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就素质教育融合课程教学提出几点体会。分别就提升研究生文化涵养、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加强信息素质的塑造以及锻炼优良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素质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文化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研究生作为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方式应是个人修为与科研精神的共同培养。这首先就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层级的谦卑和尊重,通过seminar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讨论来各抒己见、各取所长,同时在合作与倾听中锻炼了自我谦逊和尊重彼此。在此基本的准绳约束之下,也要培养研究生具备科研工作所必须的态度和精神。
求实精神即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通过实验结果与讨论来反映客观规律。协作精神,通过跨专业选课等方式,使学生明白现代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多学科的人才,且须依靠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科研任务。民主精神即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说不和提出质疑,当然也不是提倡诡辩论。开放精神即科学无国界,通过研究生与多国留学生共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开放更多的全英教材以及全英授课的选课,使得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在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项目中,其具体的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過提高课程完成质量来完善研究生的文化素质和修为涵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学内容汇总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更应当培养学生汲取知识的方法和热情,同时不能放弃哲学、历史、文学、社会、艺术等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应当重视和与本学科专业融会贯通的。例如建筑材料美学、光学材料艺术性、我国化学化工发展历史沿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世界观等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到研究生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背景知识、还具备设计方面的艺术修养、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高校的研究生,应该做到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通过宣讲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文件来培养研究生过硬的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对同学们指出,科技领域的研究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而青年才俊要想施展才干,必须生逢其时,否则空有一番抱负也将抱恨终身。而当今时代,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凝心聚力、接力奉献。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未来正肩负着科技兴邦的重任,将会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主力军、国家和民族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因此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抱负和信念、始终不动摇。
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是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构建和塑造,对于培养其端正的科研态度和科学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指引其今后的工作态度和方向。
三、加强信息素质的塑造
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质的定义,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网络充斥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个体都面临着庞大繁杂包罗万象的信息和沟通渠道,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掌握更高层次文化知识和具备专业素质的研究生尤其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其科研工作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理论学习是主要的环节,然而我们的课程不应只拘泥于理论的传授,而是十分有必要介绍理论发展史,使学生深刻掌握具备民主精神挑战权威、具备求实精神勇于钻研新的发现是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始终不应该脱离实际。通过实验环节来验证所学理论,使得学生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开放精神对于科研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总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老师宣讲理论、学生被动学习、不能充分锻炼过硬科研素质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自信和对自我的肯定和充分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团队成员的长处,了解高素质人才与自身的差距,而不断的挥洒热情和积极,完善自身的优良品质。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输送忠诚国家的、高端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茜,王兴举.Seminar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5,(02):7-8.
素质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文化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研究生作为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方式应是个人修为与科研精神的共同培养。这首先就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层级的谦卑和尊重,通过seminar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讨论来各抒己见、各取所长,同时在合作与倾听中锻炼了自我谦逊和尊重彼此。在此基本的准绳约束之下,也要培养研究生具备科研工作所必须的态度和精神。
求实精神即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通过实验结果与讨论来反映客观规律。协作精神,通过跨专业选课等方式,使学生明白现代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多学科的人才,且须依靠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科研任务。民主精神即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说不和提出质疑,当然也不是提倡诡辩论。开放精神即科学无国界,通过研究生与多国留学生共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开放更多的全英教材以及全英授课的选课,使得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在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项目中,其具体的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過提高课程完成质量来完善研究生的文化素质和修为涵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学内容汇总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更应当培养学生汲取知识的方法和热情,同时不能放弃哲学、历史、文学、社会、艺术等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应当重视和与本学科专业融会贯通的。例如建筑材料美学、光学材料艺术性、我国化学化工发展历史沿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世界观等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到研究生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背景知识、还具备设计方面的艺术修养、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高校的研究生,应该做到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通过宣讲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文件来培养研究生过硬的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对同学们指出,科技领域的研究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而青年才俊要想施展才干,必须生逢其时,否则空有一番抱负也将抱恨终身。而当今时代,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凝心聚力、接力奉献。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未来正肩负着科技兴邦的重任,将会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主力军、国家和民族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因此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抱负和信念、始终不动摇。
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是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构建和塑造,对于培养其端正的科研态度和科学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指引其今后的工作态度和方向。
三、加强信息素质的塑造
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质的定义,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网络充斥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个体都面临着庞大繁杂包罗万象的信息和沟通渠道,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掌握更高层次文化知识和具备专业素质的研究生尤其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其科研工作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理论学习是主要的环节,然而我们的课程不应只拘泥于理论的传授,而是十分有必要介绍理论发展史,使学生深刻掌握具备民主精神挑战权威、具备求实精神勇于钻研新的发现是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研究始终不应该脱离实际。通过实验环节来验证所学理论,使得学生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开放精神对于科研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总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老师宣讲理论、学生被动学习、不能充分锻炼过硬科研素质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自信和对自我的肯定和充分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团队成员的长处,了解高素质人才与自身的差距,而不断的挥洒热情和积极,完善自身的优良品质。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输送忠诚国家的、高端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茜,王兴举.Seminar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5,(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