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极对铝电解槽稳定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来源 :中国有色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极作业作为铝电解生产的主要操作之一,更换阳极会使电解槽物料和能量平衡遭到破坏,降低电流效率,造成阳极长包甚至发生滚铝事故等,对电解槽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本文以某电解铝厂SY300kA电解槽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分析两种常见的换极顺序、测量换极后电解质温度变化趋势、理论计算换极热量损失以及跟踪换极后电解槽电流分布特征等方法,得出了合理的换极顺序对电解槽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换极作业对电解槽温度场、电流分布的影响,并从调整现场工艺技术条件和提升操作质量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类似电解铝厂换极作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荒漠化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干旱和大面积的荒漠是其主要的生态环境约束因素.以MODIS数据为基础,提取关键的地表特征参量,定量化研究荒漠化程度与地表特征参量间的关系与规律;构建了基于地表反照率-植被特征空间、决策树的遥感监测模型,并以2015年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荒漠化程度,结果表明:Albedo-MSAVI、Albedo-NDVI和决策树C5.0共3种方法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8.33%、85.83%和89.2%,Kappa系数分别为0.8363、0.80
为研究风云四号A星闪电成像仪(FY-4A LMI)闪电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以2019年台风“利奇马”台前飑线为例,利用FY-4A LMI闪电资料、FY-4A云顶亮温资料(TBB)、地基闪电定位资料(ADTD)、组网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资料和东南沿海自动站风雨资料,研究“利奇马”台前飑线全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飑线内对流演变的关系.结果 表明:FY-4A LMI闪电频次的时空变化与台前飑线的演变过程相一致,LMI闪电爆发对台前飑线强度增强具有提早约1h的指示作用.在闪电活动与台前飑线对流的演
合成孔径雷达(SAR)凭借其全天候观测能力以及SAR图像中丰富的纹理信息,在震后建筑物倒塌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SAR图像中倒塌建筑物纹理特征多样但利用率较低,且特征信息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SAR图像多纹理特征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局部二值模式、Gabor滤波器提取了26种纹理特征信息,构建主成分变量进行多维特征优选与降维融合,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建筑物的倒塌信息.以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提取精度高达79.85%,倒塌建筑
推动区域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生态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胡焕庸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西部,从像元尺度和县级行政单元研究分析我国NPP、人口以及人均NPP时空变化,尤其是东、西部的区域差异.结果 表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1982年的10.05亿增长到2017年的13.95亿,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部占比由5.91%增长到6.42%;我国NPP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总量由1982年的2.69 Pg C增长到2015年的3.24 Pg C,增长率为1
本文首先论述我国铜工业的发展背景,提出行业面临的资源自给率低、装备水平有待提升、国际铜市场话语权弱等系列问题;其次,结合行业碳排放特点,提出除铜冶炼企业外,矿山企业的碳减排也应引起重视,并针对企业碳减排路径给出方向性建议;再次,结合“双碳”目标要求,分析我国铜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铜的消费,绿色循环经济驱动再生铜占比提升,行业转型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导致企业竞争压力加剧等;最后,结合上述分析,针对铜行业的低碳发展提出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本文分析了1980—2020年40年镍钴价格变化历程,指出影响市场的力量逐渐从欧美日等国家转移向中国.到2020年,中国镍产量消费量分别占全球30.6%%和58%,钴的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72%和56%,中国在全球镍钴市场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镍钴的消费前景非常乐观,美国、韩国等国家纷纷关注到包括镍钴在内的电池金属的供应链安全.中国镍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从冶炼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配套可以部分弥补资源的短板,但是资源飞地的现状难以改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镍钴产业的跟踪研究,
ESG评价体系2018年才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由三个维度组成,ESG信息披露原则及指引、企业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有色冶金行业在ESG层面存在诸如环境问题、安全生产事故、职业健康问题、社区投诉、风控能力差、内控意识薄弱等较多风险,这些潜在ESG风险对有色冶金行业实现降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以国家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大背景,围绕ESG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有色冶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论述,提出有色冶金行业应关注的ESG评价指标,并对如何更好运用ESG体系支持有色
转炉铜锍吹炼终点判断多以烟气、火焰、喷溅物及样钎状态为依据,这种判断方法受操作员个人主观因素居多,易导致欠吹或过吹情况发生.METCAL系统可依据质量平衡、热平衡和元素平衡三大体系搭建全流程工艺数学模型,通过对过程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控制吹炼过程中的冷料添加量和添加时机,实现对造渣终点和造铜终点的判断.本文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构建过程及误差处理方法,修正后的仿真模型结果显示造渣期判断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而且造渣期对应的Cu2 S中Fe含量和粗铜中S含量均符合要求.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对指导铜锍吹炼终点判断
青海某企业采用氧压浸出工艺炼锌,净化工序采用逆向锑盐法,吨锌锌粉消耗约70 kg,为降低净化工艺锌粉单耗,该企业引进B除钴剂进行除钴.B除钴剂主要成分为锑盐、砷盐及单宁化合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持续稳定除钴.在净化前液中保留200~300 mL/L镉的前提下,控制反应条件温度83℃、时间2 h、B除钴剂加入量为0.03 kg/m3、电解废液加入量为3 L/m3可以达到较优结果.工业应用表明,采用B除钴剂除钴吨锌锌粉用量相比逆向锑盐法可节约15 kg.B除钴剂相对于传统的除钴剂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达到
硫化锌精矿普遍伴生有一定量的铊,部分铅锌矿床含铊特别高.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原料中的铊会干扰锌冶炼操作和产品质量,表现为影响正常的检验分析、采用锌粉置换去除困难和影响锌粉净化除钴等.铊在湿法炼锌系统中的分布走向与原料含铊的高低、生产辅料的选择、操作条件等密切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采取措施控制铊的含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铊在常规湿法炼锌系统中的开路主要有三种方法,在浸出阶段采用氧化沉淀法除铊,净化阶段采用加铅锌粉置换法除铊,在回转窑阶段采用氯化亚铊挥发法把铊富集到高氟氯烟尘中开路.当原料含铊较低,浸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