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微血栓与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临床关系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血栓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标志,我们发现冠心病人微循环中出现微血栓者高达23.9%,且与病人的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冠心病微血栓形成机理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对冠心病有微血栓者及无微血栓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测定,并与健康人作对照。
其他文献
2425例成年人血糖、血压、血脂检测结果分析李柏林1唐世琪2胡春梅2陈敏芳2血糖、血压、血脂持续异常可以引起血液流变性改变,造成微循环障碍,从而构成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正
高原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时,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的研究十分鲜见.但我们和周勇敬等人的工作都已证实高渗盐水对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具有良好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肺的
重点介绍自行研制的甲襞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认为:该系统能可靠、自动地测试出输入枝、输出枝的管径与流速。管径测量采用了自行提出的非线性变换抑制血管内部噪声,结合自跟踪
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蝮蛇抗栓酶对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疗效,但是.有关治疗机理报道甚少。本实验通过对沙鼠急性脑缺血时软脑膜微循环观测、脑组织细胞Na,K—ATP酶活性测定以及脑神经
40例颅脑损伤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分析黄正华*陈开地本文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的检测并与40名健康人对比,旨在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
<正> 全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临床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武汉微循环学会学术交流会拟定于1993年11月中旬在拥有长江三峡壮丽风光的湖北宜昌市召开。大会将由微循环学杂志与武汉微
期刊
分析3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1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及应用中药脉络宁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肢血管性疾病的血液粘稠度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复制狗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用彩色显微电视录相装置和微循环多参数分析系统.观察体外反搏对失血性休克大循环与微循环效应。结果,体外反搏使休克时下降的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
采用眼底荧光微血管造影法定量测量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阶段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视网膜毛细血管交换时间和视网膜黄斑部拱环内微血管密度。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