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吸引着他们去做更深一步的探究。这种状态是每一个为师者最向往的。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业难度的加大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他们的身心发生了一些变化,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优秀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培养起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所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成绩肯定会越来越优秀。但是部分后进生,因自己的基础较差,经过一段努力后,成绩依然没有起色,他们就会畏难而退,慢慢的就会“破罐子破摔”,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正是因为这种局面,导致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尝试了很多方法。
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常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似是而非”。再加上为了强化学生基础,整天进行的大量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训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感觉,数学太枯燥,冷冰冰的。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印象,我试着对数学课堂进行改变。首先,我每节课都会制作精美的课件。插入和当堂内容有关的精美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也是很美丽的。比如,在讲《黄金分割》时,就给出了很多和黄金分割有关的图片。其中有照相时如何取景,主持人报幕时的站位,女士应穿多少厘米的高跟鞋才能使自己的身材看起来更美等等。通过一系列图片的欣赏,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来体会数学之美。又如,在讲《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其中有设计精美的赵州桥,绚丽夺目的抛物线形灯光,广场随处可见的美丽喷泉等。然后告诉学生这些美丽的身影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可想而知经过这样的课堂之后,学生对数学的印象还会是枯燥的和冰冷的吗?
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数学学习简单化。进入初三之后,班级中厌学、弃学者日益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知识难度加大有直接的关系。多数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上课也在很努力、很认真的学习,但是依然理解不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而不得不选择弃学的学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在讲解很多知识时,我都试着改变教学方法,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来讲解。比如,在讲解利润问题时,让学生正确的表示销售的数量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类比的教学方法。题目如下: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售价应为多少元?如果设降价x元降价,那么为了表示降价后每天销售冰箱的数量,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当降价50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8+4=12台;当降价100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8+8=16台。以此类推,当降价x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台。把已知的数据50、100换成x就可以表示销售的数量,在教学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熟悉感。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的主干知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认识分式这节课中,教科书设置了一个“上海世博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原来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某一时段内的统计结果显示,前a天日均参观人数35万人,后b天日均参观人数45万人,这(a+b)天日均参观人数为多少万人?但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改成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再如把分式方程一课中的“甲、乙两地相距1400km”的情景,改成“青岛和北京两地相距800km”的情景。当学生看到这两个问题时,肯定能感觉到,数学知识离自己很近,就是从自己的生活中产生的,会有一种非常亲近、亲切的感觉。
特殊课型采用特殊教学方法,加深数学学习的印象。一些特殊的课型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说,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这一学期中的学习特色,以及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内容,并且向学生介绍这些新知识与已经学过的哪些旧知识有关联,给学生提出预习和复习的方向。从而使得这种教学内容既让老师得心应手,又让学生易于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节课上完,学生就要走进考场,考试的题目会精确地判断每位学生学会了什么活着没有学会什么,考试的结果会呈现出分数。正因如此,在最后一节课上,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使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在这节课上使用一些特殊的策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开场:“看电视剧时,我们都看过这样的情节。当徒弟学艺结束,要拜别师傅下山的时候,师傅都会送给他几件宝物,可以帮助徒弟降妖除魔。今天这节课,老师也会把“压箱底”寶贝拿出来,当你在答题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或者也可以这样:“当我们要出远门时,会把行李打包一下,以便于携带。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把初中三年的知识打一下包,以便于轻装上阵。”我想有了这样的开场白之后,学生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印象也很深刻。
学习之初,每个孩子都具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这种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为师者最值得守护的东西。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实施这种守护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有趣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维护学生的“向学性”,形成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
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常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似是而非”。再加上为了强化学生基础,整天进行的大量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训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感觉,数学太枯燥,冷冰冰的。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印象,我试着对数学课堂进行改变。首先,我每节课都会制作精美的课件。插入和当堂内容有关的精美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也是很美丽的。比如,在讲《黄金分割》时,就给出了很多和黄金分割有关的图片。其中有照相时如何取景,主持人报幕时的站位,女士应穿多少厘米的高跟鞋才能使自己的身材看起来更美等等。通过一系列图片的欣赏,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来体会数学之美。又如,在讲《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其中有设计精美的赵州桥,绚丽夺目的抛物线形灯光,广场随处可见的美丽喷泉等。然后告诉学生这些美丽的身影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可想而知经过这样的课堂之后,学生对数学的印象还会是枯燥的和冰冷的吗?
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数学学习简单化。进入初三之后,班级中厌学、弃学者日益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知识难度加大有直接的关系。多数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上课也在很努力、很认真的学习,但是依然理解不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而不得不选择弃学的学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在讲解很多知识时,我都试着改变教学方法,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来讲解。比如,在讲解利润问题时,让学生正确的表示销售的数量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类比的教学方法。题目如下: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售价应为多少元?如果设降价x元降价,那么为了表示降价后每天销售冰箱的数量,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当降价50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8+4=12台;当降价100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8+8=16台。以此类推,当降价x元时,多售出台,此时的销售量为台。把已知的数据50、100换成x就可以表示销售的数量,在教学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熟悉感。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的主干知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认识分式这节课中,教科书设置了一个“上海世博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原来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某一时段内的统计结果显示,前a天日均参观人数35万人,后b天日均参观人数45万人,这(a+b)天日均参观人数为多少万人?但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改成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再如把分式方程一课中的“甲、乙两地相距1400km”的情景,改成“青岛和北京两地相距800km”的情景。当学生看到这两个问题时,肯定能感觉到,数学知识离自己很近,就是从自己的生活中产生的,会有一种非常亲近、亲切的感觉。
特殊课型采用特殊教学方法,加深数学学习的印象。一些特殊的课型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说,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这一学期中的学习特色,以及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内容,并且向学生介绍这些新知识与已经学过的哪些旧知识有关联,给学生提出预习和复习的方向。从而使得这种教学内容既让老师得心应手,又让学生易于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节课上完,学生就要走进考场,考试的题目会精确地判断每位学生学会了什么活着没有学会什么,考试的结果会呈现出分数。正因如此,在最后一节课上,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使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在这节课上使用一些特殊的策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开场:“看电视剧时,我们都看过这样的情节。当徒弟学艺结束,要拜别师傅下山的时候,师傅都会送给他几件宝物,可以帮助徒弟降妖除魔。今天这节课,老师也会把“压箱底”寶贝拿出来,当你在答题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或者也可以这样:“当我们要出远门时,会把行李打包一下,以便于携带。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把初中三年的知识打一下包,以便于轻装上阵。”我想有了这样的开场白之后,学生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印象也很深刻。
学习之初,每个孩子都具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这种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为师者最值得守护的东西。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实施这种守护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有趣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维护学生的“向学性”,形成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