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下海”又一潮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员“下海”创业引热议
  “公务员若要‘下海’,应先‘净身’!”
  “不能让公务员端着‘铁饭碗’‘下海’,既当官又挣钱!”
  “公务员‘下海’能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公务员‘下海’可以为年轻人腾出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减轻机构膨胀的压力,为公务员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多元的选择。”
  …………
  近期,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允许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创业”的相关规定在网上引起了热议。针对网民们的激烈讨论,安徽省人社厅于7月15日回应,允许离岗“下海创业”的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针对公务员的政策是“允许提前退休或辞职创业”,未突破公务员法规定。
  其实,鼓励公职人员“下海”创业,安徽省并非孤例,在此之前,河南、云南、吉林、浙江、湖南、上海等地相继出台过此类文件,引发了群众激烈的讨论。
  2008年,河南省商丘市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政府出资数万元至数十万元发放给辞职经商的公务员。同年9月,云南省昆明市人事局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对辞职创业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5年基本工资的辞职金外,工龄20年以上的,发给一次性奖励金20万元。2012年,吉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其中也提到鼓励公务员从事创业活动,并为其保留2年职务。
  “官员‘下海’,如果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看,并不新鲜。”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斌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出现过两次较大的“下海潮”,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另一次是在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的90年代。80年代中后期的那次“下海”更多的是公务员从政府,转了下“身份”,到大的国有企业去任职。到了90年代初期,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下涌了起来,提供了许多机会,这个时候有许多官员把单位里的职务辞掉选择“下海创业”,另谋出路,并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产生了一批“九二派”企业家。
  一潮未平一潮又起。如今,与公务员“下海”相对应的则是,一潮接着一潮的“考公”大军。据悉,2012年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为123.4万人,最热职位招考达到4124∶1的比例,让人感到惊骇。
  既然公务员岗位如此之“俏”,为何现在政府还频频鼓励公职人员“下海”呢?
  安徽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奖励公务员下海”的政策,是为了在资金扶持、人才支持、保障服务等多方面促进本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据悉,在鼓励公务员“下海”创业问题上,河南、云南、吉林等地政府也持类似观点。
  徐斌指出,现在政府鼓励公职人员“下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中央要求各地政府精简机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一种,控制成本、减少震荡是保证改革顺利的基本点;二是这几年市场经济发展的态势比较缓慢,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好像有点“凉”,有点“弱”,经济相对进入了一个“低谷”,在这种情形下,有这么股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进去,为市场经济注入一些新鲜“血液”和“活力”,对市场经济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公职人员自身由于其懂政策、人脉广等特点,创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下海”之弊
  而事实上,不论前两次大规模的公务员“下海潮”,还是近年一些地方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下海”,除极少数人创业成功外,多数人却折戟沉沙于市场,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有的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振宇认为,中国之前也已经有过至少两次公务员“下海潮”。历史证明,所谓的公务员创业,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利用原单位的公权力、利用原单位中积累的人脉来赚钱。
  “这种鼓励政策在特殊时期,可在短期内产生刺激作用,但作为一种常态并不合时宜。”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沈友军说,在市场经济和公平观念已深入人心的当下,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下海”,有“制度倒退”之嫌。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也明确禁止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尤其强调“不准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尽管法律有明确规定,但不少专家还是心存诸多疑虑。
  疑虑一:穿“游泳衣”下海,既当官又挣钱,破坏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
  沈友军认为,公务员“下海”,表面看是回归了普通公民身份,但在一定时期内,其在岗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还会发挥作用,从而损害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
  此前媒体多有报道,一些辞职的公务员往往利用以往掌握的公共资源牟利,比如,国资部门、发改部门的官员退休之后成为企业的独立董事,实现权力变现等等,类似的情形屡见不鲜。
  徐斌认为,如果公务员“下海”还是带着“身份”下去,就意味着某种不公平。因为有了这个“身份”,那他和机关里的资源没有断,他下去经商的时候,和其他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这层关系的商人竞争时,往往处于一种优势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
  疑虑二:带编“下海”导致“吃空饷”泛滥。
  现在许多公务员为了达到“吃空饷”的目的,假借“下海创业”的理由,申请提前退休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据报道,2012年四川、重庆、湖南等7个省份清理出“吃空饷”者达7万多人,如果按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公共财政要为这些“闲嘴”掏出3.5亿元至14亿元的冤枉钱。
  此前,有媒体也揭露湖北十堰某机关公务员“下海”经商15年,单位却一直保留其编制借机吃“空饷”,并用其虚报冒领的财政工资、津补贴及缴纳单位的“管理费”10余万元设立“小金库”,用于少数人员旅游和消费。   此外,官员“下海”后兑现与企业间的“权力期货”,即在位时为企业谋求利益,“下海”后则在企业中拿高薪,等等问题,必须警惕。因此,如何防范个别贪污受贿的领导干部利用“下海”创业的机会将黑钱洗白?如何防止某些公务员以“创业”为理由,达到“吃空饷”的目的?以及如何避免“下海”公务员留下的空缺职位,成为新的权力寻租空间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从机制上得到解决,“官员下海创业”无疑将会流弊丛生。
  筑好“防火墙”
  专家指出,要发展民营经济,并不一定要去鼓励公职人员“下海”,即便要鼓励公职人员“下海”也要防范他们在离岗创业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和廉政风险,需要进一步的配套政策支持。
  “即使公务员主动辞职‘下海’,也要明确划分开‘权’、‘利’的关系。”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鄢圣华说,首先要推行“回避制”。辞职后的公务员不能在自己的直系亲属担任重要公职的地方经商,从源头上堵死“官商勾结”。其次要明确“下海”的年限。有些职位的公务员即便辞职,一段时间内也不能经商,以此规避权力“期权化”。再次要实行“公开制”。将“下海”公务员的姓名、职务、年龄等信息公开,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阳光监督”。
  当前,不少公务员选择“下海”,实际是为了打开洗钱的“暗道”,针对公务员“带病下海”的现象,徐斌认为一些“问题官员”选择“下海”,本质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以此逃脱法律的制裁,掩盖自己的罪行。在这种情形下,政府首先要严把公务员的退出机制,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其次,应加强实行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做到公务员财产的公开透明化。最后,要严加惩治“下海”的带“病”公务员,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此起到威慑作用。
  “应加强对‘下海’公务员的监督,严厉惩戒行为不端甚至触犯法律的公务员,同时要在创新和完善公务员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如可以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实行合同管理,从而形成‘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良好局面。”沈友军说道。
  此外,多名专家对公务员“下海”“吃空饷”的现象进行了回应。目前,查处“喂空饷”,主要靠单位自查自纠和群众举报,加大对“吃空饷”者的处罚力度,固然有一定成效。但从治根本、见长效的角度考虑,还需要正视“吃空饷”与“喂空饷”利益共同体的存在,从制度设计上推动人员编制、单位经费的透明化,引入社会力量加强监督,不断压缩“空饷”得以产生的空间;同时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让“喂空饷”者也受到严厉惩治,从源头上遏制“空饷”利益流的泛滥,才能真正堵住“吃空饷”的漏洞。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规范退休官员出任新职,应该公开透明。当‘隐形权力’显性化,退休官员的去向受到社会有效监督,经得起检验,质疑和猜测自然也就没了市场。”徐斌说道。
其他文献
最新修订的品牌权益法主要强调了游客对于旅游地区的品牌贡献价值评估办法,从法案的修订可以看出,对旅游地区品牌价值评估考量是旅游区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保证。其中法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