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阶段饲养技术与措施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仔猪断奶后就要进人保育阶段,此时期仔猪生长中容易患病。该文基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畜牧养殖现状,从仔猪保育准备阶段、饲养管理等方面对仔猪保育阶段的饲养技术与措施进行探析,旨在提升区域畜牧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仔猪;保育阶段;饲养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65
   0引言
   仔猪饲养中成功断奶后会成长为保育猪,此阶段仔猪受到养殖环境要素、饲养模式影响,导致其自身抗体逐步.减弱、消失,此时会诱发较多综合性病症。导致仔猪生长产生厌食、腹泻、消化能力不足、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仔猪保育阶段要因地制宜强化饲养管理,保障仔猪稳定生长。
   1前期准备阶段操作
   在仔猪保育阶段饲养准备环节中,要对保育舍全面消毒,在保育舍中铺洒火碱。管理人员要及时将养殖圈舍中食槽、地面、饮水器等全面清洗,可以选取高压清洗机进行操作。保育舍各项基础设施充分干燥后,要对整个栏舍进行2次消毒,可以选取刺激性作用较小的广谱消毒药物进行消毒。之后对食槽、保温箱等设施完好性进行检查,判定饮水器能否正常应用,分析各类电器线路连接线装,能否稳定运行。仔猪保育阶段最佳环境温度可以控制为28~30°C,将保育舍温度调为此范围后进行仔猪转移[1]。
   2保育猪饲养管理
   2.1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在保育猪饲养中养殖管理人员要全面采取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保育猪感染各类病症概率,对提高保育猪生长质量,防控各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2科学分群,合理调教
   在仔猪分群养殖中,要将体重、大小相近患病仔猪放置一起精心饲养。对病残猪隔离养殖,对其采取特殊管理。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播,还能促使仔猪适应养殖生长环境。调节仔猪养殖中的紧张情绪,促使仔猪生长速率加快。仔猪实施分群养殖后,其饮食习惯、排泄方式、睡眠习惯、运动行为、排泄行为等尚未产生相应规律,因此目前在养殖中要注重选取科学化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教,促使仔猪能在规定区域饮食、睡眠、排泄等,还要时刻注重调控栏舍整体卫生[2]。
   2.3淘汰残次猪
   仔猪保育阶段饲养中,养殖人员要及时清除淘汰残次猪。此类猪群整体生长速度较慢,饲养中消耗成本较高。残次猪养殖中容易受到各类病菌感染后患病,对健康猪群养殖具有较大负面影响。
   2.4断奶后加强管理
   成功断奶后的仔猪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要保持先前的养殖管理模式,不要随意更换饲料、饲养环境、管理模式。当仔猪成功断奶后,其机体主要营养来源产生变化,消化功能开始逐步降低。7~10d要接受乳猪饲料,此类饲料科学化投喂容易消化,自身能量较高,营养元素覆盖较为全面。在实际喂养中要对投喂量进行控制,可以结合仔猪生长现状适度增加投喂次数,这样能有效调控仔猪生长阶段产生的各项不适应性。随着养殖时间增长开始逐步扩大饲料投喂量,在10d养殖后开始转为保育饲料。
   2.5饮水管理
   仔猪保育阶段生长中洁净的引水源是重要物质,仔猪在生长中饮水供应不足,将会导致仔猪整体食欲降低,还会限制诸多营养元素吸收速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饮水设施,为仔猪每日生长补充足够的引水源[3]。
   2.6猪舍环境管控
   仔猪转入保育舍养殖后,要将舍内环境温度控制为28~30°C,在随后每间隔1周可以结合仔猪生长情况将舍内温度降低1~29°C,最终将舍内温度均衡控制为22~24°C。在保育舍热源补充中尽量不选取煤炭等具有污染性的热源,可以应用红外线保温灯、电热板等对保育舍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对保育舍环境温度均衡控制能避免由于温度较低诱发各类病症。
   其次,养殖人员要对圈养密度进行调控,其中保育猪生长中平均空间密度要保持为0.3~0.4ni。当空间环境密度小于此面积,整体环境状态较差,舍内空气环境较差。仔猪在整场活动中还会产生互咬现象,导致患病几率增加。此外,还要注重做好圈舍通风管理,要均衡控制舍内温度,需要將门窗关闭。但是长期不通风,舍内空气质量将会降低,其中°CO2以及NH3含量会超出限定值。此时空气中各类病原体数量开始增多,诱发病症后将会降低仔猪生长速率。因此要在控制猪舍正常温度基础上,定期通风。圈舍每日要组织人员打扫,空间湿度保持为60%~70%。湿度不能超出70%,否则将会导致仔猪患上腹泻、各类皮肤病。但是湿度也不能低于60%,否则圈舍中粉尘含量会不断增多,将会导致仔猪诱发呼吸道疾病。在仔猪饲养中各类传染病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诱因,饲养人员要做好充分消毒工作,对传染病进行控制。每3d采取1次消毒措施,在消毒前要对猪舍全面清扫,及时清除猪舍中的食物渣滓、排泄物、灰尘等。
   2.7补充饲料添加剂
   仔猪保育阶段生长中要维持消化系统稳定性,保障仔猪肠道酸碱度处于平衡状态。在日常饲喂中要补充重足蛋白质。在哺乳阶段,体内盐酸、乳酸等将会导致胃肠道pH值不断降低,对肠道中各类有害菌自身进行控制。断奶后,仔猪体内乳酸菌含量降低,其盐酸不充分,仔猪胃部pH值不能趋于稳定水平。因此,仔猪断奶后要在日常饲料投喂中补充适量延胡索酸与柠檬酸,这样能有效降低仔猪发病率。仔猪消化系统与成年猪具有差异,在饲养中要补充外源性酶,如淀粉酶、胃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还要补充更多益元素,能有效控制疾病发生。促进各类营养元素吸收,降低消化病症发生率。
   2.8药物保健与驱虫
   仔猪在吃母乳中,母乳中抗体免疫力较高,成功断乳后抗体减少,仔猪免疫力较差。肠道中含有的病菌不能得到控制,一不小心将会患病,病菌与细菌之间能混合感染。其中链球菌病感染较为严重,其次副猪嗜血杆菌病高发,肺支原体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发生次数较多。因此要及时断奶,预防过程中要在饮水源补充较多电解质多维,其中每3d为1个完整疗程,能有效提升仔猪抗病能力与免疫力。在3d后,要在投喂饲料中补充药物,连续施用15d。在每吨饲料中补充80%支原净125g,2kg15%金霉素、1.5kg10%强力霉素。或是在饮水中加人此类药物,实际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2。仔猪成功断奶后的2个月要补充驱虫,药,促使仔猪能稳定健康生长。
   2.9规范化免疫
   在仔猪生长阶段要采取规范化疫苗接种,但不能过于频繁,避免对仔猪进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防止对仔猪免疫系统完善发育产生较大威胁,维持机体激素平衡,对免疫应答有效抑制,能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病毒性疫苗注射前后4天时间内不能应用干扰素以及抗病毒性药物,2种病毒性活疫苗不能在相同时间接种,要间隔7~10d,避免产生相互干扰作用。其中病毒性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可以同时应用,在活菌疫苗肌注前后1周不能应用抗生素。疫苗成功稀释后效价开始降低,当环境温度在15°C以下4h内将会失效,25°C以上1h内将会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3结束语
   仔猪在保育阶段要做好各项管理操作,提高保育饲养成效。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科学分群,合理调教。淘汰残次猪,断奶后加强管理。注重饮水管理,对猪舍环境管控。补充饲料添加剂,要进行药物保健与驱虫。
   参考文献
   [1]莫伦粤.仔猪保育期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7):153.
   [2]常丽.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8(12):61-62.
   [3]李治,保育仔猪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18(5):22.
其他文献
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治理事件,使得政治规矩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规矩相关讲话内容的梳理,与我国目前党内法规中与“政治规矩”相关的制度设计及精神原
督脉电针疗能有效地对抗输尿管返流,降低膀胱内压,扩大膀胱容量,从而改善膀胱贮尿排尿功能,预防和控制泌尿系感染急性发作。
这是一位淳厚慈善的长者,这是一位一辈子都笃信责任和奉献,和山山水水抱在一起的行业领军人,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贤达君子。在他的工作版图上,电站抖落无数。在一个个电站中,
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开发成功了采用UWB(超宽带)技术的车载短距雷达.可应用于停车辅助系统、死角检测系统、预防碰撞安全系统等。实验表明,该产品可检测出近至9cm、远至10m
新加坡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利用细菌混合物净化废水的新方法.可以把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减少七成多。与目前主要以膜过滤法来净化废水的步骤相比.这种以微生物分解的新方法费用较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环境、仪器、人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成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因此隧道的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对于两相向开挖的隧道,能否按一定的精度要求贯通以及怎样
拉林铁路泽当隧道全长1 378m,包括37m明洞、1 341m暗洞,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境内。由于泽当隧道出口有接近30m的风积砂层,围岩条件极差,多次小范围坍塌,现场围
1969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2008年获食品工程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果品贮藏加工研究室主任,果树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spalt样转录因子3(SALL3)、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甲基化SALL3基因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宫颈癌组织200例份、正常宫颈组织40例份,采用qRT-PC
为进一步加强云闪分布特征分析,增强对雷暴云内物理过程的认识,利用2015—2017年VLF/LF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的数据资料对贵州省闪电特征进行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