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症结就在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没有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
【关键词】历史教学 体验中学习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过程,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体验实用性
今天倡导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那么,如何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体验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使我们为学生设计的问题情景生活气息浓郁,设问态度亲切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设问:请同学们注意调查一下南水北调工程全长有多长?两处端点起止何处?历史上有哪些时期挖过人工运河?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南阳老河和镇平安子营等地去寻找南水北调界桩,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历史书,发现历史上有4个时期有大型的人工运河工程:
(a)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
(b)秦始皇下令兴修的灵渠,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隋炀帝开通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
这种学习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生活、社会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既在答题中领略、感悟到了历史的不容置否的现实意义,又在成功运用的亢奋中产生并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体验时代性
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是近年来历史考试的一个命题倾向,这类学习不仅用事实回答了“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这一始终困扰学生的问题,而且适时地引导学生身在课堂,心怀天下,学习历史,关注现实,关注祖国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这种学习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学科自身的特殊价值。
3.重视对历史概念之理解的考查,引导学生体验基础性
概念是对事实或现象中的属性和关系的抽象概括。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体验书本上的表述哪些是历史概念,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应如何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即: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概念”的“基础性”。
4.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历史学科的教育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生活这种毋庸讳言的现象说明,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今天学生的认知态度已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历史老师须善于“换位思考”,先以学习者的眼光去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元素,选准切入点,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体验”出教育性。
在同学们已经对历史学习的“教育性”有所“体验”有所“触动”之时,我再深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瓜分豆剖”都没有责任感,面对列强侵略都“逆来顺受”,我们的祖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如果人人都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我还把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的事迹,辛亥革命中秋谨的事迹讲给同学们。
这样来“体验”教育性对学生心灵触动较大,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慎微慎独,注意修身之必要。我还发现:我带班级一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正在减少或“杜绝”。真可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5.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但学生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很陌生,而且一般的历史知识又缺乏形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故事但不喜欢历史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怎样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呢?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情景中,学生自然就有兴趣了。如:学习“杯酒释兵权”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表演历史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空前高涨起来,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6.历史体验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来学习,同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适时提出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就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就达到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出土的文物,书上的小字部分,以及《北京人追逐野兽》《北京人生活》图,四人一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个考古学者,推测、想象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状况,写一篇描述北京人一天生活的短文。
7.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当学生进入历史的时空后,就必须根据历史的情景并结合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三国一课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当曹操大军压境时,自称是卧龙的诸葛亮怎样思考退敌的对策?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联吴抗曹。还可以设计一些典型意义比较题进行训练,如: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梁元帝一生博览群书,死抱着古书“夷不治华” 的教条,导致都城失守,结果痛不欲生;焚烧14万卷书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唐太宗时期唐朝繁盛的原因。学习《汉朝和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情景是:
(1)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汉族、匈奴(可参考蒙古族)这两大族在衣、食、住、行方面各有什么民族特性?
(2)两大民族各自有什么的特点?
(3)这两大民族共处时,极易发生什么事儿?
(4)什么时候匈奴最易南下?
(5)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些战争的爆发原因与此相同?
8.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历史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就是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历史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切实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祖彬:《教学与管理》,2004.1
[3]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
[4]谢利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
[5]钱洪潮:《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体验中学习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过程,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体验实用性
今天倡导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那么,如何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体验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使我们为学生设计的问题情景生活气息浓郁,设问态度亲切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设问:请同学们注意调查一下南水北调工程全长有多长?两处端点起止何处?历史上有哪些时期挖过人工运河?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南阳老河和镇平安子营等地去寻找南水北调界桩,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历史书,发现历史上有4个时期有大型的人工运河工程:
(a)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
(b)秦始皇下令兴修的灵渠,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隋炀帝开通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
这种学习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生活、社会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既在答题中领略、感悟到了历史的不容置否的现实意义,又在成功运用的亢奋中产生并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体验时代性
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是近年来历史考试的一个命题倾向,这类学习不仅用事实回答了“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这一始终困扰学生的问题,而且适时地引导学生身在课堂,心怀天下,学习历史,关注现实,关注祖国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这种学习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学科自身的特殊价值。
3.重视对历史概念之理解的考查,引导学生体验基础性
概念是对事实或现象中的属性和关系的抽象概括。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体验书本上的表述哪些是历史概念,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应如何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即: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概念”的“基础性”。
4.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历史学科的教育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生活这种毋庸讳言的现象说明,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今天学生的认知态度已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历史老师须善于“换位思考”,先以学习者的眼光去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元素,选准切入点,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体验”出教育性。
在同学们已经对历史学习的“教育性”有所“体验”有所“触动”之时,我再深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瓜分豆剖”都没有责任感,面对列强侵略都“逆来顺受”,我们的祖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如果人人都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我还把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的事迹,辛亥革命中秋谨的事迹讲给同学们。
这样来“体验”教育性对学生心灵触动较大,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慎微慎独,注意修身之必要。我还发现:我带班级一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正在减少或“杜绝”。真可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5.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但学生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很陌生,而且一般的历史知识又缺乏形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故事但不喜欢历史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怎样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呢?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情景中,学生自然就有兴趣了。如:学习“杯酒释兵权”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表演历史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空前高涨起来,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6.历史体验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来学习,同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适时提出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就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就达到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出土的文物,书上的小字部分,以及《北京人追逐野兽》《北京人生活》图,四人一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个考古学者,推测、想象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状况,写一篇描述北京人一天生活的短文。
7.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当学生进入历史的时空后,就必须根据历史的情景并结合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三国一课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当曹操大军压境时,自称是卧龙的诸葛亮怎样思考退敌的对策?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联吴抗曹。还可以设计一些典型意义比较题进行训练,如: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梁元帝一生博览群书,死抱着古书“夷不治华” 的教条,导致都城失守,结果痛不欲生;焚烧14万卷书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唐太宗时期唐朝繁盛的原因。学习《汉朝和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情景是:
(1)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汉族、匈奴(可参考蒙古族)这两大族在衣、食、住、行方面各有什么民族特性?
(2)两大民族各自有什么的特点?
(3)这两大民族共处时,极易发生什么事儿?
(4)什么时候匈奴最易南下?
(5)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些战争的爆发原因与此相同?
8.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历史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就是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历史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切实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祖彬:《教学与管理》,2004.1
[3]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
[4]谢利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
[5]钱洪潮:《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