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中药对调理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一些疑难杂症也能够用中药来调理缓解,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非常小,所以中药可以随便吃,不会有副作用。但实际上,中药也有副作用,服用的禁忌有很多,如果服用不当的话反而会伤害身体。
30多岁的张女士,几天前匆匆到医院就诊,表情痛苦不堪。原来,她一个月前就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在药店自行配了几帖清热祛湿的中药。吃了十多天后,开始出现胸闷、心悸,白天出汗明显,尤其是背部、双下肢,一天要换十几套衣服,十分怕冷,睡眠也不好,日常活动都觉得十分辛苦。
像张女士这种情况的患者,就是因过度服用苦寒凉散的中药,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中医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辨证错误了,或者用药过度了,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并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原则。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不仅认识到中药存在毒副作用,而且还懂得把握用之,即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治病时,患者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就要停用。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症候的专著。该书对天南星、朱砂、木通、半夏、瓜蒂、洋金花、藜芦、草乌、火麻仁、白果等百余种常见的有毒性的中药进行阐述,提出“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的观点。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中医理论著作,该书收录了365种药物,并按药物毒副作用大小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类。下品有125种,均属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药物。
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知,古人受条件限制,基本上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掌握的,很难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药的毒副作用,隐患颇多。比如,对于服后不久就出现中毒反应的中药,会知道该药有毒性,而对于反应缓慢,服用半月甚至数月才呈现中毒反应的中药,就难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黄药子,自从《开宝本草》记载其“苦、平,无毒,主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均未有任何医书记载该药有毒性,但在近代医疗实践中,发现该药在临床上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中医认为,在孕期、生理期、某些手术或受伤期间,部分中药会导致身体不适,或疾病更加严重。这也是属于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的范畴,若无法根据不同体质和身体、生理状况来下药,则药石无灵且会增加身体负担。
很多人把中药当成是一种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而不是把它当成药物。实际上,除一小部分药食同源的药物如山药、米仁、百合等之外,中药也是一种药物。它不是补品,更不是普通的食物,有病吃药,无病就别吃,不可以长期服用,大家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服用滋补类中药,特别是含有人参、黄芪等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黄芪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因为它会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而且,在服用中药期间,不能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过多进食荤腻食物,会影响中药的吸收,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黏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应用中药养生,就应当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辨证施治、合理选药,有的放矢。如阴虚火旺体质者,就该选用滋阴生津之药;阳虚怕冷体质者,则要选用温补阳气之物;春夏燥热,选用清补之味;秋冬寒凉,常用温补之品。
此外还要特别提醒,很多人日常服用的板蓝根,药性苦寒,属于清热解毒之品,对于体质较强、易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就不宜久服,否则会因其苦寒伤胃。
是药三分毒,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吃中药也不是多多益善,所以要转变“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化弊为利。
30多岁的张女士,几天前匆匆到医院就诊,表情痛苦不堪。原来,她一个月前就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在药店自行配了几帖清热祛湿的中药。吃了十多天后,开始出现胸闷、心悸,白天出汗明显,尤其是背部、双下肢,一天要换十几套衣服,十分怕冷,睡眠也不好,日常活动都觉得十分辛苦。
像张女士这种情况的患者,就是因过度服用苦寒凉散的中药,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中医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辨证错误了,或者用药过度了,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并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原则。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不仅认识到中药存在毒副作用,而且还懂得把握用之,即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治病时,患者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就要停用。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症候的专著。该书对天南星、朱砂、木通、半夏、瓜蒂、洋金花、藜芦、草乌、火麻仁、白果等百余种常见的有毒性的中药进行阐述,提出“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的观点。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中医理论著作,该书收录了365种药物,并按药物毒副作用大小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类。下品有125种,均属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药物。
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知,古人受条件限制,基本上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掌握的,很难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药的毒副作用,隐患颇多。比如,对于服后不久就出现中毒反应的中药,会知道该药有毒性,而对于反应缓慢,服用半月甚至数月才呈现中毒反应的中药,就难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黄药子,自从《开宝本草》记载其“苦、平,无毒,主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均未有任何医书记载该药有毒性,但在近代医疗实践中,发现该药在临床上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中医认为,在孕期、生理期、某些手术或受伤期间,部分中药会导致身体不适,或疾病更加严重。这也是属于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的范畴,若无法根据不同体质和身体、生理状况来下药,则药石无灵且会增加身体负担。
很多人把中药当成是一种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而不是把它当成药物。实际上,除一小部分药食同源的药物如山药、米仁、百合等之外,中药也是一种药物。它不是补品,更不是普通的食物,有病吃药,无病就别吃,不可以长期服用,大家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服用滋补类中药,特别是含有人参、黄芪等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黄芪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因为它会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而且,在服用中药期间,不能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过多进食荤腻食物,会影响中药的吸收,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黏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应用中药养生,就应当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辨证施治、合理选药,有的放矢。如阴虚火旺体质者,就该选用滋阴生津之药;阳虚怕冷体质者,则要选用温补阳气之物;春夏燥热,选用清补之味;秋冬寒凉,常用温补之品。
此外还要特别提醒,很多人日常服用的板蓝根,药性苦寒,属于清热解毒之品,对于体质较强、易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就不宜久服,否则会因其苦寒伤胃。
是药三分毒,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吃中药也不是多多益善,所以要转变“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化弊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