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吴国铭先生,香港塔吊工程联会会长、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副会长、生峰塔吊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香港专业吊运联会有限公司会长、参与建造业议会编撰第二版《塔式起重机安全指引》工作。拥有四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见证香港塔吊行业的发展,並为之付诸心力,促进行业发展。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天枰”、“塔机”、“塔式起重机”,这类通常被放置在场地中最高点的机器,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把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材料吊到高处。那一座座高耸的塔身把动臂伸向天际,高底起伏、周转运作,让各类建筑工程得以有序进行。香港塔吊工程联会会长吴国铭先生常年耕耘在这个专业性高、执行度强的领域里,熟悉着塔吊工作的方方面,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了然於心。他还坚持多年的付出,团体同行,群策群力,以此帮助塔吊行业变得更为系统、规范,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朝着“零”意外的美好目标而不懈努力。
耕耘行业四十餘载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迈入黄金年代,市场兴盛,社会富庶,建筑行业兴盛起来。此时,一座座大厦如雨後春笋相继耸立,基建设备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不少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西班牙生产的塔吊进口香港,先後投入本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吴国铭先生於1972年进入塔吊行业,见证了行业的发展: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年轻的吴国铭先生拥有了工程学位以及到外国深造及训练的资历,专业能力出众。因此1967年回到香港之後,他先是以机电工程师的身份供职於轮机行,对机械的构造、特质有了一定的了解。1972年,他转职太古,负责机械工程,参与大型的工程之中。两年後,一位朋友运营的塔吊出现意外,便咨询吴国铭先生是否能处理有关结构及的机械问题。“我构思好方法,然後找其他人帮助扶正该塔吊及修改施工程序,自己也跟进,看看机器日後运作是否稳定。”从此,吴国铭先生开始深入塔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同类机器:“当时我依然从事原来的工作,但经常要抽出时间去处理与塔吊相关的工作。由最初的三四部机器,到後来同时接触到几十部之多。”
1976年,发现自己已经把大部分工作时间放在塔吊方面的吴国铭先生,决定辞去原有工作,转战塔吊领域。因此成立了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得益於他的学历优势、以及多年工作的经验积累,当时的他在行业中发展得顺风顺水。特别是他可以精準计算数据,对力学可以分析透彻,而不是像以往的同行仅依赖经验来进行判断,带给合作对象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化,从而获得信任,予以了重要的工作。事业的壮大,其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某一阶段的香港塔吊行业的业务,基本由其公司所包揽!
随着时间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香港在不断盖建楼宇,他参与了众多意义重大的工程之中。同时,行业也在不断变化着,如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出现不少塔吊工厂並有产品供应香港,经过一路发展,至今约佔香港塔吊市场的70%以上。吴国铭先生的奋斗,也是国内塔吊产品发展及香港塔吊市场变更的见证者。
虽然1988年之後,市场上出现一些颇具实力的竞爭者,卻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从众多的同行身上,他学习到自己以前未曾注意的知识,吸取了自己以前没有遇上的经验。
“总结过去的经验,我觉得安全问题应该摆在业内的首位,特别是2007年铜锣湾发生塔吊的意外,引起社会的关注,政府也加强规管,为业内提供了保证。”目前,吴国铭先生的公司拥有十台机器、专业员工35人,组成行业中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强悍的劲旅。目前,公司被包括工程师安全主任,行业普通缺乏後续人才的问题所困扰,通过现实建造业议会及全体同仁上下齐心的合作,合作训练新学员等措施後,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优势。
他要求同事做好监管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决不让员工进入或攀爬机器,即使熟练的员工,也要注意安全施工。考虑到员工在高空作业时可能会更换安全带上的扣子,强调要求大家工作前就扣好两个扣子。每个环节,他都安排合格的负责人及监督工程师,到现场监督工序,力保完善。
儘管工作严谨,但吴国铭先生对各位同事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言,有赖於公司多名员工的忠心相随、认真执业,公司才能保持多年平稳良好的运营。所以日常交往中,他会观察同事们不同的特点,配合不同的交流方式,按照对方所长安排工作,保证公司众人能各司其职、合作畅顺。如果需要训诫他人,吴国铭先生也不会当众进行,而是在办公室或隐蔽的场合,一对一地与同事进行交流。还有平日里,大家不时聚餐、畅谈一番,更是形成公司强大的归属感,因此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和睦。
“我最重要的财富是公司能有一群能幹的同事,不然我一人是无法兼顾那麽多工作,做不了这麽多。”吴国铭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管理者的智慧:先固定好公司的团队,需凝聚核心人物,再为工作出谋划策,大家合作良好,可让工作事半功倍。至今,在塔吊领域中,他与公司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他们的付出,为香港众多同行树立了榜样。行业的现状,因此添上了由岁月累积而成的荣耀。
心繫塔吊大小诸事
而且,吴国铭先生在一边发展,一边成长中,对行业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他开始关注塔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且开始积极投身服务行业的工作中。早年前,他就开始联合同行,致力於改善塔吊的状况。後来更日渐形成联会之规模,成为行业与政府部门及训练机构交流的桥樑以及提供合作的平台,集众之长,共馈业界。
他是香港塔吊工程联会的现任会长,关心着行业发展的状况,努力履行联会宗旨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促进技术交流,提升服务质素;爭取受僱於天秤组装行业及机械操作员、装拆升降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等,能夠得到专业认可;提高业界技术及水準,使业界运作更安全、更进步;协助业界培训技术人员,避免青黄不接的情况。
“塔吊是建筑行业的心臟,如果塔吊停运,所有的建筑工程都无法进行。我们维护塔吊行业,也是从自己擅长的方面保护建筑工作的稳定。”他与会内众人,常常就当下行业的问题进行商讨,例如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並提高这个人群的质素;或者是保护行业应有的合法权益,避免合同上、工程中的纰漏导致的问题,造成同行不必要的损失。
一直以来,吴国铭先生与发展局、劳工处、建造业议会、职安局等紧密合作,他会把行业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个有关部门,在合适的沟通之後,得到大家都乐於接受的方案。要是各个部门要出台规范、要求。他会为他们提供参考,以专业人士的角度辅助有关工作。
针对行业的问题,吴国铭先生还在2007年7月参与拟定了《塔式起重机安全指引》,他以自己的知识,力所能及予以行业各个部分大量建议。例如就“专业工程师”、“运送前检查”、“检查锚固”、“委聘监督工程师”、“保养日誌”等部分,都有他用心总结及编撰的内容。种种的付出,来自他为行业付出不竭的热情。
展望未来,吴国铭先生对行业保持着不变的信心:“社会未来的发展中,塔吊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希望把有关的系统做得更好,把安全提升得更好,来适应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在这个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吴国铭先生依旧保持旺盛的热情,把更多的奉献赋予其中。他的努力,促进行业变得更加完美。他的付出,是香港基建行业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梯,更安全、更人文。
吴国铭先生,香港塔吊工程联会会长、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副会长、生峰塔吊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香港专业吊运联会有限公司会长、参与建造业议会编撰第二版《塔式起重机安全指引》工作。拥有四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见证香港塔吊行业的发展,並为之付诸心力,促进行业发展。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天枰”、“塔机”、“塔式起重机”,这类通常被放置在场地中最高点的机器,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把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材料吊到高处。那一座座高耸的塔身把动臂伸向天际,高底起伏、周转运作,让各类建筑工程得以有序进行。香港塔吊工程联会会长吴国铭先生常年耕耘在这个专业性高、执行度强的领域里,熟悉着塔吊工作的方方面,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了然於心。他还坚持多年的付出,团体同行,群策群力,以此帮助塔吊行业变得更为系统、规范,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朝着“零”意外的美好目标而不懈努力。
耕耘行业四十餘载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迈入黄金年代,市场兴盛,社会富庶,建筑行业兴盛起来。此时,一座座大厦如雨後春笋相继耸立,基建设备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不少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西班牙生产的塔吊进口香港,先後投入本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吴国铭先生於1972年进入塔吊行业,见证了行业的发展: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年轻的吴国铭先生拥有了工程学位以及到外国深造及训练的资历,专业能力出众。因此1967年回到香港之後,他先是以机电工程师的身份供职於轮机行,对机械的构造、特质有了一定的了解。1972年,他转职太古,负责机械工程,参与大型的工程之中。两年後,一位朋友运营的塔吊出现意外,便咨询吴国铭先生是否能处理有关结构及的机械问题。“我构思好方法,然後找其他人帮助扶正该塔吊及修改施工程序,自己也跟进,看看机器日後运作是否稳定。”从此,吴国铭先生开始深入塔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同类机器:“当时我依然从事原来的工作,但经常要抽出时间去处理与塔吊相关的工作。由最初的三四部机器,到後来同时接触到几十部之多。”
1976年,发现自己已经把大部分工作时间放在塔吊方面的吴国铭先生,决定辞去原有工作,转战塔吊领域。因此成立了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得益於他的学历优势、以及多年工作的经验积累,当时的他在行业中发展得顺风顺水。特别是他可以精準计算数据,对力学可以分析透彻,而不是像以往的同行仅依赖经验来进行判断,带给合作对象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化,从而获得信任,予以了重要的工作。事业的壮大,其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某一阶段的香港塔吊行业的业务,基本由其公司所包揽!
随着时间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香港在不断盖建楼宇,他参与了众多意义重大的工程之中。同时,行业也在不断变化着,如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出现不少塔吊工厂並有产品供应香港,经过一路发展,至今约佔香港塔吊市场的70%以上。吴国铭先生的奋斗,也是国内塔吊产品发展及香港塔吊市场变更的见证者。
虽然1988年之後,市场上出现一些颇具实力的竞爭者,卻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从众多的同行身上,他学习到自己以前未曾注意的知识,吸取了自己以前没有遇上的经验。
“总结过去的经验,我觉得安全问题应该摆在业内的首位,特别是2007年铜锣湾发生塔吊的意外,引起社会的关注,政府也加强规管,为业内提供了保证。”目前,吴国铭先生的公司拥有十台机器、专业员工35人,组成行业中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强悍的劲旅。目前,公司被包括工程师安全主任,行业普通缺乏後续人才的问题所困扰,通过现实建造业议会及全体同仁上下齐心的合作,合作训练新学员等措施後,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优势。
他要求同事做好监管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决不让员工进入或攀爬机器,即使熟练的员工,也要注意安全施工。考虑到员工在高空作业时可能会更换安全带上的扣子,强调要求大家工作前就扣好两个扣子。每个环节,他都安排合格的负责人及监督工程师,到现场监督工序,力保完善。
儘管工作严谨,但吴国铭先生对各位同事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言,有赖於公司多名员工的忠心相随、认真执业,公司才能保持多年平稳良好的运营。所以日常交往中,他会观察同事们不同的特点,配合不同的交流方式,按照对方所长安排工作,保证公司众人能各司其职、合作畅顺。如果需要训诫他人,吴国铭先生也不会当众进行,而是在办公室或隐蔽的场合,一对一地与同事进行交流。还有平日里,大家不时聚餐、畅谈一番,更是形成公司强大的归属感,因此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和睦。
“我最重要的财富是公司能有一群能幹的同事,不然我一人是无法兼顾那麽多工作,做不了这麽多。”吴国铭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管理者的智慧:先固定好公司的团队,需凝聚核心人物,再为工作出谋划策,大家合作良好,可让工作事半功倍。至今,在塔吊领域中,他与公司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他们的付出,为香港众多同行树立了榜样。行业的现状,因此添上了由岁月累积而成的荣耀。
心繫塔吊大小诸事
而且,吴国铭先生在一边发展,一边成长中,对行业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他开始关注塔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且开始积极投身服务行业的工作中。早年前,他就开始联合同行,致力於改善塔吊的状况。後来更日渐形成联会之规模,成为行业与政府部门及训练机构交流的桥樑以及提供合作的平台,集众之长,共馈业界。
他是香港塔吊工程联会的现任会长,关心着行业发展的状况,努力履行联会宗旨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促进技术交流,提升服务质素;爭取受僱於天秤组装行业及机械操作员、装拆升降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等,能夠得到专业认可;提高业界技术及水準,使业界运作更安全、更进步;协助业界培训技术人员,避免青黄不接的情况。
“塔吊是建筑行业的心臟,如果塔吊停运,所有的建筑工程都无法进行。我们维护塔吊行业,也是从自己擅长的方面保护建筑工作的稳定。”他与会内众人,常常就当下行业的问题进行商讨,例如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並提高这个人群的质素;或者是保护行业应有的合法权益,避免合同上、工程中的纰漏导致的问题,造成同行不必要的损失。
一直以来,吴国铭先生与发展局、劳工处、建造业议会、职安局等紧密合作,他会把行业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个有关部门,在合适的沟通之後,得到大家都乐於接受的方案。要是各个部门要出台规范、要求。他会为他们提供参考,以专业人士的角度辅助有关工作。
针对行业的问题,吴国铭先生还在2007年7月参与拟定了《塔式起重机安全指引》,他以自己的知识,力所能及予以行业各个部分大量建议。例如就“专业工程师”、“运送前检查”、“检查锚固”、“委聘监督工程师”、“保养日誌”等部分,都有他用心总结及编撰的内容。种种的付出,来自他为行业付出不竭的热情。
展望未来,吴国铭先生对行业保持着不变的信心:“社会未来的发展中,塔吊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希望把有关的系统做得更好,把安全提升得更好,来适应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在这个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吴国铭先生依旧保持旺盛的热情,把更多的奉献赋予其中。他的努力,促进行业变得更加完美。他的付出,是香港基建行业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梯,更安全、更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