重要的是,再兴建一所占地100亩以上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学校,而这所学校同样要坚持和发扬自己的办学风格,即“以文养武,以武强文”。
那你还是想做一个企业家?
不!
他坚定地回答我们,他说自己本质上是做一个武术家,企业只是武学的精气神顺带的产物,将武学思想中的吃苦、厚道和机缘理解透了,自然会找到成功,但自己并不是将钱看作终极目的的人,现在不缺物质享受的那点钱了,而向往精神的浩瀚。不久的将来,他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纪人运作,自己则退出产业的管理,坐拥清静的书斋,潜心研究武学,准备将多年授拳之余撰写的《八卦掌拳学》、《形意拳学》、《通背拳术》、《大成拳道》、《夜郎拳法》等多部武术著作整理得更有实用和学术价值,以待付梓出版。同时,还有一个理想,将本地拳种在中央电视5台的“武林风”中推出,为发扬光大地方武术而奠定影响力。
这还是缘于他心中对遗憾于真正武学日渐式微而要力求挽救微薄之力的情结。他给了我们一篇饱含感情的文章《我的武林梦》,翻到结尾,是他向往武术家心情最好的写照:
“国粹乾坤久,休问奈何由?地处僻壤,当地拳师们力尽千难,但所学有限,育人不出,武艺之道又诱我太痴,父亲寄我多少重望,苦思苦求,历尽艰难,走遍大江南北,挨了多少重创,遍尝人间冷暖,才窥得了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英才要如何提练?声誉要如何上扬?武林的门坎高啊,武林的庭院深,但我愿做垫脚之石,过河之舟,出行之杖,让岁月开始磨练做梦的来人……
我的一生都献给了武术,可以说,武术是我的生命。假如人生有来世,我还会继续做我的武林梦。我告诫尚武的朋友,武艺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武艺的内涵使我们由艺而得道——什么是道?道是一种恒而不变的中庸之学。
把星火传递给心爱的事业,这是生命,这是文化,这是精神。滇东北一代代武林汉子的足迹,是中国武林一角的写照,我不希望爱过的土地失去这些民间异士的宝贵遗产,也不掩遮我是一个普通人的能力。我不想振臂高呼,我内心透彻澄明,我要为传承事业奋斗拼搏,筑就一方武林园境,让后来者通达畅行。当后来人一路乘风,会浮现出那位武林人士精简冶化过的四大拳种,知足的我将安睡于爱过的土地。而现在身不由己,我要骑上飞虎,插上责任之翅,然后点燃一盏小灯,把黑暗启明,直到油尽灯枯。天亮了,梦也就醒啦!”
合上文章,这个执著汉子的精神还在久久感动着我们。他的眼睛精光四射,接受了我们一整天的采访,滔滔不绝的叙述还没有使他疲惫,仍然神采奕奕。
最后他说:“其实,我的理想,就是仗剑行侠!”
我们明白了,做大事的人,他的身上都有着一种隐忍不住的精气神,那是一种素质,一种魅力。
责任编辑:尹 马
双面亚当陈庭华
这个人站在我们面前,中等个子,皮肤黝黑,身穿真丝对襟太极服,脚蹬意大利名牌皮鞋,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乍一看去,并无出奇之处。但此人一张口,声若洪钟;一动作,麻利干练,双目炯炯有神,表情丰富生动,特别是下巴留有一小撮与年龄不相称的山羊胡子,配合说话颤动着,仿佛这一根根柔软的髯须也有了成熟的生命。我们对此有了深刻的印象,注意到了他额头上刻下沟壑般的皱纹──从这岁月打磨的沧桑中,我们读出了故事。
他叫陈庭华,一个身处地域偏僻的人口大县却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年汉子。这个汉子拥有一所学生数达两千人的民办学校,一座酒店,一个藏獒基地,一个滇西北矿产企业的股份,资产殷实。他有一身好功夫,其拳技名震西南,多次被国内武术界媒体推荐,被当地武林人士推拥为武协主席,之所以他创办的学校校名就有一个“武”字。我们惊奇于一个只靠拳头打天下的人是如何与财富扯在一起的,这样的毫无关联,又这样的天衣无缝。自古以来,拳师甚至武学名家由于痴迷武学,别无生存技能,开武馆也只是糊口而已,一旦环境时事改变,通常都很贫穷,至少与千万身家靠不上边。这就象乱世之中的一介文墨书生,你很难想象他会坐拥整个天下。
然而他却做到了武学与经济实力的结合,这让我们几个采访者颇有些疑惑:此人究竟是实力家?还是一个武术家?
当最后采访结束,我们将此疑问作为总结问题想难住他一下时,他开始倒是迟疑了一下,但仅此几秒,然后拈须微笑,肯定说道:
“我不是什么实力家,而是一个武术家!要说财富,我这点钱算得了什么?比李嘉诚差得天远地远了,就与我们镇雄的大老板相比,我也算不上有钱,而且钱于我,身外之物而已。我拥有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对武学永远的热爱与痴迷!我这大半生与武结缘,后半生也必将与武续缘!”
他说话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眼光坚定地透过东海大酒店顶层楼的窗户,悠悠地望着城外连绵的群山。
孩童以羞为自省
1966年月2月 日,还是红色动荡的岁月,在滇东北的一个小县城的一户普通人家,两个小生命先后出世。男孩,双胞胎!当爹妈的又喜又忧,喜的是有了一男一女后又锦上添花添了男丁,忧的是家里负担更重了。但穷人再穷,养几条命就象原野里的荒草,越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何况这是两根可爱的兄弟草呢?父母给兄弟俩起了小名:大双、二双。
光阴荏苒,过了几年家里又添了两个妹妹,经济越发拮据,父亲虽是个在民政局工作的同志,这时每月也要到单位预领工资,好在单位的岳老会计每次总是笑眯眯地,他的神情里饱含着将心比心的理解与同情。
小家却是吵吵嚷嚷中的热闹非凡,透露出一种独有的磕磕绊绊的温暖活气。性格暴躁的爷爷高声大气,摆小摊挣点小钱的婆婆累得卧病在床,活蹦乱跳的兄弟姐妹六人嗷嗷待哺,严厉的母亲执著于纠孩子们的错,唯有父亲沉默寡言。父亲的沉默来自于一场政治运动,他被一场那个年代难以避免的运动问责了,于是被磨去了语言的棱角。但孩子们确信:父亲内心的棱角没有失去,他是个外柔内刚的好汉,事实是他开始热衷于习武,他也许把对政治运动的无奈消弥在刚猛的练拳声中了。
尽管父亲的眼睛里流露出生活压力的忧郁,但他仅有的言语却充满了温暖,他从不打骂孩子,经常鼓励孩子们要有志气,人穷志不能短。家里七、八个人住的只有二十多个平方,没有象样的家具,一眼望去就只是一张床、四条小板凳、一个碗柜、一个水缸、几口锅……家徒四壁是那个年月城市贫民常见的景象。弟兄们换着睡地铺,穿衣裤是父传子、兄传弟的传统,这些,都阻止不了孩子们顽强地成长。
据说有句民谣形容当时有油水的好单位:“百货公司一枝花,食品公司双下巴,要买东西供销社,运输公司把货拉”,隔壁一户人家户主在吃香单位,家境殷实,孩子们经常嗅到鱼炸酥、热米坨的香气飘然而至,弥漫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但他们总是咽咽口水,还是每天吃美国玉米做的干包谷饭,合着炒莲花白、干酸菜一起下咽,直吃得口含寡酸打呕,但还是坚持,因为他们是在长身体的黄金年龄呀。
母亲总是告诫他们:“不要看别人家吃饭,不要串门子。”
但是有一次大双就串了很远的门,他被街面上传来的热闹气息吸引住了,于是悄悄端着吃饭的大瓷碗溜出了门,他看到了跑江湖的艺人在街头表演杂技,拿着几个碗在空中抛来抛去,娴熟的技艺惹得观看的人们高声喝彩。大双不服气,他几口刨掉碗中所剩的饭,也在旁边模仿着抛起碗来。他抛得很高,差点抢了江湖人的风头,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少年有着极强的动作协调能力,很多动作看一眼就会,还以为他是个练把子。当然,几次瞬间的绽放只能归功于武学的灵感和初生牛犊的激情,最后的一掷是大碗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碎于地上。悻悻然的大双刚回到家,早已有人抢先告了状,说他把吃饭的家伙给抛砸了。从不打骂自己的父亲这回是怒不可遏,将他手中的碗砸在地上,按住他跪在碎瓷上。父亲惩罚的理由有三:一是浪费粮食;二是逞强好胜;三是不珍惜生活用品。大双跪得双膝疼痛,差点忍不住哭出来,直到母亲回家来看到这情形,终于让他站起来。母亲不是溺爱他,她的理由是“神仙不打吃饭人”,什么天大的事都要等吃完饭再说。母亲在他重新吃完一碗饭后,将道理说得更加透彻:一个碗值不了多少钱,但作为生活必需品,如爱护得好,它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所以东西不在于小而在于价值;再者,危险行为不可做,要是当时碗砸了旁边某人的脑袋,就闯了无端的祸事了。
大双心服口服,母亲的严厉总是饱含道理。母亲还让他一辈子与赌无缘。他曾经拿到一毛五分钱去理发,路上却禁不住好奇,去与几个小赌钱匠“丢窝儿”,结果输个精光,回家撒谎说给遗失了,哪知母亲早从告状的耳目那里知道了真相,她这回不讲道理了,罚大双在家门口跪下,惹得娃娃们纷纷跑来看热闹。大双羞愧难当,直求母亲饶了这一次,母亲说:不!你要跪到太阳落山,跪到长起决不赌博的记性。从此,大双再不沾赌。
许多年后,陈庭华对严母的管教还记忆犹新。他说,只要我们做的是对的,哪怕做得过火,母亲就一定给我们立场;但如果是错的,哪怕有几分道理,就一定不会给我们立场。
懵懂的童年,大双能感受到家庭别样的温暖,而在学校,他感受的却是别样的冰冷。
他和弟弟二双读同一个班,他们和别的同学一样有着少年共有的调皮,却没有别的同学优越的心态。班上大部份同学要么是干部子弟,要么家境富裕,象他兄弟俩这样城市贫民的子女还在少数,于是他们成了老师瞧不上眼的另类。他们衣衫破旧,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调皮捣蛋,好象没丁点儿优点可言。当时有一首儿歌叫《小鸟小鸟我和你飞翔》,很流行,兄弟俩在课间高声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他们憋脚的普通话成为热衷告状者手中的剑,告状者将“小鸟”曲解成“小廖”,而班主任老师姓廖,是个年轻的女教师。这回告状的结果是廖老师大发雷霆,狠批兄弟俩是“流氓、二流子”。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遭透了,即便有次大双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感觉到是自己第一次写得最好的作文了,他写活了心中最熟悉最威严的父亲,但老师看到作文的时候,却是嗤之以鼻:“陈庭华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意思再明白不过,意为作文是抄袭的。
尽管不被老师待见,他们的实诚和乐于助人也赢得了很多同学。有一次班上公选班委,同学们推荐大双任劳动委员,二双加入少先队,这对兄弟俩来说是破天荒的大喜事,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还把喜讯迫不及待地告诉给了家里人。那几天,他们上学走路昂首挺胸,喜不自禁,哪想到一周后宣布班干部时,竟然没有他们,兄弟俩被删了!学校开大会,校长讲话拿出一个“大虎二虎的故事”作例,暗喻兄弟俩还差火候,还不能象大虎二虎一样成才。也许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要激励他们努力,可在兄弟俩稚嫩的心中,他们理解不了这么多,兄弟俩只是觉得从山上跌落到了谷底,只有躲在角落里抱头痛哭,痛哭被封杀的少年情怀。
兄弟俩的被冷落还不啻于此。一年冬天,象冰窖一样的教室里,下课后同学们都挤在角落里的一个火炉旁取暖,大双穿着哥哥传下来的对襟衣服,脚上是一双薄底胶鞋,他也忍受不了寒冷挤了上去,但他却无意中冒犯了一个干部子弟,这位同学将皮鞋狠狠地朝他的胶鞋踩了上去,顿时让大双呲牙咧嘴地叫出声来,他脱下鞋一看,脚上的拇指都渗出了血,立刻气愤难忍,起来就朝那位同学推了一掌。这一掌全是蛮力,同学一屁股摔在地上,哇哇大哭,班上的密探们马上跑去老师那儿作了陈庭华又打人了的汇报。
这一下他被班主任狠狠修理了一顿。那时的老师体罚学生天经地义,没人觉得违反了教育制度。大部份家长都与老师订过保证:老师,如果我娃娃不听话,你尽管跟我打,随你打,不打不成才!于是一些老师们手拿“尚方宝剑”,体罚学生成了家常便饭。这次老师却没打大双,她先历数兄弟俩的罪过,说他俩在班上的惹事生非中是“十处打锣九处在”,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再不改正,是将来要进公安局“板板房”的那类危险人物。刻薄的教训声中,她又让大双站在墙头,让全班同学一个一个上来用手指刮他的脸,边刮边喊“羞”字,名曰“斗羞大会”。
大双的小脸被刮得通红,无数个“羞”字将他无情地淹没,他被老师发明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处罚方式一直折磨了三个多小时,这三个多小时是他人生最难熬的第一次。那一刻,孤立和迷茫象从天而降的雨水,冰冷地朝他童年脆弱的自尊涌来。
少年轻狂为哪般
在学校的日子虽是难熬,但大双却找到了一种心灵的释放。也许,快乐对孩子们来说,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天性。大双感觉到只有与农村同学一起玩,才会有纯真、幸福的所在,所以一到星期天,他就象一只脱笼的鸟儿,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与小伙伴们在田间地头、河里山中,一起捉鱼打鸟、追逐打闹。那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呀,它稀释了他对学校生活的憎恨,让他的成长开始朝着健康的轨迹前行。五年级毕业前夕,有一次他在水库边疯玩了一天才告别伙伴们回家,当他走到一条沟边歇息时,抬头望见满天灿烂的星空,心中涌动起一种莫名的激情:自己马上小学就毕业了,却是一样本事没有学到。即便学习不好,只要自己肯学一样其他的本事,将来也能扬威立强,就能找回自尊、自立和自强。但这种本事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学到呀?!
恰好习武的父亲给了他们兄弟仨一个契机。父亲说,你们三个哪个是练武的料,就不要怕苦跟我练,直到练成武林高手;如果不是这块料,趁早死了这份心,免得做无用功。父亲的话激励了兄弟仨的好胜之心和斗志,他们跟着父亲一招一式地学起来。
1978年,武术在中国还是神秘的东西,那时还没有武侠小说、电影,如《少林寺》、电视剧如《霍元甲》的出现而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在民间,在民风骠悍的镇雄,武术却是受传统文化浸染日深的民间人士们自发的挚爱。
父亲的生活里有很多练武的朋友,他们能踢腿、刷腰,还能空中摆莲、鹞子翻身,举石锁、舞长棍呼呼有声。有位姓张的叔叔功夫不凡,跳起来一腿能踢到楼板上,两拳一握十指曲紧,能将铁皮汽油桶子击凹下去。此等神功不知如何练成,小小的大双羡慕至极。父亲的武友们对他异常热情,总是各家轮换着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这位张叔叔也不推辞,大大咧咧地谈各种武功的招法和应用变化,以及他的老师的本领如何历害,直把三个少年听得如醉如痴。
一天,轮到父亲请客,家里过年似地杀了鸡、鹅款待。客人很多,几个小娃娃只能坐在灶房里先等客人吃饱,然后听大人们大侃武林之事,直到夜深人静客人们都走了,只剩下张师傅和自己一家人。张师傅叫关上门,说父亲是个有心人,对人实在,酷爱武术,作为知音,他要将秘传的罗汉神功教给我们。他略提了提气,哈哈连吼数声,叫大哥和父亲用拳头打他的胸腹,用腿脚狠踹全身,并再三叫狠点,哪知几兄弟打了他几十拳居然纹丝不动。张师傅余性未消,拿起旁边的大条凳猛敲自己的腋下、肋骨和头部,拍得山响,却是面无表情,仿佛轻描淡写的风吹手拂一般。他说,这就是罗汉神功。
一家人全被震住了。大双惊叹于内功有如此神奇的威力,对张师傅敬佩得不得了。张师傅教给他们运气的方法,说武术要内外兼练,功夫自然非凡。张师傅走时留下话,要一家人保密,此功不能外传。从此,父亲和弟兄仨一有闲时,就关起门来演练一番。大哥为了练出神功,每天很早就起床跑步,跑到一秘密处采气纳新,拍打周身,反复吞吐运气,终于在两年之后练出一些门道,挥掌出拳能把土砖打得尘土飞扬,40公斤重的石锁提起来抛出扬高,也能用身体接住,前胸运气能让人用扁担横打数次。这份功夫让大双明白了苦练终有收获的含意,他练拳更加勤奋了,还显现了在武术方面的领悟天分,许多招式一看就会,父亲那点储藏早被他用完,他象一只如饥似渴的雏鹰,拼命地挥舞着成长中的羽翼。
他拜当时当地最为出色的拳师周顺华师傅学了六合拳、岳拳、猴拳、四门拳,又跟来家里找父亲切磋武艺的朋友们学会了大小洪拳、查拳,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学会了一些珍贵的地方拳种,象贵州的夜郎拳、打山拳,山东的燕青拳,昭通邹家拳,他都一一窥入门径,丰富的民间武术文化在他面前展现了神奇的魅力,也给他带来了实战营养,特别是镇雄本地的蚕拳,又叫残拳、缠拳,是镇雄地方拳种的精华,共八路,每路八步,步走拗缠、玄缠、拓缠、滚缠等,故称“八步缠丝”,招数有左单缠、右单缠、横锤、凹锤、二龙戏珠、猫儿洗脸等。这种拳以柔克刚,极富地域特色。大双从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拳种中获益不少。直到今天,面对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武术的窘境,他还感到十分痛心
1983年后,随着风靡一时的《少林寺》等一批武侠剧在全国的热映,武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再也不是一般人肤浅认为的街头混混打架斗殴的工具,而是一种光明正大的防身健体、强人精神之术。大双趁此时机,开始自由徜徉在武术无边的波涛之中。他订阅了《武林》杂志,一有闲暇就琢磨起招数来,同时又感觉到从前的练习似乎与人对战太少,不能检验武术的真正价值,于是他开始接触散手,常找人合手(交手),找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拳师切磋交流,甚至有河南、山东等武术大省的江湖人士来到县城,只要听说,都要亲自找到旅店里“以武会友”。大双跟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有百分之百把握打败对方的概不应战,要有学习的价值才能交手;对方要是外来的,来者不拒,不管身高还是力大,都愿意比一场,三打两胜,打倒打昏为败。大双已经对比武之事着迷了,上了瘾,总想找人试手,几天不交手象掉了魂般难受。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山间小鸟,渴望着飞出大山的日子。
与人交手的胜场越来越多,他的知名度也开始传遍山城,但他没有得意到忘形,父亲经常告诫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谦逊求学,才有可能寻觅到武术的真谛。一次,昭通邹家拳的掌门许明赋到镇雄与朋友探讨《易经》,早就听说邹家拳威名的大双此刻不想浪费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又找上门去找许掌门讨教,遗憾的是,当他找到旅馆时,许掌门已经回到昭通,只有他的弟子李某留在旅馆。大双仍然向李某下了战书,他有一个不见庐山真面目就不会回头的性格。两人订立好“三打两胜,打倒为输”的规则,就开始摆起架式比武。李某先发制人,一招邹家拳“兜裆劈掌”直取大双面部,大双见来势不妙,头一偏,条件反射般地用了一招燕青拳“劈掌贯耳”,李某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赢得轻松的大双并无狂喜之态,而是思考邹家拳其实并非无能,关键是李某用拳勇气不足,让自己先入为主,这可作一个练拳不能“练非所用,用非所练”的反面教材,看来练武要多实战才能累积宝贵经验。他将这个悟出的道理与李某交流,李某越发钦佩,他们不打不相识,至此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镇雄县城有个狂妄的拳师,用“醉酒丢杯”的招式将县一中的一位老师打成重伤,陈庭华听说后,对这位拳师打老师很不服气,想找他比试比试,顺便教训教训这位狂妄之徒,后因一些武林前辈多方调停,只得作罢。在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有很多到外地工作、读书考学的武林人士,他们教了很多弟子,时常邀请陈庭华合手比武,陈庭华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从未推脱过别人的挑战,从来不分时间、地点。他认为,武术要用实力来检验,练什么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武者是否用心、用身体去承接流血的过程,是否千锤百炼,造就非凡胆识,真正称得上实力。
几年后他辗转到了昭通,再一次找到许掌门请教时,许师傅让他与徒弟比试,看到大双对武术如此好学和孜孜不倦的样子,禁不住夸赞道:“陈庭华,你真是一个将武术蚀入到骨髓里的痴人呀!”
为习武拜师名门
练武离不开个人的恒心,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撑。父亲希望几兄弟都能在武术上有所造诣,所以尽管当时收入很低,为了孩子们学到更好的武功,自己宁愿节俭度日,对武友们总是那么豪爽大度。为了改善弟兄三人的身体素质,作为辛苦的奖励,每天提供三兄弟的,就是两个肉包子。这些经历不但让大双更加对练武精益求精,也让他承继了父亲性格中豪气和坚强的一面:只要喜欢,就不惜一切代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父亲还要求他们做到不仅要武功出众,还要博览群书。常说,练武不读书,只是一介武夫而已。而升入初中的大双此刻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始着迷,不用父亲督促,他对知识有了自身天然的动力,再也不是小学时候那个愣头愣脑的小子了。勤奋好学的他逐渐得到了老师的另眼相看,学校的文艺表演、班上的集体活动,也常被老师叫出来表演武术,常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虽然是一种小小的虚荣,却让他尝到了自信的重要。这时,他喜欢上了语文课,语文向他展示了丰富的大千世界,他觉得听课还不过瘾,就找课外书来看,没有钱买书就向县图书馆借,最玩得好的几个伙伴也慷慨借书给他,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新儿女英雄传》、《我的大学》等那个时代讲奋斗历史的畅销书。他特别喜欢民国人物的传记,从那时起,有才华的人物成了他心目中追求的榜样。
到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个叫许禾芝的先生,这位老师的古文和书法很有造诣,大双在他的教导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古今文化名人在他的面前鲜活起来:王羲之、陶潜、李白、杜甫、于右任、齐白石、启功……大双从他们飘逸的事迹中喜欢上了一种书法的文化符号,他的字就是在此时像练武功一样写得有如龙飞凤舞一样好看,还让他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地道的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
从小学到初中,大双尝到了练武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尝到了由此带来的苦恼,因为父亲对逞强打架的事十分反感,平日里总要强调给兄弟几人特殊的纪律约束,所以有时被人欺负,反而不敢还手,又不敢向家长反映,矛盾之下,就采取了人多的地方不去凑热闹,宁肯孤独的方式。其他同学欢天喜地地玩,大双却沉闷地躲在人少僻静的地方,远远地看着大家玩耍。大双感觉到是武术把自己推向了孤独,他内心的矛盾无法释怀,除读书和武术这种孤独的事业之外没有其他兴趣,但从练武中能找到别样的快乐。正因为这种孤独,使他的忍耐力得到了一种提升,同时获得了一种潜在的动力,促使他更加勤奋练功,功夫也日益精进,找人交手成了他最大的兴趣。一次,经人介绍,昆明一位刘姓黑虎拳拳师与他在县文化馆交手。这位拳师开始瞧不起大双,认为他没什么名气,开始不屑与他交战,但四个回合下来,就被大双将其颧骨打伤。刘姓拳师捂住流血的脸,心有不服却是气质非凡地留下后话:“这次算你赢,不过我们三年后又见!”
赢得无数胜场的大双没有不可一世的骄傲,他在长辈的告诫中冷静地反思: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我有真功夫吗?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为厉害的高手?
家乡有一位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武术前辈,名叫陶其勋,从陈庭华身上看出了端详,他断言,在日后的滇东北武林,陈庭华必定会占有一席之地,就他痴迷武术的这个劲头,对武艺的理解已经不是普通的悟性,恐怕只有到山外才能找到属于他的师友了。最后,陶其勋给陈庭华指了一条路:本省省会昆明云南武术馆馆长、省武术队总教练沙国政先生武艺非凡,德高望重,跟他学艺定能更上一层。
1983年仲夏的一个晚上,父亲从省城出差回来,叫他们兄弟几人练拳给他看。兄弟三人把会的拳都演练了一遍,父亲决定带上武功练得最好的大双去昆明拜会沙老先生。大双激动得不得了,三天三夜没有睡好一觉,思索着见了老师该练什么给老师看,猜想老师是否会与自己过招,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要知道,沙老是武术大师,年轻时什么地方都闯荡过,什么武林长老都见过,连霍元甲、王子平这样的武林大人物他都认识,可以想见,这样的老师一定武功非凡,他会收自己为徒吗?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父亲和大双一星期后开始起程,两天后到了昆明,找到亲戚家住下。第二天,亲戚领着父子俩敲开了沙老家的门。开门的是沙师母,老人满头银发,用浓重的山东石岛口音客气地邀请父子俩进屋就座。沙老师从里屋出来,但见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一副仙风道骨,大双禁不住双膝跪倒,他觉得对老师的尊敬就应该是书上所描述的那种恭敬的礼仪。亲戚作了一番介绍,沙老示意坐下,说先让小伙子练练拳看看。大双选择自己十分熟练的燕青拳拉开架式演练起来,沙老先生边看边轻描淡写地说:“下过了功夫,但学有局限,今后要努力,只有努力才有前途。”之后沙老先生与父亲和亲戚谈到昭通,谈到了地方武林藏龙卧虎。言谈之间,已然表露出收大双为徒的意思。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沙老先生执意留客人在他家用餐。相见甚欢之后,沙老拿出两盒好酒赠与父亲。大双心里涌动起从未有过的感动,沙老是他所见过的地位最高却没有半点盛气凌人的架子的武林高人,他不嫌贫爱富,举手投足之间显现的武德修养,是自己一辈子高山仰止也要企及的!
回到亲戚家,父亲问大双:今天的表演自己满意吗?你练的拳串味了,收式时东张西望,有讨好人的眼神,在名家的面前切忌卖弄,沙老有水平的弟子很多,不要把在老家的那种骄傲自满带到这里来,这样是学不到真正功夫的。来昆习武机会十分不易,要珍惜每一天向沙老师学习,非要学出点好样才不枉此行。
父亲的话像烙铁一样坚硬地印在了大双的心坎上,他理解了少言的父亲心中无尽的期许,为了不辜负这番长辈的苦心和自己的最爱,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成熟了:练武,是在向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道路,哪怕这条道路是未知和艰辛的,也要百折不回地走下去。
他是沙老晚年所收的最后一个徒弟,而沙老虽然年岁已大,对勤奋用心的人却是倾囊相授。连同后来当兵的七八年间,他在沙门总是不耻下问,学习了八卦、形意、通背、太极和各种器械,无所不涉,无不求精。沙门武术中通背功的铁沙掌,每天要求操掌2000次,他每天用手掌反复拍打5、6公分厚的青石板,直到打烂两三块,回到家乡念书后加紧练习,连龙井沟底的碗口粗的树都被拍倒几棵,两只手掌磨起茧子,药水一泡就一块块掉下来,手掌像吹胀气一样难受,实在忍不住,又用醋洗泡,坚持了近两年,铁沙掌终于练成,挥掌能劈断四、五块青砖。
拜在名师门下,功夫又有如此长进,大双不免又蠢蠢欲试,很想向武林高手挑战。全国第一次在四川内江举行武术擂台试验赛,大双看了电视转播,心想自己早知道消息去参赛定能拿到好名次。父亲知道了他的这个想法,非常气愤地说:“真不知天高地厚,井底之蛙学到点皮毛就不知天外有天。武术实战不是儿戏,这是实打实的东西,练得高功夫的人,手脚就是一把尖刀,随时随地会伤人性命的!擂台比武休当儿戏,与人交手,你不知深浅是要吃亏的。”也许是父亲的忠言平时讲得多了,大双有些置若罔闻,在沙老家第二年,大双非要与从北京回来取得全国散手第三名的大师兄交手实战,第一回合侥幸赢,第二回合被大师兄一记重拳当场打晕,一连几天都感觉到昏昏噩噩,后来还是沙老师用“跌打紫金散”内服两个多月才有好转,从此落下换季头昏的毛病。这个教训在大双心里留下永久深刻的印迹,至今谈起还是记忆犹新,沙老师在事后曾经给他说过:虚心不但是一种美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在沙门学艺,注定了大双今生的福缘,这条铺就好了的武林大道,有他取之不竭的财富,沙老的武学修为、胸襟见识让他在潜移默化中获益非浅。过去曾因三招两式、胜人擒王而沾沾自喜,自认瓦砾为珠宝,而今他的傲气全无,沙老师的一席话使他醍醐灌顶:致人死敌并非武术的最高境界,练武是将吃苦作为财富而积累的一种受益终生的文化。打败一个又一个的人只是暂时的,因为天下的人永远也打不完,只有武学思想才能永驻人间。而武学思想只有武术家才能系统认识,怎样才能做到武术家的境界呢?拳师只懂技艺不懂相关学科,可能饭都混不上一口吃,只有加强思想、禅学的修为,与时代接轨,才能不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总之,做武术家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有功夫底蕴,有修养,有文化。
这种见识使他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他明白自己之前仅只是一个有虎勇的拳师,而今他逐渐悟出了武道。武道其实就是人道,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一种包容天地的浩然之气,一种对理想矢志不移的元神。这就是活成一个大写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精、气、神,失之魂飞魄散,人不象人;得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元顿悟之后成功指日可待。
他在实践中磨练着自己的那一份“家”的梦想:只要有异人强手来访,沙老总叫人通知他到场表演,让他与高手学习交流,弥补自身不足,并与其他师兄弟共同切磋技艺;在武技实作较量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向沙老借阅《通背拳》、《形意拳八式功》、《迷踪拳》等珍藏的手抄本或者孤本学习,将其要点记录了满满几个笔记本,悉心摸索研究,为日后著书立说准备资料。
他长大了,再也不是一个叫大双的虎勇少年,他叫陈庭华,一个普通名字下涌动着一种成熟的精气神的汉子。
不是斗士是战士
1987年,已长成一个大小伙子的陈庭华有了一个当兵的契机。他热爱部队,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部队里教人做事一丝不苟,规范人的行为意识,这与武术是多么相通呀!他想入伍,但已经23岁了,超龄不说,身上还有练武留下的疤痕,本来是不可能参军的,但带兵的领导看了他表演了一回虎虎生风的拳术后,大加赞赏,给他减免了程序一路开了“绿灯”,他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而他服役的部队恰好在昆明关上,更是给了他与沙国政老师再续师生之缘的机会。
有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在部队上,陈庭华成了人人皆知的“气功大师”,他的武术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他成了团长的警卫员,而喜欢武术的团长特许他随时可到沙门学艺,使他的学业得以绵延和精进。
1989年,陈庭华在部队上获得了一项殊荣。由于只身勇斗几名歹徒救出被抢劫的出租车司机,从而荣获“官渡区十大勇士”称号,威名大振,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英雄。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所钟爱的武术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是武道永远不变的一个主题,但要真正落实于行动,自己首先要有实力,方能使勇为落到实处,否则,不但救人无效,自己也必反受其害。
1990年,陈庭华转业回乡,分工到县政法委,由于他一身武艺的特长广为人知,县公安局局长几次要调他去特警队任队长兼武术总教练。如果去成,可以发挥所长两全其美,但此时他想弥补文化知识缺陷的愿望十分迫切,错过了这次机会。人生就是这样,熊掌和鱼是不可能兼得的,他于1992年经推荐就读西南政法大学进修专科,这又使他邂逅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军营生活了。
去西政,他是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自己去的,要读书就无法做到养家糊口,家里反而给他寄钱。他还要继续行进在求学的清贫之路上,临行时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说:贫穷只是暂时的,天无绝人之路。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为我而骄傲!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闪烁着一种无比坚定的光芒。
来到西政,除了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还兼任学院武术协会的总教练。西政是一个有着武术传统的大学,他的到来立刻吸引了几百号学员。他在文化和专业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一方面珍惜机会博览群书,一方面悉心教授学员武艺,文武交融之间,涵养着修为,锻造着人格。
但他只问耕耘,生活却实在是太清贫了,每天都吃着大碗的汤泡饭,却没钱买个肉菜打个牙祭,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易伟建的学生会干部看到这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私下赶忙向学员募集了一万多块钱交给陈庭华,说教练的劳动价值远不止这一点,而教练太需要营养了。
拿着这点雪中送炭的钱,陈庭华却没有要改善生活的意思,他过惯苦行僧的生活了,吃得简单点没什么。他感到最饥饿的,不是生理上,而是精神上的追求,于是假期来临,他不是选择回家,而是一路北上,遍访名师!
三年读书期间,他只回家探亲一次,其余的假期,他都在旅途中漂泊。他拜访过101岁的长江大侠吕柴剑大师,谈到武人与文化修养的关系,受益非浅;他到北京住在下等的旅馆,为的是找大成拳大师王选杰拜师学艺,这一学前前后后就是八年,成为云南大成拳的门墙弟子。王老师最后写了一幅“滇省门墙”横幅赠予他,给了他莫大鼓励;他去山西拜访王老师的衣钵弟子王尚文、江苏省的意拳名家张广玉,不但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平和自然、虚怀若谷、武学厚重的名家风范,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今后的奋斗的方向。
游学期间,作为一个有心人,他沿途考察了当时在很多省已经比较成熟的民办武校,单单在武术之乡河南登封,就走访了100多家武校,与众多教练求教学校管理,悟出了办学的一些方法。
他快在西南政法学院毕业了,他已经在身上积淀着一种技术上和文化上的实力,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涌动着创业的激情!
创校扬武的蹉跎岁月
1995年,从西政毕业回来的陈庭华在休整了一年之后,于1996年12月到县职业中学创办保安专业。这是他通过市场调研之后和政府部门的第一个亲密接触,也可以说是自己摸索市场的一个实践。办学之初,一下了就招了400多人,这使他信心百倍,开始悉心授徒。为了扩大影响,他大部分时间用来训练自己的弟子,培养他们能够走上全国各地的武术擂台,以武术散手的实战能力来检验学术的高低,全国哪里有武术竞技邀请赛,都自费资金,带着弟子去检验自己授徒的成色。
获得几次武术竞技大奖之后,他信心大增,1998年,他开始萌生创办武校的计划,但自己基本上是白手起家,要办一个上得起一定规模的学校谈何容易?他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留下过一首诗,足见当时他急切盼望发展事业而又孤独无助的心情:
“昔日武院梦里装,魂牵梦绕心焦伤。我生筹业几多苦?夜半三更盼天光。”
但天无绝人之路,他四处借款,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却也得到亲人、亲戚和朋友们的慷慨解囊,父亲给了几万,二弟给了20万,建筑公司的老板沈承昆不但借钱,还买材料送给他,当时沈老板与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陈庭华听后感动万分,下决心非要成功不可:“我看大双不会看走眼,他是人中骄龙,借款给他决不会错”。最后还差款项,他将自己的房子作价4万5千块卖了,还敲碎了孩子的储蓄罐,取出仅有的900块压岁钱用来买水泥。
砸锅卖铁,破釜沉舟,陈庭华的武校“镇雄武院”终于建成了,当时是云南的第一家武校。万事开头难,开张招收了60多名学生,开设了实战训练、武术理论、保安、消防和语数外等文化课程。
一切都在稚嫩中起步,在起步中又稳步前进。由于武校的特色和办学质量,有一年开学报名的学生一下子就拥进来400来人,他有些猝不及防,为了扩大规模,只得卖掉原有学校另寻办学地点。
就像卖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对一砖一瓦都倾注着自己创业感情的学校是一万分舍不得,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几次,一位姓罗的朋友鼓励他,给他出点子:学校要发展,必须与国民教育接轨,要引进省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再次建校的方向明朗之后,他到昆明光华学校考察了先进的办学机制,回来树立了以“文化为重点,武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投资80多万,在市郊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临时教学点;2002年,买下当时无人看好的镇雄皮鞋厂地点,显示了他的精明与魄力。因为,就是这块土地,使他今后的事业开始腾飞。
在买下与皮鞋厂相邻的建筑公司的土地后,陈庭华筹资250万筹建“镇雄县文化武校”。第二次创业的地点到处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破败之象,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等2003年建设好新校之后,瞬息万变的市场却将他差点击倒:他万万没想到偌大的校舍,却只招来六七十个学生,而且大都是公立学校没人要的带点残疾的孩子。
陈庭华心急如焚,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干教育不比做一般的企业,既然招来了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他苦苦支撑着,──5个班,最小班额才2个学生;7个老师,没有校长,这构成了“文化武校”坚持将事业铺陈下去的一道孤独的风景。
那年寒假,他把7位老师的工资发完,自己的口袋里只剩下四块五毛钱。他没回家过年,他要一直坚守在这虽然凄凉但还承载着他梦想的地方。他在学校里煮了一碗面条度过了除夕之夜,在满天的鞭炮声中,他没有崩溃,只在心里狠狠地对自己说:如果这次武校办失败了,就到武当山出家当一个万事皆空的道士算了!
开学伊始,他没有想到的是,亲戚们纷纷将孩子送他学校来就读。这是金钱也买不到的信任和支持,他的心情就象复苏的春天,渐渐地开朗起来。
事业需要坚守,更需要感动的细节。作为别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老板”,陈庭华却放得下架子,一心一意打理着自己的事业,他亲自挖土方、刷墙壁、掏厕所,一晚上给二三十个幼儿园的娃娃洗脚。一次,有个学生得了疾病,他赶紧送到医院,并一直守在打着吊针的孩子旁边,等学生家长赶来,看到他在床边疲劳得打瞌睡,家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正是有了这种执著,陈庭华的学校终于收获了回报。2004年春季学期,学生数上升到140多人,当年小学15人的毕业班就有8人考入县最好的中学一中,这无形的却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在9月份吸引了500多名学生前来就读,至此,学生数年年上涨,2005年达900多人,2009年达2000人左右,最高时达2500人。
成功在不知不觉中翩然而至,而拥有这一切,陈庭华深知都源于一个“爱”字,一份对事业的热爱,一份对学生的热爱。
2009年,为了扩大实力,陈庭华又将眼光放在酒店服务业上,投资兴办了“东海大酒店”。酒店的名称根据逝世的爷爷的讳名为名,而酒店的管理却仍然贯穿着武德精神。用人的原则不但强调才能,更强调品德的作用:有德有才者重用,有才无德者控制用,无才有德者教育使用,无才无德者坚决不用。有一件小事很好地诠释了“德”的管理理念。一次,一个顾客掉了部高档手机,客房里到处找不到,但也没有证据表明手机就是掉在酒店里的。正当管理人员束手无策之时,听到消息的总经理陈庭华断然决定:手机我们还,顾客住进来,就要负责到底!
陈庭华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转动着他的理念,围绕着武魂精神的理想。从1985年带徒弟到现在设馆授徒,门下弟子已达4000余众。近十年来,亲携弟子南征北战,取得许多骄人战绩:1995年国际武术邀请赛,获四个单项“八卦掌”二等奖、论文一等奖;1999年首届中国武当拳邀请赛,获武术套路一等奖及论文一等奖,弟子龚成圆获太极拳一等奖;2000年,第二届云南省自由博击争霸赛上,弟子许磊分获50kg级冠军,王文勤获52kg级亚军;2000年5月,第一届云南省自由搏击争霸赛,弟子付朝智获70kg级第二名,王刚65kg级第三名。2001年8月,黑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武术大赛,弟子许兰获男子拳术二类亚军、三类季军;同年,广东省武术馆(校)武术散手比赛,弟子叶健获56kg级亚军;同年9月,四川省“川南”武术散手“散打王”争霸赛,弟子王聪获56kg级第二名;同年12月,昆明市第四届武术运动会,弟子四人分获一、二、三、四名。2002年浙江省散手王争霸赛,弟子韩竞守获56kg级冠军;2003年6月,应国际武术论坛邀请,赴湖南作论文答辩获金奖;同年11月,弟子们赴湖南参加首届东亚武术运动会,分获八卦、太级、通背一、二、三名。2004年5月,安徽省首届全国武术散打擂台邀请争霸赛,弟子付朝智获70kg级亚军,吴学春65kg级亚军,王世鹏56kg级亚军,王文碧获58kg级第三名。2005年10月,昭通市十一县市民族运动会,弟子分别获四金、六银、七铜的最好成绩;同年12月,云南开远举行“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弟子分别获三项第一、二、三名;2007年,浙江省临海市举行全国散打跆拳道擂台争霸赛,弟子分获2金3银2铜的好成绩,镇雄文化武校同时被组委会评为“甲级代表队”;2010年10月,全市民运会上,弟子获四金四银三铜的佳绩,陈庭华本人获拳术、器械双料冠军……
100余次武术实战比赛全国冠军、亚军、季军,成绩名列前茅,不凡的荣誉使学校成为云南武术界一颗璀灿的明珠,其总结出的以“镇雄特色”的擂台打法“滇东北技法”威震南北。这些,都让陈庭华明白:自己,无论再赚多少钱,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有着浓厚武林情结的勇士和武者。
做一个有爱的大侠
哲人说:一个人成年时的所作所为,大都与青少年的经历有关。
此话放在陈庭华的身上,用来解释他现在热心慈善事业的动因,恰是最好的注脚。
虽然他童年时的学生生活有一点灰暗的色彩,但他却经常碰到灿烂的阳光,更可贵的是,他记住了阳光的颜色和温度。
小时调皮的他有一次偷偷游泳,却因不习水性在水中苦苦挣扎,万分危急之时,一位老人将他拖到了岸边。老人抱住他,用手拍打着他的脸,他感到一股暖流穿过全身。他问老人,你为什么要救我?老人说了一句朴实的话让他受益终生:过路人无论认识与否,穿得好坏,当他需要帮助时,就要不计得失地帮助他。因为,施善才是大善,是真正快乐的事情。
他记住了老人的话,也经常行动着施善的爱心。有一次他看见一个柱着拐杖的老人提着竹篮卖核桃,心有不忍,就用一百块钱买下了只值二十块钱的一篮子核桃,老人不明白,还在掏出一大把零钱要找补,他却推开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你的核桃可以帮我做药,应该值这点钱,你就收下吧!
当老人明白这个陌生人是在可怜自己而又让自己不失面子时,感动得连连鞠躬,他忙止住说,这点小事承受不起。此时,他的内心有一种别样的快乐正在蔓延开来。
现在,功成名就的他不是躺在钱眼里沾沾自喜,而是以功夫明星成龙、李连杰的慈善事业为榜样,也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办校多年来,资助上百名优秀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金达20多万元;汶川大地震后,组织当地武术界人士捐款,带头捐款最多,有人提议留名,他却不答应;与徐宏毅等人共同策划“东海阳光·爱心友谊·天长地久”慈善活动,影响遍及本省和浙江、山东等地,其间向长风中学一病危老师、大湾镇龙塘小学捐款……救助4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将慈善做成一种习惯,做成一种风格,境界自然就会高而明亮起来。而这些信念,都来自于他少年时代感恩到的一束阳光,来自于他熏染到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来自于他钟爱的武学事业。
因为他说过:武者的最高境界不是示强于世,而是侠。侠就是人性的高级阶段,就是广施善缘,就是仁者无敌!
未来:我的理想是仗剑行侠
当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问及本篇纪实的主人公今后的
打算,陈庭华开出了一个宏大而又不失实在的单子:与二弟的实业联合,成立“东海集团”,在此麾下发展藏獒产业,新建“福田大酒店”,继续投资滇西北矿业、昆明的房地产等。更重要的是,再兴建一所占地100亩以上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学校,而这所学校同样要坚持和发扬自己的办学风格,即“以文养武,以武强文”。
那你还是想做一个企业家?
不!
他坚定地回答我们,他说自己本质上是做一个武术家,企业只是武学的精气神顺带的产物,将武学思想中的吃苦、厚道和机缘理解透了,自然会找到成功,但自己并不是将钱看作终极目的的人,现在不缺物质享受的那点钱了,而向往精神的浩瀚。不久的将来,他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纪人运作,自己则退出产业的管理,坐拥清静的书斋,潜心研究武学,准备将多年授拳之余撰写的《八卦掌拳学》、《形意拳学》、《通背拳术》、《大成拳道》、《夜郎拳法》等多部武术著作整理得更有实用和学术价值,以待付梓出版。同时,还有一个理想,将本地拳种在中央电视5台的“武林风”中推出,为发扬光大地方武术而奠定影响力。
这还是缘于他心中对遗憾于真正武学日渐式微而要力求挽救微薄之力的情结。他给了我们一篇饱含感情的文章《我的武林梦》,翻到结尾,是他向往武术家心情最好的写照:
“国粹乾坤久,休问奈何由?地处僻壤,当地拳师们力尽千难,但所学有限,育人不出,武艺之道又诱我太痴,父亲寄我多少重望,苦思苦求,历尽艰难,走遍大江南北,挨了多少重创,遍尝人间冷暖,才窥得了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英才要如何提练?声誉要如何上扬?武林的门坎高啊,武林的庭院深,但我愿做垫脚之石,过河之舟,出行之杖,让岁月开始磨练做梦的来人……
我的一生都献给了武术,可以说,武术是我的生命。假如人生有来世,我还会继续做我的武林梦。我告诫尚武的朋友,武艺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武艺的内涵使我们由艺而得道——什么是道?道是一种恒而不变的中庸之学。
把星火传递给心爱的事业,这是生命,这是文化,这是精神。滇东北一代代武林汉子的足迹,是中国武林一角的写照,我不希望爱过的土地失去这些民间异士的宝贵遗产,也不掩遮我是一个普通人的能力。我不想振臂高呼,我内心透彻澄明,我要为传承事业奋斗拼搏,筑就一方武林园境,让后来者通达畅行。当后来人一路乘风,会浮现出那位武林人士精简冶化过的四大拳种,知足的我将安睡于爱过的土地。而现在身不由己,我要骑上飞虎,插上责任之翅,然后点燃一盏小灯,把黑暗启明,直到油尽灯枯。天亮了,梦也就醒啦!”
合上文章,这个执著汉子的精神还在久久感动着我们。他的眼睛精光四射,接受了我们一整天的采访,滔滔不绝的叙述还没有使他疲惫,仍然神采奕奕。
最后他说:“其实,我的理想,就是仗剑行侠!”
我们明白了,做大事的人,他的身上都有着一种隐忍不住的精气神,那是一种素质,一种魅力。
责任编辑:尹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