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思考,积累了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方法的经验,形成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创设;着力;深度;提炼
让数学学习“真的发生”,就是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使学生取得数学学习的最佳效果。然而,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形式化、程式化、碎片化等浅层学习依然普遍存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在引出“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结果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在口袋里先放入全是黄色的球让学生摸,学生每次摸出都是黄球后让他们猜口袋里放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猜后得出结论,即摸到的“一定”都是黄球,然后在口袋里放红绿两种颜色的球让学生摸,从而引出摸到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接着在口袋里放入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球,但不放红球,让学生判断出结果“不可能”有红球。这一环节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掌握判断某一事件可能性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填补“鸭子”,而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主动学习,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了学习的效力。
二、着力思维训练,让思维具有可视化
(一)动手操作,化隐为显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思维“浅表化”。他们缺乏对一些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深刻理解,并且没有具体的表示很难形成抽象的概念。他们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导致数学学习中的肤浅、无序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愿意通过灵感和指导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得以充分展开。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为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以及格子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两种基本的测量方法:摆面积单位和画格子图。这两种方法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直接经验,容易理解。“长乘宽”计算矩形面积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周长计算)的猜想。为了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交流方式上进行示范。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最低层次”的方法,即用面积单位全铺,这是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获得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还想到了另一种测量的方法:不用铺满,只需摆完一行和一列,就能想出全部铺满后有多少面积单位,相比刚才的全铺,这是高一层次的方法。继而,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脑子里想象着摆学具,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学生经历了“全铺—部分铺—想象铺”的过程,完成了对自己所积累的直接经验的改造,形成了思维表象,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内化。学生通过多个长方形测量出来的数据,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再让学生验证各自所画长方形的面积,确定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科学性。整个新知的探究过程,都是学生全程参与,自主发现,其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所包含厘米数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实现了面积计算从工具度量向公式度量的过渡。在教学中,应尽量给予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机会,以克服干扰学生思想而直接“公式化”的重结果、轻思想的缺点。
(二)深度思考,延伸过程
例如,在复习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小明家离学校700米,比小强家离学校的距离远六分之一,两家相距多远?”这对学生来说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感觉似曾相识,因为在平时的练习中肯定也会遇到类似的题。大部分同学经过独立思考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家在学校的两边,一种是两家在學校的同一边。这时适时追问:“两种情况中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发学生思维的风暴,有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情况的前提必须是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线上,但题目中没有这一说明,所以问题还需深入思考,课上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经过同学们激烈地讨论,最后得出了精彩的结果:两家与学校的位置其实是在两个圆上,一家是以学校为圆心,半径600米的圆上,一家是以学校为圆心,半径700米的圆上。随着学生思维的深入,慢慢意识到虽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得数,但可以确定一个范围,即两家的距离在100米和1300米之间。以上教学,让学生的数学思考经历了从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像这种获取某一范围的值到了初中会经常碰到,因此在总复习时就应该适度渗透拓展,不要不敢越雷池半步,有时揭开数学知识的神秘面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知识的魅力,连锁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
三、提炼核心问题,助推课堂走向深入
反观当下的数学课堂,现状并不乐观,问题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有太多的琐碎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在短短40分钟内,问题多达几十个。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试问含金量会高吗?学生为了忙于应付,也就顾不及深入地思考,最多只能作“蜻蜓点水”般的肤浅思考。其次,随意性的问题太多。观察平时的课堂,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随意,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这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经常处于无意识的低状态。再次,问题不准确。有时问题范围太大,学生不知道在哪里回答;有时问题太小,缺乏一定的思维内容;有时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时问题太浅,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如以上缺点,处处可见,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更何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针对以上这些教学现象,有必要提出以核心问题改革当下数学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节课中,以一、两个核心问题取代那些碎小的问题,从而调动和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思维活动,使教学的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都获得更高的达成度。
总之,要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只有在课堂中通过真学习,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乐此不疲,才能不断构建学生自身的数学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设;着力;深度;提炼
让数学学习“真的发生”,就是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使学生取得数学学习的最佳效果。然而,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形式化、程式化、碎片化等浅层学习依然普遍存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在引出“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结果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在口袋里先放入全是黄色的球让学生摸,学生每次摸出都是黄球后让他们猜口袋里放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猜后得出结论,即摸到的“一定”都是黄球,然后在口袋里放红绿两种颜色的球让学生摸,从而引出摸到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接着在口袋里放入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球,但不放红球,让学生判断出结果“不可能”有红球。这一环节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掌握判断某一事件可能性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填补“鸭子”,而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主动学习,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了学习的效力。
二、着力思维训练,让思维具有可视化
(一)动手操作,化隐为显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思维“浅表化”。他们缺乏对一些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深刻理解,并且没有具体的表示很难形成抽象的概念。他们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导致数学学习中的肤浅、无序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愿意通过灵感和指导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得以充分展开。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为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以及格子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两种基本的测量方法:摆面积单位和画格子图。这两种方法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直接经验,容易理解。“长乘宽”计算矩形面积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周长计算)的猜想。为了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交流方式上进行示范。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最低层次”的方法,即用面积单位全铺,这是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获得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还想到了另一种测量的方法:不用铺满,只需摆完一行和一列,就能想出全部铺满后有多少面积单位,相比刚才的全铺,这是高一层次的方法。继而,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脑子里想象着摆学具,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学生经历了“全铺—部分铺—想象铺”的过程,完成了对自己所积累的直接经验的改造,形成了思维表象,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内化。学生通过多个长方形测量出来的数据,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再让学生验证各自所画长方形的面积,确定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科学性。整个新知的探究过程,都是学生全程参与,自主发现,其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所包含厘米数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实现了面积计算从工具度量向公式度量的过渡。在教学中,应尽量给予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机会,以克服干扰学生思想而直接“公式化”的重结果、轻思想的缺点。
(二)深度思考,延伸过程
例如,在复习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小明家离学校700米,比小强家离学校的距离远六分之一,两家相距多远?”这对学生来说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感觉似曾相识,因为在平时的练习中肯定也会遇到类似的题。大部分同学经过独立思考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家在学校的两边,一种是两家在學校的同一边。这时适时追问:“两种情况中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发学生思维的风暴,有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情况的前提必须是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线上,但题目中没有这一说明,所以问题还需深入思考,课上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经过同学们激烈地讨论,最后得出了精彩的结果:两家与学校的位置其实是在两个圆上,一家是以学校为圆心,半径600米的圆上,一家是以学校为圆心,半径700米的圆上。随着学生思维的深入,慢慢意识到虽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得数,但可以确定一个范围,即两家的距离在100米和1300米之间。以上教学,让学生的数学思考经历了从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像这种获取某一范围的值到了初中会经常碰到,因此在总复习时就应该适度渗透拓展,不要不敢越雷池半步,有时揭开数学知识的神秘面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知识的魅力,连锁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
三、提炼核心问题,助推课堂走向深入
反观当下的数学课堂,现状并不乐观,问题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有太多的琐碎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在短短40分钟内,问题多达几十个。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试问含金量会高吗?学生为了忙于应付,也就顾不及深入地思考,最多只能作“蜻蜓点水”般的肤浅思考。其次,随意性的问题太多。观察平时的课堂,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随意,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这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经常处于无意识的低状态。再次,问题不准确。有时问题范围太大,学生不知道在哪里回答;有时问题太小,缺乏一定的思维内容;有时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时问题太浅,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如以上缺点,处处可见,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更何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针对以上这些教学现象,有必要提出以核心问题改革当下数学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节课中,以一、两个核心问题取代那些碎小的问题,从而调动和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思维活动,使教学的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都获得更高的达成度。
总之,要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只有在课堂中通过真学习,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乐此不疲,才能不断构建学生自身的数学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