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类文本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脉络清晰,内容的前后段一般会刻意制造反差或对比来揭示哲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寓言的文体特征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新词分类掌握生字,通过抓关键词、句来归纳段意与文意,通过关注寓言中优秀的语用方式进行拓展,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高效阅读之法。
  【关键词】寓言;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杨星语,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鹿角和鹿腿》是《伊索寓言》里的一个经典故事,最早以《牡鹿》的篇名入选商务印书馆1906年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1],如今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故事讲述丛林中的一只鹿在被狮子追逐后,发现美丽的角让它差点送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文本脉络清晰,展示了鹿对角和腿看法的前后变化,情绪对比鲜明,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学生梳理文脉的阅读能力。但是如何才能抓住这则寓言中鹿的观点、情感变化,充分发挥寓言的教学价值?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分类整合,认读新词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字词的认读永远是一大重点。比起零碎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果能统整词串,以分类排列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读效率。分类时一般可分为重难点字、一般性生词和同类型短语三类。重难点字要排列在前,优先帮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攻克难字难词;一般性生词和同类型短语在后,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语、短语。依照这一分类法,我们可以从《鹿角和鹿腿》一文中梳理出以下三组词串:
  1.重难点字
  2.一般性生词
  池塘 抱怨 别致 配得上 狮子 哎呀 叹气
  3.动作类短语
  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悄悄逼近   撒腿就跑    挣脱出来
  这三组词串中,第一组的后两列为多音字的拓展学习。这是学生最先接触到,也是最容易留下印象的词组。该组为文中的重难点字,旨在帮助学生攻克难读字音,扫清认读拦路虎。第二组词语是一般性的生词,无特殊规律可循,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认读方式,如让男女学生比赛认读来巩固学生对这些字词的印象。本则寓言为动物拟人故事,有不少动物模拟人行为的描写。因此最后一组为动作类短语,教师可以在学生熟读后去掉拼音,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认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也能加深学生对短语的印象,积累经典短语搭配。总的来说,将字词分类整合成词串后再让学生认读的策略,能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生词短语,为学生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照联系,启发概括
  归纳与概括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也是贯穿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内容。只有读得“懂”,明白故事说了什么,知道故事是怎么说的,我们才能和学生谈其他阅读技巧,教学写作的基本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多数教师会采用最常规的方法:先让学生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引导学生整合大段,概括全文内容。这一作法最为稳妥,也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概括能力。但是教师不该让学生止步于此,一旦学生熟练掌握了常规方法,教师也要“从扶到放”,让“会走”的学生“向前跑”。
  笔者在教学本文时,先让学生分段朗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分别找到该段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分段总结主要内容。学生掌握后,由他们自己寻找剩下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并概括段意,与同桌比对两人的归纳是否一致。最后,教师再对全文概括作出引导。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把剩下几个自然段的段意归纳清楚了,很棒!让我们想想看,假如把这些自然段的段意都合在一起,是不是就能概括出全文大意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生1:说了丛林里的一只鹿。
  师:丛林里好多鹿呢,都是课文里的那只吗?这个概括太宽泛、太简单了。
  生2:这只鹿说自己的角像珊瑚一样。
  师:对!这是这只鹿的显著特征了。可是课文里还有好些内容呢,这个概括又太狭窄了。
  (学生感觉每段分开都能说清楚,但合起来似乎信息太多,没办法总结成一句话)
  师:让我们回忆一下,之前大家在概括一个自然段的段意时,是怎么做的?
  生:找到關键词或者句!
  师:没错!同学们来说说,课文的关键词有哪些?
  生3:鹿!角!还有腿!
  师:聪明!课文中反复提到了鹿喜欢自己的角,但嫌弃自己的腿难看。这个角和腿在文中形成了对比,一个“美丽”,另一个“难看”。这样一来,我们能不能找到足以概括全文的关键句呢?
  生4: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棒极了!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学习过的寓言,比如上一课的《陶罐和铁罐》,一个傲慢一个谦虚,一个坚硬一个易碎,也形成了冲突对比,看似强大、美丽的事物却没能比得过看似脆弱、难看的事物。寓言通常都会用制造对比和冲突的方式来表现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又通过出乎意料的反转来说明道理。所以,如果我们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其中的对比与变化,就能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也就能巧妙地概括全文大意了。你们学会了吗?
  学生想要准确概括文意,需要在一定高度上统视全文,又要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关注到一些关键细节,这对三年级学生而言难度颇大。因此,笔者除了采用常规手段让学生分自然段归纳段意后再全文概括,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找关键词、句的高阶归纳法作为基础。学生在尝试将多个段意合为文意却碰壁后,就会发现想要在平衡高度和细节的情况下概括全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教师已经利用教学分段归纳时的铺垫,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文意的诀窍:联系上下文,寻找有矛盾冲突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集中体现了文本的核心思想,既是文本思想的总结也是细节的突出体现,找到关键词、句自然会使大量无关的多余信息得到排除。尤其是寓言这类文本短小、对比明显的体裁,更是训练学生掌握关键词、句概括法的优秀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常规手段与高阶手段要结合使用。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语境来磨炼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还要辅以不同层次的阅读练习。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没有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更高级、更快速的关键词、句概括法,还是先采用常规方法带学生练习,使之一步步掌握最基础的归纳法。在学生认识到归纳法的局限后,教师才启发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式探索出更高效的归纳法。关键句“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是这个故事的高潮,也是这篇寓言所含哲理的核心体现。如果教师主动出示这句话,或是直接告知学生找文末关键句就能概括文意,这样的教学虽然极其“轻松”也极其“高效”,却失去了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也扼制了学生思考和发现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在教学的“暗流”中铺设引导,让学生自主探寻解决的方式,掌握更高阶的阅读技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精选语用,拓展迁移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言表述肯定有可取之处。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文的优秀表述,精挑细选一到两个语用点让学生多加咀嚼,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若能将语用训练和对角色形象的感知、对情感的共鸣联系起来,语文课堂的教学将向教学内容更多元、教学层次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鹿角和鹿腿》一文时,笔者以鹿的情绪变化为重心,精选了一些语气词让学生拓展迁移。
  (出示课文选句)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师:同学们,谁愿意读一读鹿说的这些话?对比一下,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生:(生读)这些句子都有语气词,比如“咦”“啊”“唉”。
  师:想一想,这些语气词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不同语气词的不同作用,点拨学生语气词的变化表示鹿的情感在变化)
  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不同的语气词有不同的情感。读好语气词,可以帮助我们体会鹿的内心。我们就以关键句为例。
  (出示关键句)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我们把三个语气词填进去,看看谁能读出小鹿的内心。
  (填入“哦”时,学生可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或是填入“啊”表示惊讶,又或是填入“唉”表达后悔。还可以再行拓展,填入“哈”“哇”“哎呀”等语气词,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带来的情感变化)
  師:大家做的都很好!你们都是会表达的孩子。合适的语气词可以表达角色的内心,当你为一个角色加上语气词,你的角色就会活起来。不要忘了,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多使用语气词哦!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正是加强文字基础运用的阶段。该时期的语言文字教学还不宜强调语法规范,而应降低说话、写话要求,以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在更宽广的范围畅所欲言,在自由发声的氛围体悟情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语气词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属于学生常说、愿说的口语用词,很适合学生通过替换语气词反复感受句子的情感变化,对其日后的人物描写也有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小学寓言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焦点,以增强学生语言素养为宗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范远波.百年课文《狮子和鹿》的演变分析:兼论寓言故事的教材化处理[J].语文建设,2011(6):53-56.
  (责任编辑:朱晓灿)
其他文献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理念在英语课堂的运用  “师生互动”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体现,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所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师生的有效互动在高中的英语课堂上至关重要。高中英语课本中均是以话题引入,随即一篇大阅读
期刊
【摘 要】培育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政治认同方面的教学内容一直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文章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一课为例,从素材选取、板块设计、教学互动三方面探索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的途径,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使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乡土素材;政治认同;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费凤雅,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期刊
一、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小学生对学习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情用事,对喜欢的教师、喜欢学的内容,他们会眼睛发亮、手舞足蹈,全身心地投入。在英语教学中,会经常使用评价表,若评价表自身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它,那么评价本身也会更容易被学生接纳。  1、教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励学生学英语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省一直使用国家命题中心命制的英语试题(全国卷II),其难度一直保持平稳,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评和使用,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性。高三采取分三步走的策略方针,既夯实了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夯实基础 注重语境 抓好语法 综合提升    近几年的高考呈现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特点,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我校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地在教学实践中浮出水面。诸如应用题的教学,一度成为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普遍讨论。新教材中取消了“应用题”一说,没有采用系统的“应用题”编排方式,也就没有采用将“应用题”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这条途径。这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如下的问题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题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习题都需要像例题一样处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分
期刊
一、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差异  心理学提出,人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取舍来自外界的刺激与信息,进行分类交换或记忆、判断,再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认知过程。因此,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接纳程度与个体的判断紧密相关。  1、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在身体条件方面是各自不同的,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遗传,也有可能与后天的营养、锻炼等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教学内容统一、教
期刊
【摘 要】为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实现课堂高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研究者基于问题意识,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与具体课例,提出“教师‘让位’,彰显学生智慧”“用好问题,建构‘链群’,培育高阶思维”“立足课标,对标高考,改进教学评价”三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国际关系;课堂优化;学生主体;高阶思维  【作者简介】张成尧,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2
期刊
【摘 要】何以“活动”和以何“活动”,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前应聚焦的要点。文章通过对活动的定义、分类、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基于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关于内外活动的关系与活动的共同结构的相关内容,在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归纳分析了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在词汇语法课、语篇阅读课、综合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等四种课型的具体活动过程。  【關键词】理论探源;学习活动观;学习活动过程  【作者简介】
期刊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也兼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和研究我发现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尤其是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会给思想品德教育锦上添花,二者相得益彰。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与信息技术手段配合渗透德育因素  音乐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
期刊
【摘 要】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编写方式,梳理了历史发展的脉络,突出了历史细节的描述,优化了教材辅文的功能,强化了家国情怀的引领。同时,统编历史教材也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阅读方式、资源利用及情感激发三个方面评析“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例,并适当优化其中的细微环节,力求达到理性呈现、感性认知。  【关键词】统编教材;全民族抗战;亮点探寻;课例赏析  【作者简介】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