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鉴于流行性腹泻带来的危害,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就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在当前社会中,猪是重要的家畜,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一旦出现病猪,将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染病特点有呕吐、泻、脱水及进食少等。这类传染病在各类猪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性,而死亡率在各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间接接触、食物传播、循环传播等。基于此,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特点分析
1.1 传染源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独立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及带毒猪。通常经过病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引发自然感染。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则将传染病毒,病猪群将持续带毒,不断对周边造成污染,墙壁、水槽、饲料等都将被污染,健康猪接触污染物后,都可能受到感染。
1.2 传播途径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经过消耗到进行传播,粪便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猪圈的猪或相邻猪圈的猪主要是由于直接接触实现病毒传染。另外间接接触则通过饲料、饮水、空气等传播,消化道与呼吸道都可进行传染,传染病短短几天便能蔓延全群。
1.3 易感染群体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对于不同日龄及品种的猪都能进行感染。通常哺乳期仔猪、保育仔猪及育肥猪的感染率为100%,成年母猪的感染率在16%左右。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0%;育肥猪及成年母猪等猪群,死亡率在4%~20%。该传染病在28 d左右传遍整个猪场,在30 d左右将自行停息。
1.4 发病时间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春冬季节,我国的12月至次年2月为该病的高发期[1]。
2 症状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症状根据猪群免疫力、染病日龄及地区差异等不同。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便色暗黄,恶臭、猪严重脱水、体温前期正常,后期降温,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呕吐。
就哺乳仔猪而言,首先表现吮乳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带黏液的黄色胃内容物,之后出现水样腹泻,腹泻物暗黄或透明水样,沿肛门流径,沾污腿部,严重的病猪在肛门下方可见明显红斑,全身脱水严重,眼眶下窝,行走蹒跚,染病后进食减少或停食,腹泻4 d左右,应严重脱水死亡。
就保育仔猪而言,个别猪也存在呕吐病症,多数仔猪在短期内出现水样腹泻,初期排水样暗黄粪便,到中期6 d后则排黏稠暗黄稀粪,发病率达100%。
就大中猪及种猪而言,小部分猪存在呕吐病症,精神萎靡,进食减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率在10%~90%,但死亡率不高,大部分猪在患病6 d左右自行康复,个别会持续患病10天左右[2]。
3 病理变化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病变在小肠,小肠膨胀,肠壁薄弱,内部存在黄色液体,膜淋巴结充血等。哺乳仔猪胃内存在大量黄色凝乳块,偶尔也存在胃黏膜充血出现等病变。病猪尸体脱水消瘦,眼眶下陷。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引起的胃内膜出血程度不如后者明显。
4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分析
4.1 提高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主要从下列内容着手:保证自繁自养,禁止从外购买猪种;冬季注重改善饲料能量提高;保证猪舍温度,地面干燥,加强光照,改善猪的抵抗力;定期进行猪舍的卫生清扫,消毒;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处理。
4.2 接种疫苗
在每年传染病高发期,应对母猪进行猪流行性腹泻及其他接种疫苗,初产的猪应进行两次以上的免疫,免疫剂量适当。另外需要重视保护期,在免疫14 d后,应检测免疫抗体水平,若未能满足抗体保护水平,应在7 d后再次进行免疫。目前,常用的疫苗有:猪转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二联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等。
临床应用表面,3中疫苗的免疫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类疫病出现。各个养殖户应对后备猪及成年种猪的免疫工作,对于严重发病的养殖户,也应对肉猪进行免疫工作,为了杜绝免疫空挡,应由专人实施免疫。
4.3 对症整治
对于病猪的实际病症,应采取分类的措施,进行对症整治。
症状明显的母猪:注入乙酰甲喹20 mL/头,复方磺胺嘧啶30 mL/头,也可注入6%诺氟沙星20 mL/头,每日两次。另外配合硫酸阿托品10 mL,进行肌内注射。对于进食下降及严重脱水的母猪通过耳静脉注入5%盐糖水500 mL,氨苄青霉素钠适量,碳酸氢钠针剂50 mL,另外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
重病仔猪:通过前肢静脉注入5%的盐糖水
40 mL、氨苄青霉素适量,维生素C10 mL。
轻症病猪:灌喂10 mL补盐口服液与适量庆大霉素,通过上述紧急处理,可将全场传染病情进行一定的控制。日常饲料中加入蓝圆热毒清适量,100 kg饲料加入1 kg葡萄糖,由猪自行采食3~5 d。
药物饮水:在猪饮水中没25 kg水加入25g黄芪多糖、1.25 kg葡萄糖、225 g食盐,由猪自行饮用3~5 d。对于全身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在静脉注入适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及林格尔氏液,进而控制病猪死亡率。也可在饮水中直接加入5%的葡萄糖、1%氯化钠、0.2%的碳酸氢钠,搅拌充分后,任猪自由饮用[3]。
5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健康,养殖户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掌握该病症的特点,分析病症,分析病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降低传染病对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忠武.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1,4:14-15.
[2]段世平.猪流行性腹泻特点及其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1:44-45.
[3]李功铨,许平.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8:6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在当前社会中,猪是重要的家畜,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一旦出现病猪,将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染病特点有呕吐、泻、脱水及进食少等。这类传染病在各类猪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性,而死亡率在各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间接接触、食物传播、循环传播等。基于此,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特点分析
1.1 传染源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独立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及带毒猪。通常经过病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引发自然感染。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则将传染病毒,病猪群将持续带毒,不断对周边造成污染,墙壁、水槽、饲料等都将被污染,健康猪接触污染物后,都可能受到感染。
1.2 传播途径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经过消耗到进行传播,粪便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猪圈的猪或相邻猪圈的猪主要是由于直接接触实现病毒传染。另外间接接触则通过饲料、饮水、空气等传播,消化道与呼吸道都可进行传染,传染病短短几天便能蔓延全群。
1.3 易感染群体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对于不同日龄及品种的猪都能进行感染。通常哺乳期仔猪、保育仔猪及育肥猪的感染率为100%,成年母猪的感染率在16%左右。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0%;育肥猪及成年母猪等猪群,死亡率在4%~20%。该传染病在28 d左右传遍整个猪场,在30 d左右将自行停息。
1.4 发病时间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春冬季节,我国的12月至次年2月为该病的高发期[1]。
2 症状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症状根据猪群免疫力、染病日龄及地区差异等不同。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便色暗黄,恶臭、猪严重脱水、体温前期正常,后期降温,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呕吐。
就哺乳仔猪而言,首先表现吮乳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带黏液的黄色胃内容物,之后出现水样腹泻,腹泻物暗黄或透明水样,沿肛门流径,沾污腿部,严重的病猪在肛门下方可见明显红斑,全身脱水严重,眼眶下窝,行走蹒跚,染病后进食减少或停食,腹泻4 d左右,应严重脱水死亡。
就保育仔猪而言,个别猪也存在呕吐病症,多数仔猪在短期内出现水样腹泻,初期排水样暗黄粪便,到中期6 d后则排黏稠暗黄稀粪,发病率达100%。
就大中猪及种猪而言,小部分猪存在呕吐病症,精神萎靡,进食减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率在10%~90%,但死亡率不高,大部分猪在患病6 d左右自行康复,个别会持续患病10天左右[2]。
3 病理变化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病变在小肠,小肠膨胀,肠壁薄弱,内部存在黄色液体,膜淋巴结充血等。哺乳仔猪胃内存在大量黄色凝乳块,偶尔也存在胃黏膜充血出现等病变。病猪尸体脱水消瘦,眼眶下陷。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引起的胃内膜出血程度不如后者明显。
4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分析
4.1 提高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主要从下列内容着手:保证自繁自养,禁止从外购买猪种;冬季注重改善饲料能量提高;保证猪舍温度,地面干燥,加强光照,改善猪的抵抗力;定期进行猪舍的卫生清扫,消毒;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处理。
4.2 接种疫苗
在每年传染病高发期,应对母猪进行猪流行性腹泻及其他接种疫苗,初产的猪应进行两次以上的免疫,免疫剂量适当。另外需要重视保护期,在免疫14 d后,应检测免疫抗体水平,若未能满足抗体保护水平,应在7 d后再次进行免疫。目前,常用的疫苗有:猪转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二联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等。
临床应用表面,3中疫苗的免疫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类疫病出现。各个养殖户应对后备猪及成年种猪的免疫工作,对于严重发病的养殖户,也应对肉猪进行免疫工作,为了杜绝免疫空挡,应由专人实施免疫。
4.3 对症整治
对于病猪的实际病症,应采取分类的措施,进行对症整治。
症状明显的母猪:注入乙酰甲喹20 mL/头,复方磺胺嘧啶30 mL/头,也可注入6%诺氟沙星20 mL/头,每日两次。另外配合硫酸阿托品10 mL,进行肌内注射。对于进食下降及严重脱水的母猪通过耳静脉注入5%盐糖水500 mL,氨苄青霉素钠适量,碳酸氢钠针剂50 mL,另外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
重病仔猪:通过前肢静脉注入5%的盐糖水
40 mL、氨苄青霉素适量,维生素C10 mL。
轻症病猪:灌喂10 mL补盐口服液与适量庆大霉素,通过上述紧急处理,可将全场传染病情进行一定的控制。日常饲料中加入蓝圆热毒清适量,100 kg饲料加入1 kg葡萄糖,由猪自行采食3~5 d。
药物饮水:在猪饮水中没25 kg水加入25g黄芪多糖、1.25 kg葡萄糖、225 g食盐,由猪自行饮用3~5 d。对于全身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在静脉注入适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及林格尔氏液,进而控制病猪死亡率。也可在饮水中直接加入5%的葡萄糖、1%氯化钠、0.2%的碳酸氢钠,搅拌充分后,任猪自由饮用[3]。
5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健康,养殖户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掌握该病症的特点,分析病症,分析病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降低传染病对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忠武.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1,4:14-15.
[2]段世平.猪流行性腹泻特点及其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1:44-45.
[3]李功铨,许平.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8:6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