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电脑桌前,我沉吟了半天。
向一个熟悉的病员家属发封Email很简单,但敲击每一下键盘,却让我深感遗憾。假如患者肯换一种方式生活,他本可以继续安度幸福晚年。而我,也就不用斟词酌句,艰难地告诉患者大洋彼岸的儿孙:他们,永不能再和老人相见……
办公桌上的这份死亡病历,厚得像一部长篇小说。每一个章节,都记载着无知付出的沉重代价,述说着疏忽健康是怎样把生与死的距离悄悄缩短。
15年前,一位亲戚请我为杭大爷看病。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天高云淡。58岁的杭大爷还很硬朗,只是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疲倦。他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但是空腹血糖8.3mmoI/L,餐后2小时血糖11.3mmol/L,已够得上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我向他简单介绍了糖尿病常识,为他开出饮食和运动疗法方案,又仔细叮嘱何时服药,怎样锻炼。忙乎半天,我觉得已经尽心尽职,而杭大爷却似乎有几分不耐烦。半晌他甩下一句话,让我愣了半天:“我没有糖尿病!我,我就是血糖高了点……”
日子像流水般过去。杭大爷的退休生活一成不变:买菜,遛鸟,打牌,一有空就坐到电视机前。惟一不情愿的,就是和大夫见面。饮食疗法计划,他根本就不当回事。
记得那年春节期间,我去亲戚家有事,恰好杭大爷一家也在那边。我刚想趁机规劝他几句,杭大爷笑眯眯从厨房拿出一只碗,“您看,如今我每顿只吃这么一小碗饭。”他的小孙女在一旁淘气地扮了个鬼脸:“爷爷,昨晚我看见您收拾饭桌,一个人把剩下的菜吃了个碗底朝天!”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杭大爷也微微红了脸。“你小孩子家懂得什么?这菜又不是甜食。再说,就剩下那么一点点!倒了可惜,留着麻烦。这当家过日子,总得要记着勤俭!”杭大爷的儿子皱起眉头:“爸,我看您是省了块儿八毛,毁了自家‘本钱’——尽倒打算盘!”我一看,这父子俩要抬杠,赶紧插话:“杭大爷,您的节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您有糖尿病,所有的食品都要计算热卡,只能算了吃,不能吃了算。”杭大爷不吭声了,半晌嘟哝一句:“能吃能喝算啥病?我一大把年纪,早活足了本钱……”
五年后,杭大爷终因血糖控制不良,并发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住进医院,高热40℃、浮肿、胸闷气喘……“不起眼”的糖尿病,终于向老人露出了狰狞嘴脸。我们竭尽全力,才将他从死亡边缘拖回。没想到,当我建议他今后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他又连连摇手:“我没到那严重程度。再说,还是吃药方便。”
半年后,一个冬天的夜晚,紧急会诊电话把我召到医院。原来是杭大爷洗澡时忽然倒下,神志不清,两眼上翻。送到医院时虽已清醒.但血糖高达28.3mmoI/L。住院检查的结果提示,他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低下,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都已十分明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缺血、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一长串的诊断怎么排列,让年轻的住院医师琢磨了好半天。每一张化验检查单,都让我痛心地看到,无知和自我忽视,已经让老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着并发症的加重,生命的火花正在一点又一点熄灭……
生与死,一次又一次较量。医生、护士、家属,齐心协力,终于又一次把杭大爷拉回了生存线。经过反复动员,杭大爷终于同意接受预混胰岛素早晚皮下注射的治疗方案。他的血糖也达到了一般控制的水准线(空腹<7.0mmoI/L、餐后2小时<10.OmmoI/L)。但是,老人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所形成的心、脑、眼、肾等器官,以及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已经无法逆转。出院时,心直口快的护士小王,忍不住对他说:“杭大爷,您要相信科学。健康,原本在您自己手里边!”
病历一页页翻过。思绪,定格在杭大爷临终的画面。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顽固性心衰和难以控制的多部位严重感染,互为因果,使他的病情不断恶化。老人的每一声喘息,都是那么艰难。他浑浊的双眼中充满对生的依恋,断断续续地对身边的亲人说:“我,来不及了。你们,要重视健康,把这个病,好好检查一遍……”
收回感慨的思绪,我轻轻敲击着键盘,把一串发自肺腑的字句,传递到大洋彼岸:“每一片树叶都会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我们祈祷,愿死若秋叶之静美;我们更祝愿,因自我关爱,让生如夏花般绚烂……”
向一个熟悉的病员家属发封Email很简单,但敲击每一下键盘,却让我深感遗憾。假如患者肯换一种方式生活,他本可以继续安度幸福晚年。而我,也就不用斟词酌句,艰难地告诉患者大洋彼岸的儿孙:他们,永不能再和老人相见……
办公桌上的这份死亡病历,厚得像一部长篇小说。每一个章节,都记载着无知付出的沉重代价,述说着疏忽健康是怎样把生与死的距离悄悄缩短。
15年前,一位亲戚请我为杭大爷看病。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天高云淡。58岁的杭大爷还很硬朗,只是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疲倦。他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但是空腹血糖8.3mmoI/L,餐后2小时血糖11.3mmol/L,已够得上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我向他简单介绍了糖尿病常识,为他开出饮食和运动疗法方案,又仔细叮嘱何时服药,怎样锻炼。忙乎半天,我觉得已经尽心尽职,而杭大爷却似乎有几分不耐烦。半晌他甩下一句话,让我愣了半天:“我没有糖尿病!我,我就是血糖高了点……”
日子像流水般过去。杭大爷的退休生活一成不变:买菜,遛鸟,打牌,一有空就坐到电视机前。惟一不情愿的,就是和大夫见面。饮食疗法计划,他根本就不当回事。
记得那年春节期间,我去亲戚家有事,恰好杭大爷一家也在那边。我刚想趁机规劝他几句,杭大爷笑眯眯从厨房拿出一只碗,“您看,如今我每顿只吃这么一小碗饭。”他的小孙女在一旁淘气地扮了个鬼脸:“爷爷,昨晚我看见您收拾饭桌,一个人把剩下的菜吃了个碗底朝天!”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杭大爷也微微红了脸。“你小孩子家懂得什么?这菜又不是甜食。再说,就剩下那么一点点!倒了可惜,留着麻烦。这当家过日子,总得要记着勤俭!”杭大爷的儿子皱起眉头:“爸,我看您是省了块儿八毛,毁了自家‘本钱’——尽倒打算盘!”我一看,这父子俩要抬杠,赶紧插话:“杭大爷,您的节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您有糖尿病,所有的食品都要计算热卡,只能算了吃,不能吃了算。”杭大爷不吭声了,半晌嘟哝一句:“能吃能喝算啥病?我一大把年纪,早活足了本钱……”
五年后,杭大爷终因血糖控制不良,并发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住进医院,高热40℃、浮肿、胸闷气喘……“不起眼”的糖尿病,终于向老人露出了狰狞嘴脸。我们竭尽全力,才将他从死亡边缘拖回。没想到,当我建议他今后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他又连连摇手:“我没到那严重程度。再说,还是吃药方便。”
半年后,一个冬天的夜晚,紧急会诊电话把我召到医院。原来是杭大爷洗澡时忽然倒下,神志不清,两眼上翻。送到医院时虽已清醒.但血糖高达28.3mmoI/L。住院检查的结果提示,他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低下,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都已十分明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缺血、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一长串的诊断怎么排列,让年轻的住院医师琢磨了好半天。每一张化验检查单,都让我痛心地看到,无知和自我忽视,已经让老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着并发症的加重,生命的火花正在一点又一点熄灭……
生与死,一次又一次较量。医生、护士、家属,齐心协力,终于又一次把杭大爷拉回了生存线。经过反复动员,杭大爷终于同意接受预混胰岛素早晚皮下注射的治疗方案。他的血糖也达到了一般控制的水准线(空腹<7.0mmoI/L、餐后2小时<10.OmmoI/L)。但是,老人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所形成的心、脑、眼、肾等器官,以及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已经无法逆转。出院时,心直口快的护士小王,忍不住对他说:“杭大爷,您要相信科学。健康,原本在您自己手里边!”
病历一页页翻过。思绪,定格在杭大爷临终的画面。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顽固性心衰和难以控制的多部位严重感染,互为因果,使他的病情不断恶化。老人的每一声喘息,都是那么艰难。他浑浊的双眼中充满对生的依恋,断断续续地对身边的亲人说:“我,来不及了。你们,要重视健康,把这个病,好好检查一遍……”
收回感慨的思绪,我轻轻敲击着键盘,把一串发自肺腑的字句,传递到大洋彼岸:“每一片树叶都会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我们祈祷,愿死若秋叶之静美;我们更祝愿,因自我关爱,让生如夏花般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